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727407发布日期:2021-04-16 16:2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越来越多的研发人员意识到研制针对多种抗衰老途径的复合产品能更有效的抑制肌肤衰老的进程,于是抗衰老产品的发展趋势逐渐演变为多种抗衰老策略的综合应用、从抵抗衰老到预防衰老,未来会有更多的皮肤学、化学、生物、仿生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将会运用到抗衰老化妆品研发中。同时,抗衰老化妆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天然活性成分就成为了抗衰老功效的主导力量。
3.枸杞是我国受原产地保护的药食两用的药材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枸杞中富含多糖、多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作为宁夏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果实制干品种的单一,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之需要。目前不仅有枸杞干果出口,而且其深加工产业也蓬勃兴起,加工产品如枸杞原汁、枸杞酒、枸杞粉、枸杞油胶囊、枸杞饮料等已经行销国内、走出国门,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形式很好。
4.但是,这些深加工方向主要是以食品为主,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枸杞产品是枸杞深加工发展的重要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枸杞果提取物加到面霜中,能够大幅提高面霜抗氧化活性,同时也为枸杞产业提供了新的加工方向。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油相组分25~31%,水相组分61.85~69.4%,三乙醇胺0.1~0.15%,抗衰组分4.5~5.5%,助剂1~1.5%;
8.所述抗衰组分包括枸杞果提取物,所述枸杞果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20~33mg/g。
9.优选的,所述枸杞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枸杞粉和乙醇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得到枸杞果提取物;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75%,所述提取的固液比为1g:(15~20)ml,提取温度为45~60℃,提取次数为2~3次,单次提取的时间为2~12.5h。
10.优选的,所述油相组分包括硬脂酸异丙酯、鲸蜡硬脂醇、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生育酚乙酸酯、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1.优选的,所述水相组分包括甘油、1,3

丁二醇、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γ

聚谷氨酸和水。
12.优选的,所述抗衰组分还包括甘油辛酸酯。
13.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香精、防腐剂和粘度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14.优选的,所述面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硬脂酸异丙酯9.5~10.5%,鲸蜡硬脂醇2.5~3.0%,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1.0%,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1~2%,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0.5~1%,生育酚乙酸酯9~10%,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5~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2.5%,甘油8.0~9.2%,1.3丁二醇4.2~5.0%,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1.5~2%,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0.5~1%,γ

聚谷氨酸1~1.5%,枸杞果提取物3.5~4.0%,甘油辛酸酯1.0~1.5%,三乙醇胺0.1~0.15%,助剂1~1.5%,余量的水。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水相组分加入油相组分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组分;
17.(2)将所述第一混合组分和三乙醇胺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组分;
18.(3)将所述第二混合组分和抗衰组分、助剂进行第三混合,得到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具体为:将油相组分升温至70~75℃,将水相组分升温至80~85℃并保温20~25min,之后将水相组分加入油相组分中进行第一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为10~15min。
20.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的温度为70~75℃;所述第三混合的温度为40~45℃。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油相组分25~31%,水相组分61.85~69.4%,三乙醇胺0.1~0.15%,抗衰组分4.5~5.5%,助剂1~1.5%;所述抗衰组分包括枸杞果提取物,所述枸杞果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20~33mg/g。本发明将枸杞果中具有抗氧化性的物质进行提取,添加到面霜中,发挥枸杞中抗氧化性物质的作用,提高面霜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也为枸杞产业增加新的加工方向。此外,枸杞提取物气味芬芳,可降低面霜中香精的用量。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到84.5%,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抗氧化活性好,对皮肤的刺激性小。
附图说明
22.图1为绿原酸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
23.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
24.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
25.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
26.图5为实施例4制备的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
27.图6为实施例5制备的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油相组分25~31%,水相组分61.85~69.4%,三乙醇胺0.1~0.15%,抗衰组分4.5~5.5%,助剂1~1.5%;
29.所述抗衰组分包括枸杞果提取物,所述枸杞果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20~33mg/g。
30.以质量分数计,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油相组分25~31%,优选为26~30%,进一步优选为28%。在本发明中,所述油相组分优选包括硬脂酸异丙酯、鲸蜡硬脂醇、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生育酚乙酸酯、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在本发明中,所述硬脂酸异丙酯能够渗透到毛孔中清理污垢,起到清洁作用,同时对皮肤有很好的浸润作用且无刺激性;所述鲸蜡硬脂醇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所述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增溶能力,和皮肤的相容性好;所述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起到乳化、分散、增溶的作用,具有保湿能力;所述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也具有乳化作用,和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配合使用,起到调节整体hlb的作用;所述生育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起到增稠剂的作用,有流变性、低粘稠感及愉快的用后感;所述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有润滑、促渗、使肌肤柔软的效果。上述各种油相组分在面霜中的含量后续进行具体说明。
31.以质量分数计,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水相组分61.85~69.4%,优选为63~69%,更优选为66.35%。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相组分优选包括甘油、1,3

