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5801发布日期:2020-12-29 09:4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分离系统,具体为一种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机械化血成分采集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血液污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机械化血成分采集技术在我国已经全面采用,主要用于采集血浆和血小板等血成分。如血浆采集技术,其方法基本是用离心式分离技术将血液中血浆与血细胞分离,收集血浆,还输血细胞。由于需要防止采集的血液凝固,在从人体采集血液后需要从抗凝剂接口输入抗凝剂以对血液进行抗凝,抗凝血通过管路进入分离装置进行分离;血液成分采集过程中或采集结束后,有的供血者需要输入生理盐水以补充体液,这时就需要从血液成分采集器材的另一端接入生理盐水,以输入人体,补充体液。由于输液袋样子都相似,虽有颜色区分,但临床上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舒忽大意,时有穿刺输注错误的情况出现,导致抗凝剂超标并输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因抗凝剂缺乏而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造成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报警方式来提醒操作人员连接错误。如申请号为cn201620028708.2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单采血浆机的液袋检测区分装置”,采用尺寸或重量传感器来测试输液袋的尺寸或重量,并与预设的尺寸或重量进行对比。当不符合时通过报警器进行报警,由此来纠正错误的操作。但由于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主要用于医院或采血车进行采血操作,外界非常嘈杂,加之需要进行开机、消毒、连接输液袋等多个操作,操作人员不容易注意到报警器的报警,极易继续操作而产生医疗事故。

药液输注套件,包括与药液袋连接的接口,和与输液管连接的接头。传统的接口常采用的是隔膜二通或组合盖的橡胶封闭的接头,用以作为阻塞件封闭药液不流出。接头采用的是针头,通过将针头刺入橡胶接头,从而使药液袋或药液瓶与输液管连通,从而使药液流出。这种输液方式,由于使用针头,存在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传染病的患者,将大大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橡胶接头在针头穿刺时容易有碎屑掉落入输液通道,引起对患者的感染,且橡胶接头密封性较差,针头多次穿刺会使橡胶垫密封性不足而引起患者的感染。由于是针头刺入橡胶接头,故还存在针头易被扯掉的风险。并且,为了防止细菌感染,一般在刺入时会对橡胶接头和针头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无针的药液输注套件,如申请号201320379673.3的专利名称为一种无针输液接头的专利,将工型硅胶阀作为阻塞件设于接口(即输液底座的外壳内),从而封闭输液袋的出液口,使药液不流出。将带有中空接头的输液器,通过插入工型硅胶阀之间,从而使输液器与输液袋连通,从而使药液流出。但由于工型硅胶阀处于与外界连通的状态,带接头的输液器插入时难免也会存在带入细菌的风险,故在插入时还是需要对接口(即阻塞件)和接头都进行消毒处理。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密封环和挤压区来压紧和固定接头,也存在接头因较大力与接口脱离的情况。且将接头插入硅胶阀也不是很适合实际操作,若硅胶阀的挤压区过紧,操作人员需要费力才能将接头插入,且需要对准工型中间才能插入,不然很易偏离,在实际的临床中操作非常不方便;若硅胶阀挤压区较松,又易造成密封性差的问题,导致药液流出,或是细菌进入药液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一种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包括静脉穿刺器、分离装置、收集装置、第一输注装置和第二输注装置;所述第一输注装置通过药液输注器具和多通件连接在所述静脉穿刺器和所述分离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输注装置的第一接口与第一接头唯一适配;所述第二输注装置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接头唯一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所述第一接头采用穿刺器,所述第二接口为带阻塞件的接口,第二接头为与所述接口相适配的接头;或,所述第一接口为带阻塞件的接口,所述第一接头为与所述接口相适配的接头,所述第二接口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所述第二接头采用穿刺器。

可选的,所述接口的第二端为圆锥接头,所述接头的第一端为与所述接口的第二端相适配的圆锥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的第一端与药液贮存容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接头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接口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药液输注器具相连;所述药液贮存容器为软袋,所述阻塞件位于所述药液贮存容器的出液口,通过在所述药液贮存容器的外部来控制所述阻塞件。

可选的,所述阻塞件为易折二通,包括盲端、中空的易折部和中空的堵塞部,所述盲端通过所述易折部与所述堵塞部连接;所述堵塞部的一端与所述接口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中空的易折部通过所述堵塞部与所述接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阻塞件为堵塞头。

