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手术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3493发布日期:2021-06-01 17:3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鼻腔手术扩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鼻腔手术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的呼吸系统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伴生有各种各样的呼吸疾病,其中鼻腔作为呼吸道的呼入结构,更是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给人们进行正常的呼吸带来阻碍,因此医院内部耳鼻喉科中鼻腔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需要进行相关的手术操作来保证其鼻腔能够正常进行呼吸,在接受鼻腔手术时,需要一种鼻腔扩张装置来将患者的鼻腔撑起,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现有的鼻腔扩张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105999522a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鼻腔扩张器,“包括两个可伸入鼻腔内的扩张构件,两个扩张构件经便于手持的柔性连接部连接为一体结构,两个扩张构件在连接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扩张构件由弹性体注塑或不锈钢丝弯折而成,其包括弯曲的与鼻孔大小想适配的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形状从接触鼻腔的前端到其末端其宽度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为u型、v型或8字型,连接部的下部分别与两扩张构件连接;两扩张构件的距离与鼻中隔的大小相适配。本发明设置的连接部便于使用时手的夹持,方便操作。本发明设置了凸出部和上、下撑体,使用时可方便的伸入到鼻腔内,凸出部的形状根据鼻腔的生理结构设置,使用起来比较舒服”,但是装置在工作时缺少对患者鼻腔进行污物清理的结构,导致患者在接受鼻腔手术时操作环境较差;

2、对比文件cn211534582u公开了鼻腔扩张器,“包括插管、气囊、塑料软管和注射器,所述插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气囊,所述插管的右侧设置有塑料软管,所述塑料软管的左端连通有三组导气支管,且三组导气支管分别与三组气囊连通,所述塑料软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采用扩散式扩张结构,便于病人鼻腔的扩张操作处理,提升了鼻腔扩张处理的便捷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与治疗成本,同时降低了扩张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现象的产生,其次,内部设置有润滑结构,可将插管首端进行润滑处理,降低了插管滑入过程中的阻塞感,既便于插管的滑入病人的鼻腔内,同时也降低了滑入过程中刮伤鼻腔现象的产生”,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实现对患者鼻腔内壁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拍摄,导致医生在找寻患者鼻腔病灶部位时较为困难;

3、对比文件cn210871500u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鼻腔扩张检查装置,“包括硅胶套,硅胶套外壁固定有硅胶螺旋叶片,硅胶套内壁两端均插设有半弧形限位板,两个半弧形限位板内壁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柱,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套、两个半弧形限位板、连接槽、螺纹槽以及螺栓,使本装置方便拆卸,便于消毒清理;通过设有的硅胶套以及硅胶螺旋叶片,因硅胶材质较软,医用性较强,减轻了对病人鼻腔扩张时带来的不适感,通过一号扩张版、二号扩张版、螺栓以及螺纹槽的搭配使用,使本实用新型扩张检查时,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及推广性”,但是该装置在进行鼻腔扩张检查时,装置会将患者鼻腔填充,进而对患者鼻腔内部的有效呼吸空间形成挤占,进而对患者的正常呼吸形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鼻腔手术扩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鼻腔手术扩张装置,包括支撑杆、圆板、挤压外壳和观察筒,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焊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侧表面设有数据插孔,所述圆板的侧表面通过数据插孔可拆卸安装有查阅屏幕,且查阅屏幕位于圆板的一侧,所述圆板的背面滑动安装有挤压外壳,且挤压外壳为直径逐渐收缩的锥形设计,挤压外壳的内部为中空设计,所述挤压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筒,且观察筒的直径小于挤压外壳的直径,观察筒为透明材质制成,所述观察筒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镜像分布的转换底座,且转换底座为半圆形设计,所述挤压外壳的尾端可拆卸安装有圆盘,且圆盘的直径大于挤压外壳的尾端直径,所述圆盘的背面安装有清理锥管,且清理锥管的直径小于圆盘的直径,所述清理锥管的背面可拆卸安装有呼吸辅助圆球,且呼吸辅助圆球为半球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内部设有贯穿的进料口,进料口环绕挤压外壳的尾端布置在圆盘的表面,清理锥管的内部安装有贯穿圆管,且贯穿圆管的两端分别与呼吸辅助圆球的一端以及挤压外壳的内腔连接,清理锥管的内部设有贯穿的污物收集腔,且污物收集腔位于贯穿圆管的外侧,污物收集腔的顶部表面与进料口的底部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转换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前后布置的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安装有转杆,转杆的顶部高度高于固定块的顶部高度,转杆的表面设有螺纹圆孔,转杆的表面通过螺纹圆孔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焊接有嵌合底板,嵌合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偏转壳体,偏转壳体为半圆形中空结构,偏转壳体远离观察筒内壁的一侧表面嵌合安装有内陷的电磁铁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电磁铁的一侧,压缩弹簧为铁质材料制成,偏转壳体靠近观察筒内壁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弧形的摄像窗口,偏转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摄像镜头。

