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疹患者皮肤清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3514发布日期:2021-06-01 17:3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疹患者皮肤清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染病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皮疹患者皮肤清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科主要是看一些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当中,有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还包括了其他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皮疹,疟疾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禽流感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

皮疹包括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登革热斑疹伤寒、皮疹恙虫病等多种疾病,在对皮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时,要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擦皮肤,禁止用肥皂水、酒精擦拭皮肤,有皮肤痛痒者应避免抓挠、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皮肤剧痒者可涂5%碳酸氢钠或炉甘石洗剂等。在对皮疹患者皮肤擦洗时,一般采用毛巾或棉签蘸水后擦洗,频繁清洗毛巾操作麻烦,且易引发护理者感染,或者频繁更换棉签、再蘸水擦洗,更换及操作繁琐,对皮肤护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皮疹患者皮肤清洁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护理者频繁清洗毛巾易引发感染或频繁更换棉签操作繁琐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盒体,盒体前侧经上下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扳杆,盒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柱体,柱体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放置槽,盒体内拆卸连接有容纳盒,容纳盒下端可与放置槽连通,盒体左侧壁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槽,通槽后侧设有固定夹板且其前侧经拉簧设有活动夹板,盒体内设有位于柱体下方且左右方向的托盘,托盘位于柱体与通槽之间,盒体内设有可左右移动且位于托盘右方的导杆,导杆位于柱体下方且与通槽左右相对,盒体内拆卸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下端经出水管与托盘内部连通;

所述的当扳杆向后摆动时,柱体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棉球从放置槽落入托盘内;扳杆继续向后摆动,储水箱内的部分水经出水管排入托盘内,同时导杆推动棉球向左移动;当棉球吸水后并移动至托盘左端时,出水管不再出水,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小,同时导杆将棉球推至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的左侧。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随着扳杆的向后摆动而转动一定角度的柱体,将干棉球转移至托盘上,随着扳杆继续向后摆动,清洗水进入托盘中,导杆将吸水的棉球向左推动,随着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距离的减小,导杆将浸湿的棉球推至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对浸湿的棉球进行夹持便可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洗,只需向后扳动扳杆与松开扳杆便可实现对浸湿后的棉球进行更换,省去传统手动更换棉球、将棉球蘸水的步骤,或省去清洗毛巾的程序,操作简单,避免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剖切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剖切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半剖左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柱体的左视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中柱体与导柱的仰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9给出,包括盒体1,盒体1前侧经上下轴向的销轴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扳杆2,盒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柱体3,柱体3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放置槽4,盒体1内拆卸连接有容纳盒5,容纳盒5下端可与放置槽4连通,盒体1左侧壁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槽,通槽后侧设有固定夹板6且其前侧经拉簧设有活动夹板7,盒体1内设有位于柱体3下方且左右方向的托盘8,托盘8位于柱体3与通槽之间,盒体1内设有可左右移动且位于托盘8右方的导杆9,导杆9位于柱体3下方且与通槽左右相对,盒体1内拆卸连接有储水箱10,储水箱10下端经出水管11与托盘8内部连通;

所述的当扳杆2向后摆动时,柱体3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棉球从放置槽4落入托盘8内;扳杆2继续向后摆动,储水箱10内的部分水经出水管11排入托盘8内,同时导杆9推动棉球向左移动;当棉球吸水后并移动至托盘8左端时,出水管11不再出水,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小,同时导杆9将棉球推至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的左侧。

为了使柱体3产生转动,所述的柱体3前侧外缘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2,柱体3上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位于放置槽4左侧的直槽13,直槽13前端与弧形槽12上侧后端连通,盒体1前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14,滑杆14前端与扳杆2滑动连接且其后端设有导柱15,导柱15插入弧形槽12内。

为了使滑杆14前端与扳杆2滑动连接,所述的扳杆2上开设有倒l型且开口朝向盒体1的让位槽16,滑杆14前端插入让位槽16内且设有滑柱。

为了使导杆9可产生左右移动,所述的导杆9与盒体1滑动连接,盒体1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推杆17,推杆17左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齿轮18,盒体1后侧壁设有可与齿轮18啮合的齿条19,导杆9后侧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且与齿轮18啮合的齿槽。

为了使推杆17可产生左右移动,所述的盒体1前侧壁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的活塞杆20,活塞杆20上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盒体1前端面之间的弹簧,盒体1内设有管道21,管道21后侧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其前侧沿前后方向设置,管道21后侧宽度小于其前侧宽度且其前端与滑槽连通,推杆17右端插入管道21内。

为了使棉球在托盘8内向左移动时,储水箱10内的水经出水管11流入托盘8内,所述的盒体1前侧壁滑动连接有推块22,推块22左端设有伸缩气囊23,伸缩气囊23左端与管道21连通,推块22右侧开设有空槽,空槽内滑动有导向杆24,导向杆24右端固定有推板25,导向杆24上套装有位于推块22与推板25之间的弹簧,推板25右侧设有压缩气囊26,盒体1上设有挡板27,压缩气囊26右端与挡板27固定连接,压缩气囊26上端经出气管28与储水箱10上端连通。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压缩气囊26上设有开口朝向其内的进气单向阀,出气管28内设有开口远离压缩气囊26的出气单向阀。

