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护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5092发布日期:2020-02-11 13:1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智能监护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监护系统和一种智能监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仅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也导致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食用快餐。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频发。

但是,针对一个月偶发几次或者一天偶发几次的心血管异常,通常需要随身携带24小时心电图监护仪来进行诊断,影响日常生活且成本较高,并且,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难以及时预见,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时难以接受及时的治疗。此外,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人往往因为难以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做出危险行为,但是目前又缺乏有效地方式对该危险行为做出预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监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和行为意图,并在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报警,同时在人体夜间移动时自动点亮灯具,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功能多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监护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护系统,包括:人体信息检测模块,所述人体信息检测模块用于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所述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以及根据所述回波信号获取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并在根据所述心跳信息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和根据所述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相连,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灯光控制模块,所述灯光控制模块与所述人体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灯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具点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通过人体信息检测模块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以及根据回波信号获取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并在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和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光控制模块控制灯具点亮,由此,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和行为意图,并在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报警,同时在人体夜间移动时自动点亮灯具,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功能多样。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人体信息检测模块、所述灯光控制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至所述报警模块和将所述灯具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灯光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终端,所述数据存储终端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心跳信息、所述人体移动信息、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终端,所述数据存储终端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心跳信息、所述人体移动信息、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人体信息检测模块包括:收发天线阵列;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与所述收发天线阵列相连,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天线阵列发射毫米波和接收回波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射频模块相连,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所述报警信号,和用于根据所述人体移动信息生成所述灯具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天线阵列为单芯片,或者所述射频模块为单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存储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脑、服务器或云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模块包括wifi单元、以太网单元、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单元、zigbee单元、z-wave单元、startroom单元、串口单元、5g单元和6g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毫米波的频率为10-10000ghz。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护方法,包括: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所述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根据所述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根据所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根据所述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具点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方法,通过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然后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以进行报警,以及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以控制灯具点亮,由此,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和行为意图,并在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报警,同时在人体夜间移动时自动点亮灯具,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功能多样。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监护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监护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心跳信息、所述人体移动信息、所述报警信号和所述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数据存储终端以进行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块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人体信息检测模块的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单芯片射频模块的人体信息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单芯片收发天线阵列的人体信息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包括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分别与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相连。其中,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用于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以及根据回波信号获取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并在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和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报警模块20用于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灯光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具点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可设置于同一位置,三者可集成为整体设备,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可直接与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相连,以直接驱动报警模块20进行报警和直接驱动灯光控制模块30控制灯具点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还可与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设置于不同位置,即可进行远程报警和远程控制灯具点亮。基于上述远程控制的目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可设置图2所示的通信模块40,通信模块40分别与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灯光控制模块30和报警模块20相连。其中,通信模块40可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40和将灯具控制信息发送至灯光控制模块30,以保证报警模块20和灯光控制模块30与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能够进行远程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报警和远程控制灯具点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终端50,数据存储终端50与通信模块40相连。其中,通信模块40还可用于将心跳信息、人体移动信息、报警信号和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数据存储终端50,数据存储终端50可用于对接收到的心跳信息、人体移动信息、报警信号和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存储,例如,通信模块50可将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发送至数据存储终端50,数据存储终端50可将接收到的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进行存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终端50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脑、服务器或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信模块40可包括wifi单元、以太网单元、can单元、zigbee单元、z-wave单元、startroom单元、串口单元、5g单元和6g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串口单元具体可为rs232串口单元、rs485串口单元或rs422串口单元。举例而言,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可通过wifi单元、5g单元或6g单元与数据存储终端50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还可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可与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报警模块20、灯光控制模块30和通信模块40相连,可用于分别为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报警模块20、灯光控制模块30和通信模块40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可包括收发天线阵列101、射频模块102和处理模块103,射频模块102与收发天线阵列101相连,处理模块103与射频模块102相连。其中,射频模块102可用于通过收发天线阵列101发射毫米波和接收回波信号;处理模块103可用于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和用于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收发天线阵列101可为n发*m收的收发天线阵列,射频模块102可为单芯片rf,处理模块103可包括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微处理器)和处理器,其中单芯片rf、dsp和处理器可集成soc(systemonchip,系统级芯片),或者n发*m收的收发天线阵列、单芯片rf、dsp和处理器可集成soc。基于该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处理器可控制单芯片rf将频率为10-10000ghz的毫米波经收发天线阵列的发射天线发射至待检测空间,收发天线阵列的接收天线可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并发送至dsp,dsp可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分析人体心脏跳动的微动信息和人体移动的位移信息,以得到人体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收发天线阵列101可为n发*m收的单芯片收发天线阵列,射频模块102可为rf,处理模块103可包括dsp和处理器,其中n发*m收的单芯片收发天线阵列、rf、dsp和处理器可集成soc。基于该人体信息检测模块10,处理器可控制rf将频率为10-10000ghz的毫米波经单芯片收发天线阵列的发射天线发射至待检测空间,单芯片收发天线阵列的接收天线可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并发送至dsp,dsp可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分析人体心脏跳动的微动信息和人体移动的位移信息,以得到人体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系统,通过人体信息检测模块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以及根据回波信号获取心跳信息和人体移动信息,并在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和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光控制模块控制灯具点亮,由此,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和行为意图,并在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报警,同时在人体夜间移动时自动点亮灯具,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功能多样。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监护系统,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护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步骤:

s1,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射频模块将频率为10-10000ghz的毫米波经收发天线阵列的发射天线发射至待检测空间,并可通过收发天线阵列的接收天线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

s2,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dsp根据回波信号获得心跳信息,并根据心跳判断心跳是否异常,以及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

s3,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警示灯和蜂鸣器根据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s4,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dsp根据回波信号获得人体移动信息,并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

s5,根据灯具控制信号控制灯具点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led驱动芯片根据灯具控制信号控制led灯具点亮。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方法,还包括将心跳信息、人体移动信息、报警信号和灯具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发送至数据存储终端以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步骤s2~s3和s4~s5的执行顺序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执行顺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s3和s4~s5的执行顺序可以互换,也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监护方法,通过向待检测空间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待检测空间内的人体反射的回波信号,然后根据心跳信息判断心跳是否异常,并在判断心跳异常时生成报警信号以进行报警,以及根据人体移动信息生成灯具控制信号以控制灯具点亮,由此,能够实时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和行为意图,并在人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报警,同时在人体夜间移动时自动点亮灯具,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且功能多样。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