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3791发布日期:2021-01-23 09:0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置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发生劈裂的股骨使用钢丝固定时用于防止钢丝滑移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光滑的髋关节软骨表面无神经支配,正常情况下活动非常灵活,不会出现疼痛。当关节软骨遭受严重破坏时、暴露出软骨下骨,继发磨损、硬化,增生形成骨赘。软骨下骨有神经,且表面粗糙,软骨下骨相互摩擦出现持续而剧烈的疼痛、肿胀,随病情进展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最终各种非手术方法失效,需行髋关节置换。
[0003]
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
[0004]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打入股骨柄时发生股骨劈裂或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部分病人因外伤导致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折,需要做髋关节翻修手术时,股骨都需用到钢丝捆扎固定。手术中及术后随访时经常发现,捆扎的钢丝发生滑移松动现象。原因在于股骨干粗细是变化的,钢丝容易从粗的地方滑向细的地方。另外,钢丝捆扎结束打结时,容易松动;为了使钢丝牢牢固定且避免滑移,保证长时间有效固定,设计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单纯采用钢丝捆扎股骨时容易发生滑移松动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帮助钢丝收紧且能保证长时间有效固定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包括:
[0007]
底座,具有相对设置的底座顶面和底座底面,所述底座底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0008]
顶盖,具有相对设置的顶盖顶面和顶盖底面,所述顶盖顶面上设有钢丝限位结构;
[0009]
撑开件,连接所述底座和顶盖,使所述顶盖底面与所述底座顶面相对,且能够驱动所述顶盖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撑开件包括螺纹轴,设置在所述螺纹轴一端的可转动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轴另一端的驱动结构;
[0011]
所述顶盖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螺纹轴配合螺接的螺纹孔,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可转动连接件转动配合连接的连接孔;
[0012]
所述可转动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后,所述撑开件转动时,所述可转动连接件仅在所述连接孔内部转动,不相对所述连接孔发生轴向移动。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转动连接件包括:
[0014]
第一圆形件,设置在所述螺纹轴的一端;
[0015]
光轴,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形件的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光轴的中轴线与所述螺纹轴的中轴线重合;
[0016]
第二圆形件,端面与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的位于所述底座底面的一端外扩形成用于可转动容纳所述第二圆形件的第二环形容纳空间。
[001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的位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一端外扩形成用于可转动容纳所述第一圆形件的第一环形容纳空间。
[001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螺纹轴另一端端部的一字凹槽或十字凹槽。
[00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滑结构为成型在所述底座底面上的锥形尖。
[002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丝限位结构为成型下所述顶盖顶面上的钢丝容纳凹槽。
[002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丝限位结构为成型在所述顶盖上隧道通孔。
[002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隧道通孔的朝向所述顶盖底面一侧的端部为尖形或弧形。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5]
1.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底座、顶盖和撑开件;其中底座底面上具有防滑结构,顶盖顶面上具有钢丝限位结构,撑开件连接底座和顶盖,且能够驱动顶盖向着靠近或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使捆扎股骨的钢丝穿过钢丝限位结构,捆扎结束打结后,使用外力驱动撑开件,驱动顶盖向着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顶盖外撑,进而拉紧钢丝,使钢丝收紧固定在股骨上;钢丝收紧后,钢丝的收紧力使得设置在底座底面上的防滑结构与股骨面紧密结合,从而使底座牢固定位固定在股骨的某一位置上;牢固固定的底座,进一步通过设置在顶盖上的钢丝限位结构限位住了钢丝的位置,起到防止钢丝滑移的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后,钢丝固定力度大,不会发生松动滑移,手术效果好。
[0026]
2.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撑开件包括螺纹轴,设置在螺纹轴一端的可转动连接件以及设置在螺纹轴另一端的驱动结构;可转动连接件与设置在底座上的连接孔可转动连接,且当撑开件转动时,可转动连接件仅在连接孔内部转动,不发生轴向移动;螺纹轴与设置在顶盖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当使用外力作用与驱动结构,进而使螺纹轴转动时,人工辅助限位住底座和顶盖,即可通过螺纹轴驱动顶盖相对底座移动,进而收紧或放松钢丝。
[0027]
3.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可转动连接件是第一圆形件、光轴和第一圆形件的结构形式,撑开件转动时,光轴在连接孔内部转动,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保证光轴不发生相对于连接孔的轴向运动。
[0028]