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还包括两护帽,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接口和所述接头的外周,用于密封所述接口和所述接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输注装置和第二输注装置采用不同的药液输注套件,在连接错误时会发生不适配而无法连接,从而防止操作人员拿错输液袋的误操作,从物理层面杜绝了药液输注错误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2、采用带阻塞件的接口和接头,不需要使用针头,避免了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的风险;且阻塞件位于药液贮存容器的出液口,与外界还隔了接口,大大降低了细菌侵入的风险;

3、接口和接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能很好的避免因较大力拉扯使接头与接口脱离的情况发生;

4、采用折断易折部的方式使阻塞件置于打开状态,堵塞部不需要移动,故可设置成紧密堵塞出液口的状态,从而使药液输注套件的密封性更好,防止细菌进入药液造成影响;

5、采用护帽来对接口和接头进行密封,避免接口和接头因置于外界而被细菌侵入,接通并使药液流下后造成污染,危害患者健康;同时,操作人员也不再需要对接口和接头进行消毒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的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药液输注套件的示意图;

图2为带接口的药液贮存容器的示意图;

图3为带接头的药液输注器具的示意图;

图4为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阻塞件的其中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阻塞件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1-药液贮存容器;2-接口;3-阻塞件;4-护帽;5-药液输注器具;6-接头;7-第一贮存容器;8-第二贮存容器;9-第一输注装置;10-第二输注装置;11-静脉穿刺器;12-分离装置;13-收集装置;18-盲端;19-易折部;20-堵塞部;21-堵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如图4所示,一种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包括静脉穿刺器11、分离装置12、收集装置13、第一输注装置9和第二输注装置10;所述第一输注装置9通过药液输注器具5和多通件连接在所述静脉穿刺器11和所述分离装置12之间;所述第一输注装置9的第一接口与第一接头唯一适配;所述第二输注装置10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接头唯一适配。

第一输注装置9包括带有第一接口的第一贮存容器7,及与第一接口适配的第一接头。第二输注装置10包括带有第二接口的第二贮存容器8,及与第二接口适配的第二接头。第一输注装置9和第二输注装置10的接头6和接口2都采用唯一适配的连接方式,在连接错误时会发生不适配而无法连接,从而防止操作人员拿错输液袋的误操作,从物理层面杜绝了药液输注错误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口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所述第一接头采用穿刺器,所述第二接口为带阻塞件3的接口2,第二接头为与所述接口2相适配的接头6,如图4所示;或,所述第一接口为带阻塞件3的接口2,所述第一接头为与所述接口2相适配的接头6,所述第二接口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所述第二接头采用穿刺器。

因为带阻塞件3的接口2只能与相适配的接头6唯一适配,故当接口2与穿刺器连接,或接头6与隔膜二通或组合盖连接时,会因连接错误无法适配而导致连接不上,从物理层面杜绝了药液输注错误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一贮存容器7为抗凝剂袋,出液口与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贮存容器8为液体补充袋,出液口与采用带阻塞件3的接口2连接,如图4所示。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操作人员误将抗凝剂袋拿成液体补充袋时,穿刺器无法穿过液体补充袋上带阻塞件3的接口2,发生连接错误;当操作人员误将液体补充袋拿成抗凝剂袋时,接头6无法与隔膜二通或组合盖连接,同样发生连接错误,无法适配而导致连接不上,从物理层面杜绝了药液输注错误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且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

也可不止采用隔膜二通或组合盖,可采用其他与接口2或接头6无法适配的药液输注套件,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如图1或2或3所示,所述接口2的第一端与药液贮存容器1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接头6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接口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用于与所述药液输注器具5相连;所述药液贮存容器1为软袋,所述阻塞件3位于所述药液贮存容器1的出液口,通过在所述药液贮存容器1的外部来控制所述阻塞件3。

阻塞件3一开始处于阻塞状态,封闭药液贮存容器1的出液口,使药液不会漏出。再通过将接头6与接口2连接,使得接头6与接口2连通,并将阻塞件3置于打开状态,从而使药液贮存容器1中的药液能通过接口2和接头6流入药液输注器具5内,从而实现输注。药液输注器具5为输液管或连接管等。药液贮存容器1为输液袋等软袋,便于操作人员从药液贮存容器1的外部来操作阻塞件3,控制阻塞件3的打开。

