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865发布日期:2019-11-29 17:1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液滴喷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压电打印技术原理生成的微液滴喷射流喷射面积集中,喷射量精准有利于节约原料,还利于控制对被喷射物的喷射力度。

由于微液滴喷射的种种好处,目前对于需要滴入身体相应部位的药品更适于采用微液滴喷射的方式。被喷射的药物能够更有效的到达患病部位。

尤其是在眼部给药领域,在用传统滴管方式给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关键时刻眨眼或肌肉挛缩导致微液滴滴落在眼脸、鼻子或者面部的其他部位上,老年人还容易因为手部的协调性问题无法将滴眼液准确滴入眼中。利用微液滴喷射技术的精准、快速等优点,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给药方式的各项不足。

中国发明专利cn103118642b公开了一种液滴生成装置,包括流体输送系统,所述流体输送系统能够以微滴的形式输送预定体积的流体,所述微滴具有在施加时充足并且可重复的高附着百分比。装置包括壳体;储液器;布置在壳体内的储液器,用于接收一定容量的流体;喷射器机构,所述喷射器机构构造成喷射微滴流,所述微滴的平均喷射微滴直径大于15μm,在使用期间,所述微滴流挟带较少的气流,使得微滴流能够附着到受治疗者的眼睛。但是上述方案中储液器中的液体通过开口与外界空气相连,长时间存放容易影响液体的药效甚至液体会发生变质。

中国发明专利cn101693132b公开了一种气雾化输送系统和方法,气雾化设备,包括:壳体,其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可握在使用者的手中;一次性气雾化元件,其连接到所述壳体并能够喷射气雾化制剂,所述气雾化元件包括:主体,其界定腔室;制剂释放小孔,其界定在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腔室相通;以及可移动部分,其定位在所述制剂释放小孔的对面;致动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被定位成对所述一次性气雾化元件的所述可移动部分施加振动性的振荡以便气雾化来自气雾化元件的所述腔室的制剂,所述致动器包括压电元件和运动传递构件,所述运动传递构件可操作来将所述压电元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可移动部分,以便所述可移动部分朝向所述小孔移动以引起所述腔室内的制剂通过所述小孔喷射;且其中所述一次性气雾化元件可从所述壳体上拆除以用于安装和丢弃;其中,所述气雾化元件被构造成阻止制剂与所述运动传递构件和所述压电元件接触,并阻止病人呼出的颗粒和杂质与所述运动传递构件和所述压电元件接触。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气雾化元件包括贮器,可刺穿的尖头体或针从位于贮器顶部的小瓶座向上延伸。尖头体形成有第一流动通道,该通道在尖头体上端和贮器之间延伸以允许小瓶内的制剂流进贮器。尖头体内的第二流动通道在尖头体的上端和形成与小瓶座内的空气进口和开口之间延伸。贮器还可以设有空气出口或开口。第二流动通道的空气进口和开口与小瓶内液体连通;贮器部分也存在于外界空气连通的开口,都不利于液体的储存,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气雾化元件只能一次性使用,以免影响药效,因此对于需要长时间多次使用的喷射装置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能够将流出盛液器但未使用的液体自动吸回,能很好的隔绝微液滴和外界空气,提高液体的储存期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包括外壳、用于连接盛液器出液部的连接部和设于连接部上用于插入盛液器内的连通管;连接部用于连接盛液器出液部的一端设有狭缝,连接部内设有与狭缝连通用于流通微液滴的流液腔;流液腔远离狭缝的一端连接有出液管,形成出液腔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液孔,该外壁设有驱动该外壁振动的压电致动器;

连通管远离狭缝的一端连通有密闭的挤压腔,形成挤压腔的壁由软性材料制成;

