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文档序号:24561933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背景技术: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氧气筒是用来供给病人氧气,从而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力的常用医疗器械。

在临床治疗中,吸氧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昏迷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维持吸氧状态是保证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年纪较大或行走不便的患者往往需要借助轮椅在室内、室外活动、或外出进行检查会诊,这个时候一般需要专门两个人协同陪护患者,一人负责推轮椅,另一人负责提着氧气筒。

现有的氧气筒套往往需要专门一个人提着或背着,而氧气筒又非常重,非常耗费人力和体力;且目前使用的氧气筒套看不清氧气剩余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氧气筒套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方便携带患者使用的物品,临床使用效果不佳。如果设计一个能将氧气筒固定在在轮椅上的氧气筒套,便节约了人力,在氧气筒套上设置多个放置袋便可以携带患者的病例、水杯及药物等,这样减少了带药的丢失及损坏,也防止了病历的丢失缺页。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氧气筒套往往需要专门一个人提着或背着,而氧气筒又非常重,非常耗费人力和体力;且目前使用的氧气筒套看不清氧气剩余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氧气筒套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方便携带患者使用的物品,临床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氧气筒套往往需要专门一个人提着或背着,而氧气筒又非常重,非常耗费人力和体力;且目前使用的氧气筒套看不清氧气剩余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氧气筒套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方便携带患者使用的物品,临床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其包括氧气筒套本体以及设置在氧气筒套本体顶端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氧气筒套本体外侧设置物品放置袋,在氧气筒套本体外侧上端设置用于将氧气筒套本体悬挂在轮椅上的悬挂结构,在所述盖体上设置用于观察氧气筒氧含量的观察窗;所述物品放置袋与氧气筒套本体一体连接,悬挂结构与氧气筒套本体一体连接,盖体与氧气筒套本体组合连接;通过将氧气筒放在氧气筒套内,将悬挂结构挂在轮椅上,可以实现将氧气筒固定在轮椅上的目的,物品放置袋的设置方便携带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观察窗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观察氧气筒的氧含量,以便及时更换氧气筒。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套本体设置为矩形体或圆柱体形状的氧气筒套;生产时,可以根据临床需求制作形状合适的氧气筒套。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套本体设置为矩形体形状的氧气筒套;此种形状的氧气筒套制作工艺简单,且方便设置物品放置袋,便于临床使用。

进一步,所述物品放置袋包括病例放置袋、药物放置袋及水杯放置袋,病例放置袋设置在所述氧气筒套的后侧即靠近推轮椅人员的一侧,药物放置袋及水杯放置袋分别设置在氧气筒套的左右两侧;此种设置的病例放置袋靠近推轮椅的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一侧,方便取出或放入病例,药物放置袋及水杯放置袋用来放置药物及患者的水杯,也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进一步,所述盖体与氧气筒套通过拉链组合连接;此种设置方便将盖体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所述盖体和氧气筒套上端均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此种设置可以实现盖体与氧气筒套通过拉链的有效连接。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中央,观察窗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观察窗方便观察氧气筒的氧含量。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设置为矩形的观察窗,观察窗的尺寸小于所述盖体的尺寸,观察窗的长度设置为5-15cm,观察窗的宽度设置为5-15cm;此种设置的观察窗能够满足对氧含量观察的需求。

进一步,所述观察窗的长度设置为10cm,观察窗的宽度设置为10cm;此种设置的观察窗大小合适,方便观察氧含量。

进一步,所述悬挂结构设置为悬挂环,悬挂环与所述氧气筒套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将悬挂环悬挂在轮椅的扶把上,从而将氧气筒套固定在轮椅上。

进一步,在所述氧气筒套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悬挂环,两侧的悬挂环对称设置;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悬挂在轮椅上的氧气筒套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氧气筒套上设置用于将输氧管穿过的输氧管穿过孔;输氧管从输氧管穿过孔穿出,输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筒,另一端连接患者端。

进一步,所述输氧管穿过孔设置在氧气筒套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或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输氧管穿过孔;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输氧管从位置合适的输氧管穿过孔穿出。

进一步,在所述氧气筒套内部设置一用于固定氧气筒的氧气筒固定结构;氧气筒固定结构能够避免氧气筒倾倒,维持患者的氧气供给。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固定结构设置为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与氧气筒套内壁一体连接;使用时,将氧气筒放在弹性固定带与氧气筒套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的作用,将氧气筒固定,弹性固定带因自身具有弹性而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氧气筒。

