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5075发布日期:2020-02-11 13:1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脉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脉诊是中医师的指端感觉,人类指端感受器密度最高,所以,中医脉诊获得的信息量丰富,精度很高。要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传感器需要在脉诊信息获取方面达到人类指端感受器的某些指标,方能准确区分出不同脉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和生物医学工程界的科技工作者率先开始了中医脉象的客观化研究工作。此后,日本、韩国和美国等都有人从事这一工作。总的来说脉诊客观化研究重点是脉象检测传感器的研究。

传统脉搏检测方法是手指触诊,这不可避免地要带入主观因素,不便于客观记录和精细分析,难于传承和创新,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采用传感器检测脉搏,可以客观地得到脉搏的主要信息,记录出脉搏波信号,有利于存储和分析,对人体无创伤且使用方便,因而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采用机器进行脉搏检测,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有必要为智能脉诊设备配置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与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患者,避免脉诊过程出现突发情况对患者造成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导轨承导件、电磁铁、磁力吸附件、复位弹性件、脉诊传感器支承臂、脉诊传感器;所述电磁铁、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和脉诊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于电源;所述导轨承导件连接于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并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作上下移动;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轨承导件,所述磁力吸附件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上方,并且其顶端通过复位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导轨承导件;所述磁力吸附件的上方还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位于磁力吸附件的上方并用于限制磁力吸附件的位置;所述脉诊传感器支承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磁力吸附件,下端连接于所述脉诊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丝杆电机、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所述螺母连接于所述丝杆并且丝杆转动时可带动螺母上下移动;所述导轨承导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支架,所述丝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丝杆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并且其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下端。

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通过手动开关连接于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吸附件包括运动件和设于所述运动件下端的吸附铁板,所述脉诊传感器支承臂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运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件采用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的方法,具体为:

在关机状态下,电磁铁不通电,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自然分离;

在开机时,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启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导轨承导件和电磁铁一并向上运动,磁力吸附件在限位件的限位下不动,因此复位弹性件在导轨承导件向上的过程中被拉伸变形;当电磁铁运动至磁力吸附件的位置时,两者相吸附固定;

开始脉诊时,启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导轨承导件、电磁铁、磁力吸附件、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下运动,利用脉诊传感器对患者进行脉诊并收集脉诊信息;通过上下移动驱动装置控制脉诊传感器的高度位置来控制脉诊传感器对患者腕部施加的压力;

当发生施加压力过大并超过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的情况时,在反作用力下,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并且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从而防止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来控制可以施加的压力的上限值;

当发生断电情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及时停止脉诊,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通过手动开关连接于电源,当患者感觉不适时,通过手动开关自行切断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力,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及时停止脉诊。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导轨承导件的上下移动的过程为: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螺母在丝杆的转动下沿着丝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导轨承导件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可以在利用脉诊传感器进行脉诊时有效防止施加压力过大、断电等情况发生时对患者造成伤害,还能允许患者根据实际的感受自动停止脉诊,使得智能化脉诊的过程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置在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置在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吸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上下移动驱动装置1、导轨承导件2、电磁铁3、磁力吸附件4、复位弹性件5、脉诊传感器支承臂6、脉诊传感器7;所述电磁铁3、上下移动驱动装置1和脉诊传感器7均电性连接于电源;所述导轨承导件2连接于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1,并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1的驱动下可作上下移动;所述电磁铁3固定连接于所述导轨承导件2,所述磁力吸附件4位于所述电磁铁3的上方,并且其顶端通过复位弹性件5连接于所述导轨承导件2;所述磁力吸附件4的上方还设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位于磁力吸附件4的上方并用于限制磁力吸附件4的位置;所述脉诊传感器支承臂6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磁力吸附件4,下端连接于所述脉诊传感器7。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1包括丝杆电机9、丝杆10、螺母11,所述丝杆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10,所述螺母11连接于所述丝杆10并且丝杆10转动时可带动螺母11上下移动;所述导轨承导件2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11。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支架12,所述丝杆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1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丝杆电机9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12的底部并且其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丝杆10的下端。

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2。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3通过手动开关13连接于电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力吸附件4包括运动件14和设于所述运动件14下端的吸附铁板15,所述脉诊传感器支承臂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运动件14。所述运动件14主要起到固定和支撑吸附铁板15以及脉诊传感器支承臂6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5采用弹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脉诊自动安全保护装置的方法,具体为:

在关机状态下,电磁铁不通电,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自然分离;如图1所示;

在开机时,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启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导轨承导件和电磁铁一并向上运动,磁力吸附件在限位件的限位下不动,因此复位弹性件在导轨承导件向上的过程中被拉伸变形;当电磁铁运动至磁力吸附件的位置时,两者相吸附固定;如图2所示;

开始脉诊时,启动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带动导轨承导件、电磁铁、磁力吸附件、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下运动,利用脉诊传感器对患者进行脉诊并收集脉诊信息;通过上下移动驱动装置控制脉诊传感器的高度位置来控制脉诊传感器对患者腕部施加的压力;

当发生施加压力过大并超过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的情况时,在反作用力下,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并且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从而防止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通过调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来控制可以施加的压力的上限值;

当发生断电情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及时停止脉诊,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通过手动开关连接于电源,当患者感觉不适时,通过手动开关自行切断电磁铁的电源,电磁铁失去磁力,电磁铁和磁力吸附件之间自然分离,在复位弹性件回复原状的拉力下,磁力吸附件带动脉诊传感器支承臂和脉诊传感器一并向上复位,及时停止脉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上下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导轨承导件的上下移动的过程为: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螺母在丝杆的转动下沿着丝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导轨承导件上下移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