出液腔远离出液孔的一端连通有气压平衡孔,气压平衡孔与外界空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盛液器与连接部连接;需要喷液时,挤压挤压腔,挤压腔内的空气通过连通管进入盛液器,盛液器内压强增大,压动液体从狭缝流到流液腔,再流到出液管,到达出液腔;压电致动器将振动传递至出液腔内的液体从出液孔喷出到达眼部或其他患处;喷液完成后松开对挤压腔的压力,挤压腔恢复,挤压腔内空气压强减小,盛液器内的液体进入连通管,盛液器内的压强也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气压平衡孔进入出液腔,压动出液腔内剩余的液体流入出液管,再到达流液腔内,进入狭缝。因此微液滴只是通过流液腔、出液管、出液腔等流出液体或吸回液体,不用于存储液体,相对来说,极大的减少了存储过程中液体与空气的接触,有利于延长液体的使用期限。狭缝比较小,液体只能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缝,避免液体自由落入流液腔,隔绝效果更好。

连通管直径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适用于通过狭小的不可穿刺破坏的通道输送出液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微液滴喷射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渡腔,所述气压平衡孔开设在形成空气过渡腔的壁上;出液腔上开设有与空气过渡腔连通的进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过渡腔起到很好过渡的作用,这样可以将气压平衡孔开的更小,也能满足喷液完成后空气尽快进入出液腔,挤压腔恢复更快。外部异物也不容易通过气压平衡孔进入出液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空气过渡腔内设有空气净化剂或空气净化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净化剂或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很好的净化外界空气,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出液腔,对液体的保护性能更好,利于进一步保持液体的药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液腔包括与狭缝连通并向出液腔延伸的竖直流液部和与竖直流液部远离狭缝的一端连通的预储液部,所述预储液部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远离竖直流液部的一端与出液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延长了出液行程,进而外界空气更不容易污染液体;另一方面出液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储液部设置为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储液部设置为锥形,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利于液体的初步集中,进入出液管的液体也更集中,不容易有气泡,使用者体验感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管穿设流液腔,狭缝环绕连通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在盛液部上插设好连通管就可以形成狭缝,通过连通管的外径大小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狭缝的大小,更利于实现将盛液器内的液体通过比较狭窄的狭缝挤出来使用,也利于实现未喷射出出液腔的液体返回盛液器;制造工艺非常简单,而且有利于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连通管处也无需再特别密封,有利于节省工艺,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微液滴喷射装置还包括活动设于外壳上用于遮挡出液孔的活动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盖盖设在出液孔处,利于保持出液孔的洁净,无需经常清洗,利于保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壳上还设有用于压缩挤压腔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压动部和用于驱动压动部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压动部转动,进而挤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动部上设有扭簧实现压缩挤压腔后压动部自动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实现了压动部自动复位,操作更加简单,也利于液体自动吸回盛液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外壳上的活动盖、与活动盖固定连接的滑动板,滑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包括斜面和竖直面,斜面与驱动板滑动的方向呈锐角;压动部包括用于压缩挤压腔的压板和与驱动部贴合的从动端;压板和从动端分设于压动部转轴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喷出液体时,推动活动盖,带动滑动板滑动,进而驱动板也滑动,即从动端从与斜面贴合过渡到与竖直面贴合,进而带动压板转动压动挤压腔,挤出液体;喷完液体后,反推活动盖,带动滑动板滑动,进而驱动板也滑动,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从动端从与竖直面贴合过渡到与斜面贴合,压板向远离挤压腔的方向运动。整个操作简单、快捷,结构紧凑,体积小,更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先将盛液器与连接部连接;需要喷液时,挤压挤压腔,挤压腔内的空气通过连通管进入盛液器,盛液器内压强增大,压动液体从狭缝流到流液腔,再流到出液管,到达出液腔;压电致动器振动将出液腔内的液体从出液孔喷出到达眼部或其他患处;喷液完成后松开对挤压腔的压力,外界空气通过气压平衡孔进入出液腔,压动出液腔内剩余的液体流入出液管,再到达流液腔内,进入狭缝。因此微液滴只是通过流液腔、出液管、出液腔等流出液体或吸回液体,不用于存储液体,相对来说,极大的减少了存储过程中液体与空气的接触,有利于延长液体的使用期限。狭缝比较小,液体只能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缝,避免液体自由落入流液腔,隔绝效果更好。

