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214发布日期:2020-04-14 20:1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人体主动脉弓部三分支开口位置不确定性,导致对累及主动脉弓部三分支夹层病变无法实现完全腔内技术治疗。现有技术中,为了对主动脉弓部三分支夹层病变处进行腔内修复,需要对患者主动脉弓部三分支的位置进行术前测量,通过体外开窗,利用单分支支架能够对部分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患者实现完全腔内修复。

虽然目前单分支支架能够有效解决部分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患者腔内修复的技术问题,但人体左颈总动脉(lcca)及左锁骨下动脉(lsa)之间的位置及距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将分支支架前端主体支架的长度设置为多种,以适应不同患者左颈总动脉(lc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a)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医院需要储备单分支支架的种类和/或数量增加,不利于医院备货。并且,在进行疾病治疗时,需要先对患者主动脉弓部形态尺寸进行测量以确定所需单分支支架的型号,从而延长诊断和/或手术治疗时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急诊患者的治疗。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主动脉弓部形态特征的支架,以统一和/或减少支架的种类和/或型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支架的种类和/或型号繁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中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包括主体支架、防堵开口槽和分支支架,其中,防堵开口槽位于主体支架的一端,分支支架与主体支架连通,且分支支架与防堵开口槽位于主体支架的同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防堵开口槽和/或主体支架靠近防堵开口槽一端的边缘设置有支撑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部包括有金属丝,且金属丝镶嵌在防堵开口槽和/或主体支架靠近防堵开口槽一端的边缘。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防堵开口槽与分支支架之间设置有环形锚定段。优选的,环形锚定段的长度为1mm~3mm。优选的,环形锚定段的长度为2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为可折叠和/或伸缩的材料制成,以使分支支架在安装前能够折叠和/或内陷于主体支架。优选的,分支支架可以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编织或非编织膜,或者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用高分子材料膜通过缝合和/或拼接而成。优选的,分支支架可以为pet、ptfe、eptfe。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包括密封段,密封段的一端与主体支架连接,且密封段的直径由远离主体支架的一端向靠近主体支架的一端逐渐增加。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密封段表层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为柔性和/或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还包括嵌入锚定段,嵌入锚定段为圆柱状,且嵌入锚定段的一端与密封段远离主体支架的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还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镶嵌与密封段和/或嵌入锚定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距离主体支架靠近防堵开口槽一端的距离为:8mm~14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支架上设置防堵开口槽,使得主体支架在嵌入主动脉弓部时,防堵开口槽能够与左颈总动脉和主动脉之间连接口对齐,从而避免主体支架嵌入主动脉弓部部分的支架壁堵塞左颈总动脉与主动脉之间连接口,增加支架适用人体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距离的范围,从而达到统一和/或减少支架种类和/或型号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人体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故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主体支架嵌入主动脉部分堵塞左颈总动脉,故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值选取合适长度类型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支架上开设防堵开口槽,一方面,可以在避免主体支架堵塞左颈总动脉的前提下有效延长主体支架嵌入主动脉的长度,不仅保证主体支架与主动脉连接具有足够的余量,还能够提高支架的适用范围,使得支架能够适用于更多患者。另一方面,主体支架上开设防堵开口槽,还有利于统一主体支架分支前端的长度,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前的备货量,还能够缩短治疗和/或手术准备时间。具体的,主体支架分支前端是指主体支架中靠近防堵开口槽一端至分支支架的部分。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分支支架的密封段设置为火山口状,即与人体主动脉分支处的结构特征匹配,使得分支支架能够更好地与人体左锁骨下动脉的内侧管壁贴合,从而提高分支支架与人体左锁骨下动脉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分支支架的密封段通过设置医用海绵制成的密封层,不仅能够分支支架与左锁骨下动脉连接处局部血栓化,还能够利用海绵柔软和/或弹性,使得密封层能够适应密封段与左锁骨下动脉内壁之间缝隙的形状和/或大小发生形变,并填充密封段与左锁骨下动脉内壁之间的缝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支支架与人体左锁骨下动脉连接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架与人体主动脉弓部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架;11-环形锚定段;2-防堵开口槽;21-支撑部;3-分支支架;31-密封段;311-密封层;32-嵌入锚定段;33-支撑骨架;4-主动脉;5-无名动脉;6-左颈总动脉;7-左锁骨下动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用于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支架,包括主体支架1、防堵开口槽2和分支支架3,其中,防堵开口槽2位于主体支架1的一端,分支支架3与主体支架1连通,且分支支架3与防堵开口槽2位于主体支架1的同一侧。优选的,防堵开口槽2设置为矩形。进一步优选的,防堵开口槽2设置有弧形倒角,以避免防堵开口槽2的边缘形成尖锐棱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矩形防堵开口槽2长为9mm~11mm。进一步优选的,防堵开口槽2的长为10mm,以使主体支架1分支前端的长度统一的同时还使得主体支架1具有足够的锚定区,这里的锚定区是指主体支架1在使用时分支前端嵌入主动脉4内的一部分。防堵开口槽2的长是指防堵开口槽2靠近主体支架1端部的一端到防堵开口槽2靠近分支支架3一端的长度和/或距离。

