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7214发布日期:2021-03-23 11:0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

[

背景技术:
]

医用导管是常见的插入式医疗器械,按照用途可分为导尿管、止血导管、子宫造影导管等,医用导管可以将病人体内的积液排出到体外,也可以向病人体内输送药物或置入其他细长器械。医用导管的材质主要包括乳胶、天然橡胶、聚氯乙烯、硅胶等,医用导管的结构包括有管体以及与管体密封连接的多个接头,管体内设有多个独立的通道,每个通道对应一个与其相连通的接头。现有的医用导管主要结构一般由管体和接头组成,下面以具有两个独立通道的管体为例,结合图37具体说明其生产过程:首先通过挤出工艺制造出具有两个独立通道的管体2,裁剪一定长度的管体2,模芯包括有第一模芯93和第二模芯94,模具包括有下模具91和上模具92,将第一模芯93和第二模芯94分别插入管体2的各个通道,然后将第一模芯93和第二模芯94放进下模具91的下模腔911中,将上模具92与下模具91合起来,下模腔911与上模腔921围成用于形成接头的模腔,通过高温高压将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经由上模具92的通孔96注入模腔内,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填满模腔内的空隙,接头成型后分开上模具92和下模具91,将第一模芯93和第二模芯94从下模具91中拆卸下来,将第一模芯93和第二模芯94从管体2中拆出,即形成与管体2密封连接的接头,从而制成医用导管。

现有结构的医用导管的生产过程具有以下缺陷:

第一,由于管体2的各个独立通道直径微小,工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模芯对准插入各个独立通道,当通道数量较多或通道直径较小时,工人可能还需要放大镜和专用治具才能很好的将更多的模芯插入管体2对应的独立通道中,该生产过程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时间,效率低下,并且由于管体2是弹性材料无法进行定位,从而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生产,造成医用导管成品的成本很高,在实际的生产测算中,一个工人一天有效工作时间为10小时,最多能生产1500个现有结构的医用导管,并且成品的合格率为90%左右;

第二,模芯与接头之间存在反扣位,接头成型后,接头从模芯拆卸出来十分困难,并且可能会破坏医用导管的结构,需要工人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小心翼翼地将接头从模芯拆卸下来,该生产过程的生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

