注射器针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6410发布日期:2020-02-11 13:1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针护罩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7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711,101根据35u.s.c.119(e)的优先权,并且对美国来说,本申请是2018年7月27日提交的美国设计申请序列号no.29/658,132的部分连续申请,上述两个美国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罩,这种护罩用来封闭注射器针,所述注射器针用于药物输送。



背景技术:

注射器针通常被屏蔽,以防止意外针刺和确保无菌性。然而,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使用困难,并且制造问题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注射器针护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注射器针护罩,以提供改进的抓持和杠杆作用。这种配置通过防止滑动、减少反冲效应和改进使用后的组装(重新盖上盖子)来提高临床医生的表现。此外,仍然可以使用标准注射成型程序。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护罩来实现,该护罩被配置为封闭注射器的针,该护罩包括提供对于内腔的接近途径的近端、包括凸缘的远端和包括邻近凸缘而设置的多个肋的外表面,多个肋包括大致平坦表面和下凹表面,其中,大致平坦表面邻近下凹表面。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使用护罩和注射器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将封闭着注射器针的护罩移除,操作注射器,沿竖向设置护罩,使护罩的内腔朝上,将注射器针插入护罩的内腔中,并将注射器压入护罩中以将护罩固定和锁定到注射器上。

本发明的附加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或者将从描述中显现,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加以实践而得以领会。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特征将更加显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注射器针护罩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底部立体图;

图3是图1和2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俯视图:

图4是图1-3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仰视图;

图5是图1-4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侧视图;

图6是图1-5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相反视图;

图7是图1-6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前视图;

图8是图1-7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后视图;

图9是图1-8所示注射器针护罩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9的注射器针护罩和一个注射器的分解视图;而

图11是图1-9的注射器针护罩和所述注射器的组装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针护罩10的立体图。如图10和11所示,护罩10被配置为封闭注射器2的针4。护罩10被设计成与各种注射器尺寸(例如0.3毫升、0.5毫升和1.0毫升注射器)相兼容。

护罩10包括开放的近端20和闭合的远端22。近端20和远端22中的每一个都是大致平坦的,且大致垂直于护罩10的纵向轴线。在使用后重新附连到注射器的过程中(重新盖上盖子),闭合的远端22被配置为平放在平坦表面上,并允许护罩10以稳定方式沿竖向站立而不会翻倒。亦如下文所述,这种配置在组装和使用中提供若干益处。

护罩10还包括圆柱形外表面24,其沿纵向延伸以构成护罩10的主体。圆柱形外表面24为护罩10的大部分长度提供大致均匀的外径和厚度。这种配置有利地为临床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人机工程学用途。

外表面24的远端22包括浅凹部32和凸缘30。换言之,圆柱形外表面24沿着护罩10的长度延伸,直到它到达凸缘30。凸缘30是大致圆形的,并且沿径向延伸超过外表面24,并且沿径向延伸超过外表面24上的多个肋40,如下所述。换言之,凸缘30的直径大于护罩10的开放近端20。

护罩10的闭合远端22也是凸缘30的远侧表面。因此,如上所述,凸缘30的远侧表面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大致垂直于护罩10的纵向轴线。当从注射器2移除护罩10时,即在拔下运动期间,凸缘30有利地为临床医生的手指提供止动表面。

图8和9示出凸缘30包括浅凹部32。凹部32是闭合远端22和凸缘30的远侧表面上的开放外腔。凹部32的内侧经由内壁56而与护罩10的内腔50相分隔。

如图11所示,内腔50由护罩10的延伸形成开放近端20的中空部分形成。内腔50被配置为在使用之前和/或之后封闭注射器2的针4。图9示出了内腔50以大致均匀的内径从内壁56延伸到护罩10的开放近端20。此外,开放近端20提供对于护罩10内腔50的接近途径。

图2和9进一步示出干涉环52,干涉环52设置在内腔50内的护罩10的开放近端20处。干涉环52被配置为与注射器2接合,如图11所示,以将注射器针4封闭在内腔50中。干涉环52在接合到注射器2时还提供密封表面,以防止污染物进入或离开护罩10。具体地说,在针4使用之前,护罩10保护注射器针4免受污染。在针4使用后,护罩10将注射器2的用过的针4封闭,以防止针4上的血液或任何其他体液发生扩散。

各个干涉环52还包括经由各个干涉环52中的各间隙的曲折路径54。可以通过使用曲折路径54来保持注射器2的无菌性,以防止空气传播的微生物从护罩10的外部进入内腔50。换言之,曲折路径54提供类似迷宫式密封的密封方式,并减少气流路径。例如,可以通过在护罩10和注射器2上提供匹配的曲折路径面来保持无菌性。因此,干涉环52提供了与注射器2的牢固接合,曲折路径54提供了无菌性。