优选的,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基于主体支架1的直径设定,具体的,当主体支架1的直径越大,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越大;主体支架1的直径越小,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越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直径,以使主体支架1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主动脉4的形态特征。优选的,当主体支架1为28mm、30mm型号时,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为10mm;当主体支架1为30mm、32mm型号时,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为12mm;当主体支架1为34mm、36mm型号时,防堵开口槽2的宽度为14mm。需要说明的是,28mm、30mm型号主体支架1是指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直径为28mm,远离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直径为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实施的替代方案,防堵开口槽2还可以设置为长圆形开口和/或弧形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防堵开口槽2能够在保证主体支架1嵌入主动脉4部分具有足够长度情况下,还能避免主体支架1嵌入主动脉4部分因为人体中左颈总动脉6与左锁骨下动脉7之间距离较短而堵塞左颈总动脉6,从而使得主体支架1能够适用于更多患者的治疗,减少术前测量环节,缩短诊断和/或手术治疗时间。

分支支架3与防堵开口槽2位于主体支架1的同一侧,使得防堵开口槽2能够在分支支架3嵌入左锁骨下动脉7后自动与左颈总动脉6和主动脉4的连接口对齐。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患者左颈总动脉6和左锁骨下动脉7与主动脉4连接口的连线与主动脉弓部轴线相互平行,即左颈总动脉6和左锁骨下动脉7与主动脉4的连接口位于主动脉4的同一侧,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分支支架3与左锁骨下动脉7的嵌套实现防堵开口槽2的定位。

参照图3,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防堵开口槽2和/或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边缘设置有支撑部21。优选的,支撑部21选用的抗弯强度大于主体支架1的材料,或者是,支撑部21镶嵌有抗弯强度大于主体支架1的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部21包括有金属丝,且金属丝镶嵌在防堵开口槽2和/或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边缘。通过在支撑部21镶嵌金属丝,能够有效提高支撑部21的抗弯强度,从而避免防堵开口槽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塌陷和/或凹陷。

参照图1或图2,防堵开口槽2与分支支架3之间设置有环形锚定段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环形锚定段11的长度为1mm~3mm。优选的,环形锚定段11的长度为2mm。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大部分患者的左颈总动脉6与左锁骨下动脉7之间距离大于2mm,故将环形锚定段11设置为2mm能够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主动脉弓部的形体特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支支架3为可折叠和/或伸缩的材料制成,以使分支支架3在安装前能够折叠和/或内陷于主体支架1。优选的,分支支架3可以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编织或非编织膜,或者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医用高分子材料膜通过缝合和/或拼接而成。优选的,分支支架3可以为pet、ptfe、eptfe。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支支架3距离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距离为:8mm~14mm。优选的,分支支架3距离主体支架1靠近防堵开口槽2一端的距离为12mm。

参照图1或图2,分支支架3包括密封段31,密封段31的一端与主体支架1连接,且密封段31的直径由远离主体支架1的一端向靠近主体支架1的一端逐渐增加。优选的,密封段31靠近主动脉4一端的直径为14mm~16mm,远离主动脉4一端的直径为10mm~14mm。进一步优选的,密封段31靠近主动脉4一端的直径为15mm,远离主动脉4一端的直径为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段31越靠近主体支架1一端的直径的变化率越大。优选的,密封段31设置为火山口形状,即密封段31越靠近主体支架1一端的直径越大,且直径的变化率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左锁骨下动脉7越靠近主动脉4,内径越大,并且随着锁骨下动脉靠近主动脉4,其内径的变化率也增加,故将密封段31设置为火山口形状能够有效提高分支支架3与左锁骨下动脉7之间的贴合度,从而增加分支支架3与左锁骨下动脉7连接的密封性;并且,密封段31靠近主动脉4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主动脉4一端的直径能够使得密封段31能够内陷于主动脉4内,以便于支架的安装。

参照图1,密封段31表层设置有密封层311,密封层311为柔性和/或弹性材料制成。密封层311设置为柔性和/或弹性材料,使得密封层311受到外部挤压时会适应性地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密封层311的厚度能够适应密封段31与左锁骨下动脉7之间可能存在的缝隙,进而提高密封段31与左锁骨下动脉7连接的密封性。优选的,密封层311的厚度为1mm~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层311设置为医用海绵和/或医用棉。优选的,密封层311为医用海绵,不仅能够利用气疏松多孔的特点吸附血液,加速血液局部血栓化,还能够利用海绵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特性,使得密封层311能够适应密封段31与左锁骨下动脉7连接处可能存在缝隙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该缝隙填充和/或封堵,提高密封段31与左锁骨下动脉7内壁的贴合度。具体的,密封层311可以为包绕在密封段31外部的一层医用海绵。

参照图1,分支支架3还包括嵌入锚定段32,嵌入锚定段32为圆柱状,且嵌入锚定段32的一端与密封段31远离主体支架1的一端连接。优选的,嵌入锚定段32的直径为10mm~14mm。进一步优选的,嵌入锚定段32的直径为12mm。锚定段的设置能够保证分支支架3上具有足够长度内陷于左锁骨下动脉7,有利于提高分支支架3与左锁骨下动脉7连接的稳固性。

参照图1或图2,分支支架3还包括支撑骨架33,支撑骨架33镶嵌与密封段31和/或嵌入锚定段32。优选的,支撑骨架33环绕在密封段31和/或嵌入锚定段32上。进一步优选的,支撑骨架33为圈套和/或镶嵌在密封段31和/或嵌入锚定段32上的环形金属圈,以增加密封段31和/或嵌入锚定段32径向的抗压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