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1219发布日期:2020-04-03 14:0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有大量术后留置引流及导尿引流的患者,都需要使用引流袋,由于现在临床上所使用的引流袋在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具体表现在术后卧床或睡眠的患者现使用的的引流袋管道均为直线型,由于引流袋管道长度受限,影响患者翻身、活动或在患者翻身、活动时不能正常引流;同时,由于引流管管道直且太长,容易打折,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导致引流管滑脱,造成医疗事故。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引流袋[申请号:201621285136.2],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引流袋本体,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上引流管和下引流管分别设置在引流袋本体的两端,上引流管的管口处设有与胸腔引流管相连接的鲁尔接头及开口向上的储液槽,储液槽位于鲁尔接头的下方,下引流管上设有阀门。

该实用新型具有接口衔接紧密,实用性强,临床使用方便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上端连通有引流管,下端具有排泄口,阀门可打开或闭合排泄口,还包括一端与引流管相连通的螺旋管路,所述螺旋管路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螺旋管路可沿轴心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螺旋管路包括若干个首尾相连且相互连通的螺旋圈,位于端部的螺旋圈与引流管或进液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螺旋圈的数量大于等于个。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开度调节阀。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袋表面具有一层覆盖膜,所述覆盖膜的宽度与引流袋的宽度相同,长度为引流袋长度的五分之四至十分之九。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引流袋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提手,所述进液管远离螺旋管路一端的端部设有鲁尔接头。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阀门包括开设有排泄槽的阀门本体,阀门本体固定连接在引流袋下端,排泄槽与排泄口相连通,所述阀门本体远离引流袋的一侧表面具有向阀门本体内部凹陷的嵌合凹槽,密封嵌合板嵌合在嵌合凹槽内,沿与引流袋底边相平行的方向滑动密封嵌合板可打开或闭合排泄槽。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嵌合凹槽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燕尾槽,所述密封嵌合板侧面与燕尾槽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排泄槽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嵌合板靠近阀门本体一侧表面突出有呈半球形的密封珠,滑动密封嵌合板可使密封珠位于排泄槽内且压设在密封圈上。

在上述的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中,所述密封嵌合板由可弯曲高分子材料制得,所述燕尾槽的长度小于嵌合凹槽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螺旋管路,可以在自然状态下伸缩自如,解决了患者随时自由翻身、活动时不受任何影响,使患者休息及各项活动都能较为方便,而且相较于直线管道,螺旋管路不易打折,不会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管滑脱,以杜绝医疗事故。

2、本实用新型在引流袋内液体达到一定体积后便于患者观察到,这样可使患者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防止液体爆出,也不会因重力导致牵拉而导致出现事故。

3、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开合方向与引流袋底边相平行,即与出液方向相垂直,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手污染的问题,实为引流护理的一次重大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阀门的爆炸图;

图中:引流袋1、引流管2、排泄口3、阀门4、螺旋管路5、进液管6、开度调节阀7、覆盖膜8、弧形提手9、鲁尔接头10、阀门本体41、排泄槽42、嵌合凹槽43、密封嵌合板44、燕尾槽45、密封圈46、密封珠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导管可伸缩式超量提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袋1,所述引流袋1上端连通有引流管2,下端具有排泄口3,阀门4可打开或闭合排泄口3,所述引流管2上设有开度调节阀7,还包括一端与引流管2相连通的螺旋管路5,所述螺旋管路5远离引流管2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6,螺旋管路5可沿轴心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阀门4关闭排泄口3,液体通过进液管6,经由螺旋管路5,此时调节开度调节阀7使其进入引流袋1中储存,由于螺旋管路5呈螺旋状,且可沿轴心线方向伸长或缩短,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有螺旋管路5,可以在自然状态下伸缩自如,解决了患者随时自由翻身、活动时不受任何影响,使患者休息及各项活动都能较为方便,而且相较于直线管道,螺旋管路5不易打折,不会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管滑脱,以杜绝医疗事故。

具体的说,所述螺旋管路5包括若干个首尾相连且相互连通的螺旋圈51,位于端部的螺旋圈51与引流管2或进液管6相连通,即将螺旋管路5设计为类似弹簧的结构,使其在轴心线方向上有一定的形变量。

优选地,所述螺旋圈51的数量大于等于10个,这样能保证螺旋管路5整体的伸长或缩短的距离处于适宜范围内。

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袋1表面具有一层覆盖膜8,覆盖膜8采用不透光材料制得,例如镀铝膜,所述覆盖膜8的宽度与引流袋1的宽度相同,长度为引流袋1长度的五分之四至十分之九,由于引流袋1在使用时一般是挂在床边,与患者有一定距离,液体量不易被准确观察,故存在引流液过多导致液体爆出的问题,故在引流袋1外表面覆盖一层长度为引流袋1长度的五分之四至十分之九的覆盖膜8,在液体量较小时,液体被覆盖膜8遮挡,无法被观察到,而当患者能够观察到液体时,即达到了排泄量,这样可使患者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防止液体爆出,也不会因重力导致牵拉而导致出现事故。

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袋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提手9,弧形提手9便于对引流袋1进行提携,所述进液管6远离螺旋管路5一端的端部设有鲁尔接头10,由于不同管道的口径不一,现有一般是在两接口之间加一无菌橡皮管连接,橡皮材质的导管在遇液体后吸附更紧密,不易于临床操作,故本实用新型采用鲁尔接头10,使得接口衔接紧密,同时能和所有的引流管口相匹配,且极容易相连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节约护理时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阀门4包括开设有排泄槽42的阀门本体41,阀门本体41固定连接在引流袋1下端,排泄槽42与排泄口3相连通,所述阀门本体41远离引流袋1的一侧表面具有向阀门本体1内部凹陷的嵌合凹槽43,密封嵌合板44嵌合在嵌合凹槽43内,沿与引流袋1底边相平行的方向滑动密封嵌合板44可打开或闭合排泄槽42。

使用时,将密封嵌合板44沿与引流袋1底边相平行的方向滑动,以打开或闭合排泄槽42,从而实现排泄口3的打开或闭合,现有的引流袋排液阀为上下推动式,极易造成护理人员的手被污染,而本实用新型的阀门4开合方向与引流袋1底边相平行,即与出液方向相垂直,能有效避免护理人员手污染的问题,实为引流护理的一次重大改进。

优选地,所述嵌合凹槽43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燕尾槽45,所述密封嵌合板44侧面与燕尾槽45滑动连接,这样可以对密封嵌合板44的滑动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可防止密封嵌合板44脱出嵌合凹槽43。

如图2所示,所述排泄槽42内设有环形的密封圈46,所述密封嵌合板44靠近阀门本体41一侧表面突出有呈半球形的密封珠47,滑动密封嵌合板44可使密封珠47位于排泄槽42内且压设在密封圈46上,这样将密封珠47压设在密封圈46上实现密封的方式,提高了密封效果,防止漏液,其中,所述密封嵌合板44由可弯曲高分子材料制得,例如pc材料,这样在开启排泄槽42时,可滑动密封嵌合板44,使其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以使密封珠47脱出排泄槽42,所述燕尾槽45的长度小于嵌合凹槽43总长度的三分之一,这样也便于密封嵌合板44发生弯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引流袋1、引流管2、排泄口3、阀门4、螺旋管路5、进液管6、开度调节阀7、覆盖膜8、弧形提手9、鲁尔接头10、阀门本体41、排泄槽42、嵌合凹槽43、密封嵌合板44、燕尾槽45、密封圈46、密封珠4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