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1246发布日期:2020-04-03 14:0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腰大池引流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等疾病,脑脊液持续引流至体外,可促使脑脊液分泌,起到对有炎性反应的脑脊液冲洗置换的作用,并且缓慢引流脑脊液能带走部分细菌、毒素及坏死组织,同时能够对颅内压监测,有效控制颅内压。腰大池引流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的优点,其缺点是容易造成颅内感染。目前多数引流装置是引流管直接接入储液瓶中,引流管较细,接入储液瓶内需要胶带进行缠绕连接。当医生需要收集脑脊液分析病情时,需要拆下胶带拔出引流管进行收集,操作过程麻烦而且容易造成感染。更换储液瓶时,需要护士将胶带拆下,拔出引流管,操作过程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能够方便医生收集脑脊液和护士护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通过夹紧装置连通医用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医用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有导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另外一端连通储液袋,所述医用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有密封端盖a。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有通孔a的夹体,所述通孔a内装配有弹性体,所述夹体引出口端与压紧装置连通,引入口端为引流管的插入端,所述压紧装置一端将弹性体顶紧,另一端连通医用三通阀的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通孔a位于引流管插入端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内径,所述通孔a其余部分内部装配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开设有与通孔a同圆心、与入口端同内径的通孔b。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与夹体引出口端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内侧设有与通孔a同圆心的芯管241、外侧设有与芯管连通的引出管,所述芯管内径大于引流管外径,所述芯管的顶端顶紧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体外径与通孔a内径等同或略小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体位于夹体引出口端的端部为硬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硬质材料为木质板或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夹体外壁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耳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导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储液袋的底部密封连接有管c,所述管c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盖b。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腰大池引流的过程中,医生有时需要收集脑脊液来分析患者的病情,引流管通过医用三通阀与输液管进行连接,当医生需要收集脑脊液时,不需要将引流管拨出,通过调节医用三通阀就可以实现。护士在统计脑脊液引流量后,可以将储液袋内脑脊液通过端盖及时排出,方便快捷。

二、在腰大池引流操作中,引流管通常比较细,固定连接过程比较繁琐,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感染。此处的夹紧装置只需将引流管的端部从夹体的引入口插入至压紧装置的芯管中,旋紧盖体使芯管的顶部顶住弹性体,继续旋转盖体,让弹性体发生变形从而收缩通孔b,将引流管固定。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流入至芯管中,随后经引出管进入医用三通阀与导管实现连接。使用此结构的夹紧装置方便了引流管与医用三通阀的连接。

三、芯管需要与弹性体进行挤压,在弹性体的挤压端面固定连接硬质材料,能够达到更好的夹紧的效果,同时能够减少弹性体挤压处的变形,维持一定的密封效果。

四、在夹体外壁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耳板方便进行螺旋紧固操作。

五、流量控制器能够对引流的速度进行一定的控制。

六、储液袋上设有刻度显示,能够方便医生观察患者引流量的多少,更好的判断治疗效果。

七、当储液袋满后,通过拧下设置于管c上的端盖b就能够很方便的排出脑脊液。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腰大池引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夹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夹紧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夹紧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夹体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引流管3,腰大池引流需要进行穿刺,引流管3的管径通常很小,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的管径为2mm,与医用三通阀1需要通过夹紧装置2进行连接。

夹紧装置2包括夹体21,本实施例中,夹体21为圆柱体结构,夹体21内开设有通孔a211,通孔a211位于引流管3插入端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内径。为方便引流管3从夹体21的引入口端插入夹体21的内部,夹体21的引入口端开设有圆锥形凹槽215,圆锥形凹槽215能够对引流管3的插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夹体21外壁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耳板214。

通孔a211的内部装配有弹性体22,本实施例中,弹性体22的外径小于孔211的孔径,内部开设有通孔b221,通孔b221与通孔a212的孔径相同,并且同心设置。弹性体22的内侧端面紧贴夹体21引入端口,通孔b221与通孔a211相通。弹性体22的外侧端面实用胶黏有塑料板23,塑料板23的材质为硬质材料。为防止弹性体22从夹体21中滑出,夹体21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圆环凸起213。

夹体21的引出口端外壁面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盖体243,盖体243内侧设有与通孔a211同圆心的芯管241、外侧设有与芯管241连通的引出管242,芯管241内径大于引流管3外径,顶端顶紧弹性体22。为保证引流管3与医用三通阀1的连通性最好,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的端部插入至芯管241内,并且紧贴芯管241的底面。引出管242与医用三通阀1的第一端相通连接,引出管242与芯管241固定在盖体243的两侧,通过通孔c244连通。通孔c244的孔径小于引流管3的内径。

医用三通阀1的第二端连通有导管4的一端,导管4的另外一端连通储液袋6,在导管4和储液袋之间设置了流量控制器5,储液袋上设置了刻度显示61,为方便标记,刻度显示61是从下向上标记。储液袋的底部密封连接管c62,管c62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端盖b63。医用三通阀1的第三端连接有端盖a11。

为保证管b242、导管4、端盖a11与医用三通阀1连接的快捷性和密封性,此三处的接头采用罗尔连接,储液袋6上可以接挂钩,挂钩方便挂在病人床边,脑脊液不会逆流。

使用流程为:正常引流时,旋转医用三通阀1上的调节旋钮12,使引流管3与导管4连通起来。当医生需要收集脑脊液进行病情分析时,拧下端盖11,旋转调节旋钮12使脑脊液从医用三通阀的第三端口处流出。当需要对引流的速度进行调节时,可以调节流量调节器5来实现。储液袋收集满时,拧下端盖b63排出内部液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