为了当出水管11不再出水,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小,所述的盒体1前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后侧与通槽连通的圆槽,圆槽内滑动连接有圆柱杆29,圆柱杆29前端与盒体1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杆20前端与盒体1前端面之间的距离。

为了对棉球起到更好的推动效果,所述的导杆9左端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延伸槽,延伸槽后侧面经弹簧连接有延伸板30。

为了便于扳杆2自动复位,所述的销轴与扳杆2之间设有扭簧。

为了保证棉球能够正确落入托盘8内,所述的盒体1左侧壁设有位于柱体3左方的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与柱体3外缘面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在使用时,设置容纳盒5内储满干棉球、储水箱10内储满温水、放置槽4与容纳盒5下端连通,且放置槽4内有一个干棉球的初始状态;手持盒体1,盒体1保持水平状态,大拇指向后挤压扳杆2,扳杆2驱使滑杆14向后移动,且滑柱在让位槽16内滑动,滑杆14带动导柱15向后移动,导柱15在弧形槽12内滑动促使柱体3逆时针转动,当导柱15滑动至直槽13与弧形槽12交汇处时,柱体3转动135°,且放置槽4开口位于托盘8上方,放置槽4内的棉球落入托盘8内;

继续向后挤压扳杆2,滑杆14带动导柱15在直槽13内向后移动,此时柱体3不产生转动,同时,扳杆2开始挤压活塞杆20,活塞杆20向后移动并使得管道21内的气压增大,管道21内的气体一部分进入伸缩气囊23内并推动推块22向右移动,推块22经弹簧推动推板25向右移动并挤压压缩气囊26,压缩气囊26内的气体压力增大,出气单向阀打开,气体经出气管28进入储水箱10内,进而使得储水箱10内的水经出水管11进入托盘8内,棉球开始吸水,同时,管道21内的另一部分气体推动推杆17向左移动,推杆17经齿轮18带动导杆9向左移动的同时,齿轮18与齿条19啮合产生转动并与齿槽啮合,使得导杆9倍速向左移动,导杆9带动延伸板30推动棉球向左移动并继续吸水;当压缩气囊26内的气体完全排入储水箱10后,出水管11不再出水,此时,伸缩气囊23继续推动推块22挤压弹簧,推块22与推板25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导向杆24向左移动实现对压缩气囊26的挤压缓冲;

当导杆9推动棉球移动至托盘8的左端时,活塞杆20向后移动至将伸缩气囊23左端开口关闭,此时,继续向后挤压扳杆2,扳杆2开始挤压圆柱杆29,圆柱杆29推动活动夹板7向后移动并拉伸拉簧,同时,活塞杆20继续向后移动,管道21内压缩的气体推动推杆17快速向左移动,使得导杆9推动棉球快速进入固定夹板6与活动夹板7之间,随着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距离的减小,延伸板30受到活动夹板7的挤压并滑动至延伸槽内,导杆9推动棉球继续向左移动,当扳杆2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后,棉球的右侧位于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左端之间,即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夹紧浸湿的棉球,对皮疹位置进行擦拭即可。

需要更换新的棉球时,松开扳杆2,扳杆2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摆动,扳杆2不在挤压圆柱杆29与活塞杆20,圆柱杆29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即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的距离增大,使用过的棉球从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掉落,活塞杆20在弹簧作用下向前移动并抽吸管道21内的气体,进而使推杆17经齿轮18带动导杆9快速向右移动,延伸板30在弹簧作用下伸出延伸槽,同时伸缩气囊23收缩并拉动推块22向左移动,且推板25带动压缩气囊26向左移动,进气单向阀打开,气体进入压缩气囊26内,当扳杆2脱离活塞杆20后,导杆9与推板25均复位至初始状态;

在扳杆2向前摆动的过程中,滑杆14带动导柱15在直槽13内向前移动,此时柱体3保持静止,当导柱15移动至弧形槽12内后,随着扳杆2继续向前摆动,导柱15驱使柱体3顺时针转动至放置槽4与容纳盒5连通;重复上述动作反复挤压-松开扳杆2,实现快速更换棉球,节省传统频繁手动更换棉球及蘸水的步骤,避免护理人员频繁清洗毛巾引发感染。

本发明中设置活动夹板7向后移动时,导杆9将棉球推至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为的是防止在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导杆9向左推动棉球,棉球从活动夹板7与固定夹板6之间掉落,提高棉球更换的正确度。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设置随着扳杆的向后摆动而转动一定角度的柱体,将干棉球转移至托盘上,随着扳杆继续向后摆动,清洗水进入托盘中,导杆将吸水的棉球向左推动,随着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距离的减小,导杆将浸湿的棉球推至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之间,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对浸湿的棉球进行夹持便可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洗,只需向后扳动扳杆与松开扳杆便可实现对浸湿后的棉球进行更换,省去传统手动更换棉球、将棉球蘸水的步骤,或省去清洗毛巾的程序,操作简单,避免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利用率高。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皮疹患者皮肤清洁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护理者频繁清洗毛巾易引发感染或频繁更换棉签操作繁琐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对皮疹患者皮肤的护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