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8648发布日期:2020-10-20 12:3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目前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为中空加压螺丝钉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为pfna固定。但是这种两种固定方式也存在缺陷。

中空加压螺丝钉固定的缺陷:①每一枚加压空心钉通过旋转,螺纹可以给予股骨头纵向的加压力,使骨块间产生即刻稳定,但是这个力是静态的,它不能持续存在,一旦螺钉尾部发生松动,这个力即刻消失。②螺钉承压能力弱:当股骨头受到来自上方的体重时,两个骨折块间会产生剪力,如果要对抗这个剪力,空心钉骨折线以远,必须要有上下方向的抗旋转能力,但是很遗憾,因为股骨颈髓腔内骨质很少,股骨近端皮质也比较菲薄,不能给空心钉提供上下方向上的抗旋转能力。当股骨头承受来自上方的体重时,空心钉会像右侧的折扇的竹片一样,向下旋转,继而骨折块会出现下面所示的移位,导致固定失败。

pfna的缺点:①螺旋刀片一个内植物即可完成了抗旋转及成角稳定。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一个螺旋刀片必然存在应力集中,导致股骨头的切割,包括朝向负重区的斜向上的切割及“中心性”切出。有作者指出“中心性”切出是导致pfna失败的一项重要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副钉(螺旋刀片)需要通过主钉的通孔,为便于安装,副钉只能设计成圆形或者类圆形,且直径不能过大。因此这种缺点是是不能避免的。②螺旋刀片通过敲击进入股骨颈及股骨头内,因此这种固定没有加压作用,却有使骨块间分离的风险。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方法及固定装置,妥善解决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减患者卧床时间,使患者尽快融入社会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股骨中心的髓钉,所述髓钉上横贯有螺钉,所述髓钉中空设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顶部和竖直设置底部,所述髓钉顶部直径大于所述底部的直径;所述髓钉侧部设有通孔,所述螺钉横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为分散式设计,所述通孔倾斜设置、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螺钉为抗旋转中空加压螺钉、包括固定部和抗旋转部,所述固定部的端部设有螺纹,所述抗旋转部的端部设有尾帽,所述抗旋转部为中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在髓钉顶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中心位置,该切入点为第一切入点;所述第二通孔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前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二切入点;所述第三通孔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后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三切入点;所述第四通孔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下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四切入点。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入点、第三切入点、第四切入点的位置在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的,所述抗旋转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端部的螺纹外径大于所述固定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尾帽的端面呈椭圆形,所述尾帽中心设有旋转通孔;所述旋转通孔的开口端设有六角形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尾帽两侧设有凸起的加固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独特设计的带角度侧孔,先将侧孔预先设计好角度,在体外瞄准器的帮助下,可方便快捷的把螺钉置入股骨头内,并且可确保这多个螺钉合理分散分布于股骨头内。本设计可明显提高螺钉置入时准确性,减少了置入螺钉时的不确定性,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

(2)髓钉侧部的通孔为独特的分散式设计,允许经髓钉置入股骨头内三到四枚螺钉,把来自股骨头的力量分到多枚螺钉上(三枚或者四枚,由术者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可显著减少螺钉切割股骨头的几率及螺钉折断的几率。

(3)独特的中空拉力螺钉设计,结合髓钉一起使用可产生多个优点:a.可产生拉力,使骨块获得即刻稳定性,增加骨折块愈合的几率,减少股骨头坏死;b.螺钉远侧部分(螺钉的抗旋转部)被髓钉包含把持住,可为螺钉提供支撑力,不允许螺钉在各个方向上的摆动;c.螺钉远侧部分(螺钉的抗旋转部)被髓钉包含住,也就是说髓钉的存在可缩短螺钉力臂,使对抗剪力的能力更强,不容易折断。