采用上述方式,不需要使用针头,避免了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的风险。且阻塞件3位于药液贮存容器1的出液口,与外界还隔了接口2,大大降低了细菌侵入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接口2的第二端为圆锥接头,所述接头6的第一端为与所述接口2的第二端相适配的圆锥接头。如,接口2的第二端为外圆锥接头,如图2所示;接头6的第一端为与接口2相适配的内圆锥接头,如图3所示。圆锥接头都采用的是非刚性接头,如,所述圆锥接头由塑料材料等构成,通过将接头6的内圆锥接头插入接口2的外圆锥接头,使之过盈配合,从而使接口2和接头6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再通过将阻塞件3置于打开状态,从而使药液贮存容器1通过接口2和接头6与药液输注器具5连通,药液能顺利流下。反之亦然,接口2的第二端为内圆锥接头,接头6的第一端为外圆锥接头,将接口2的内圆锥接头插入到外圆锥接头,从而使接口2和接头6固定连接。

也可,接口2与接头6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如,接口2设有内螺纹,如图2所示,接头6设有相适配的外螺纹,如图3所示;或接口2设有外螺纹,接头6设有内螺纹。接头6插入接口2后,通过旋转使接头6与接口紧固连接,如图1所示。螺纹可只有一小段,能将接头6卡在接口2上,防止其因扯拉等动作而脱离即可,也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接口2与接头6也可采用卡扣等方式可拆卸的连接。接口2和接头6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也能很好起到避免接头6与接口2脱离的情况发生。

阻塞件3采用易于从阻塞状态置于打开状态的方式,使操作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阻塞件3为易折二通,包括盲端18、中空的易折部19和中空的堵塞部20,所述盲端18通过所述易折部19与所述堵塞部20连接;所述堵塞部20的一端与所述接口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中空的易折部19通过所述堵塞部20与所述接口2连通。堵塞部20用于阻塞出液口,盲端18用于堵塞易折部19,防止药液进入易折部19。将接口2和接头6连接后,操作人员可手动在药液贮存容器1的外部将易折部19折断,从而使盲端18不再阻塞,药液贮存容器1可通过易折部19和堵塞部20,与接口2连通,使药液能流入药液输注器具5。

由于采用折断易折部19的方式使阻塞件3置于打开状态,堵塞部20不需要移动,故可设置成紧密堵塞出液口的状态,从而使药液输注套件的密封性更好,防止细菌进入药液造成影响。易折部19一端位于药液贮存容器1内,超出出液口,如图1或5所示,便于在药液贮存容器1外部手动将易折部19折断。

又或是,如图6所示,所述阻塞件3为堵塞头21。堵塞头21的第一端位于出液口,用于防止药液通过出液口流入接口2;第二端位于药液贮存容器1内,操作人员可在药液贮存容器1的外部手动将堵塞头21的第二端向上拔起,使堵塞头21脱离出液口,从而使药液贮存容器1与接口2连通。堵塞头21的第一端设置成与出液口直径相适配,第二端的直径设置成大于出液口的直径,如图6所示,使操作人员能很方便的握住上端将堵塞头21拔出。

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还包括两护帽4,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接口2和所述接头6的外周,用于密封所述接口2和所述接头6,如图2或3所示。如,护帽4的闭口端密封,开口端设有内螺纹,与接口2或接头6外周的外螺纹适配,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接口2或接头6密封,如图2或3所示,从而避免接口2和接头6因置于外界而被细菌侵入,接通并使药液流下后造成污染,危害患者健康。需要将药液输注套件连接时,只需将护帽4拆除即可进行接口2和接头6的连接操作,操作人员不再需要对接口2和接头6进行消毒操作,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护帽4的开口端也可采用盖合或扭合等方式与接口2和接头6可拆卸的连接。

由于输液操作特别是换药液袋操作时,是先将药液袋挂在相对高处,或药液袋已预先挂在高处了;再将接头6与接口2对接,最后才打开通路让药液流下来。若打开通路的开关过高,或操作比较复杂,会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负担和操作难度。本申请的阻塞件3位于出液口,且只需将阻塞件3折断或向上提起即可打开通路,更加方便快捷。

血液成分采集分离系统采用上述带阻塞件3的接口2和接头6,操作人员使用更加方便,且独立采用两套药液输注套件,强制从物理层面防止操作人员因拿错药液袋带来的连接错误,有利的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上述所采用的部件都是医疗装置中常用的部件,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上述需将阻塞件3移动位置来置于打开状态的情况,将阻塞件3与出液口设置成紧固状态,再用力移动阻塞件3时,阻塞件3能够移动。如将阻塞件3或/和出液口采用塑料等材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