优选的,所述查阅屏幕的表面环绕包裹有一层橡胶包边,查阅屏幕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显示屏,查阅屏幕的内部安装有一号显示屏和三号显示屏,一号显示屏和三号显示屏分别位于二号显示屏的两侧,其中一号显示屏和三号显示屏分别通过导线与两组对称布置的二号摄像镜头电性连接,查阅屏幕的表面安装有四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位于一号显示屏和二号显示屏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呼吸辅助圆球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放置有浸润有蒸馏水的消毒棉球,呼吸辅助圆球的表面设有贯穿的呼吸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弧形拱柱,弧形拱柱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橡胶底垫。

优选的,所述挤压外壳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远离挤压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挤压内壳,且挤压内壳位于观察筒的外部,挤压内壳的一端与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挤压外壳的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观察筒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摄像镜头,一号摄像镜头通过导线与二号显示屏电性连接,观察筒的内部设有若干贯穿的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管。

优选的,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鼻腔扩张操作,从而为患者进行鼻腔手术提供准备工作时,可先将挤压外壳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并利用蒸馏水进行清洗,将消毒液残留清洗,避免残留的消毒液对鼻腔形成刺激;

s2、之后将装有崭新的消毒棉球的呼吸辅助圆球连接在清理锥管直径较小的一端,之后可将清理锥管连接在挤压外壳的尾端,医生手持挤压外壳靠近圆板的一端,通过抓握挤压外壳,迫使挤压弹簧发生形变,进而缩减挤压外壳与挤压内壳之间的距离,方便装置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部,在装置进入患者鼻腔内部后可放松对挤压外壳的抓握力度,进而使得挤压外壳能够在挤压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将挤压外壳填充患者鼻腔内部,进而达到鼻腔扩张的作用;

s3、随着挤压外壳深入患者的鼻腔内部,患者鼻腔内部逐渐被装置填充,有效呼吸空间越小,但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呼吸辅助圆球表面的呼吸孔,可有效保证患者鼻腔内部的有效呼吸空间,并且当气流通过呼吸辅助圆球内部空腔中的消毒棉球时,其内部的蒸馏水会对空气进行润湿处理,进而保证鼻腔内部的湿润程度,保证呼吸舒适程度;

s4、与此同时,通过小幅度的抽拉圆盘可对患者鼻腔内壁上的异物或者污染物等进行刮除处理,随后在抽拉过程中,刮除落下的污染物通过进料口进入污物收集腔的内部,进而实现相应的患者鼻腔清洁操作;

s5、清洁结束后,可将清理锥管以及呼吸辅助圆球从挤压外壳的尾端拆卸下来,随后利用观察筒表面的一号摄像镜头对患者鼻腔内部进行垂直方向的检测探查,并根据需要,选择性先后启动观察筒内部两组电磁铁,当其中一组电磁铁启动后,由于压缩弹簧为铁质材料制成,因此另一组压缩弹簧受到电磁铁通电后的磁力吸引,会向电磁铁靠近,进而带动未通电的电磁铁所在的偏转壳体向通电的电磁铁所在的偏转壳体靠近,进而带动通电的电磁铁所在的偏转壳体向靠近观察筒的内壁移动,进而实现二号摄像镜头摄像角度的偏转,方便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查看;

