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6567发布日期:2020-09-18 20:2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氧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氧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装置一般采用输氧管将氧气直接输送至呼吸面罩内,吸氧者佩戴呼吸面罩即可进行吸氧。吸气时,吸氧者吸取呼吸面罩内的氧气,呼气时,吸氧者呼出的气体直接排放在呼吸面罩内,该气体与呼吸面罩内的氧气混合,一方面会降低了吸氧者后续吸氧的氧气浓度,另一方面由于呼吸面罩与吸氧者脸部存在缝隙,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会从缝隙中泄露出去,导致氧气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节省氧气、避免浪费的氧呼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呼吸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和呼吸面罩,氧呼吸装置还包括储氧罐和第二输氧管,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贯穿储氧罐的长度方向,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位于储氧罐的第一端内并与储氧罐内部连通,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端部位于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内并与第二输氧管连通,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间隙配合并形成气路,第一输氧管通过气路与储氧罐连通;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进气口、呼气排气口和第一单向阀,第二输氧管的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二输氧管与呼吸面罩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位于呼气排气口上,储氧罐上设有空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第二输氧管上设置第二单向阀,当吸氧者呼气时,第二单向阀能阻挡制氧者呼出的气体进入第二输氧管内;通过设置第一输氧管通过气路与储氧罐连通,当吸氧者呼气时,第二单向阀能阻挡第二输氧管继续输送氧气,氧气从气路自动转存至储氧罐内,有利于避免浪费氧气;通过设置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内,当吸氧者吸气时,一方面第一输氧管输送的氧气直接进入第二输氧管内,另一方面储氧罐内的氧气自动从气路进入第二输氧管内,有利于实现两路供氧通路同时供氧,有利于降低吸氧者的吸氧力度,保证吸氧者轻松顺利吸氧。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二输氧管的第二端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单向阀位于氧气进气口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空气进气口的数量设为多个,每一空气进气口上均设有第三单向阀。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多个空气进气口和多个第三单向阀,当吸氧者吸气时,空气能从空气进气口填充进储氧罐内,由于空气中存在一定的氧气,有利于实现对储氧罐内氧气的补充,有利于节省氧气,通过调节正常工作的第三单向阀的数量,方便根据吸氧者个人需求调节所需的氧气浓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空气进气口环向设置在储氧罐的第二端端部上,第一输氧管位于多个空气进气口之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气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输氧管的横截面面积。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气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输氧管的横截面面积,使得吸氧者主要吸取从第一输氧管输送的氧气,辅助吸取从储氧罐输送的氧气,有利于保证吸氧者的吸氧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气罐实施例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气罐实施例的剖视图。氧呼吸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1、储氧罐2、第二输氧管3和呼吸面罩4。第一输氧管1贯穿储氧罐2的长度方向,第一输氧管1的第二端与供氧装置连通,该供氧装置可以为制氧机或储氧袋,本实施例优选为制氧机。

第二输氧管3的直径大于第一输氧管1的直径,第二输氧管3的第一端与储氧罐2的第一端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输氧管3与储氧罐2内部连通,第二输氧管3的第一端端部向储氧罐2内部延伸第一预设距离。第一输氧管1的中部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储氧罐2的第二端端部上,第一输氧管1的第一端端部向储氧罐2外部延伸第二预设距离。第一输氧管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使得第一输氧管1的第一端端部悬空设置在第二输氧管3的第一端内并与第二输氧管3连通。第一输氧管1的第一端与第二输氧管3的第一端间隙配合并形成环形的气路5,第一输氧管1通过气路5与储氧罐2内部连通。气路5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一输氧管1的横截面面积。

呼吸面罩4上设有氧气进气口41、呼气排气口42和第一单向阀43,第二输氧管3的第二端与呼吸面罩4的氧气进气口41连接并导通。第二输氧管3和呼吸面罩4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3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31位于第二输氧管3的第二端上,用于限制吸氧者呼出的气体进入第二输氧管3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31位于呼吸面罩4的氧气进气口41上。第一单向阀43位于呼气排气口42上,用于排出吸氧者呼出的气体。

储氧罐2上设有多个空气进气口21和多个第三单向阀(图中未画出),每一空气进气口21上均设有一个第三单向阀。多个空气进气口21设置在储氧罐2上。本实施例优选多个空气进气口21环形设置在储氧罐2第二端端部上,以减少储氧罐2的占用空间,此时第一输氧管1位于多个空气进气口21之间。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正常工作的第三单向阀的数量来调节储氧罐2内的氧气浓度,第三单向阀的开启数量越多,氧气浓度越低。第一单向阀43、第二单向阀31和第三单向阀均为气体单向阀。



技术特征:

1.氧呼吸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和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呼吸装置还包括储氧罐和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储氧罐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储氧罐的第一端内并与所述储氧罐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内并与所述第二输氧管连通,所述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间隙配合并形成气路,所述第一输氧管通过所述气路与所述储氧罐连通;

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进气口、呼气排气口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输氧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氧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氧管与所述呼吸面罩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呼气排气口上,所述储氧罐上设有空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二输氧管的第二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氧气进气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进气口的数量设为多个,每一所述空气进气口上均设有所述第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环向设置在所述储氧罐的第二端端部上,所述第一输氧管位于多个所述空气进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氧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输氧管的横截面面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呼吸装置,包括第一输氧管和呼吸面罩,氧呼吸装置还包括储氧罐和第二输氧管,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贯穿储氧罐的长度方向,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位于储氧罐的第一端内并与储氧罐内部连通,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端部位于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内并与第二输氧管连通,第二输氧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输氧管的第一端间隙配合并形成气路,第一输氧管通过气路与储氧罐连通;呼吸面罩上设有氧气进气口、呼气排气口和第一单向阀,第二输氧管的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二输氧管与呼吸面罩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位于呼气排气口上,储氧罐上设有空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氧气、避免氧气浪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民;李旭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优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