第三、由于生产过程工序多,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就多,检验人员数量和工作量就要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医用导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生产时能够先分别单独生产管体、接头总成和密封结构,然后将三者组装在一起,生产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导管所需要的人工少,自动化生产程度高,大大的节省生产时间,从而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合格率,市场竞争力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导管,包括有接头总成和管体,所述接头总成至少有三个接头,所述接头总成包括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管体的一端与第三接头密封连接且部分伸入第一接头内而与第一接头密封连接,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与第一接头相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管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二接头之间设有使二者相通的第一连通结构,所述第二通道伸入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一封堵件,所述接头总成与管体之间设有使二者密封连接且使接头总成的多个接头内腔相互分隔开的密封结构,所述接头总成、管体和密封结构三者为分体结构,所述接头总成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管体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三接头的接口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密封结构脱离接头总成的限位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开设在管体的外管壁上且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一开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使管体与第一接头密封连接的上密封环,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有使管体与第三接头密封连接的下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与下密封环间隔设置而形成连通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接头的连通空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上密封环与第一接头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下密封环与第三接头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所述第一外凸筋与上密封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外凸筋与下密封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密封环,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开设在管体的外管壁上且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通结构还包括有开设在密封环的侧壁上且分别与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接头相连通的密封环第一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密封环与第一接头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密封环与第三接头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所述密封环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外凸筋与第二外凸筋之间,所述第一外凸筋或所述第二外凸筋与密封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并且分别与密封环第一开口和管体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内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密封环的外环面上并且分别与第二接头和密封环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密封结构为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将管体的外管壁与接头总成的内壁密封粘贴在一起,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开设在管体的外管壁上且分别与第二通道和第二接头相连通的管体第一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管体与第一接头之间设有若干个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所述管体与第三接头之间设有若干个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所述管体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外凸筋与第二外凸筋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一连通结构包括有设置在管体的外管壁上并且分别与第二接头和管体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限位结构为第三接头的端部向端口中心延伸收窄的限位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二接头的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管体在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五开口,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五开口相通的第一球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管体在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相通的第二球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管体在接头总成和第二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将第一通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管体第五开口,所述管体靠近第二封堵件的一端密封连接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第一球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管体远离接头总成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通的第一球囊,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与管体密封连接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供微型摄像头穿过而到达第一球囊内腔的内环开口,微型摄像头穿过内环开口后密封圈紧套在导线上且导线能相对密封圈往复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接头总成还包括有第四接头,所述管体上还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伸入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三封堵件,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三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二开口,所述密封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管体第二开口和第四接头相连通的密封环第二开口,所述密封环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外凸筋与第二外凸筋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一开口和管体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内凹槽,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二接头和密封环第一开口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二开口和管体第二开口相通的第二内凹槽,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第四接头和密封环第二开口相通的第二外凹槽,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阻隔第一内凹槽与第二内凹槽的内阻隔部,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阻隔第一外凹槽与第二外凹槽的外阻隔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二接头的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所述管体在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五开口,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五开口相通的第一球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管体在管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还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相通的第二球囊,所述第四接头的端口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通道远离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八封堵件,所述管体在第一球囊与第二球囊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将第三通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管体第七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第四接头的端口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通道远离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八封堵件,所述管体在管体第二开口和第八封堵件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三通道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相通的第二球囊。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管体连接有用于封堵第一通道的第九封堵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接头总成还包括有第五接头,所述管体上还开设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伸入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四封堵件,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四通道相通的管体第三开口,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管体第三开口相通的第三内凹槽,所述密封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内凹槽相通的密封环第三开口,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三开口和第五接头相通的第三外凹槽,若干个所述内阻隔部将第一内凹槽、第二内凹槽与第三内凹槽三者相互分隔开,若干个所述外阻隔部将第一外凹槽、第二外凹槽与第三外凹槽三者相互分隔开,所述密封环第三开口和第三外凹槽分别位于第一外凸筋与第二外凸筋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医用导管,所述接头总成还包括有第六接头,所述管体上还开设有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伸入接头总成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五封堵件,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五通道相通的管体第四开口,所述密封环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管体第四开口相通的第四内凹槽,所述密封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内凹槽相通的密封环第四开口,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四开口和第六接头相通的第四外凹槽,若干个所述内阻隔部将第一内凹槽、第二内凹槽、第三内凹槽与第四内凹槽四者相互分隔开,若干个所述外阻隔部将第一外凹槽、第二外凹槽、第三外凹槽与第四外凹槽四者相互分隔开,所述密封环第四开口和第四外凹槽分别位于第一外凸筋与第二外凸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能够先单独分别生产管体、接头总成和密封结构,管体、接头总成和密封结构能够批量化生产,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密封结构很容易的将管体和接头总成密封连接在一起,管体和接头总成密封连接后接头总成上的各个接头与管体上对应的通道能够连通,各组接头和通道连通后相互之间不会干扰,管体和接头总成在组装时能够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生产程度高,在实际的生产测算中,一个工人一天有效工作时间为10小时,最多能生产12000个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导管,并且合格率接近100%,本实用新型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经济效益突出显著。

2、管体和接头总成组装完成后,本实用新型使用限位结构能够很好的避免管体在被拉扯时密封结构从接头总成上脱落,密封结构被牢固地固定在管体与接头总成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使用稳定性强。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环与管体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后再装入接头总成中,密封环与接头总成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而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批量化生产的成本更低,组装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更强。

4、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生产工序简单,成品合格率高,能够大大的减少产品检验的工作量,很好的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y”形接头总成结构之一的剖视图;

图2是“t形”接头总成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y”形接头总成结构之二的剖视图;

图4是“y”形接头总成结构之三的剖视图;

图5是管体结构之一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管体结构之一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密封环结构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密封环结构之二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b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密封环结构之三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c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剖视图之一;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剖视图;

图23是密封环结构之四的平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d-d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剖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一的剖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二的剖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三的剖视图;

图29是密封环结构之五的立体图之一;

图30是密封环结构之五的立体图之二;

图31是管体结构之二的局部立体图;

图32是接头总成结构之五的立体图;

图33是密封环结构之六的立体图之一;

图34是密封环结构之六的立体图之二;

图35是管体结构之三的局部立体图;

图36是接头总成结构之六的立体图;

