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1167发布日期:2020-03-31 17:0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患者在患有严重骨质障碍时由于其长时间不能够移动,需要将患者置于特定的床或椅上方便患者的快速恢复,但是患者在长时间卧病的情况下毕竟需要进行必要的活动以缓解患者疲劳和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训练恢复。传统的骨科椅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仅有移动功能,较为单一,并不能针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辅助治疗,在临床骨科中,骨折以四肢骨折较多,手部的骨折在治疗后需要定期的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大多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能够推广使用,也不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且设备高度不能调节,不利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包括靠背、坐垫、支板、液压泵、底板、防尘罩、枕头、海绵垫、橡胶垫、按钮、万向轮、刹车片、脊柱固定座、伸缩装置、伸缩杆、脚踩板和颈部固定块,所述靠背上端设置有枕头,枕头通过黏胶固定连接于靠背上端表面,枕头的下方设置有颈部固定块,颈部固定块与颈部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弧形面,该内凹的弧形面与人体颈部尺寸范围相匹配,所述靠背的中下部设置有脊柱固定座,脊柱固定座与人体的脊柱部位的接触面为弧形面,使用时患者可以将脊柱部位倚靠在脊柱固定座上,所述靠背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坐垫的左端,所述坐垫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板的上端,支板内部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由伸缩杆和脚踩板构成,伸缩装置可相对于支板做伸缩运动,通过调节伸缩装置对患者下肢进行辅助支撑,所述脚踩板固定设置于伸缩杆的下端,所述靠背、坐垫以及支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靠背、坐垫以及支板的上表面,所述坐垫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泵,液压泵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坐垫的下底面,所述液压泵的上升轴表面设置有防尘罩,防尘罩由伸缩型橡胶材质构成,可随着液压泵的上下动作而上下活动,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安装万向轮和刹车片使得装置便于移动,所述底板靠近靠背一侧表面设置有按钮,用于控制坐垫的升降,调节坐垫的高度,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板的上表面,用于提高底板表面的摩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枕头的下方设置有颈部固定块,颈部固定块与颈部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靠背的中下部设置有脊柱固定座,脊柱固定座与人体的脊柱部位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背、坐垫以及支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靠背、坐垫以及支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移动,能够调节座位的高度,所述枕头的下方设置有颈部固定块,颈部固定块与颈部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弧形面,该内凹的弧形面与人体颈部尺寸范围相匹配,从而更利于对患者的颈部固定,能够避免患者身体晃动而带动颈部脱离普通的平面结构的颈部靠垫的问题。

2.安装万向轮和刹车片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所述靠背、坐垫以及支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中靠背的正视图。

图中:靠背1、坐垫2、支板3、液压泵4、底板5、防尘罩6、枕头7、海绵垫8、橡胶垫9、按钮10、万向轮11、刹车片12、脊柱固定座13、伸缩装置14、伸缩杆15、脚踩板16、颈部固定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座位高度可调的骨科恢复装置,包括靠背1、坐垫2、支板3、液压泵4、底板5、防尘罩6、枕头7、海绵垫8、橡胶垫9、按钮10、万向轮11、刹车片12、脊柱固定座13、伸缩装置14、伸缩杆15、脚踩板16和颈部固定块17,所述靠背1上端设置有枕头7,枕头7通过黏胶固定连接于靠背1上端表面,枕头7的下方设置有颈部固定块17,颈部固定块17与颈部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弧形面,该内凹的弧形面与人体颈部尺寸范围相匹配,从而更利于对患者的颈部固定,能够避免患者身体晃动而带动颈部脱离普通的平面结构的颈部靠垫的问题,所述靠背1的中下部设置有脊柱固定座13,脊柱固定座13与人体的脊柱部位的接触面为弧形面,使用时患者可以将脊柱部位倚靠在脊柱固定座13上,能够缓解患者的腰部酸痛,同时对脊柱产生矫正作用,有利于已外凸的纤维组织复位,对预防和缓解腰椎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所述靠背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坐垫2的左端,所述坐垫2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板3的上端,支板3内部设置有伸缩装置14,所述伸缩装置14由伸缩杆15和脚踩板16构成,伸缩装置14可相对于支板3做伸缩运动,通过调节伸缩装置14对患者下肢进行辅助支撑,所述脚踩板14固定设置于伸缩杆15的下端,所述靠背1、坐垫2以及支板3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垫8,海绵垫8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靠背1、坐垫2以及支板3的上表面,海绵垫8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所述坐垫2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泵4,液压泵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坐垫2的下底面,所述液压泵4的上升轴表面设置有防尘罩6,防尘罩6由伸缩型橡胶材质构成,可随着液压泵4的上下动作而上下活动,避免灰尘进入液压泵4的内部,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底板5的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1,安装万向轮11和刹车片12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同时当装置移动到位后压紧刹车片12能防止装置的移动,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所述底板5靠近靠背1一侧表面设置有按钮10,用于控制坐垫2的升降,调节坐垫2的高度,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9,橡胶垫9通过胶水固定于底板5的上表面,用于提高底板5表面的摩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