s6、医生在利用一号摄像镜头和二号摄像镜头进行患者鼻腔内部检查时,可通过二号显示屏对一号摄像镜头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查看,而一号显示屏和三号显示屏可分别对观察筒内部的两组二号摄像镜头进行影像传递,进而对其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处理,以供医生查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清理锥管,由污物收集腔、贯穿圆管、圆盘和进料口组成,在圆盘抽拉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圆盘的直径大于清理锥管,因此圆盘从患者鼻腔内部表面刮除下来的污物会堆积在圆盘远离清理锥管的一侧表面,即进料口所在的一侧表面,随后清理的污物通过进料口进入污物收集腔内部,可保证圆盘表面保持整洁,可以持续进行鼻腔污物清理,而内部的贯穿圆管与呼吸辅助圆球表面的呼吸孔配合,在患者的鼻腔内部形成呼吸通道,减少装置对患者鼻腔呼吸功能的影响。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转换底座,由固定块、转杆、嵌合底板、压缩弹簧、二号摄像镜头、偏转壳体、摄像窗口和电磁铁组成,当需要对患者鼻腔内部两侧的位置进行拍摄角度调整时,可根须需要,启动其中一组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吸引力可将对面的铁质压缩弹簧吸引,进而带动另一组未通电的偏转壳体向通电的偏转壳体偏转,促使通电的那组偏转壳体向观察筒的内壁偏转调整,进而带动内部的二号摄像镜头实现摄像角度调整,方便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查看,其中,固定块与转杆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可保证偏转壳体在进行偏转操作时可以拥有足够的偏转空间,在偏转时不会受到阻碍,而转杆通过表面的螺纹孔可与嵌合底板底部的螺纹杆实现可拆卸连接,将偏转壳体与转杆连接起来,方便偏转壳体在转杆的表面偏转转动,通过摄像窗口可方便二号摄像镜头透过偏转壳体以及观察筒的表面进行相应的摄像操作。

3、本发明通过安装有呼吸辅助圆球,由空腔和呼吸孔组成,空腔内部放置的消毒棉球可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进而患者鼻腔内部的湿润程度,保证呼吸舒适度,此外还可对鼻腔内壁进行润滑处理,进而方便附着污物的脱离,呼吸孔可与清理锥管内部的贯穿圆管配合,进而形成一条贯穿的呼吸管道,实现辅助呼吸效果,方便患者在接受鼻腔手术时仍旧能够进行正常呼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挤压外壳、挤压内壳与挤压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观察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观察筒与转换底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换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嵌合底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清洁锥管与呼吸辅助圆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呼吸辅助圆球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101、伸缩杆;102、弧形拱柱;103、橡胶底垫;2、圆板;201、数据插孔;3、挤压外壳;301、挤压弹簧;302、挤压内壳;303、刻度线;4、观察筒;401、一号摄像镜头;402、照明灯管;5、转换底座;501、固定块;502、转杆;503、嵌合底板;504、压缩弹簧;505、二号摄像镜头;506、偏转壳体;507、摄像窗口;508、电磁铁;6、清理锥管;601、污物收集腔;602、贯穿圆管;603、圆盘;604、进料口;7、呼吸辅助圆球;701、空腔;702、呼吸孔;8、查阅屏幕;801、一号显示屏;802、二号显示屏;803、三号显示屏;804、橡胶包边;805、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鼻腔手术扩张装置,包括支撑杆1、圆板2、挤压外壳3和观察筒4,支撑杆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伸缩杆101,支撑杆1可对装置提供支撑作用,方便装置自主支撑在患者的身体表面,通过伸缩杆101可以调整装置支撑高度,方便装置适应不同体型外表的患者,伸缩杆101的顶部焊接有圆板2,通过圆板2可为挤压外壳3的安装提供连接作用,圆板2的侧表面设有数据插孔201,数据插孔201可方便查阅屏幕8通过插线与圆板2可拆卸连接,进而方便查阅屏幕8进行收纳操作,圆板2的侧表面通过数据插孔201可拆卸安装有查阅屏幕8,且查阅屏幕8位于圆板2的一侧,查阅屏幕8通过内部三组显示屏的布置,可对患者鼻腔内部的孔腔以及鼻腔的两侧内壁影像同时放大查阅观察,方便对患者的鼻腔进行病灶部位的查找,圆板2的背面滑动安装有挤压外壳3,且挤压外壳3为直径逐渐收缩的锥形设计,挤压外壳3的内部为中空设计,挤压外壳3可通过医生抓握的力度,改变挤压外壳3的外部直径大小,进而起到相应的鼻腔扩张作用,挤压外壳3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筒4,且观察筒4的直径小于挤压外壳3的直径,观察筒4为透明材质制成,通过观察筒4,可为两组镜像布置的转换底座5提供安装以及工作空间,观察筒4的内部安装有两组镜像分布的转换底座5,且转换底座5为半圆形设计,通过将其中一组偏转壳体506内部电磁铁508通电,可促使观察筒4内部另一组偏转壳体506靠近并挤压通电的偏转壳体506使得通电的偏转壳体506发生偏转,进而带动二号摄像镜头505发生拍摄角度的偏转,进而获得更全面的鼻腔拍摄视角,方便病灶部位的查找,挤压外壳3的尾端可拆卸安装有圆盘603,且圆盘603的直径大于挤压外壳3的尾端直径,通过小幅度的抽拉圆盘603,可带动圆盘603在患者的鼻腔表面进行刮蹭,进而对附着在患者鼻腔内壁表面进行污物清理,为医生进行鼻腔手术提供相对清洁的操作环境,圆盘603的背面安装有清理锥管6,且清理锥管6的直径小于圆盘603的直径,清理锥管6可对清理后的污物进行收集,清理锥管6的背面可拆卸安装有呼吸辅助圆球7,且呼吸辅助圆球7为半球形设计,半球形的设计,可保证呼吸辅助圆球7在插入患者鼻腔内部时,保持有较为圆滑的接触表面,进而减少对鼻腔内部的伤害,而呼吸辅助圆球7可在患者接受鼻腔手术时为患者提供呼吸通道,保证患者呼吸的顺畅性。

