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3159发布日期:2021-02-18 20: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刀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刀。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外科手术中普遍使用电刀来分离皮下组织、分离筋膜、打开关节囊、电凝止血等操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脂肪、蛋白质等软组织在电切或电凝过程中会由于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其中95%的颗粒物粒径在0.3~5微米之间。不仅产生较为难闻的气味,还会遮挡外科医生的视野,影响医生的精细操作。
[0003]
目前,手术室主要依靠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手术,或者通过吸引器来清除手术烟雾。但是层流手术室主要监测室内细菌浓度和空气的静压差,对可吸入颗粒物缺乏有效的监测,而单独的吸引器需要医生助理手持负压吸引系统吸除烟雾,更需要随着医生同步移动,容易干扰术者手术操作。
[0004]
因此设计一种做手术时可以有效的去除手术烟雾,且完全由医生自己控制,不干扰手术操作进程的电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刀,其可以高效的清除手术烟雾,由主刀医生自己控制,不干扰主刀手术操作进程,能够减少手术室pm10和pm2.5的含量,减轻外科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损害。
[0006]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电刀,包括,
[0008]
电刀头部以及电刀体部;
[0009]
设置于所述电刀体部外侧的的通道;
[0010]
与所述通道连通并靠近所述电刀头部的气孔;
[0011]
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且用于改变所述通道内空气压力的增压件;
[0012]
与所述通道连通且远离所述电刀头部的吸引管。
[0013]
优选的,所述电刀头部与所述气孔之间的距离为2.54cm~5.08cm。
[0014]
优选的,还包括,
[0015]
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释压口;
[0016]
用于阻止通过释压口进行通道内外气体交换的释压阀。
[0017]
优选的,所述释压阀为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通道连接。
[0018]
优选的,还包括
[0019]
靠近所述释压口并与所述释压阀连接的滑道;
[0020]
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用于卡住所述释压阀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0021]
与所述释压阀连接且设置在所述通道外的推杆。
[0022]
优选的,所述电刀体部的一端设置有可容纳所述电刀头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外侧
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电刀头部连接。
[0023]
优选的,所述增压件为涡轮电机或风机。
[0024]
优选的,还包括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安装在所述电刀体部上且靠近所述电刀头部的端部。
[0025]
所述通道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有通道均在所述吸引管处汇集并连通。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刀,由于电刀自身带有通道,手术烟雾可以经过气孔,经过通道被吸引管吸收,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刀由医生手持,在做手术的时候就可以吸收掉手术烟雾,不需要助手额外拿一个吸引器来抽吸手术过程中的烟雾。其次,由于手术室中心负压调节有限度,在抽吸烟雾过程中要提高空气通过吸引器的流速,单纯依靠加大中心负压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考虑到电刀本身也是需要接电,因此在通道内设置有增压件来改变通道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抽吸效果。
[0027]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刀结构简单,可以高效的清除手术烟雾,由主刀医生自己控制,不干扰主刀手术操作进程。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刀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33]
图5为图3的透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36]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0040]
请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刀,其包括,
[0041]
电刀头部1以及电刀体部2;
[0042]
设置于电刀体部2外侧的的通道3;
[0043]
与通道3连通并靠近电刀头部1的气孔4;
[0044]
设置于通道3内且用于改变通道3内空气压力的增压件5;
[0045]
与通道3连通且远离电刀头部1的吸引管6。
[0046]
外科手术中由于脂肪、蛋白质等软组织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可吸入的颗粒物,不仅会遮挡医生的视野、影响医生的精细操作,而且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的细支气管和肺泡,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
[0047]
现有技术中对手术室产生的颗粒物的办法,其吸收外科烟雾的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常用的外科口罩仅仅能够过滤大部分直径大于5um的颗粒,还是不能完全的吸收外科手术中产生的烟雾。