进一步,设置1-3个所述弹性固定带,保证氧气筒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2个所述弹性固定带,两个弹性固定带分别设置在所述氧气筒套内壁的中部和中下部;此种设置能够保证氧气筒处于垂直状态。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套采用软质布料制作,弹性固定带与氧气筒套缝接。

或者,所述氧气筒固定结构设置为圆柱形的固定筒,固定筒设置在氧气筒套底部,固定筒与氧气筒套底部一体连接;使用时,将氧气筒放在固定筒内,保证氧气筒处于竖直状态,维持氧气的正常供给。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套底部和所述固定筒均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氧气筒套能够保证与固定筒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氧气筒的稳定性。

或者,所述氧气筒固定结构设置为弹性推杆,弹性推杆包括弹簧、设置在弹簧两端的弹簧固定板及推板,其中一端的弹簧固定板与氧气筒套内壁一体连接,另一端的弹簧固定板与推板一体连接,弹簧固定板与弹簧一体连接;此种设置的弹性推杆因具有弹性而适用于固定各种规格的氧气筒,使用范围广。

进一步,所述推板设置为圆形或矩形的推板,推板与氧气筒接触的一面向氧气筒方向凸出;此种设置的推板可以很好的与氧气筒接触,从而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在所述氧气筒套的各个内壁上均设置所述弹性推杆;此种设置使氧气筒得到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保证氧气筒处于垂直状态。

进一步,所述弹性推杆设置在所述氧气筒套的中部或下半部分;此种设置的弹性推杆作用于氧气筒的中部或下部,保证氧气筒的稳定。

进一步,所述氧气筒套的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一体连接;此种设置的氧气筒套可以与弹性推杆有效连接,实现弹性推杆固定氧气筒的功能。

使用时,首先将氧气筒套悬挂在轮椅上,将盖体与氧气筒套之间的拉链拉开,打开盖体,然后将氧气筒放在氧气筒套内,通过弹性固定带、或固定筒、或弹性推杆将氧气筒进行固定,保证氧气筒处于垂直状态;之后,将患者端的输氧管经过输氧管穿过孔穿进氧气筒套内部与氧气筒连接,连接完成后,打开开关、调整氧流量,进行吸氧;需要外出时,则将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必备物品放在相应的物品放置袋内,以备使用。

与现有技术的氧气筒套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将氧气筒固定在轮椅上的目的,节省人力,且可以通过氧气筒套顶部的观察窗观察氧气筒的氧气含量,以便调整合适的吸氧量或及时更换氧气筒;另外,物品放置袋的设置方便携带患者的病例、药物以及水杯等,避免物品丢失或遗忘;氧气筒固定结构能够保证氧气筒处于竖直状态,放置氧气筒倾斜或倾倒,从而维持正常的氧气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带的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放在固定筒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推杆固定氧气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推杆设置在氧气筒套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推杆固定氧气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推杆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推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筒套;11、盖体;111、观察窗;112、拉链;12、病例放置袋;13、药物放置袋;14、水杯放置袋;15、悬挂环;16、输氧管穿过孔;2、弹性固定带;3、固定筒;4、弹性推杆;41、弹簧固定板;42、推板;43、弹簧;5、氧气筒;51、氧气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方案中的拉链和氧气筒均是现有技术,说明书附图仅作简单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轻易实施,因此本技术方案不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其包括矩形体氧气筒套1本体以及设置在氧气筒套1本体顶端的盖体11,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设置物品放置袋,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上端设置用于将氧气筒套1本体悬挂在轮椅上的悬挂结构,在盖体11上设置用于观察氧气筒5氧含量的观察窗111;物品放置袋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悬挂结构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盖体11与氧气筒套1本体组合连接;通过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将悬挂结构挂在轮椅上,可以实现将氧气筒5固定在轮椅上的目的,物品放置袋的设置方便携带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观察窗111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以便及时更换氧气筒5。

物品放置袋包括病例放置袋12、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病例放置袋12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后侧即靠近推轮椅人员的一侧,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分别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右两侧;此种设置的病例放置袋12靠近推轮椅的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一侧,方便取出或放入病例,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用来放置药物及患者的水杯,也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盖体11与氧气筒套1通过拉链112组合连接;盖体11和氧气筒套1上端均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观察窗111设置在盖体11的中央,观察窗111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方便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观察窗111设置为矩形的观察窗111,观察窗111的尺寸小于盖体11的尺寸,观察窗111的长度设置为10cm,观察窗111的宽度设置为10cm;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大小合适,方便观察氧含量。

