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2629发布日期:2020-08-18 16: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采用的复苏方法主要是胸外心脏按压或腹部提压。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心肺复苏器通常也称作心肺复苏仪等,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设备。可分为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和气动式心肺复苏机2种。此类设备可提供高水平无间断的人工循环和通气支持,并且某些便携可移动式的心肺复苏机可被用于院前急救中,即使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其工作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现有的急诊科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无法调节使心肺复苏器可以对准伤者的心脏,且大多复苏方式单一不能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影响救治成功率,电动式的往往体积较大重量重,不便携带。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急诊科医疗救援用心肺复苏器,无法调节使心肺复苏器可以对准伤者的心脏,且大多复苏方式单一不能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影响救治成功率,电动式的往往体积较大重量重,不便携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包括一组连接板和底部撑架,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跨框和连接筒,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腹部杆,所述腹部杆中间开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腹部压盘,所述连接筒之间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胸部杆,所述胸部杆中间也开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胸部压盘,所述腹部杆与拉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侧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撑架。

优选的,所述腹部压盘和胸部压盘均为橡胶盘,所述拉杆外壁固定连接有指示圈,所述拉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拉杆底部开设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中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腹部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侧壁开设有内收槽,所述内收槽内通过限位弹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调节滑道两侧壁开设有多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卡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外扩盘,所述胸部杆、腹部杆位于外扩盘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孔中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为橡胶圈且与支撑杆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部撑架包括横架、伸缩组件和底部板,所述伸缩组件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架和底部板,所述横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导向筒和底部杆,所述导向筒中间滑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底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夹持片,所述底部杆中间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底部杆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时将横架向两侧拉出,以适应不同胖瘦患者直接将连接板下压使得胸部压盘与人体接触后停止,然后将固定套向上旋紧,从而稳固固定连接板高度,由于胸部压盘和腹部压盘与身体接触,二者的下行距离即为按压深度,放置调节简单快捷,能适应不同身材患者。通过手握住调节杆端部,同时将定位块向内挤压收在内收槽内,调节杆移动,从而对应准确的按压位置然后定位,调节简单快捷,有利于准确作用于患者身体部位,较为有效的实现救助。

2.放置好后,通过脚踩底部板手动垂直上下拉拉环,带动拉杆上下移动,拉杆向下移动通过胸部杆带动其端部胸部压盘向下移动作用于患者胸口,实现心脏按压复苏,同时腹部杆另一端翘起,当拉杆向上移动,腹部杆端部向下运动,带动腹部压盘向下运动作用于腹部实现肺部按压复苏,腹部压盘和胸部压盘间歇上下运动,同时实现心肺复苏,提高救治成功率,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手动实施,不用安装蓄电池等,减轻重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使用。

3.拉动拉杆时,指示盘位于连接筒上方5cm处,指示盘厚度为1cm,通过指示盘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按压向下的深度,避免心肺按压过度造成患者肋骨折断,引发其他危险或病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仰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俯视角阶梯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连接板,2-底部撑架,3-跨框,4-连接筒,5-腹部杆,6-调节滑道,7-调节杆,8-腹部压盘,9-拉杆,10-滑孔,11-支撑杆,12-指示圈,13-拉环,14-内收槽,15-限位弹簧,16-定位块,17-定位卡槽,18-外扩盘,19-防滑圈,20-横架,21-底部板,22-导向筒,23-底部杆,24-导向柱,25-固定套,26-胸部杆,27-胸部压盘,28-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包括一组连接板1和底部撑架2,连接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跨框3和连接筒4,连接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腹部杆5,腹部杆5中间开设有调节滑道6,调节滑道6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7,调节杆7底部转动连接有腹部压盘8,连接筒4之间滑动连接有拉杆9,拉杆9端部固定连接有胸部杆26,胸部杆26中间也开设有调节滑道6,调节杆7底部固定连接有胸部压盘27,腹部杆5与拉杆9转动连接,连接板1侧壁开设有滑孔10,滑孔10中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端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撑架2。

其中,腹部压盘8和胸部压盘27均为橡胶盘,拉杆9外壁固定连接有指示圈12,拉杆9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3。拉杆9底部开设有转接槽,转接槽中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腹部杆5。调节杆7侧壁开设有内收槽14,内收槽14内通过限位弹簧15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6,调节滑道6两侧壁开设有多组定位卡槽17,定位块16与定位卡槽17配合。调节杆7外壁固定连接有一组外扩盘18,胸部杆26、腹部杆5位于外扩盘18之间。滑孔10中间固定连接有防滑圈19,防滑圈19为橡胶圈且与支撑杆11外壁贴合。底部撑架2包括横架20、伸缩组件和底部板21,伸缩组件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架20和底部板21,横架20与支撑杆11固定连接。伸缩组件包括导向筒22和底部杆23,导向筒22中间滑动连接有导向柱24,底部杆23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夹持片,底部杆23中间滑动连接有内杆28,底部杆23外壁螺纹连接有固定套25。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发明使用时,先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将横架20向两侧拉出,以适应不同胖瘦患者,然后将装置放在患者身上,直接将连接板1下压使得胸部压盘27与人体接触,停止,然后将固定套25向上旋紧将内部夹持片夹紧贴合在内杆28外壁,从而稳固固定连接板1高度,由于胸部压盘27和腹部压盘8与身体接触,二者的下行距离即为按压深度,放置调节简单快捷,能适应不同身材患者。

根据患者身材不同,通过手握住调节杆7端部,同时将定位块16向内挤压收在内收槽14内,此时调节杆7可以沿调节滑道6移动,从而对应准确的按压位置,然后松手,在限位弹簧15的作用下将定位块16弹出伸入定位卡槽17内,实现定位,调节简单快捷,有利于准确作用于患者身体部位,较为有效的实现救助。

放置好后,通过脚踩底部板21手动垂直上下拉拉环13,带动拉杆9上下移动,拉杆9向下移动通过胸部杆26带动其端部胸部压盘27向下移动作用于患者胸口,实现心脏按压复苏,同时腹部杆5另一端翘起,当拉杆9向上移动,腹部杆4端部向下运动,带动腹部压盘8向下运动作用于腹部实现肺部按压复苏,腹部压盘8和胸部压盘27间歇上下运动,同时实现心肺复苏,提高救治成功率,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拉动拉杆9时,指示盘12位于连接筒4上方5cm处,指示盘12厚度为1cm,通过指示盘12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按压向下的深度,避免心肺按压过度造成患者肋骨折断,引发其他危险或病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