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295发布日期:2020-09-04 12:56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死亡率非常高。对于动脉瘤的治疗一直是介入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等,其中,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均有效的弹簧圈介入治疗方式,这种弹簧圈的使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使用前均需要借助一个体外导入鞘管导入到微导管内,然后才能被输送到目标病变位置,弹簧圈能否顺利的导入微导管对整个介入手术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栓塞弹簧圈中,虽然一些公司的导入鞘管末梢也会做成锥形,如图1所示,但均采用单层树脂管壁的导入鞘管1,且内腔为方便栓塞弹簧圈2的输送结构3通过,通体内径均设计较大,这种单层管壁、内腔大的导入鞘管1因为没有内衬且与弹簧圈2(尤其小规格弹簧圈)外径不匹配,导致弹簧圈2在导入鞘管1内形成蛇形效应、推送阻力大大增加。即使采用树脂管壁与光滑内衬组合的导入鞘管,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912722u中所公开的用于栓塞器的导入鞘管及栓塞器,如果其内径较大,也容易形成蛇形效应,如果内径较小,则在向导入鞘管中装载弹簧圈及其输送结构的阶段直接导致弹簧圈变形无法使用。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导入鞘管的结构问题导致弹簧圈产生蛇形效应进而推送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导入鞘管的结构问题导致弹簧圈产生蛇形效应进而推送不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包括:远端鞘管,所述远端鞘管为中空的直管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并贴合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近端鞘管,所述近端鞘管为中空的直管结构,且所述近端鞘管的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外径相同,所述近端鞘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的内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的直管结构,且一端固定套装于所述外管的外侧,另一侧适于可拆卸嵌套所述近端鞘管。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头段,所述头段为中空的锥形管状结构,且锥形管状结构的锥底连接于所述远端鞘管的远端,锥形管状结构的内腔与所述内管的内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段的内径与所述远端鞘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头段的最大外径与所述远端鞘管的外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段和所述外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均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头段的锥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所述头段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10mm。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管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0.8-1.2mm,所述外管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0-180mm。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管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013-0.051mm,所述内管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33-0.38mm。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远端鞘管近端端头处的内腔呈喇叭口状。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近端鞘管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406-0.508mm,外径的取值范围为0.8-1.2mm,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00-1200mm。

如上所述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管粘结于所述外管的近端,且粘结点沿所述连接管的远端周沿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远端鞘管和近端鞘管,通过远端小内腔和近端大内腔的结合,提高弹簧圈在导入微导管时的顺畅性,还方便操作;然后通过包括锥形的头段和具有外管和柔性内管的中段的设置,减少弹簧圈及其输送结构在推送过程中的阻力,防止弹簧圈变形;同时远端鞘管的长度相对较短,可减少柔性材料使用,降低成本。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弹簧圈经往微导管内的导入精确性,减少弹簧圈在导入鞘管内的推送阻力,有利于医生操作时顺利的将导入鞘管插入到微导管管座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入鞘管及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导入鞘管及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的进一步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入鞘管,2-弹簧圈,3-输送结构;10-远端鞘管,11-头段,12-外管,13-内管,20-近端鞘管,30-连接管,31-粘结点;40-微导管,41-管座,50-止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小规格弹簧圈2的尺寸:一级直径一般为0.010-0.012英寸,型圈直径为1mm-3mm,长度为1cm-10cm。本实施例中的近端指靠近手持的一端,远端指远离手持的一端。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包括:远端鞘管10,所述远端鞘管10为中空的直管结构,包括外管12和内管13;所述内管1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并贴合于所述外管12的内壁上;近端鞘管20,所述近端鞘管20为中空的直管结构,且所述近端鞘管20的外径与所述外管12的外径相同,所述近端鞘管20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13的内径;连接管30,所述连接管30为中空的直管结构,且一端固定套装于所述外管12的外侧,另一侧适于可拆卸嵌套所述近端鞘管20。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可通过连接管30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远端鞘管10和近端鞘管20设置,利用远端鞘管10和近端鞘管20内径的限定,使得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能够顺畅的从较大直径的内腔过渡到较小直径的内腔,进而降低导入鞘管的内径和长度对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的制约,降低输送结构3中微导丝的弯折几率;上述结构还通过设置具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内管13的远端鞘管10,减少弹簧圈2在远端鞘管10内的推送阻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还包括头段11,所述头段11为中空的锥形管状结构,且锥形管状结构的锥底连接于所述远端鞘管10的远端,锥形管状结构的内腔与所述内管13的内腔连通。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锥形的头段11以适于使本实施例中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最大限度的插入到微导管40管座41的锥形底部,进而便于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在微导管40与导入鞘管之间平稳过渡。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头段11的内径与所述远端鞘管10的内径相同,所述头段11的最大外径与所述远端鞘管10的外径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头段11和所述外管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均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远端鞘管10近端端头处的内腔呈喇叭口状。上述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方便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在远端鞘管10和近端鞘管20之间的过渡。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30粘结于所述外管12的近端,且粘结点31沿所述连接管30的远端周沿均匀布设。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头段11的锥角为10°,所述头段11的长度为5mm;所述外管12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1.1mm,所述外管1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0mm;所述内管13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013mm,所述内管13的内径为0.36mm;所述近端鞘管20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46mm,外径为1.1mm,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100mm。当然,上述仅为本实施例中导入鞘管的一种优选结构参数,符合下列要求的参数也满足本实施例的使用要求:所述头段11的锥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所述头段11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10mm;所述外管12的外径的取值范围为0.8-1.2mm,所述外管12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0-180mm;所述内管13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013-0.051mm,所述内管13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33-0.38mm;所述近端鞘管20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406-0.508mm,外径的取值范围为0.8-1.2mm,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00-1200mm。

上述参数条件中,近端鞘管20的内径大于输送结构3的最大直径,适于使输送结构3能够完全从近端鞘管20中穿出。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在喇叭口处的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近端鞘管20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30的长度为30mm,其中,所述连接管30与所述远端鞘管10的重合粘接部分的长度为10mm,与近端鞘管20重合套嵌部分的长度为20mm。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的使用方法,首先,将远端鞘管10的头段11插入微导管40管座41的底部,并用止血阀50固定;然后将装载有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的近端鞘管20通过连接管30连接到远端鞘管10的近端;再缓慢将弹簧圈2由近端鞘管20的内腔经远端鞘管10的内腔后顺利推送到微导管40腔内;推送过程中,待弹簧圈输送结构3的末端到达近端鞘管20的近端时,将近端鞘管20自连接管30处撤掉,继续推送输送结构3,即可完成弹簧圈2填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栓塞弹簧圈的导入鞘管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远端鞘管10和近端鞘管20,通过远端小内腔和近端大内腔的结合,提高弹簧圈2在导入微导管40时的顺畅性,还方便操作;然后通过具有外管12和柔性内管13的远端鞘管10的设置,减少弹簧圈2及其输送结构3在推送过程中的阻力,防止弹簧圈2变形;同时远端鞘管10的长度相对较短,可减少柔性材料使用,降低成本。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弹簧圈2经往微导管40内的导入精确性,减少弹簧圈2在导入鞘管内的推送阻力,有利于医生操作时顺利的将导入鞘管插入到微导管40管座41底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