丁二醇、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γ

聚谷氨酸和水。在本发明中,所述甘油和1,3

丁二醇均具有保湿作用;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和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保湿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和成膜性,本发明将20~40万的透明质酸和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进行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湿效果;所述γ

聚谷氨酸能够在表层肌肤上形成一道水网膜,减少水分子的散失,更可深入内层,提升天然保湿因子含量,以达到高效保水的目的。上述各种水相组分在面霜中的含量后续进行具体说明。
32.以质量分数计,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三乙醇胺0.1~0.15%。在本发明中,所述三乙醇胺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
33.以质量分数计,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抗衰组分4.5~5.5%,优选为5~5.5%,进一步优选为5.5%。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衰组分包括枸杞果提取物;所述枸杞果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20~33mg/g,优选为21~32.5mg/g,进一步优选为32.434mg/g。
34.在本发明中,枸杞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将枸杞粉和乙醇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得到枸杞果提取物。在本发明中,所述枸杞粉优选使用宁夏中宁的枸杞粉碎至40~60目得到;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优选为50~75%更优选为60~70%,所述提取的固液比优选为1g:(15~20)ml,更优选为1g:(16~18)ml,提取温度优选为45~60℃,更优选为50~55℃,提取次数优选为2~3次,更优选为2次,单次提取的时间优选为2
~12.5h,更优选为2~3h;在本发明优选在第一次提取后将滤液过滤,剩余滤渣中加入乙醇进行第二次提取,将两次提取所得滤液合并;在本发明中,所述浓缩优选为减压浓缩,浓缩过程中将乙醇回收,浓缩至乙醇完全蒸除,得到本发明的枸杞果提取物,在本发明中,浓缩后剩余的浓缩液(膏状物)即为本发明的枸杞果提取物。
35.在本发明中,所述枸杞果提取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物质,还含有少量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多酚起到主要的抗氧化作用,本发明以绿原酸含量表征枸杞果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
36.在本发明中,所述抗衰组分优选还包括甘油辛酸酯,所述甘油辛酸酯具有抗菌保湿的作用,且抗衰效果好,本发明将甘油辛酸酯和枸杞果提取物配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面霜的抗衰效果。
37.以质量分数计,本发明提供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包括助剂1~1.5%,优选为1.1~1.3%。在本发明中,所述助剂优选包括香精、防腐剂和粘度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枸杞果提取物具有芬芳的气味,本发明的面霜中可以少量添加或不加香精;本发明对所述香精、防腐剂和粘度调节剂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助剂即可。
38.在本发明中,所述面霜优选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硬脂酸异丙酯9.5~10.5%,优选为9.8~10%,鲸蜡硬脂醇2.5~3.0%,优选为2.5~2.8%,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1.0%,优选为0.5~0.8%,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1~2%,优选为1~1.5%,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0.5~1%,优选为0.8%~1%,生育酚乙酸酯9~10%,优选为9.5~10%,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5~1.0%,优选为0.5~0.5%,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2.5%,优选为2~2.5%,甘油8.0%~9.2%,更优选为8%~8.5%,1.3丁二醇4.2~5.0%,更优选为4.5%~5.0%,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1.5~2%,优选为1.8~2%,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酸0.5~1%,优选为0.6~0.8%,γ

