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糖药物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5525发布日期:2019-11-06 01:1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品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血糖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疾病,病因纷繁复杂。血糖管理不佳是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明显增加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糖尿病的防治是巨大且繁琐的医疗工程,目前最为合理的是建立糖尿病全程管理防治策略,分别为控制病因、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过去三十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低于1%迅速增长至超过10%,并且监测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达11.6%,在这些患者中知晓率仅为30.1%,控制率仅为39.7%,并且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高达50.1%,这些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最为严峻的挑战。

目前,病程较长、控制较差的糖尿病人常伴有各种并发症或伴随症,所以寻找既能降血糖又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是目前最理想且最重要的工作。

目前临床习惯使用的西药类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甚至是很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导致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等。与降血糖西药不同的是,中药在治疗糖尿病领域不断地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单味中药或由中药制备的复方制剂都显示了多种降糖功能,如同时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的肠吸收、改善脂肪酸代谢等功能。有学者认为中药的降糖机制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相关,这可能为通过中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来治疗糖尿病开辟一条新途径。

国外也有人进行了上述相关的探索,如由欧活血丹、鱼腥草和薯蓣或薯蓣和薏苡仁按一定比例组成,经加热提取、浓缩制得的抗糖尿病制剂经长期服用,几乎可使糖尿病痊愈,且无不良反应;有人用活血化瘀中药组成的参葛化瘀丸进行动物实验表明:其降血糖作用与胰岛素相当,而且降低过氧化脂质的能力优于胰岛素,若对该制剂再进行醛糖还原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两方面的系统研究,这将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抗糖尿病制剂。

因此,本发明欲利用中药既可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又能防治并发症的优势,以补肝养血、祛风壮阳、滋阴疏肝为治疗原则,研发一种糖尿病降糖和并发症同治的中药类降血糖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糖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制作的药物为纯天然中药制剂,适用人群广泛,既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又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和提高系统免疫力,适合现在人们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消费的理念。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糖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制附子0.5-2g,桂枝6-10g,细辛2-3g,干姜6-10g,黄连10-15g,黄柏1-150g,乌梅20-30g,茯苓10-15g,远志10-15g,麦冬20-30g,五味子10-15g,昌蒲10-15g,巴戟天6-10g,山萸肉15-20g,泽泻6-10g,薄荷10-15g,黄精20-30g,西洋参6-10g。

进一步的,还包括蜈蚣4-6g;蜈蚣具有通经络、活气血和载药运行全身的功效,可将本药物运至全身,提高了本药物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郁金10-15g;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和降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降血糖。

进一步的,还包括红花6-10g;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和散瘀止痛的作用,可增强降血糖的力量,使本药物的效果更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血糖药物的制作方法,按重量称取各种中药并研磨成粉末,过锣筛后将细粉混匀,装胶囊,每颗胶囊的中药混合物含量为1g。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降血糖药物的制作方法,按重量称取各种中药,用水浸泡中药1h,浸泡时将制附子和西洋参与其他中药分开浸泡;完成浸泡之后,先煎煮制附子与西洋参20min,随后加入其它中药,文火再煎煮20min后将第一遍煎煮药水倒出备用,加入凉水后进行第二遍煎煮,文火再煎煮20min后倒出,与第一遍药液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用于早晚服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制作的药物为纯天然中药制剂,适用人群广泛,既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又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和提高系统免疫力,适合现在人们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消费的理念;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大相径庭,但却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好,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糖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中药成分:制附子0.5-2g,桂枝6-10g,细辛2-3g,干姜6-10g,黄连10-15g,黄柏1-150g,乌梅20-30g,茯苓10-15g,远志10-15g,麦冬20-30g,五味子10-15g,昌蒲10-15g,巴戟天6-10g,山萸肉15-20g,泽泻6-10g,薄荷10-15g,黄精20-30g,西洋参6-10g。

本实施例中还加入了蜈蚣4-6g、郁金10-15g和红花6-10g,蜈蚣具有通经络、活气血和载药运行全身的功效,可将本药物运至全身,提高了本药物的治疗效果;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和降血脂的作用,有助于降血糖;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和散瘀止痛的作用,可增强降血糖的力量,使本药物的效果更好。

上述中药组分中的制附子属于大辛大热之品提振元阳,干姜温中逐寒,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和开窍,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散寒止痛、助阳化气,四种药物合用则有温通脾肾阳气,补益先天与后天之本,温通经络,增加体内阳气,鼓动人体消耗,使血糖的消耗增加的作用。

黄连、黄柏和乌梅三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燥湿、酸甘养阴,使血糖的吸收减少,同时与制附子、干姜、细辛和桂枝同用具有辛开苦降之法,调理脾胃的升降与运化功能。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可增强血液活力,具有预防冠心病和脑血栓等疾病的功效,同时可有效缓解身体的疲劳感,使人更有精神,并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凝固,利于红血球生长,以促进身体中血液循环;西洋参本身便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其与黄精、山萸肉同用更能明显减低血糖,并升高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西洋参与红花和蜈蚣同用,其活血通络的力量明显加强,能够明显的改善机体的微循环,而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愈合、肢体坏疽、失明、肾功能衰竭的罪魁祸首,所以改善了微循环,患者的并发症就会明显减轻。

山萸肉补肝肾阴,巴戟天温壮肾阳,配以制附子之辛热,以温阳下元,引火归元,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与昌蒲、远志、茯苓合用能开窍化痰,既能温阳降糖,又能滋阴降糖。

本发明的降血糖药物的制作方法有如下两种:

(1)按重量称取上述各种中药并研磨成粉末,过锣筛后将细粉混匀,装胶囊,每颗胶囊的中药混合物含量为1g;病人直接口服即可;

(2)本发明的药物还能采用煎煮的方式制作,煎煮过程如下:按重量称取各种中药,用水浸泡中药1h,浸泡时将制附子和西洋参与其他中药分开浸泡;完成浸泡之后,先煎煮制附子与西洋参20min,随后加入其它中药,文火再煎煮20min后将第一遍煎煮药水倒出备用,加入凉水后进行第二遍煎煮,文火再煎煮20min后倒出,与第一遍药液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用于早晚服用。

本发明的药物的治疗原则是:补肝养血、祛风壮阳、滋阴疏肝,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大相径庭,但却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好,副作用小。

如上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