悬挂结构设置为悬挂环15,悬挂环15与氧气筒套1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将悬挂环15悬挂在轮椅的扶把上,从而将氧气筒套1固定在轮椅上。在氧气筒套1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悬挂环15,两侧的悬挂环15对称设置;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悬挂在轮椅上的氧气筒套1的稳定性。

在氧气筒套1上设置用于将输氧管穿过的输氧管穿过孔16;输氧管从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输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筒5,另一端连接患者端。输氧管穿过孔16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或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输氧管穿过孔16;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输氧管从位置合适的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

在氧气筒套1内部设置一用于固定氧气筒5的氧气筒5固定结构;氧气筒5固定结构设置为弹性固定带2,弹性固定带2与氧气筒套1内壁一体连接;使用时,将氧气筒5放在弹性固定带2与氧气筒套1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2的作用,将氧气筒5固定,弹性固定带2因自身具有弹性而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氧气筒5。设置2个弹性固定带2,保证氧气筒5的稳定性。氧气筒套1采用软质布料制作,弹性固定带2与氧气筒套1缝接。

氧气筒套1的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一体连接;此种设置的氧气筒套1可以与弹性推杆4有效连接,实现弹性推杆4固定氧气筒5的功能。

使用时,首先将氧气筒套1悬挂在轮椅上,将盖体11与氧气筒套1之间的拉链112拉开,打开盖体11,然后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通过弹性固定带2、或固定筒3、或弹性推杆4将氧气筒5进行固定,保证氧气筒5处于垂直状态;之后,将患者端的输氧管经过输氧管穿过孔16穿进氧气筒套1内部与氧气筒5连接,连接完成后,打开开关、调整氧流量,进行吸氧;需要外出时,则将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必备物品放在相应的物品放置袋内,以备使用。

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其包括矩形体氧气筒套1本体以及设置在氧气筒套1本体顶端的盖体11,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设置物品放置袋,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上端设置用于将氧气筒套1本体悬挂在轮椅上的悬挂结构,在盖体11上设置用于观察氧气筒5氧含量的观察窗111;物品放置袋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悬挂结构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盖体11与氧气筒套1本体组合连接;通过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将悬挂结构挂在轮椅上,可以实现将氧气筒5固定在轮椅上的目的,物品放置袋的设置方便携带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观察窗111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以便及时更换氧气筒5。

物品放置袋包括病例放置袋12、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病例放置袋12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后侧即靠近推轮椅人员的一侧,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分别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右两侧;此种设置的病例放置袋12靠近推轮椅的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一侧,方便取出或放入病例,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用来放置药物及患者的水杯,也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盖体11与氧气筒套1通过拉链112组合连接;盖体11和氧气筒套1上端均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观察窗111设置在盖体11的中央,观察窗111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方便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观察窗111设置为矩形的观察窗111,观察窗111的尺寸小于盖体11的尺寸,观察窗111的长度设置为10cm,观察窗111的宽度设置为10cm;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大小合适,方便观察氧含量。

悬挂结构设置为悬挂环15,悬挂环15与氧气筒套1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将悬挂环15悬挂在轮椅的扶把上,从而将氧气筒套1固定在轮椅上。在氧气筒套1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悬挂环15,两侧的悬挂环15对称设置;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悬挂在轮椅上的氧气筒套1的稳定性。

在氧气筒套1上设置用于将输氧管穿过的输氧管穿过孔16;输氧管从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输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筒5,另一端连接患者端。输氧管穿过孔16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或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输氧管穿过孔16;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输氧管从位置合适的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

在氧气筒套1内部设置一用于固定氧气筒5的氧气筒5固定结构;氧气筒5固定结构设置为圆柱形的固定筒3,固定筒3设置在氧气筒套1底部,固定筒3与氧气筒套1底部一体连接;氧气筒套1底部和固定筒3均采用硬质材料制作,使用时,将氧气筒5放在固定筒3内,保证氧气筒5处于竖直状态,维持氧气的正常供给。

氧气筒套1的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一体连接;此种设置的氧气筒套1可以与弹性推杆4有效连接,实现弹性推杆4固定氧气筒5的功能。