2.空气过渡腔起到很好过渡的作用,这样可以将气压平衡孔开的更小,也能满足喷液完成后空气尽快进入出液腔,挤压腔恢复更快。外部异物也不容易通过气压平衡孔进入出液腔。

3.当需要喷出液体时,推动活动盖,带动滑动板滑动,进而驱动板也滑动,即从动端从与斜面贴合过渡到与竖直面贴合,进而带动压板转动压动挤压腔,挤出液体;喷完液体后,反推活动盖,带动滑动板滑动,进而驱动板也滑动,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从动端从与竖直面贴合过渡到与斜面贴合,压板向远离挤压腔的方向运动。整个操作简单、快捷,结构紧凑,体积小,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流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活动盖;12、压动部;121、扭簧;122、压板;123、从动端;131、滑动板;132、驱动板;1321、斜面;1322、竖直面;2、连接部;21、流液腔;211、竖直流液部;212、预储液部;213、出液通道;22、出液管;23、狭缝;3、挤压腔;31、连通管;4、出液腔;41、出液孔;42、进气孔;5、空气过渡腔;51、气压平衡孔;6、压电致动器;7、盛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微液滴喷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用于连接盛液器7出液部的连接部2和设于连接部2上用于插入盛液器7内的连通管31;连接部2用于连接盛液器7出液部的一端设有狭缝23,连接部2内设有与狭缝23连通用于流通微液滴的流液腔21;流液腔21远离狭缝23的一端连接有出液管22,出液管22远离流液腔21的一端连通有出液腔4,且出液管22延伸到出液腔4底部,形成出液腔4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液孔41,该外壁上设有驱动该外壁振动的压电致动器6,压电致动器6和外壁之间设有能量传导片(图中未示出);连通管31远离狭缝23的一端连通有密闭的挤压腔3,形成挤压腔3的壁由软性材料制成;出液腔4远离出液孔41的一端连通有气压平衡孔51,气压平衡孔51与外界空气连通。

先将盛液器7与连接部2连接,连通管31插入盛液器7内;需要喷液时,挤压挤压腔3,挤压腔3恢复,挤压腔3内空气压强减小,盛液器7内的液体进入连通管31,盛液器7内的压强也小于外界大气压,挤压腔3内的空气通过连通管31进入盛液器7,盛液器7内压强增大,压动液体从狭缝23流到流液腔21,再流到出液管22,到达出液腔4;压电致动器6振动将出液腔4内的液体从出液孔41喷出到达眼部或其他患处;喷液完成后松开对挤压腔3的压力,外界空气通过气压平衡孔51进入出液腔4,压动出液腔4内剩余的液体流入出液管22,再到达流液腔21内,进入狭缝23。因此微液滴只是通过流液腔21、出液管22、出液腔4等流出液体或吸回液体,不用于存储液体,相对来说,极大的减少了存储过程中液体与空气的接触,有利于延长液体的使用期限。狭缝23比较小,液体只能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狭缝23,避免液体自由落入流液腔21,隔绝效果更好。

形成挤压腔3的壁的软性材料可以使用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

出液孔41和压电致动器6相对设置,便于能量的传导,喷液效果更好。出液管22处于出液腔4的一端偏离出液孔41正对的方向,等液体充满整个出液孔的位置时,可进行喷射。微液滴喷射装置还包括空气过渡腔5,气压平衡孔51开设在形成空气过渡腔5的壁上;出液腔4上开设有与空气过渡腔5连通的进气孔42,进气孔42的孔径为0.4-0.8mm,既可以良好的透气,又避免毛细效应将水吸入而堵孔,进气孔42优选为0.5mm,气压平衡孔51优选开设在形成空气过渡腔5的壁上方。