圆盘603的内部设有贯穿的进料口604,进料口604环绕挤压外壳3的尾端布置在圆盘603的表面,清理锥管6的内部安装有贯穿圆管602,且贯穿圆管602的两端分别与呼吸辅助圆球7的一端以及挤压外壳3的内腔连接,清理锥管6的内部设有贯穿的污物收集腔601,且污物收集腔601位于贯穿圆管602的外侧,污物收集腔601的顶部表面与进料口604的底部表面贴合,在圆盘603抽拉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圆盘603的直径大于清理锥管6,因此圆盘603从患者鼻腔内部表面刮除下来的污物会堆积在圆盘603远离清理锥管6的一侧表面,即进料口604所在的一侧表面,随后清理的污物通过进料口604进入污物收集腔601内部,可保证圆盘603表面保持整洁,可以持续进行鼻腔污物清理,而内部的贯穿圆管602与呼吸辅助圆球7表面的呼吸孔702配合,在患者的鼻腔内部形成呼吸通道,减少装置对患者鼻腔呼吸功能的影响。

转换底座5的顶部安装有两组前后布置的固定块501,固定块501的表面安装有转杆502,转杆502的顶部高度高于固定块501的顶部高度,转杆502的表面设有螺纹圆孔,转杆502的表面通过螺纹圆孔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焊接有嵌合底板503,嵌合底板503的顶部安装有偏转壳体506,偏转壳体506为半圆形中空结构,偏转壳体506远离观察筒4内壁的一侧表面嵌合安装有内陷的电磁铁508和压缩弹簧504,压缩弹簧504位于电磁铁508的一侧,压缩弹簧504为铁质材料制成,偏转壳体506靠近观察筒4内壁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弧形的摄像窗口507,偏转壳体506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摄像镜头505,当需要对患者鼻腔内部两侧的位置进行拍摄角度调整时,可根须需要,启动其中一组电磁铁508,电磁铁508通电后产生的磁吸引力可将对面的铁质压缩弹簧504吸引,进而带动另一组未通电的偏转壳体506向通电的偏转壳体506偏转,促使通电的那组偏转壳体506向观察筒4的内壁偏转调整,进而带动内部的二号摄像镜头505实现摄像角度调整,方便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查看,其中,固定块501与转杆502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可保证偏转壳体506在进行偏转操作时可以拥有足够的偏转空间,在偏转时不会受到阻碍,而转杆502通过表面的螺纹孔可与嵌合底板503底部的螺纹杆实现可拆卸连接,将偏转壳体506与转杆502连接起来,方便偏转壳体506在转杆502的表面偏转转动,通过摄像窗口507可方便二号摄像镜头505透过偏转壳体506以及观察筒4的表面进行相应的摄像操作。