使用时,首先将氧气筒套1悬挂在轮椅上,将盖体11与氧气筒套1之间的拉链112拉开,打开盖体11,然后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通过弹性固定带2、或固定筒3、或弹性推杆4将氧气筒5进行固定,保证氧气筒5处于垂直状态;之后,将患者端的输氧管经过输氧管穿过孔16穿进氧气筒套1内部与氧气筒5连接,连接完成后,打开开关、调整氧流量,进行吸氧;需要外出时,则将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必备物品放在相应的物品放置袋内,以备使用。

实施例3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

一种多功能轮椅氧气筒套,其包括矩形体氧气筒套1本体以及设置在氧气筒套1本体顶端的盖体11,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设置物品放置袋,在氧气筒套1本体外侧上端设置用于将氧气筒套1本体悬挂在轮椅上的悬挂结构,在盖体11上设置用于观察氧气筒5氧含量的观察窗111;物品放置袋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悬挂结构与氧气筒套1本体一体连接,盖体11与氧气筒套1本体组合连接;通过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将悬挂结构挂在轮椅上,可以实现将氧气筒5固定在轮椅上的目的,物品放置袋的设置方便携带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观察窗111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以便及时更换氧气筒5。

物品放置袋包括病例放置袋12、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病例放置袋12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后侧即靠近推轮椅人员的一侧,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分别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右两侧;此种设置的病例放置袋12靠近推轮椅的医护人员、家属或陪护人员一侧,方便取出或放入病例,药物放置袋13及水杯放置袋14用来放置药物及患者的水杯,也可以放置其他物品。

盖体11与氧气筒套1通过拉链112组合连接;盖体11和氧气筒套1上端均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观察窗111设置在盖体11的中央,观察窗111采用无色透明材料制作;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方便观察氧气筒5的氧含量。观察窗111设置为矩形的观察窗111,观察窗111的尺寸小于盖体11的尺寸,观察窗111的长度设置为10cm,观察窗111的宽度设置为10cm;此种设置的观察窗111大小合适,方便观察氧含量。

悬挂结构设置为悬挂环15,悬挂环15与氧气筒套1一体连接;此种设置通过将悬挂环15悬挂在轮椅的扶把上,从而将氧气筒套1固定在轮椅上。在氧气筒套1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分别设置一悬挂环15,两侧的悬挂环15对称设置;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悬挂在轮椅上的氧气筒套1的稳定性。

在氧气筒套1上设置用于将输氧管穿过的输氧管穿过孔16;输氧管从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输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筒5,另一端连接患者端。输氧管穿过孔16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左侧壁上或右侧壁上,或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输氧管穿过孔16;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输氧管从位置合适的输氧管穿过孔16穿出。

在氧气筒套1内部设置一用于固定氧气筒5的氧气筒5固定结构;氧气筒5固定结构设置为弹性推杆4,弹性推杆4包括弹簧43、设置在弹簧43两端的弹簧固定板41及推板42,其中一端的弹簧固定板41与氧气筒套1内壁一体连接,另一端的弹簧固定板41与推板42一体连接,弹簧固定板41与弹簧43一体连接;推板42设置为圆形或矩形的推板42,推板42与氧气筒5接触的一面向氧气筒5方向凸出;此种设置的推板42可以很好的与氧气筒5接触,从而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在氧气筒套1的各个内壁上均设置弹性推杆4;此种设置使氧气筒5得到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保证氧气筒5处于垂直状态。弹性推杆4设置在氧气筒套1的中部或下半部分;此种设置的弹性推杆4作用于氧气筒5的中部或下部,保证氧气筒5的稳定。

氧气筒套1的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作,氧气筒套1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一体连接;此种设置的氧气筒套1可以与弹性推杆4有效连接,实现弹性推杆4固定氧气筒5的功能。

使用时,首先将氧气筒套1悬挂在轮椅上,将盖体11与氧气筒套1之间的拉链112拉开,打开盖体11,然后将氧气筒5放在氧气筒套1内,通过弹性固定带2、或固定筒3、或弹性推杆4将氧气筒5进行固定,保证氧气筒5处于垂直状态;之后,将患者端的输氧管经过输氧管穿过孔16穿进氧气筒套1内部与氧气筒5连接,连接完成后,打开开关、调整氧流量,进行吸氧;需要外出时,则将患者的病例、药物、水杯等必备物品放在相应的物品放置袋内,以备使用。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