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5320发布日期:2020-01-14 23:3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头内骨折固定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老年群体最常发生的骨折,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身体基础状态差,内科疾病多、骨质疏松等情况,无法承受大创伤手术治疗,例如股骨颈基底部和经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现股骨近端髓内钉因主钉及锁钉之间无锁定(骨折内固定)的装置,可出现滑动,导致锁钉退钉,骨折复位丢失,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由于更好的解决了已有的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过程中的锁钉退钉而导致骨折处骨头固定失败的问题,从而使骨折处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近端锁钉的锁钉头及尾端都设有螺纹且螺距不等,是为了让骨折远端产生加压的效果使骨折远端与骨折近端可以更好的接触,达到更高的愈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其包括主钉、锁钉和防旋钉,所述主钉与所述锁钉和所述防旋钉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钉为2枚或2枚以上,所述锁钉包括近端锁钉和远端锁钉,所述主钉的上端设有防旋孔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带有螺纹的锁钉(骨折内固定)孔,所述主钉的下端设有不带螺纹锁钉孔,所述近端锁钉包括锁钉头和尾端,所述锁钉头和所述尾端都设有螺纹,所述锁钉头的所述螺纹的螺距比所述尾端的所述螺纹的螺距大,所述尾端比所述锁钉头粗,所述主钉的所述锁钉(骨折内固定)孔的所述螺纹与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尾端的所述螺纹咬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近端锁钉(骨折内固定)孔的中轴线是斜向上或与所述主钉的中轴线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锁钉的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锁钉头的所述螺纹的螺距范围为:2.0~4.0mm,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尾端的所述螺纹的螺距范围为:1.0~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锁钉头的所述螺纹的螺距为:3mm,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尾端的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旋钉的为直径6.5mm,所述远端锁钉的直径为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由于更好的解决了已有的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过程中的锁钉退钉而导致骨折固定失败的问题,从而使骨折处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锁钉的锁钉头及尾端都设有螺纹且螺距不同,是为了让骨折端产生加压的效果使骨折远端与骨折近端可以更好的接触,达到更高的愈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优选实施例的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近端锁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主钉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的所述螺纹与所述近端锁钉的所述锁钉头的所述螺纹咬合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所述主钉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的所述螺纹与所述锁钉的所述近端锁钉头的所述螺纹咬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适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

参考图1、图2和图3,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

参考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其包括主钉1、锁钉2、3、4和防旋钉5,所述主钉1与所述锁钉2、3、4和所述防旋钉5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钉2、3、4为3枚,所述锁钉2、3、4包括近端近端锁钉2和远端锁钉3、4,所述主钉1的上端设有防旋孔1.4和一个带有螺纹的骨折内固定孔1.1,所述主钉1的下端设有锁钉孔1.2、1.3,所述近端近端锁钉2包括锁钉头2.1和尾端2.2,所述锁钉头2.1和所述尾端2.2都设有螺纹,所述锁钉头2.1的所述螺纹的螺距比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大,所述尾端2.2比所述锁钉头2.1粗,所述主钉1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1.1的所述螺纹与所述近端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咬合,如图1所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其包括主钉1、锁钉2、3、4和防旋钉5,所述主钉1与所述锁钉2、3、4和所述防旋钉5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钉2、3、4为2枚,所述锁钉2、3、4包括近端近端锁钉2和远端锁钉3、4,所述主钉1的上端设有防旋孔1.4和一个以上的带有螺纹的骨折内固定孔1.1,所述主钉1的下端设有锁钉孔1.2、1.3,所述近端近端锁钉2包括锁钉头2.1和尾端2.2,所述锁钉头2.1和所述尾端2.2都设有螺纹,所述锁钉头2.1的所述螺纹的螺距比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大,所述尾端2.2比所述锁钉头2.1粗,所述主钉1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1.1的所述螺纹与所述近端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咬合。

当股骨骨折时,医生通过手术在骨折处安装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来让骨折能够更好的愈合,首先,医生将所述主钉1置入(固定在)股骨近端骨髓腔内,其次,由于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比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细,所以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能够穿过所述主钉1的所述锁钉(骨折内固定)孔1.1,当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接触所述主钉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1.1时,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与所述锁钉(骨折内固定)孔1.1的所述螺纹相配合旋转,如图3所示,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接触到股骨近端时,通过继续拧动所述近端锁钉2,在所述骨折内固定孔1.1的内螺纹与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螺纹配合旋转的同时,由于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比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大,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里拧动所述近端锁钉2,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2进入股骨近端的距离要比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进入所述主钉的距离大,这时会对骨折两端产生一个加压的效果,所以这时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通过所述螺纹对骨折近端会产生一个拉回的力,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进入股骨近端内,把股骨骨折远端和股骨骨折近端拉紧贴合,所述主钉1与所述近端锁钉2锁定,再依次拧入防旋钉5及所述远端锁钉3、所述远端锁钉4,所述远端锁钉3与所述锁钉孔1.2配合使用,所述远端锁钉4与所述锁钉孔1.3配合使用,所述防旋钉5与所述防旋孔1.5配合使用,使骨头两端可以更好的接触,达到更高的愈合率。骨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再将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拆卸下来,首先通过依次拧动所述近端锁钉2、所述远端锁钉3、所述远端锁钉4和所述防旋钉5,将所述近端锁钉2、所述远端锁钉3、所述远端锁钉4和所述防旋钉5拆卸下来,再将所述主钉1取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所述骨折内固定孔1.1的中轴线是与所述主钉1的中轴线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的所述螺纹的螺距范围为:2.0~4.0mm,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范围为:1.0~1.5mm。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锁钉头2.1的所述螺纹的螺距为:3mm,所述近端锁钉2的所述尾端2.2的所述螺纹的螺距为:1.25mm。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的装置的所述防旋钉的为直径6.5mm,所述远端锁钉的直径为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更好的解决了已有的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过程中的锁钉退钉而导致骨折处骨头固定失败的问题,从而使骨折处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近端锁钉的锁钉头及尾端都设有螺纹且螺距不同,是为了让骨折远端产生加压的效果使骨折远端与骨折近端可以更好的接触,达到更高的愈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