图37是现有结构的医用导管生产时所用模具和模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6所示,一种医用导管,包括有接头总成1和管体2,所述接头总成1至少有三个接头,所述接头总成1包括有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12和第三接头13,所述管体2的一端与第三接头13密封连接且部分伸入第一接头11内而与第一接头11密封连接,所述管体2上开设有与第一接头11相通的第一通道2a1,所述管体2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2a2,所述第二通道2a2与第二接头12之间设有使二者相通的第一连通结构3,所述第二通道2a2伸入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一封堵件51,所述接头总成1与管体2之间设有使二者密封连接且使接头总成1的多个接头内腔相互分隔开的密封结构6,所述接头总成1、管体2和密封结构6三者为分体结构,所述接头总成1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管体2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具体地,接头总成1至少有三个接头,接头总成1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管体2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管体2内设有至少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在管体2内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不相连通,管体2与接头总成1中的一个接头连接后,管体2的各个通道分别与接头总成1的剩余接头一一对应连通。当接头总成1设有三个接头时,接头总成1呈“t”形或者“y”形的结构。密封结构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密封结构6也可以是粘合剂。

管体2、接头总成1和密封结构6三者为分体结构并且生产时可以分开单独批量化生产,批量化生产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在组装时密封结构6很容易的将管体2和接头总成1密封连接在一起,二者密封连接后接头总成1上的各个接头与管体2上对应的通道能够连通,并且各组接头和通道连通后相互之间不会干扰,管体2和接头总成1在组装成医用导管时也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生产程度高,在实际的生产测算中,一个工人一天有效工作时间为10小时,最多能生产12000个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导管,并且合格率接近100%,本实用新型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好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经济效益突出显著。

所述第三接头13的接口端部设有用于限制密封结构6脱离接头总成1的限位结构18。管体2和接头总成1组装完成后,使用限位结构18能够很好的避免医用导管在被拉扯时密封结构6从接头总成1上脱落出来,密封结构6被牢固地固定在管体2与接头总成1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强,可减少医疗风险。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开设在管体2的外管壁上且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一开口2b1,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有使管体2与第一接头11密封连接的上密封环611,所述密封结构6还包括有使管体2与第三接头13密封连接的下密封环612,所述上密封环611与下密封环612间隔设置而形成连通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接头12的连通空间6a5。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上密封环611与第一接头11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6d1,所述密封结构6还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下密封环612与第三接头13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6d2,所述第一外凸筋6d1与上密封环61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第二外凸筋6d2与下密封环61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上密封环611位于管体第一开口2b1的上端,下密封环612位于管体第一开口2b1的下端,上密封环611和下密封环612间隔设置,二者之间的空隙能够连通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接头12,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方便可靠,密封防漏更加可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有密封环61,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开设在管体2的外管壁上且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一开口2b1,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还包括有开设在密封环61的侧壁上且分别与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接头12相连通的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密封环61的上端使管体2与第一接头11密封连接,密封环61的下端使管体2与第三接头13密封连接。在批量化生产时,通过挤出工艺批量化制造管体2,并且可以生产具有不同外径和不同通道数量的管体2,然后根据医用导管的需要裁减相应长度的管体2;同时可以批量化生产接头总成1,不同通道数量的管体2配套对应接头数量的接头总成1。由于接头总成1是统一生产的,第三接头13的规格不会改变,为了达到不同规格的管体2与统一规格的接头总成1之间密封连接,需要再单独批量化生产密封环61,密封环61的内径与管体2的外径匹配,密封环61的外径会比第三接头13和第一接头11的内径更大。在组装生产时,将管体第一开口2b1和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对准后,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与管体2的外管壁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然后将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和第二接头12对准后将密封环61装入接头总成1中,密封环61与接头总成1过盈配合而密封连接。

当管体2的通道数量和接头总成1的接头数量确定后,根据生产要求,管体2的外径规格会不同,但是批量化生产的接头总成1的第三接头13的尺寸是不变的,此时只需生产与管体2规格匹配的密封环61即可,无需生产具有不同规格第三接头13的接头总成1,批量化生产相同规格的接头总成1所节约的成本要大于生产不同内径规格的密封环61所产生的成本,并且组装管体2、接头总成1和密封环61的组装成本要小于在管体2上注塑成型接头总成1的注塑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批量化生产成本更低,组装更加简单方便,标准化模式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质量稳定性高。

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密封环61与第一接头11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6d1,所述密封结构6还包括有若干个设置在密封环61与第三接头13之间且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6d2,所述密封环第一开口6a1位于第一外凸筋6d1与第二外凸筋6d2之间,所述第一外凸筋6d1或所述第二外凸筋6d2与密封环6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如图11、图12、图15、图20、图21所示,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为环形凸筋,环形凸筋也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分别与密封环61一体成型,密封环61和接头总成1二者过盈装配在一起后,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会顶压接头总成1的内壁,使得密封环61与接头总成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接头总成1内各个接头内腔之间不会导通,结构更加简单,组装后的医用导管质量稳定性更高。