4.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连接孔的位于底座顶面和底座顶面的位置,分别外扩形成用于可转动容纳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的第一环形容纳空间和第二环形容纳空间,当撑开件转动时,第一圆形件和第二圆形件分别在第一环形容纳空间和第二环形容纳空间内部主动,避免拉扯损伤人体组织。
[0029]
5.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驱动结构为一字凹槽或十字凹槽,方便采用
类似螺丝刀的工具施力驱动撑开件转动。防滑结构为成型在底座底面行的锥形尖,当撑开件转动使得顶盖远离底座以撑紧钢丝时,锥形尖在钢丝的紧勒作用下容易刺入股骨,从而牢固定位固定在股骨上。
[0030]
6.本实用新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钢丝限位结构为成型在顶盖上的钢丝容纳凹槽,采用钢丝捆扎股骨时,直接使钢丝穿过钢丝容纳凹槽即可,操作方便;钢丝限位结构还可以是设置在顶盖上的隧道通孔,采用钢丝捆扎股骨时,使钢丝从隧道通孔的一端插入另一端伸出,这种隧道通孔结构,独立于人体组织,钢丝不会将一部分人体组织捆扎到隧道通孔内部,方便拆卸;进一步的,隧道通孔的朝向顶盖底面一侧的端部为尖形或弧形,使得捆扎后的钢丝稳定的尖的位置或弧形的最顶端位置,避免发生左右位移。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0032]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丝辅助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图。
[0034]
图3是图1底座的立体图。
[0035]
图4是另一种结构顶盖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1、底座;11、底座顶面;12、底座底面;13、连接孔;131、第一环形容纳空间;132、第二环形容纳空间;2、顶盖;21、顶盖顶面;22、顶盖底面;23、螺纹孔;24、钢丝容纳凹槽;25、隧道通孔;3、撑开件;31、螺纹轴;32、可转动连接件;321、第一圆形件;322、光轴;323、第二圆形件;33、十字凹槽;4、锥形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38]
实施例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具有相对设置的底座顶面11和底座底面12,所述底座底面12上设有防滑结构;顶盖2,具有相对设置的顶盖顶面21和顶盖底面22,所述顶盖顶面21上设有钢丝限位结构;撑开件3,连接所述底座1和顶盖2,使所述顶盖底面22与所述底座顶面11相对,且能够驱动所述顶盖2向着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移动。
[0040]
本实施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使捆扎股骨的钢丝穿过钢丝限位结构,捆扎结束打结后,使用外力驱动撑开件3,驱动顶盖2向着远离底座1的方向移动,顶盖2外撑,进而拉紧钢丝,使钢丝收紧固定在股骨上;钢丝收紧后,钢丝的收紧力使得设置在底座底面12上的防滑结构与股骨面紧密结合,从而使底座1牢固定位固定在股骨的某一位置上;牢固固定的底座1,进一步通过设置在顶盖2上的钢丝限位结构限位住了钢丝的位置,起到防止钢丝滑移的作用。使用本实施例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后,钢丝固定力度大,不会发生松动滑移,手术效果好。
[0041]
如图2所示,撑开件3包括螺纹轴31,设置在所述螺纹轴31一端的可转动连接件32,以及设置在所述螺纹轴31另一端的驱动结构;所述顶盖2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螺纹轴31配合
螺接的螺纹孔23,所述底座1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可转动连接件32转动配合连接的连接孔13;所述可转动连接件32与所述连接孔13配合连接后,所述撑开件3转动时,所述可转动连接件32仅在所述连接孔13内部转动,不相对所述连接孔13发生轴向移动。当使用外力作用与驱动结构,进而使螺纹轴31转动时,人工辅助限位住底座1和顶盖2,即可通过螺纹轴31驱动顶盖2相对底座1移动,进而收紧或放松钢丝。
[0042]
具体的,所述可转动连接件32包括:第一圆形件321,设置在所述螺纹轴31的一端;光轴323,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形件321的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光轴323的中轴线与所述螺纹轴31的中轴线重合;第二圆形件322,端面与所述光轴3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撑开件3转动时,光轴323在连接孔13内部转动,第一圆形件321和第二圆形件322用于限位光轴323,使其不发生相对于连接孔13的轴向运动。
[0043]
所述连接孔13的位于所述底座底面12的一端外扩形成用于可转动容纳所述第二圆形件322的第二环形容纳空间132。所述连接孔13的位于所述底座顶面11的一端外扩形成用于可转动容纳所述第一圆形件的第一环形容纳空间131。当撑开件3转动时,第一圆形件321和第二圆形件322分别在第一环形容纳空间131和第二环形容纳空间132内部主动,避免拉扯损伤人体组织。
[0044]
所述驱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螺纹轴另一端端部的一字凹槽或十字凹槽33。方便采用类似螺丝刀的工具施力驱动撑开件转动。所述防滑结构为成型在所述底座底面12上的锥形尖4。当撑开件3转动使得顶盖2远离底座1以撑紧钢丝时,锥形尖4在钢丝的紧勒作用下容易刺入股骨,从而牢固定位固定在股骨上。
[0045]
所述钢丝限位结构为成型下所述顶盖顶面21上的钢丝容纳凹槽24。采用钢丝捆扎股骨时,直接使钢丝穿过钢丝容纳凹槽即可,操作方便。
[0046]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钢丝限位结构也可以为成型在所述顶盖2上隧道通孔25。所述隧道通孔25的朝向所述顶盖底面22一侧的端部为尖形或弧形。采用钢丝捆扎股骨时,使钢丝从隧道通孔25的一端插入另一端伸出,这种隧道通孔结构,独立于人体组织,钢丝不会将一部分人体组织捆扎到隧道通孔25内部,方便拆卸;隧道通孔25的朝向顶盖底面22一侧的端部为尖形或弧形,使得捆扎后的钢丝稳定的尖的位置或弧形的最顶端位置,避免发生左右位移。
[0047]
本实施例中钢丝辅助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在需要使用钢丝捆扎股骨时,先将组装好的钢丝辅助固定装置贴合在股骨的相应位置,优选为非损伤位置,具体是将设置有锥形尖4的底座底面12一侧紧贴股骨面,使用钢丝缠绕股骨,并同时穿过钢丝容纳凹槽24或隧道通孔25,勒紧缠绕多圈后打结,使用工具与十字凹槽33结合,驱动撑开件3的螺纹轴31转动,辅助固定住底座1和顶盖2的位置,使顶盖2逐渐远离底座1移动,顶盖2外撑,进而进一步拉紧钢丝,使钢丝收紧固定在股骨上;钢丝收紧的同时,钢丝的收紧力使得设置在底座底面12上的锥形尖4与股骨面紧密结合,从而使底座1牢固定位固定在股骨上;牢固固定的底座1,进一步通过设置在顶盖2上的钢丝容纳凹槽24或隧道通孔5限位住了钢丝的位置,起到防止钢丝滑移的作用。
[004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