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373发布日期:2020-03-24 14:2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医学术语为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和咽喉部软组织(包括扁桃体、舌根等)松弛或塌陷所致,是上气道生理结构问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造成了上呼吸道软组织松弛下垂。特别在睡觉时神经兴奋度下降促使松弛的咽喉部软组织更加下垂,堵塞了呼吸气管使呼吸不畅,当呼吸气流通过咽喉部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共鸣腔的震动就出现了鼾声。

目前,类似放入口腔中的止鼾器虽然能达到阻鼾的效果,但现有的止鼾器戴入口腔异物感强、戴入口腔中不够舒适,且戴入口腔中不卫生等,且现有的止鼾器无法调节,影响使用效果,此外枕头也可以实现下颌的抬高,但枕头是垫在头下使头略高的卧具,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枕头用于抬高下颌则会影响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鼾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类似放入口腔中的止鼾器虽然能达到阻鼾的效果,但现有的止鼾器戴入口腔异物感强且不卫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鼾器,包括后颈套、前颈下座和前颈上座,所述后颈套、前颈下座和前颈上座均为轴对称的类u形构件,所述后颈套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若干对锁珠,所述前颈下座两侧的底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前颈下座通过四个开口分别与两对锁珠相配合与后颈套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开口的外侧均固定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固定柱上,所述前颈下座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前颈上座的底端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滑块,所述前颈上座通过滑块与滑槽相配合与前颈下座滑动连接,所述前颈上座的中部固定设有舌托,所述后颈套内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护颈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颈套的边侧和前颈下座的边侧均固定设有弹性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滑槽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相切,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尺寸和位置与限位槽的尺寸和位置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滑槽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的中部与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设有位置与齿条相对应的固定盒,所述齿条的中部与固定盒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固定盒的内部通过轴承穿插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置于固定盒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颈下座的底端设有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止鼾器,将止鼾器完全设置在人体外部,无需外部动力源,且远离呼吸道口,解决戴入口腔异物感、舒适度以及卫生等问题,由使用者自行佩戴达到舒适为宜,通过手柄调节后颈套与前颈下座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舌托的位置,达到防止使用者在夜间睡眠时舌头后坠,开放气道,从而改善通气,准确的解决睡眠呼吸暂停和止鼾中存在的问题,调节开口与不同位置的锁珠相配合可以调节止鼾器的高度,且便于止鼾器的佩戴,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颈套;2、前颈下座;3、前颈上座;4、锁珠;5、开口;6、固定筒;7、固定柱;8、第一限位环;9、第二限位环;10、弹簧;11、护颈垫;12、滑槽;13、固定块;14、滑块;15、限位槽;16、调节螺栓;17、固定杆;18、齿条;19、固定盒;20、转轴;21、齿轮;22、手柄;23、舌托;24、弹性层;25、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鼾器,包括后颈套1、前颈下座2和前颈上座3,后颈套1、前颈下座2和前颈上座3均为轴对称的类u形构件,后颈套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若干对锁珠4,前颈下座2两侧的底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开口5,前颈下座2通过四个开口5分别与两对锁珠4相配合与后颈套1固定连接,每个开口5的外侧均固定设有固定筒6,固定筒6的内部穿插连接有固定柱7,固定筒6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限位环8,固定柱7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限位环9,第一限位环8与第二限位环9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0,弹簧10套设在固定柱7上,前颈下座2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2,前颈上座3的底端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13,两个固定块13的内侧均对称设有两个滑块14,前颈上座3通过滑块14与滑槽12相配合与前颈下座2滑动连接,前颈上座3的中部固定设有舌托23,后颈套1内侧的底部固定设有护颈垫11。

优选的,后颈套1的边侧和前颈下座2的边侧均固定设有弹性层24,通过弹性层24可以防止止鼾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过大隔伤人体。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滑槽12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15,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5之间相切,每个固定块13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6,调节螺栓16的尺寸和位置与限位槽15的尺寸和位置相匹配,通过调节螺栓16与限位槽15相配合可以对前颈上座3进行定位。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滑槽12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一侧的中部与齿条18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3的一侧固定设有位置与齿条18相对应的固定盒19,齿条18的中部与固定盒19的中部穿插连接,固定盒19的内部通过轴承穿插连接有转轴20,转轴20的中部固定设有齿轮21,齿轮21与齿条18啮合,转轴20的顶端固定设有手柄22,手柄22置于固定盒19的顶部,通过手柄22带动转轴20上的齿轮21,齿轮21在齿条18上滚动带动前颈上座3滑动,继而可以调节前颈上座3的水平位置,调节方便简单。

优选的,前颈下座2的底端设有弧形面25,通过弧形面25可以保证前颈下座2向下压时使锁珠4收缩起来。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止鼾器,首先将后颈套1与前颈下座2拆分开来,然后将后颈套1置于使用者颈部的下部,然后将前颈下座2置于后颈套1的上方,此时将前颈下座2向下压,通过弧形面25可以保证前颈下座2向下压时使锁珠4收缩起来,继而当前颈下座2向下压至开口5与锁珠4相配合时可以将后颈套1与前颈下座2连接起来,同时通过按住固定柱7调节开口5与不同位置的锁珠4相配合可以调节止鼾器的高度,且便于止鼾器的佩戴,拆卸方便,安装完毕后,通过旋转手柄22可以带动转轴20转动,继而带动齿轮21在齿条18上滚动,齿轮21在齿条18上滚动带动前颈上座3滑动,继而可以调节前颈上座3的水平位置,使止鼾器可以根据使用者颈部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简单,调节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前颈上座3设的舌托23与使用者的下巴接触,通过舌托23顶住下巴,限制人们在睡眠期间下颌的张开程度,防止使用者在夜间睡眠时舌头后坠,开放气道,从而改善通气,有效防止人们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打鼾现象,同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6使调节螺栓16与相对应的限位槽15相配合可以对前颈上座3进行定位,防止止鼾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颈上座3受力发生位移,将止鼾器完全设置在人体外部,无需外部动力源,且远离呼吸道口,解决戴入口腔异物感、舒适度以及卫生等问题,同时与传统的枕头相比较,在起到抬高下颌作用的同时不影响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