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设置在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并且分别与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和管体第一开口2b1相连通的第一内凹槽6c1。如图10、图12、图14、图15、图19至图21所示,第一内凹槽6c1设置在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第一内凹槽6c1可以为环绕在密封环61内环面的封闭环形凹槽或一段圆弧形的凹槽,第一内凹槽6c1也可以是围绕在密封第一环开口6a1四周的圆形凹槽,密封环第一开口6a1位于第一内凹槽6c1的槽底。将管体2的一端装入密封环61内时,由于密封环第一开口6a1或管体第一开口2b1比较小,可能会因位置偏差而使二者没有完全对准,从而造成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和管体第一开口2b1之间的连通效果不理想。通过设置第一内凹槽6c1,即使管体2一端装入密封环61内有一定的位置偏差也不会影响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和管体第一开口2b1之间的顺畅连通,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更强,成品合格率更高。

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设置在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并且分别与第二接头12和密封环第一开口6a1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6b1。如图9至图12、图14、图15、图19至图21所示,第一外凹槽6b1设置在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第一外凹槽6b1可以为环绕在密封环61外环面的封闭环形凹槽或一段圆弧形的凹槽,第一外凹槽6b1也可以是围绕在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四周的圆形凹槽,密封环第一开口6a1位于第一外凹槽6b1的槽底。将密封环61装入接头总成1内时,由于密封环第一开口6a1较小,密封环第一开口6a1有时会因位置偏差而没有与第二接头12完全对准,从而造成密封环第一开口6a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连通效果不理想。通过设置第一外凹槽6b1,即使密封环61装入接头总成1后有一定的位置偏差也不会影响密封环第一开口6a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顺畅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更强,成品合格率更高。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6为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将管体2的外管壁与接头总成1的内壁密封粘贴在一起,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开设在管体2的外管壁上且分别与第二通道2a2和第二接头12相连通的管体第一开口2b1。管体2的外管壁和第三接头13的内壁粘合密封连接,密封结构6为填充在管体2外管壁与接头总成1内壁之间的粘合剂,粘合剂使得管体2分别与第二接头12和第一接头11之间的连接更加密封和紧固,组装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更高。

所述管体2与第一接头11之间设有若干个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凸筋6d1,所述管体2与第三接头13之间设有若干个使二者密封连接的第二外凸筋6d2,所述管体第一开口2b1位于第一外凸筋6d1与第二外凸筋6d2之间。如图5和图16所示,所述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为环形凸筋,环形凸筋也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通过粘合剂分别粘贴在管体2上,管体2和接头总成1也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第一外凸筋6d1和第二外凸筋6d2会顶压接头总成1,使得管体2与接头总成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接头总成1内各个接头之间不会导通,结构更加简单,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更强。

所述第一连通结构3包括有设置在管体2的外管壁上并且分别与第二接头12和管体第一开口2b1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6b1。如图16所示,第一外凹槽6b1设置在管体2的外管壁上,第一外凹槽6b1可以为环绕在管体2外管壁的封闭环形凹槽或一段圆弧形的凹槽,第一外凹槽6b1也可以是围绕在管体第一开口2b1四周的圆形凹槽,第一管体开口2b1位于第一外凹槽6b1的槽底。将管体2与接头总成1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时,由于管体第一开口2b1较小,管体第一开口2b1有时会有位置偏差而没有与第二接头12完全对准,从而造成管体第一开口2b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连通效果不理想。通过设置第一外凹槽6b1,即使管体2装入接头总成1后有一定的位置偏差也不会影响管体第一开口2b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顺畅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稳定性更强。

所述限位结构18为第三接头13的端部向端口中心延伸收窄的限位部。如图4、图13至图15、图17至图22所示,第三接头13的端部向端口的中心延伸收窄形成限位部,在组装生产时先将密封环61和管体2的一端通过粘合剂密封连接,然后将管体2的另一端从第一接头11的端口进入接头总成1并且从第三接头13伸出来,用力拉扯管体2的另一端从而使密封环61与接头总成1过盈装配而密封连接,限位部能够很好的避免过度拉扯管体2时密封环61从第三接头13脱离出来,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组装后的医用导管密封效果和防脱落效果更好。

所述第二接头12的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171。如图13至图15所示,第一单向阀171只允许气体或液体从第二接头12外部向内部流动,能够阻止气体或液体从第二接头12的端口外泄。由于第二接头12、第一连通结构3、第二通道2a2是依次连通的,将注射器插入第一单向阀171,可以向第二接头12内注入液体,液体会到达充病人体内,也可以用注射器将病人体内的体液吸出来以便进行化验。

