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94761发布日期:2021-03-09 16:2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3.现有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以西药降糖为主,而西药治疗主要是降血糖,不能治疗其根本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山药5-15g,茯苓4-15g,蜂花粉5-15g,陈皮5-15g,牡蛎4-15g,覆盆子4-15g,莱菔子4-15g,蛹虫草3-12g,蒲公英5-15g,紫苏5-15g,芡实5-15g,紫苏籽5-15g,薏苡仁5-15g,马齿苋5-15g,玉竹5-15g,白芷2-10g,百合5-15g,阿胶1-10g,莲子5-15g,枣2-10g,乌梅2-10g,仙人掌一株,三七0.5-5g,红花1-5g,黄芪1-5g,白花蛇草2-10g,半枝莲2-10g,人参1-5克,黄精10-20克,葛根2-12克,首乌10-20克,苦瓜4-15克,枸杞子4-15克,翻白草2-10克,麦冬4-15克,桑叶2-15克。
7.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山药10g,茯苓8g,蜂花粉10g,陈皮10g,牡蛎8g,覆盆子8g,莱菔子8g,蛹虫草6g,蒲公英10g,紫苏10g,芡实10g,紫苏籽10g,薏苡仁10g,马齿苋10g,玉竹10g,白芷5g,百合10g,阿胶3g,莲子10g,枣5g,乌梅5g,仙人掌一株,三七1g,红花3g,黄芪3g,白花蛇草5g,半枝莲5g,人参3克,黄精15克,葛根6克,首乌15克,苦瓜9克,枸杞子9克,翻白草6克,麦冬9克,桑叶6克。
8.进一步的,所述枣为大枣、黑枣、酸枣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11.s2、将仙人掌的刺及表皮去除,切片,后干燥至无水分,研磨成粉末后备用;
12.s3、将山药、苦瓜洗净后,切片,后干燥至无水分,研磨成粉末后备用;
13.s4、将蒲黄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而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后对阿胶干燥至无水分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14.s5、将剩余原料洗净,去除杂质后,切片、段或丁,干燥至无水分后,研磨成粉末;
15.s6、将步骤s2-s5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后按公知工艺进行成品制作即可。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s5中,所述药粉为150-180目。
17.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18.山药: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归脾、肺、肾经。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
19.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脾虚食少。
20.蜂花粉:气味甘平、无毒,能主治心腹胀热邪气,利小便,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延年。
21.陈皮:性温,味辛、味苦。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牡蛎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经。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生牡蛎:上收下敛。
22.牡蛎: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生牡蛎:上收下敛。
23.覆盆子:味甘、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
24.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25.蛹虫草:扶正益气,提高免疫和造血功能。补肺平喘,具有补肺益肾,健脾安神。
26.蒲公英: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27.紫苏:紫苏梗可以行气宽中,防止呕吐,可以用来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消化不良。
28.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益肾固精。
29.紫苏籽:镇咳平喘,祛痰化瘀,出的油可以食用,对治疗冠心病和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30.薏苡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31.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种子:明目,利大小肠。
32.玉竹:清热润肺,养阴熄风,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
33.白芷:性温,味辛。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34.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心;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35.阿胶:气微,味微甘。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36.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
37.枣:性味:甘,温。功效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
38.乌梅: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39.仙人掌: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40.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41.红花:性味:辛,温。入肝、肾二经,通经、活血,主治妇女病。
42.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表虚自汗阳气虚弱气虚衰弱。
43.白花蛇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
