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739发布日期:2019-11-08 23:2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



背景技术:

白内障手术步骤中,在连续环形撕囊、清除囊袋内混浊物质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绝大部分医师并不处理残留的周边晶状体前囊下及赤道部上皮细胞,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器械进行前囊膜及赤道部抛光。不对前囊膜进行抛光的结果是,有一部分患者会因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而引起人工晶状体移位、偏位,需要进一步行激光甚至手术处理,一部分患者会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也需要打激光甚至手术处理,更有甚者,有些患者由于眼底疾病需要检查或治疗,却因周边囊膜混浊或收缩及后极部混浊而影响眼底的检查或治疗,导致耽误病情。

现有的囊膜抛光器一般为单一功能,只有对前囊下上皮细胞的刮除的功能,而赤道部的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最明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白内障的赤道部上皮细胞进行刮除,以防止白内障的复发,然而目前没有处理晶状体囊袋赤道部上皮细胞的抛光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所述刀片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刮除糙面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用于刮除后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包括刮除部,所述刮除部的内侧设置有刀片,且刮除部的外侧底部设置有刮除糙面;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的端头设置有刮除糙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刀片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糙面用于刮除细胞或皮质,所述刮除糙面可以为磨砂结构,所述刮除糙面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沿刮除部的本体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刀片为眼科手术专用的刀片,所述刀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故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刮除糙面为磨砂结构。所述磨砂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环形磨砂粒,故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刀片的刀尖角度为10°~45°。所述刀片的刀尖的横截面的角度可以为10°~30°。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刮除部的长度为15mm且宽度为0.9mm;所述刮除部的厚度为0.6mm。在使用过程中,手术伤口的尺寸一般为1mm,因此刮除部的最大宽度不得大于1mm。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头部还包括直杆部,所述直杆部与刮除部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直杆部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mm。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直杆部与刮除部的夹角为120°;所述直杆部的长度为15mm。因为晶状体囊袋大小一般为10mm-12mm。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头部连接的手柄部,所述手柄的一端与直杆部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滑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直杆部连接;所述防滑段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段的直径为4.1mm,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为3.3mm。所述连接段的总长度可以设置为15mm,且连接段与直杆部连接处可以设置为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长度可以设置为5mm。所述防滑段的总长度可以设置为140mm,方便操作。所述防滑段的顶部可以设置有直径为3.4mm且长度为10mm的凸出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所述刀片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的端头的刮除糙面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用于刮除后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为弧形结构。即前端的钝圆设计不易损伤囊袋,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所述刀片沿刮除部的本体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的自由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刀片的长度方便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弧形结构的刮除部自由端方便适用不同类型患者的赤道部上皮细胞的刮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4)所述刀片的刀尖角度为10°~45°。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刮除效果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5)所述刮除部的长度为15mm且宽度为0.9mm;所述刮除部的厚度为0.6mm。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的契合于临床的手术刀口,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刮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刮除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柄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杆部、2-刮除部、3-刀片、4-刮除糙面、5-手柄部、51-防滑段、52-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囊膜抛光器,如图1-3所示,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包括刮除部2,所述刮除部2的内侧设置有刀片3,且刮除部2的外侧底部设置有刮除糙面4;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的端头设置有刮除糙面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刀片3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的端头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厚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1-3所示,所述刀片3沿刮除部2的本体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为弧形结构。所述刮除糙面4为磨砂结构。所述刀片3的刀尖角度为30°。本实用新型的刀片3刮除效果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所述刀片3的长度方便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弧形结构的刮除部2自由端方便适用不同类型患者的赤道部上皮细胞的刮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刀片3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的端头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厚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所述头部还包括直杆部1,所述直杆部1与刮除部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直杆部1与刮除部2的夹角为120°;所述直杆部1的长度为15mm。所述刮除部2的长度为15mm且宽度为0.9mm;所述刮除部2的厚度为0.6mm。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的契合于临床的手术刀口,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刀片3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的端头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厚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4所示,还包括与头部连接的手柄部5,所述手柄的一端与直杆部1连接。所述手柄包括相互连接的防滑段51和连接段52,所述连接段52与直杆部1连接;所述防滑段5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段51的直径为4.1mm,所述连接段52的直径为3.3mm。所述手柄部5的防滑段51的设置有利于手术操作者的安全使用,避免了手术中打滑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刀片3用于刮除前囊下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自由端的端头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赤道部上皮细胞,所述刮除部2的外侧底部的刮除糙面4用于刮除厚囊细胞和皮质;本实用新型功能丰富,降低了多次换刀操作导致伤口感染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