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黄生肌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48541发布日期:2021-02-05 13:2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黄生肌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牛黄生肌膏。


背景技术:

[0002]
牛黄(cow bezoar)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0003]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0004]
牛黄作为中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牛黄具有抗炎抑菌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血液供氧循环,促进红细胞新生,增强造血功能,清除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目前尚未见牛黄应用于外敷治疗皮肤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牛黄生肌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以一味体外培育牛黄作为主要成分,利用其清热解毒、可透皮吸收、抗炎镇痛作用促进皮肤创面愈合;抑制急性炎症的渗出和白细胞的趋化,对慢性炎症增生有抑制作用,减轻肉芽组织的增生,防止疤痕的形成。外敷治疗疮口不留疤痕,可用于外用治疗褥疮、带状疱疹等各种疮疡皮肤病,具有生肌敛疮之功效。此外,还添加了维生素e,能够有效地减少体外培育牛黄的有效成分之一胆红素高温条件下氧化破坏,起到保护体外培育牛黄有效成分的作用。
[0007]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牛黄生肌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将体外培育牛黄粉碎,再经筛分得到体外培育牛黄细粉;
[0010]
(2)将凡士林熔融,加入维生素,搅拌混匀,再加入体外培育牛黄细粉,搅匀;
[0011]
(3)恒温搅拌下罐装;
[0012]
(4)罐装后冷却成型即得。
[0013]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筛分为超微粉碎机粉碎。
[0014]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筛分为使用超声波震荡筛筛分。
[0015]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体外培育牛黄细粉为500目细粉。
[0016]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熔融凡士林的温度为45-50℃。
[0017]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维生素为维生素e。
[0018]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凡士林、维生素和体外培育牛黄细粉的质量份比为80~90份、3~5份、10~15份。
[0019]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恒温罐装温度为45-50℃。
[0020]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冷却温度为25℃。
[002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牛黄生肌膏。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
(1)本发明严格控制制备温度在45-50℃,保证凡士林融化的同时,减少体外培育牛黄有效成分胆红素等在高温条件下氧化损失,且该温度正好为凡士林的熔融温度,流动性和粘度适中,利于体外培育牛黄充分分散。
[0024]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黄生肌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0025]
(3)本发明所制备的牛黄生肌膏外敷使用,能够快速渗透皮肤,用于敛疮生肌,不留疤痕,药简功专,可用于外用治疗褥疮、带状疱疹等疮疡等皮肤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完全不限于此。
[0027]
实施例1
[0028]
制备牛黄生肌膏
[0029]
(1)将体外培育牛黄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再经500目超声波震荡筛筛分,得体外培育牛黄细粉;
[0030]
(2)将85g凡士林于45-50℃熔融,保持温度,加入3g维生素e,再加入12g体外培育牛黄细粉,搅拌均匀;
[0031]
(3)在45-50℃恒温条件下罐装,罐装过程中保持搅拌;
[0032]
(4)冷却至室温成型,即得。
[0033]
实施例2
[0034]
制备牛黄生肌膏
[0035]
(1)将体外培育牛黄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再经500目超声波震荡筛筛分,得体外培育牛黄细粉;
[0036]
(2)将90g凡士林于45-50℃熔融,保持温度,加入5g维生素e,再加入15g体外培育牛黄细粉,搅拌均匀;
[0037]
(3)在45-50℃恒温条件下罐装,罐装过程中保持搅拌;
[0038]
(4)冷却至室温成型,即得。
[0039]
实施例3
[0040]
制备牛黄生肌膏
[0041]
(1)将体外培育牛黄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再经500目超声波震荡筛筛分,得体外培育牛黄细粉;
[0042]
(2)将80g凡士林于45-50℃熔融,保持温度,加入3g维生素e,再加入10g体外培育牛黄细粉,搅拌均匀;
[0043]
(3)在45-50℃恒温条件下罐装,罐装过程中保持搅拌;
[0044]
(4)冷却至室温成型,即得。
[0045]
对比实施例1
[004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7]
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维生素e。
[0048]
对比实施例2
[0049]
某公司生产的生肌膏(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地榆、地黄、红花等)
[0050]
应用实施例1
[0051]
临床疗效资料:
[0052]
符合慢性伤口(包括压力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等)临床表现病例90例,无药物过敏史,近2周内未服过类固醇或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过类固醇制剂;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精神系统等严重疾病。男45例,女45例,年龄18-70岁,病程1月~1年,其中褥疮28例、术后伤口不愈32例、划伤或擦伤30例。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外用药物,施于患处,每日1-2次。用药期间,患者忌酒、海鲜以及辛辣食物。
[0053]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0054]
显效:伤口缩小70%以上,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褥疮或术后伤口经1周观察伤口未再发生溃烂,1个月内上皮完全覆盖,伤口愈合基本平整;划伤或擦伤2-3天结痂,经1周观察伤口愈合平整,无疤痕印记)
[0055]
有效:伤口缩小30%以上,肉芽组织较新鲜,症状改善;
[0056]
无效:伤口虽较前新鲜,但缩小不足20%,肉芽生长很少。
[0057]
治疗结果:显效85例,有效5例,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
[0058]
应用实施例2
[0059]
临床疗效资料:
[0060]
为证明本发明治疗效果,对60例创伤性溃疡(轻度水、火等烫伤)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18-60岁。按就诊顺序随机进入分组观察,按照年龄、性别均分为两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分别试用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1所得药膏,施于患处,每天2-3次,7天为一个疗程。
[0061]
疗效标准为:
[0062]
治愈:创面全部结痂或消退,疼痛消失,没有明显疤痕印记;
[0063]
显效:创面基本结痂或红肿消退,疼痛明显缓解。
[0064]
用药期间,患者忌酒、海鲜以及辛辣食物,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0065]
表1
[0066][0067]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83.3%。
[0068]
应用实施例3
[0069]
临床疗效资料:
[0070]
为证明本发明治疗效果,对60例术后伤口病愈合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男30例,女30例,年龄18-70岁。按就诊顺序随机进入分组观察,按照年龄、性别均分为两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分别试用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药膏,施于患处,每天1-2次,7天为一个疗程。
[0071]
疗效标准为:
[0072]
治愈:伤口1个月内全部结痂或上皮完全覆盖,伤口愈合基本平整;
[0073]
显效:伤口经1周观察伤口未再发生溃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0074]
用药期间,患者忌酒、海鲜以及辛辣食物,观察结果如表2所示:
[0075]
表2
[0076][0077]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2的63.3%,且对照组2中还有部分未显效。
[007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