干涉环52和曲折路径54的组合,还在护罩10从注射器2移除时提供可听见的声音。声音的音高根据移除速度而变化。

图3-7示出了护罩10的外表面24上的多个肋40。多个肋40是一些薄的突起,它们围绕着护罩10的外表面24沿周向方向大致等距地相互间隔开,并且在护罩10的闭合远端22处与凸缘30相邻。在多个肋40的薄突起之间是外直径表面24。

多个肋40突起的高度不超过凸缘30的外径。然而,多个肋40的高度,增大了由外表面24与内腔50之间的材料限定的厚度。这有利地为护罩10提供增大的刚度和强度。多个肋40的长度在大致平行于护罩10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多个肋40中的每一个肋包括一大致平坦表面42、一下凹表面44和一延伸部分46。平坦表面42是邻近凸缘30的表面,其作为大致平坦表面沿纵向延伸。大致平坦表面42大致平行于护罩10的中心轴线。凸缘30的外径大于大致平坦表面42的外径。大致平坦表面42是多个肋40的一部分,其具有由外表面24和内腔50之间的材料限定的最大厚度。

下凹表面44与平坦表面42相邻,并且以下凹形状而减小肋的高度。因此,由外表面24与内腔50之间的材料限定的厚度随着下凹表面44接近开放近端20而减小。下凹表面44有利地顺应临床医生的手指的轮廓,以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改进的人机工程学性能的抓持表面。这种下凹表面44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多个肋40各自都是彼此间隔开的,其间有外径44,以实现最佳抓持效果。

延伸部分46与下凹表面44相邻。延伸部分46是成角度部分,使得成角度部分46的顶表面与护罩10的外表面24汇合。延伸部分46沿纵向延伸至护罩10的开放近端20附近。延伸部分46设置在多个肋40中的相间交替肋上。换言之,多个肋40中只有一些肋包括延伸部分46。因此,多个肋40的成角度部分46的厚度略大于由外表面24与内腔50之间的材料限定的厚度。延伸部分46还有利地在使用期间,特别是在移除期间,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杠杆作用。

多个肋40有利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摩擦力,以便握紧和减少滑动。因而,有利地,临床医生能够旋拧护罩10。摩擦力的增大也使得对临床医生有害的意外反冲移动被最小化。例如,意外的移动会导致针意外地刺中临床医生。因此,经由临床医生施加的拉力和/或扭转力,临床医生能获得更准确的性能体验,并能感受到对使用者友好的体验。

有利地,多个肋40还能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和欠缺灵巧性的人士。有利的是,年迈的或会发生颤抖的患者,也受益于多个肋40,特别是受益于纹理和隆起特征,从而能够改进操控。

此外,有利的是,本文公开的护罩10的设计非常简单,这使得注射成型和加工难度得以最小化。没有底切,而且整个护罩10厚度变化被最小化。几何形状并不复杂,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因此,可以有利地应用标准注射成型程序。

此外,护罩10中的凸缘30和多个渐缩肋40的形状允许逐渐过渡。这种形状能有利地优化组装过程,因为凸缘30不会卡在进给系统中。

本文公开的护罩10在使用中也能够提供若干优点。在传统的注射器2和护罩组件中,临床医生需要使用双手来封闭针4。例如,在弃置之前对当前注射器产品重新盖上盖子的过程中,护罩平放在表面上,期望患者用注射器针4的尖端铲起护罩,然后用第二只手将护罩固定到注射器上。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存在着针刺的风险。然而,本文公开的护罩10能够克服这些问题。

为了开始操作,如图10所示,将护罩10从注射器2上移除,以露出针4。注射器2现在已经准备好用于诸如药物输送的操作。在使用了注射器针4之后,临床医生将护罩10的闭合远端22放置在平坦表面上,使得内腔50沿向上的竖向方向设置。临床医生然后将注射器针4放入内腔50中以封闭注射器针4。随后,如图11所示,临床医生将注射器2压入内腔50中,以将注射器2接合、锁定和密封到护罩10的干涉环52和曲折路径54。

由于护罩10能够依靠其自身而沿着向上的竖向方向放置(处于稳定状态而不会翻倒),有利的是,临床医生只需要用一只手就可以将注射器2接合到护罩10上。因此,这种配置还有利地提高了安全性,因为当临床医生仅使用一只手时,针刺的风险被消除了。换句话说,第二只手不会受到伤害(经由在重新罩上护罩的过程中意外的针刺)。

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已经提供了例示性实施例的前述详细描述,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合于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该描述并非必须是穷举式的,也并非用以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实施例。本文公开的各个元件中的任何元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结合,以形成未具体公开的各种附加实施例。因此,附加实施例是可能的,并且旨在包含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的范围内。说明书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示例来实现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的更一般的目标。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前”、“后”、“上”、“下”、“向上”、“向下”和其他方位描述符旨在便于描述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而不是旨在将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的结构限制到任何特定位置或取向。程度术语,例如“大致”或“近似”被普通技术人员理解为指给定值之外的合理范围,例如,与所描述实施例的制造、组装和使用相关的一般公差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