[004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刀,由于在电刀体部2外侧设置有通道3,结合与通道3连通的靠近电刀头部1的气孔4,手术烟雾可以从气孔4进入,经过通道3被吸引管6吸收。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刀由医生手持,在做手术的同时可以吸收掉手术烟雾,不需要助手额外拿一个吸引器来抽吸手术过程中的烟雾。
[0049]
其次,由于手术室中心负压调节有限度,在抽吸烟雾过程中要提高空气通过吸引器的流速,单纯依靠加大中心负压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考虑到电刀本身也是需要接电,因此在通道3内设置有增压件5来改变通道3内的空气压力,增加抽吸效果。
[0050]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刀可以高效的清除手术烟雾,由主刀医生自己控制,不干扰主刀手术操作进程,能够减少手术室空气中手术烟雾的含量,减轻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损害。
[0051]
优选的,为了在保持吸引效果的前提下让电刀本身的体积尽量小巧,在实际运用中,电刀头部1与气孔4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两者之间的距离为2.54cm~5.08cm
[0052]
优选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
[0053]
与通道3连通的释压口7;
[0054]
用于阻止通过释压口7进行通道3内外气体交换的释压阀8。
[0055]
一般情况下,外科烟雾都是采取抽吸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在脊柱外科或者其他科手术时,有时候是小刀口而位置比较深,电刀打出来的烟雾会明显遮挡术野,抽吸的时候也是将烟雾向上方抽吸,电刀头到吸引器口的这段距离还是会部分遮挡,因此需要进行送
风功能,吹散电刀头附近的烟雾,减少遮挡,吹离的烟雾还是可以利用普通吸引器抽吸。
[0056]
通过相配合的释压口7及释压阀8,同时改变增压件5的运作方式,可以有效的让电刀在抽吸和送风两种工作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0057]
实际使用中,可以将释压阀8直接设置在释压口7上,当处于抽吸状态时,将释压阀8关闭,使得释压口7闭合,与释压口7连通的通道3也同时呈封闭状态;当处于送风状态时,将释压阀8打开,使得释压口7释放,与释压口7连通的通道3也同时呈开放状态。
[0058]
进一步的,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选择各种释压阀8,例如释压阀8为活塞,活塞的一端与通道3连接拔出来的塞子,用来控制吸引器的工作状态,当处于抽吸状态时,将活塞塞紧;当处于送风状态时,将活塞打开。
[0059]
优选的,还包括,
[0060]
靠近释压口7并与释压阀8连接的滑道;
[0061]
设置在滑道上用于卡住释压阀8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0062]
与释压阀8连接且设置在通道3外的推杆。
[0063]
在处于抽吸状态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将释压阀8卡住,当需要切换至送风状态时,解开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即可释放释压阀8。同时,由于设置有与释压阀8连接的滑道及推杆,在解开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后,可以通过推杆推动释压阀8,让其顺着滑道滑动并离开释压口7,而当需要回到抽吸状态时,仍可以通过推杆推动释压阀8,让其顺着滑道滑动至释压口7位置,关闭释压口7即可。
[0064]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电刀体部2的一端设置有可容纳电刀头部1的空腔21,空腔21外侧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上设置有活动件23,活动件23与电刀头部1连接。
[0065]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刀头部1在电刀体部2内可相对滑动。手术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通过操作活动件23在来调节电刀头部1与吸引器头之间的间距。以满足手术的需求。
[0066]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在空腔21内设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空腔21与电刀头部1螺纹连接,电刀头部1在空腔21内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与活动件23连接,即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控制电刀头部1在电刀体部2内的滑动距离及滑动位置,而驱动件可以采用例如弹簧、伸缩件等可实现位移的连接部件,具体设置在此不再累述。
[0067]
优选的,增压件5为涡轮电机或风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当为涡轮电机时,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即可实现送风。
[0068]
优选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led灯珠9,led灯珠9安装在电刀体部2靠近电刀头部1的端部。
[0069]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2个以上的led灯珠9,环形的均匀分布在电刀体部2靠近电刀头部1的端部,进行某些手术操作时可以弥补无影灯对光不佳的情况,可通过开关进行控制,在需要补光时打开即可。
[0070]
优选的,通道3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有通道3均在吸引管6处汇集并连通,将通道3所吸引的手术烟雾汇集后集中通过吸引管6排出。
[007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