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8042发布日期:2020-05-19 2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顶侧的开口内设有两列数个左右对称的条形板(2),左右两个条形板(2)的相邻侧分别铰接连接,左侧条形板(2)的底侧分别开设第一倒t型滑槽(3),第一倒t型滑槽(3)内分别活动安装第一倒t型滑块(4),第一倒t型滑块(4)能够沿第一倒t型滑槽(3)左右滑动,条形板(2)的下方分别设有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管(5),竖管(5)的上端分别轴承连接同轴的丝母(6)的底侧,丝母(6)内分别螺纹配合安装丝杠(7),左侧的丝杠(7)与右侧的丝杠(7)螺纹旋向相反,丝杠(7)的下端仅能够在竖管(5)内上下移动,左侧的丝杠(7)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倒t型滑块(4)的底侧铰接连接,右侧的丝杠(7)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板(2)固定连接,丝母(6)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环形斜齿轮(8),左右对称的两个竖管(5)之间分别设有横轴(9),横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磁离合器(10)的输入轴,电磁离合器(10)的输出轴分别固定安装斜齿轮(11),斜齿轮(11)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斜齿轮(8)啮合配合,电磁离合器(10)与箱体(1)的底部分别通过支撑杆(12)固定连接,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电机(13),电机(13)转轴的外端固定安装主动齿轮(14),横轴(9)外周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齿轮(15),其中一个齿轮(15)与主动齿轮(14)啮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板(2)的顶侧分别开设均匀分别的球面凹槽(20),球面凹槽(20)内分别活动安装球体(21),球体(21)仅能够在对应的球面凹槽(20)内转动,球体(21)大于二分之一的部位位于球面凹槽(20)内,且球体(21)足够的密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板(2)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侧分别开设条形凹槽,第一倒t型滑槽(3)开设于条形凹槽的顶侧,右侧的丝杠(7)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条形凹槽的顶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左侧与右侧的上部分别开设条形透槽(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50),控制器(50)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离合器(10)、电机(13)通过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管(5)的内壁分别开设条形滑槽(60),条形滑槽(60)内分别活动安装滑块(61),滑块(61)分别与对应的丝杠(7)的下端固定连接,滑块(61)仅能够沿对应的条形滑槽(60)上下移动。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侧的开口内设有两列数个左右对称的条形板,左右两个条形板的相邻侧分别铰接连接,左侧条形板的底侧分别开设第一倒T型滑槽,第一倒T型滑槽内分别活动安装第一倒T型滑块,第一倒T型滑块能够沿第一倒T型滑槽左右滑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将床板分成数段条形板,并使条形板交叉升降,相邻的条形板能够交叉对患者形成支撑力,从而使患者与床板的接触点不断交叉变换,从而避免患者某一处皮肤长时间被压迫造成的褥疮,且左右相邻的条形板铰接连接,能够使一侧的条形板沿与相邻侧条形板之间的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帮助患者翻身。

技术研发人员:李惊涛;郭瑞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中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