总之,本实用新型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能使骨块获得即可稳定性,增加骨折块愈合的几率,减少骨头切割等内固定失效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的髓钉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的螺钉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中螺钉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四支螺钉在股骨头上的切入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1.股骨;2.髓钉;201.顶部;202.底部;3.螺钉;301.抗旋转部;302.固定部;303.螺纹;304.尾帽;3041.旋转通孔;3042.加固部;4.通孔;401.第一通孔;402.第二通孔;403.第三通孔;404.第四通孔;5.股骨头;501.第一切入点;502.第二切入点;503.第三切入点;504.第四切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股骨1中心的髓钉2,所述髓钉2上横贯有螺钉3,所述髓钉2中空设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顶部201和竖直设置底部202,所述髓钉2顶部直径大于所述底部1的直径;所述髓钉2侧部设有通孔4,所述螺钉3横穿所述通孔4,所述通孔4为分散式设计,所述通孔4倾斜设置、包括第一通孔401、第二通孔402、第三通孔403和第四通孔404;所述螺钉3为抗旋转中空加压螺钉、包括固定部302和抗旋转部301,所述固定部302的端部设有螺纹303,所述抗旋转部301的端部设有尾帽304,所述抗旋转部301为中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401、第二通孔402、第三通孔403和第四通孔404在髓钉顶部201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401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中心位置,该切入点为第一切入点501;所述第二通孔402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前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二切入点502;所述第三通孔403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后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三切入点503;所述第四通孔404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下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四切入点50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入点502、第三切入点503、第四切入点504的位置在同一圆周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抗旋转部301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302的直径;所述螺钉端部的螺纹303的外径大于所述固定部302的直径;所述尾帽304的端面呈椭圆形,所述尾帽304中心设有旋转通孔3041;所述旋转通孔3041的开口端设有六角形凹槽;所述尾帽304两侧设有凸起的加固部3042。

具体实施例1,一种股骨髓内分散式抗旋转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股骨1中心的髓钉2,髓钉2中空设置、包括倾斜设置的顶部201和竖直设置底部202,髓钉顶部201直径大于底部202的直径。髓钉2内部贯穿有螺钉3,髓钉2的侧部设有四个贯穿孔分别为第一通孔401、第二通孔402、第三通孔403和第四通孔404,该四个通孔均为倾斜设置,且分散设置在髓钉上。通过该四个通孔设有固定螺钉3,第一通孔401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中心位置,该切入点为第一切入点501;第二通孔402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前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二切入点502;第三通孔403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后上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三切入点503;第四通孔404的倾斜角度能使贯穿其中的螺钉到达股骨头的切入点位于股骨头的下侧部位,该切入点为第四切入点504;更进一步的,第二切入点502、第三切入点503、第四切入点504的位置在同一圆周上。

螺钉3为抗旋转中空加压螺钉,包括固定部302和抗旋转部301,固定部302的端部设有螺纹303,抗旋转部301的端部设有尾帽304,抗旋转部301为中空设置;抗旋转部301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部302直径。螺钉端部的螺纹303的外径大于固定部302的直径,可以产生拉力,头端可自攻;尾帽304的端面呈椭圆形;尾帽中心设有旋转通孔3041;尾帽两侧设有凸起的加固部3042。

螺钉抗旋转部301在使用过程中位于髓钉带角度的通孔4内,因为与固定部相比有增粗,可以与带角度孔一起,保证螺钉3以特定角度进入股骨1内,并且不容易旋转。尾帽上的通孔端部设计为六角凹槽,可以与六角改锥配合使用,使螺钉3在股骨骨质内旋进旋出,椭圆形设计可使螺钉的尾部不陷入骨质,并在旋转进入的最后阶段产生拉力,还能节省空间,不影响其他螺钉的使用。

具体使用过程:患者平卧,置于牵引床上,牵引复位。于股骨大粗隆近端切开,大粗隆处开口,把“四孔带角度分散式固定髓钉2(简称dis髓钉,下同)”和体外瞄准器连接,把持瞄准器架,置dis髓钉进入股骨髓腔内,透视确认合适的深度。经瞄准器,向四个“dis髓钉带角度侧孔”内置入克氏针,透视,确认克氏针位于股骨头内,长度合适,测量长度,选用合适长度的抗旋转中空加压螺钉3(简称anti螺钉,下同),用空心钻沿克氏针把股骨外侧皮质钻开,然后沿着克氏针,用改锥旋转anti螺钉尾部,使anti螺钉旋转进入股骨头内。取下体外瞄准器,缝合切口。手术完毕。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比如髓钉侧边四个通孔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螺钉经过通孔到达股骨头上的切入点也可能根据需要改变,这些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总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