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0387发布日期:2020-12-01 11:5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妇科疾病即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和卵巢疾病等,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私处部位的治疗通常需要用药液进入私处内部进行清洗、杀菌,但是现有的冲洗装置大都不能使药液充分的扩散到私处内部的病灶部位,清洗不彻底,治疗效果差,并且现有的冲洗装置大都不便于组合分拆,不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清洗消毒,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该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设置的冲洗头和水泵使得冲洗装置可以自动的对病患私处的病灶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彻底,治疗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并且设置的储液罐、动力盒、把手和冲洗头方便拆装,不仅便于后期的维修,而且便于储液罐和冲洗头的清洗消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左密封头,所述左密封头内接触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左密封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水泵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钮,所述动力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密封头,所述右密封头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短管,所述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设有增压室,所述增压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洗头,所述冲洗头的表面开有喷孔,该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设置的冲洗头和水泵使得冲洗装置可以自动的对病患私处的病灶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彻底,治疗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并且设置的储液罐、动力盒、把手和冲洗头方便拆装,不仅便于后期的维修,而且便于储液罐和冲洗头的清洗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所述密封塞的一端面设有塞孔,所述塞孔的内壁与吸水管的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塞孔的内径小于吸水管的外径,当密封塞受到吸水管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药液进入动力盒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左密封头的表面轴向滑动套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所述密封垫的另一侧表面与连接管的一端面接触连接,当密封垫受到连接管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另一端与冲洗头的一端面接触连接,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医用硅胶,设置的保护套可以避免增压管刮伤病患的私处,提高了冲洗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表面轴向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材质为软质医用橡胶,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设置的防滑套可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在抓握把手时发生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右密封头的形状和组成结构与左密封头相同,所述右密封头的内壁与出水管的表面密封连接,设置的右密封头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增压室内的药液回流进动力盒内。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采用透明软质医用塑料制成,所述储液罐的表面设有刻度线,设置的刻度线便于使用者确定药液的添加剂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设置的冲洗头和水泵使得冲洗装置可以自动的对病患私处的病灶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彻底,治疗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并且设置的储液罐、动力盒、把手和冲洗头方便拆装,不仅便于后期的维修,而且便于储液罐和冲洗头的清洗消毒。

(2)密封塞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密封塞的一端面设有塞孔,塞孔的内壁与吸水管的表面接触连接,塞孔的内径小于吸水管的外径,当密封塞受到吸水管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药液进入动力盒的内部。

(3)左密封头的表面轴向滑动套接有密封垫,密封垫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密封垫的另一侧表面与连接管的一端面接触连接,当密封垫受到连接管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

(4)增压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另一端与冲洗头的一端面接触连接,保护套的材质为医用硅胶,设置的保护套可以避免增压管刮伤病患的私处,提高了冲洗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5)把手的表面轴向固定套接有防滑套,防滑套的材质为软质医用橡胶,防滑套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设置的防滑套可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在抓握把手时发生打滑。

(6)右密封头的形状和组成结构与左密封头相同,右密封头的内壁与出水管的表面密封连接,设置的右密封头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增压室内的药液回流进动力盒内。

(7)储液罐采用透明软质医用塑料制成,储液罐的表面设有刻度线,设置的刻度线便于使用者确定药液的添加剂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罐与动力盒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盒与左、右密封头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密封头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与增压管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储液罐、11刻度线、12连接管、13密封垫、2动力盒、21水泵、22吸水管、23出水管、24开关按钮、3左密封头、31密封塞、32塞孔、4右密封头、5把手、51防滑套、6增压管、61短管、62增压室、63保护套、7冲洗头、71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包括储液罐1,请参阅图1-5,储液罐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左密封头3,左密封头3内接触连接有密封塞31,左密封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盒2,属于现有技术,动力盒2内固定安装有水泵21,水泵21为微型,水泵21的型号为nkp-da-b08b,属于现有技术,水泵21与开关按钮24通过插头与外接电源插接,水泵21用来将储液罐1内的药液输送到冲洗头7处,水泵21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吸水管22,吸水管22的一端与储液罐1的内壁接触连接,吸水管22采用透明塑料管制成,水泵21的另一侧密封连接有出水管23,出水管23的一端处于增压室62内,出水管23采用透明塑料管制成,水泵21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钮24,开关按钮24用来控制水泵21的启动和关闭,属于现有技术手段,动力盒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密封头4,右密封头4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把手5,把手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短管61,短管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管6,增压管6设置的增压室62用来增加出水管23输送的药液,提高药液对病患私处的冲洗效果,增压管6设有增压室62,增压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冲洗头7,冲洗头7的表面开有喷孔71,喷孔71均匀分布在冲洗头7的表面,可以全方位的对患者的私处内部进行冲洗,使药液充分的扩散到私处内部的病灶部位。

请参阅图2和4,密封塞31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密封塞31的一端面设有塞孔32,塞孔32的内壁与吸水管22的表面接触连接,塞孔32的内径小于吸水管22的外径,当密封塞31受到吸水管22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药液进入动力盒2的内部,左密封头3的表面轴向滑动套接有密封垫13,密封垫13的材质为医用弹性橡胶,密封垫13的另一侧表面与连接管12的一端面接触连接,当密封垫13受到连接管12的挤压时,具有密封的作用。

请参阅图5,增压管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保护套63,保护套63的另一端与冲洗头7的一端面接触连接,保护套63的材质为医用硅胶,设置的保护套63可以避免增压管6刮伤病患的私处,提高了冲洗装置的使用舒适性,把手5的表面轴向固定套接有防滑套51,防滑套51的材质为软质医用橡胶,防滑套51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设置的防滑套51可以避免使用者的手指在抓握把手5时发生打滑。

请参阅图1和3,右密封头4的形状和组成结构与左密封头3相同,右密封头4的内壁与出水管23的表面密封连接,设置的右密封头4具有密封的作用,可以避免增压室62内的药液回流进动力盒2内,储液罐1采用透明软质医用塑料制成,储液罐1的表面设有刻度线11,设置的刻度线11便于使用者确定药液的添加剂量。

该新型妇产科冲洗装置在使用时,先将药液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到储液罐1内,然后通过连接管12将储液罐1与动力盒2设置的左密封头3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吸水管22处于储液罐1的内部,然后插接水泵21的外接电源插头,接着将冲洗头7插入使用者的私处内部,此时储液罐1处于最下端位置,可以使药液全部留在储液罐1的一端,使吸水管22可以将储液罐1内部的药液全部吸出,然后通过开关按钮24控制水泵21通电工作,水泵21工作通过吸水管22将储液罐1内的药液吸出,然后通过出水管23输送到增压室62内,接着药液通过增压室62的增压后流入冲洗头7内,并通过冲洗头7设置的喷孔71喷出,对使用者的私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冲洗,设置的冲洗头7和水泵21使得冲洗装置可以自动的对病患私处的病灶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彻底,治疗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并且设置的储液罐1、动力盒2、把手5和冲洗头7都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的,无需扳手就可以进行手动装拆,不仅便于后期的维修,而且便于使用者对储液罐1和冲洗头7的清洗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