44.半枝莲:性寒味酸,利尿消肿,散瘀化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45.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46.黄精:味甘,性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主治: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47.葛根:性凉,味甘、辛;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48.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主治: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制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生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效。
49.苦瓜:味苦,性寒;归经:归心、脾、肺经;功效:祛暑涤热,明目,解毒;主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
50.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51.翻白草: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白带;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
52.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53.桑叶:味苦、甘,性寒;归经: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肝阳上亢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妄行之咳血、吐血。
5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诸药合用,除湿、健脾、养胃、补肾、增强代泻、对纳差、饮食低下者效果显诸,同时对气血两亏者常食有很多益处,进而从根源处对糖尿病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6.实施例一:
57.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山药10g,茯苓8g,蜂花粉10g,陈皮10g,牡蛎8g,覆盆子8g,莱菔子8g,蛹虫草6g,蒲公英10g,紫苏10g,芡实10g,紫苏
籽10g,薏苡仁10g,马齿苋10g,玉竹10g,白芷5g,百合10g,阿胶3g,莲子10g,枣5g,乌梅5g,仙人掌一株,三七1g,红花3g,黄芪3g,白花蛇草5g,半枝莲5g,人参3克,黄精15克,葛根6克,首乌15克,苦瓜9克,枸杞子9克,翻白草6克,麦冬9克,桑叶6克。
58.实施例二:
59.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山药8g,茯苓5g,蜂花粉8g,陈皮8g,牡蛎5g,覆盆子5g,莱菔子5g,蛹虫草4g,蒲公英8g,紫苏8g,芡实8g,紫苏籽8g,薏苡仁8g,马齿苋8g,玉竹8g,白芷3g,百合8g,阿胶2g,莲子8g,枣3g,乌梅2g,仙人掌一株,三七1g,红花2g,黄芪2g,白花蛇草2g,半枝莲3g,人参2克,黄精12克,葛根4克,首乌12克,苦瓜5克,枸杞子5克,翻白草3克,麦冬5克,桑叶3克。
60.实施例三:
61.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山药12g,茯苓4-15g,蜂花粉12g,陈皮12g,牡蛎14g,覆盆子14g,莱菔子12g,蛹虫草10g,蒲公英12g,紫苏12g,芡实12g,紫苏籽12g,薏苡仁12g,马齿苋12g,玉竹12g,白芷8g,百合12g,阿胶8g,莲子12g,枣8g,乌梅8g,仙人掌一株,三七3g,红花4g,黄芪4g,白花蛇草8g,半枝莲8g,人参4克,黄精18克,葛根10克,首乌18克,苦瓜14克,枸杞子14克,翻白草8克,麦冬12克,桑叶14克。
62.一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3.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64.s2、将仙人掌的刺及表皮去除,切片,后干燥至无水分,研磨成粉末后备用;
65.s3、将山药、苦瓜洗净后,切片,后干燥至无水分,研磨成粉末后备用;
66.s4、将蒲黄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而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后对阿胶干燥至无水分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67.s5、将剩余原料洗净,去除杂质后,切片、段或丁,干燥至无水分后,研磨成粉末;
68.s6、将步骤s2-s5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后按公知工艺进行成品制作即可。
69.药品制备方法:
70.1、将过筛后的药粉装入医用胶囊,每粒胶囊装药粉0.5克;
71.2、将过筛的药粉每100重量份加水10重量份,制成药丸,每丸重1克;
72.3、将过筛的药粉每100重量份,制成冲剂;
73.4、将过筛后的药粉每100重量份加入蜂蜜40-50重量份,制成药丸,每丸重1克。
74.近年来,发明人使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近千例,糖尿病引起心脑血管患者255例,糖尿病神经系统合并症患者130例,糖尿病足患者260例、糖尿病眼炎患者33例。根据病情不同,患者每次服药6到18克,一天三次,90天一个疗程。一般服药1个疗程后,即有明显疗效,比如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等,精气神明显改变,据统计,有效率达90%。坚持治疗3个月后,患者疾病症状消失,逐步恢复健康,据统计,并发症患者有明显率超过80%。
75.以下为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的临床例子:
76.1:张某某,女,70岁,ⅰ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30年,注射胰岛素28年,注射胰岛素后还长期皮肤瘙痒、口腔每个月都发生溃疡、睡眠不好、大便干燥、低血糖经常发生、面部、腿部、脚部浮肿、全身乏力,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一个疗程,100天内没发生低血糖;服用药物7天硬便有所好转,30天皮肤瘙痒减轻,口腔溃疡明显好转、身体状况得到改善,面部、
腿部、脚部浮肿现象消失。
77.2:赵某某,男,80岁,ⅱ型糖尿病患者,后出现脑梗而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改成服用格列美脲片,但血糖一直没有降下来,并且右半身全部瘫痪,只能躺在床上,同时右手右脚都疼痛难忍,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一个疗程,和格列美脲片配合服用,7天后血糖降到正常,格列美脲片由原来的一天2片降到半片,一个疗程后可起身活动。
78.3:王某,男,38岁,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7年,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物一个疗程,胃肠好转、视物变清、身体清爽。
7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