所述第二通道2a2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52,所述管体2在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封堵件52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五开口2b5,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五开口2b5相通的第一球囊71。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囊71位于管体2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第一球囊71具有弹性,第一球囊71未被充起时处于收缩状态,本实施例可作为导尿管,将管体2插入病人的尿管内,将注射器插入第一单向阀171,向第二接头12内注入无菌水,第一球囊71被充起后膨胀变大而将管体2固定在膀胱内,然后通过第一接头11和第一通道2a1可将病人体内的尿液引出体外。

所述管体2在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封堵件52之间的外管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2b6,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2b6相通的第二球囊72。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a2均与第一球囊71和第二球囊72相连通,本实施例可以作为尿道压迫止血用的导管。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可作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医用导管,所述第一通道2a1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52,所述管体2在接头总成1和第二封堵件52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将第一通道2a1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管体第五开口2b5,所述管体2靠近第二封堵件52的一端密封连接有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第一球囊71。

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2远离接头总成1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分别与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第一球囊71,所述第一通道2a1上设有与管体2密封连接的密封圈53,所述密封圈53上设有供微型摄像头81穿过而到达第一球囊71内腔的内环开口54,微型摄像头81穿过内环开口54后密封圈53紧套在导线82上且导线82能相对密封圈53往复滑动。密封圈53可设置在第一通道2a1内的任意位置,密封圈53与管体2相对固定。导线82与微型摄像头81电性连接,导线82穿过内环开口54,导线82的直径大于内环开口54的直径,使得导线82与密封圈53保持密封配合。导线82也可以套设钢管后穿过内环开口54,钢管的直径大于内环开口54的直径,使得钢管与密封圈53保持密封配合。本实施例可作为子宫造影导管,在使用时,先将导线82和微型摄像头81插入密封圈53,并使微型摄像头81到达第一球囊71内,然后将管体2插入子宫内,向第一球囊71内充入透明的气体或液体使第一球囊71膨胀变大,充起的第一球囊71能够将管体2固定在子宫内,也方便微型摄像头81进行拍摄。

如图23至图25所示,所述接头总成1还包括有第四接头14,所述管体2上还开设有第三通道2a3,所述第三通道2a3伸入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三封堵件55,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三通道2a3相通的管体第二开口2b2,所述密封环61的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管体第二开口2b2和第四接头14相连通的密封环第二开口6a2,所述密封环第二开口6a2位于第一外凸筋6d1与第二外凸筋6d2之间。所述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一开口6a1和管体第一开口2b1相连通的第一内凹槽6c1,所述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二接头12和密封环第一开口6a1相连通的第一外凹槽6b1,所述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二开口6a2和管体第二开口2b2相通的第二内凹槽6c2,所述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第四接头14和密封环第二开口6a2相通的第二外凹槽6b2,所述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阻隔第一内凹槽6c1与第二内凹槽6c2的内阻隔部62,所述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阻隔第一外凹槽6b1与第二外凹槽6b2的外阻隔部6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凸筋6d1、第二外凸筋6d2、内阻隔部62、外阻隔部63和密封环6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内阻隔部62分布在第一内凹槽6c1与第二内凹槽6c2之间,外阻隔部63分布在第一外凹槽6b1与第二外凹槽6b2之间;接头总成1有四个接头,管体2有三个通道,密封环61有两个开口,接头总成1、管体2和密封环61三者密封组装在一起后,第一接头11与第一通道2a1相通形成第一组连通管路,第二接头12与第二通道2a2相通形成第二组连通管路,第四接头14与第三通道2a3相通形成第三组连通管路,各组的连通管路相互独立彼此不会干扰。