查阅屏幕8的表面环绕包裹有一层橡胶包边804,查阅屏幕8的内部安装有二号显示屏802,查阅屏幕8的内部安装有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分别位于二号显示屏802的两侧,其中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分别通过导线与两组对称布置的二号摄像镜头505电性连接,查阅屏幕8的表面安装有四组控制按钮805,控制按钮805位于一号显示屏801和二号显示屏802的下方,橡胶包边804可对查阅屏幕8形成柔性包裹,进而对查阅屏幕8提供保护作用,而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可对观察筒4内部两组镜像布置的两组二号摄像镜头505拍摄到的画面进行放大处理,二号显示屏802可对一号摄像镜头401拍摄到的患者鼻腔内部画面进行放大处理,通过三组画面的同步实时显示,可方便医生对患者鼻腔内部病灶部位进行查找,此外通过控制按钮805可控制观察筒4内部两组镜像布置的两组电磁铁508通电状态以及通电电流的大小,通过电流大小控制电磁铁508的磁力吸引大小,进而控制偏转壳体506的偏转幅度,实现控制偏转角度的目的。

呼吸辅助圆球7的内部设有空腔701,空腔701的内部放置有浸润有蒸馏水的消毒棉球,呼吸辅助圆球7的表面设有贯穿的呼吸孔702,空腔701内部放置的消毒棉球可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进而患者鼻腔内部的湿润程度,保证呼吸舒适度,此外还可对鼻腔内壁进行润滑处理,进而方便附着污物的脱离,呼吸孔702可与清理锥管6内部的贯穿圆管602配合,进而形成一条贯穿的通气管道,方便患者在接受鼻腔手术时仍旧能够进行正常呼吸。

支撑杆1的底部安装有弧形拱柱102,弧形拱柱102的底部安装有矩形的橡胶底垫103,通过弧形拱柱102,可将支撑杆1接收到的承接重力分散传递,通过橡胶底垫103可增加弧形拱柱102与患者身体支撑表面的摩擦作用,进而加强装置的整体支撑稳定性。

挤压外壳3的内壁安装有挤压弹簧301,挤压弹簧301远离挤压外壳3的一端连接有挤压内壳302,且挤压内壳302位于观察筒4的外部,挤压内壳302的一端与圆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挤压外壳3的表面设有刻度线303,按压挤压外壳3,由此可带动挤压弹簧301发生形变,进而使得挤压外壳3与挤压内壳302之间的距离缩短,方便装置进行相应的直径缩小,以便将装置塞进患者鼻腔内部,随后放松对挤压外壳3的抓握力度,挤压外壳3会在挤压弹簧301的复位作用下扩张贴合至患者的鼻腔内壁,实现鼻腔扩张效果。

观察筒4的顶部安装有一号摄像镜头401,一号摄像镜头401通过导线与二号显示屏802电性连接,观察筒4的内部设有若干贯穿的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管402,启动照明灯管402,可对患者的鼻腔内部记性环绕式的照明,进而保证一号摄像镜头401以及二号摄像镜头505在进行相应的鼻腔内部环境拍摄时可以保证足够的光源支持,以此保证二者拍摄画面的清晰。