进一步的,进气孔42的孔径和气压平衡孔51的孔径基本相同,能够更好地实现液滴的喷射和吸回。

空气过渡腔5起到很好过渡的作用,可以将气压平衡孔51开的更小,也能满足喷液完成后空气尽快进入出液腔4,挤压腔3恢复更快,外部异物也不容易通过气压平衡孔51进入出液腔4。

空气过渡腔5内设有空气净化剂或空气净化装置(图中未示出)。空气净化剂或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很好的净化外界空气,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出液腔4,对液体的保护性能更好,利于进一步保持液体的药效。

如图2所示,流液腔21包括与狭缝23连通并向出液腔4延伸的竖直流液部211和与竖直流液部211远离狭缝23的一端连通的预储液部212,预储液部212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液通道213;出液通道213远离竖直流液部211的一端与出液管22连通。上述方案一方面延长了出液行程,进而外界空气更不容易污染液体;另一方面出液更加顺利。

本实施例中预储液部212设置为锥形,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利于液体的初步集中,进入出液管22的液体也更集中,不容易有气泡,使用者体验感更好。液滴回吸时,液滴中夹杂着气泡的气泡也能在预储液部212得到很好的缓冲,气泡更容易被吸回盛液器7中,进而便于下次液滴的挤出。

预储液部212靠近连接部2的一端直径大于预储液部212远离连接部2的一端直径,能够更好的承接竖直流液部211流下的液体,不容易漏液;竖直流液部211连接狭缝23的一端设置为锥形,竖直流液部211连接狭缝23的一端直径小于竖直流液部211远离狭缝23的一端直径,能够更好的承接引导液体。

连通管31穿设流液腔21,狭缝23环绕连通管31设置,只需在盛液部7上插设好连通管31就可以形成狭缝23,通过连通管31的外径大小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狭缝23的大小,更利于实现将盛液器7内的液体通过比较狭窄的狭缝23挤出来使用,也利于实现未喷射出出液腔4的液体返回盛液器7;制造工艺非常简单,而且有利于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连通管31处也无需再特别密封,有利于节省工艺,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连通管31的中心线、盛液器7的中心线、流液腔21的中心线均重合,出液通道213向远离流液腔21的方向延伸,而且出液通道213底部高于预储液部212侧壁底部,预储液部212缓冲效果更好;出液管22一端与出液通道213相连,穿设过空气过渡腔5,并延伸到出液腔4内,空气过渡腔5和出液腔4之间用于穿设出液管22的孔为锥形,便于出液管22的穿设,且不容易漏气、漏液。

如图3所述,微液滴喷射装置还包括活动设于外壳1上用于遮挡出液孔41的活动盖11。活动盖11盖设在出液孔41处,利于保持出液孔41的洁净,无需经常清洗,利于保存。

外壳1上还设有用于压缩挤压腔3的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外壳1上的压动部12和用于驱动压动部12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驱动压动部12转动,进而挤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压动部12上设有扭簧121限制压动部12自由向压动挤压腔3的方向转动。扭簧121实现了压动部12自动复位,操作更加简单。

驱动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外壳1上的活动盖11、与活动盖11固定连接的滑动板131,滑动板131上设置有驱动板132;驱动板132包括斜面1321和竖直面1322,斜面1321与驱动板132滑动的方向呈锐角;压动部12包括用于压缩挤压腔3的压板122和与驱动部贴合的从动端123;压板122和从动端123分设于压动部12转轴的两端。

当需要喷出液体时,推动活动盖11,带动滑动板131滑动,进而驱动板132也滑动,即从动端123从与斜面1321贴合过渡到与竖直面1322贴合,进而带动压板122转动压动挤压腔3,挤出液体;喷完液体后,反推活动盖11,带动滑动板131滑动,进而驱动板132也滑动,在扭簧121的作用力下从动端123从与竖直面1322贴合过渡到与斜面1321贴合,压板122向远离挤压腔3的方向运动。整个操作简单、快捷,结构紧凑,体积小,更方便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