所述第二接头12的端口设有第一单向阀171,所述第二通道2a2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二封堵件52,所述管体2在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封堵件52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五开口2b5,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五开口2b5相通的第一球囊71。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接头14与第三通道2a3相通形成第三组连通管路可作为向病人体内注射药物的管路,本实施例功能更加丰富,集成度更高。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可作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医用球囊导管,所述管体2在管体第一开口2b1和第二封堵件52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2a2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2b6,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还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2b6相通的第二球囊72,所述第四接头14的端口设有第二单向阀172,所述第三通道2a3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八封堵件58,所述管体2在第一球囊71与第二球囊72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将第三通道2a3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管体第七开口2b7。第二通道2a2均与第一球囊71和第二球囊72相连通,将管体2插入病人尿道内,将注射器插入第一单向阀171,向第二接头12内注入无菌气体或液体,第一球囊71和第二球囊72被充起后膨胀变大而将管体2固定在尿道内,前列腺此时位于第一球囊71和第二球囊72之间,将另一个注射器插入第二单向阀172,向第四接头14内注入药物,药物会定向的到达前列腺,治疗更加精准高效。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可作为扩张子宫用的球囊导管,所述第四接头14的端口设有第二单向阀172,所述第三通道2a3远离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八封堵件58,所述管体2在管体第二开口2b2和第八封堵件58之间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三通道2a3相通的管体第六开口2b6,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密封连接有与管体第六开口2b6相通的第二球囊72。所述管体2还可以连接有用于封堵第一通道2a1的第九封堵件59。

如图29至图32所示,所述接头总成1还包括有第五接头15,所述管体2上还开设有第四通道2a4,所述第四通道2a4伸入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四封堵件56,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四通道2a4相通的管体第三开口2b3,所述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管体第三开口2b3相通的第三内凹槽6c3,所述密封环6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内凹槽6c3相通的密封环第三开口6a3,所述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三开口6a3和第五接头15相通的第三外凹槽6b3,若干个所述内阻隔部62将第一内凹槽6c1、第二内凹槽6c2与第三内凹槽6c3三者相互分隔开,若干个所述外阻隔部63将第一外凹槽6b1、第二外凹槽6b2与第三外凹槽6b3三者相互分隔开,所述密封环第三开口6a3和第三外凹槽6b3分别位于第一外凸筋6d1与第二外凸筋6d2之间。内阻隔部62分别位于第一内凹槽6c1与第二内凹槽6c2之间、第二内凹槽6c2与第三内凹槽6c3之间、第三内凹槽6c3与第一内凹槽6c1之间,外阻隔部63分别位于第一外凹槽6b1与第二外凹槽6b2之间、第二外凹槽6b2与第三外凹槽6b3之间、第三外凹槽6b3与第一外凹槽6b1之间;接头总成1有五个接头,管体2有四个通道,密封环61有三个开口,第五接头15与第四通道2a4相通形成第四组连通管路,第四组连通管路与其他三组连通管路相互独立彼此不会干扰。

如图33至图36所示,所述接头总成1还包括有第六接头16,所述管体2上还开设有第五通道2a5,所述第五通道2a5伸入接头总成1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通道口的第五封堵件57,所述管体2的外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五通道2a5相通的管体第四开口2b4,所述密封环61的内环面上开设有与管体第四开口2b4相通的第四内凹槽6c4,所述密封环6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四内凹槽6c4相通的密封环第四开口6a4,所述密封环61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分别与密封环第四开口6a4和第六接头16相通的第四外凹槽6b4,若干个所述内阻隔部62将第一内凹槽6c1、第二内凹槽6c2、第三内凹槽6c3与第四内凹槽6c4四者相互分隔开,若干个所述外阻隔部63将第一外凹槽6b1、第二外凹槽6b2、第三外凹槽6b3与第四外凹槽6b4四者相互分隔开,所述密封环第四开口6a4和第四外凹槽6b4分别位于第一外凸筋6d1与第二外凸筋6d2之间。内阻隔部62分别位于第一内凹槽6c1与第二内凹槽6c2之间、第二内凹槽6c2与第三内凹槽6c3之间、第三内凹槽6c3与第四内凹槽6c4之间、第四内凹槽6c4与第一内凹槽6c1之间,外阻隔部63分别位于第一外凹槽6b1与第二外凹槽6b2之间、第二外凹槽6b2与第三外凹槽6b3之间、第三外凹槽6b3与第四外凹槽6b4之间、第四外凹槽6b4与第一外凹槽6b1之间;接头总成1有六个接头,管体2有五个通道,密封环61有四个开口,第六接头16与第五通道2a5相通形成第五组连通管路,第五组连通管路与其他四组连通管路相互独立彼此不会干扰。

所述接头总成1、管体2以及密封环61分别为pe、pp、pvc、pu、tpe、abs等塑胶、橡胶或者硅胶,所述第一封堵件51、第二封堵件52、第三封堵件55、第四封堵件56、第五封堵件57、第八封堵件58分别为填充在各个通道端口的塑胶、橡胶或者乳胶。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生产工序简单,成品合格率高,能够大大的减少产品检验的工作量,很好的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