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s1、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鼻腔扩张操作,从而为患者进行鼻腔手术提供准备工作时,可先将挤压外壳3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并利用蒸馏水进行清洗,将消毒液残留清洗,避免残留的消毒液对鼻腔形成刺激;

s2、之后将装有崭新的消毒棉球的呼吸辅助圆球7连接在清理锥管6直径较小的一端,之后可将清理锥管6连接在挤压外壳3的尾端,医生手持挤压外壳3靠近圆板2的一端,通过抓握挤压外壳3,迫使挤压弹簧301发生形变,进而缩减挤压外壳3与挤压内壳302之间的距离,方便装置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部,在装置进入患者鼻腔内部后可放松对挤压外壳3的抓握力度,进而使得挤压外壳3能够在挤压弹簧301的复位作用下将挤压外壳3填充患者鼻腔内部,进而达到鼻腔扩张的作用;

s3、随着挤压外壳3深入患者的鼻腔内部,患者鼻腔内部逐渐被装置填充,有效呼吸空间越小,但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呼吸辅助圆球7表面的呼吸孔702,可有效保证患者鼻腔内部的有效呼吸空间,并且当气流通过呼吸辅助圆球7内部空腔701中的消毒棉球时,其内部的蒸馏水会对空气进行润湿处理,进而保证鼻腔内部的湿润程度,保证呼吸舒适程度;

s4、与此同时,通过小幅度的抽拉圆盘603可对患者鼻腔内壁上的异物或者污染物等进行刮除处理,随后在抽拉过程中,刮除落下的污染物通过进料口604进入污物收集腔601的内部,进而实现相应的患者鼻腔清洁操作;

s5、清洁结束后,可将清理锥管6以及呼吸辅助圆球7从挤压外壳3的尾端拆卸下来,随后利用观察筒4表面的一号摄像镜头401对患者鼻腔内部进行垂直方向的检测探查,并根据需要,选择性先后启动观察筒4内部两组电磁铁508,当其中一组电磁铁508启动后,由于压缩弹簧504为铁质材料制成,因此另一组压缩弹簧504受到电磁铁508通电后的磁力吸引,会向电磁铁508靠近,进而带动未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向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靠近,进而带动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向靠近观察筒4的内壁移动,进而实现二号摄像镜头505摄像角度的偏转,方便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查看;

s6、医生在利用一号摄像镜头401和二号摄像镜头505进行患者鼻腔内部检查时,可通过二号显示屏802对一号摄像镜头401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查看,而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可分别对观察筒4内部的两组二号摄像镜头505进行影像传递,进而对其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处理,以供医生查看。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进行鼻腔扩张操作前,将装有崭新的消毒棉球的呼吸辅助圆球7连接在清理锥管6直径较小的一端,之后可将清理锥管6连接在挤压外壳3的尾端,医生手持挤压外壳3靠近圆板2的一端,通过抓握挤压外壳3,进而缩减挤压外壳3与挤压内壳302之间的距离,方便装置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部,在装置进入患者鼻腔内部后可放松对挤压外壳3的抓握力度,进而达到鼻腔扩张的作用,随着挤压外壳3深入患者的鼻腔内部,患者鼻腔内部逐渐被装置填充,有效呼吸空间越小,但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呼吸辅助圆球7表面的呼吸孔702,可有效保证患者鼻腔内部的有效呼吸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小幅度的抽拉圆盘603可对患者鼻腔内壁上的异物或者污染物等进行刮除处理,随后在抽拉过程中,刮除落下的污染物通过进料口604进入污物收集腔601的内部,进而实现相应的患者鼻腔清洁操作,清洁结束后,可将清理锥管6以及呼吸辅助圆球7从挤压外壳3的尾端拆卸下来,随后利用观察筒4表面的一号摄像镜头401对患者鼻腔内部进行垂直方向的检测探查,并根据需要,选择性先后启动观察筒4内部两组电磁铁508,当其中一组电磁铁508启动后,另一组压缩弹簧504受到电磁铁508通电后的磁力吸引,会向电磁铁508靠近,进而带动未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向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靠近,进而带动通电的电磁铁508所在的偏转壳体506向靠近观察筒4的内壁移动,进而实现二号摄像镜头505摄像角度的偏转,方便进行多角度的摄像查看,医生可通过二号显示屏802对一号摄像镜头401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查看,而一号显示屏801和三号显示屏803可分别对观察筒4内部的两组二号摄像镜头505进行影像传递,进而对其拍摄到的鼻腔内部环境进行放大处理,以供医生查找鼻腔内部病灶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