聚谷氨酸1~1.5%,优选为1~1.2%,枸杞果提取物3.5~4.0%,优选为3.6~3.8%,甘油辛酸酯1.0~1.5%,优选为1.2~1.3%,三乙醇胺0.1~0.15%,优选为0.12~0.13%,助剂1~1.5%,优选为1.2~1.3%,余量的水。
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将水相组分加入油相组分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组分;
41.(2)将所述第一混合组分和三乙醇胺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组分;
42.(3)将所述第二混合组分和抗衰组分、助剂进行第三混合,得到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
43.本发明将水相组分加入油相组分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组分。所述第一混合具体优选为:将油相组分升温至70~75℃,将水相组分升温至80~85℃并保温20min,之后将水相组分加入油相组分中进行第一混合,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为10~15min;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先按照面霜配方将其中的油相组分称量后加入油相锅中升温至70~75℃,搅拌至油相组分完全溶解,按照面霜配方将其中的水相组分称量后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升温至80~85℃并保温20~25min,然后再将水相组分倒入油相锅中进行混合。
44.得到第一混合组分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混合组分和三乙醇胺进行第二混合,得
到第二混合组分。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混合的温度优选为70~75℃;本发明优选先将第一混合组分降温至70~75℃,然后向其中加入三乙醇胺。本发明对所述第二混合的搅拌时间没有特殊要求,搅拌均匀即可。
45.得到第二混合组分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二混合组分和抗衰组分、助剂进行第三混合,得到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混合的温度优选为40~45℃。本发明优选先将第二混合组分的温度降温至40~45℃,然后再加入抗衰组分和水相组分。本发明对所述第二混合的搅拌时间没有特殊要求,搅拌均匀即可。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7.实施例1
48.称取100g来自宁夏中宁枸杞适量,粉碎,向枸杞粉中50%的乙醇进行提取,固液比为1g:10ml,提取温度45℃,提取2次,提取时间2h,过滤得第一次枸杞果提取液,将枸杞粉进行第二次提取,5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45℃提取2h,过滤得第二次枸杞果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得到枸杞果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枸杞果浓缩液(即本发明的枸杞果提取物);
49.(1)枸杞果提取液中多酚含量测定:
50.以绿原酸含量为枸杞多酚含量的指标,测定浓缩前两次提取合并所得枸杞果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浓度。绿原酸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试条件为:watera e2695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
250mm,5μm)色谱柱;柱温30℃;进样10μl;检测波长360nm;流动相a为1%甲酸,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
51.图1为绿原酸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图2为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将图2中的谱图数据列于表1中。
52.表1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的谱图数据
53.名称保留时间(min)面积(微伏
·
秒)高度(微伏)含量(mg/l)绿原酸7.99986840152245105.449咖啡酸11.3483162428151.079
54.测试结果显示:浓缩前枸杞果提取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05.449mg/l。
55.此外,枸杞果浓缩液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枸杞果浓缩液中绿原酸含量为20.396mg/g浓缩液,浓缩液中由于固液比为1:10,两次提取,换算其中绿原酸含量为2.11mg/克干枸杞。
56.(2)枸杞果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57.使用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用biotek elx808型酶标仪测定枸杞果提取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波长为在536nm,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32.4%。
58.实施例2
59.称取100g来自宁夏中宁枸杞适量,粉碎,向枸杞粉中70%的乙醇进行提取,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h,提取2次,过滤得第一次枸杞果提取液,将枸杞粉进行第二次提取,7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45℃提取2h,过滤得第二次枸杞果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枸杞果浓缩液(即为本发明的枸杞果提取物);
60.(1)枸杞果提取液中多酚含量测定
61.以绿原酸含量为枸杞多酚含量的指标,测定浓缩前两次提取合并的枸杞果提取液绿原酸浓度。测试方法和条件和实施例1一致。
62.图3为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将图3中的谱图数据列于表2中。
63.表2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的谱图数据
64.名称保留时间(min)面积(微伏
·
秒)高度(微伏)含量(mg/l)绿原酸8.00197992361922118.990咖啡酸11.3594624038121.578
65.检测结果显示:浓缩前枸杞果提取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18.990mg/l。
66.此外,枸杞果浓缩液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浓缩后浓缩液中绿原酸含量为24.136mg/g浓缩液,由于固液比为1:10,两次提取,换算其中绿原酸含量为2.38mg/克干枸杞。
67.(2)枸杞果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68.使用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用biotek elx808型酶标仪测定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波长为536nm,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3.6%。
69.实施例3
70.称取100g来自宁夏中宁枸杞适量,粉碎,向枸杞粉中70%的乙醇进行提取,固液比为1:2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h,提取2次,过滤得第一次枸杞果提取液,将枸杞粉进行第二次提取,70%的乙醇,固液比为1:20,45℃提取2h,过滤得第二次枸杞果提取液,两次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枸杞果浓缩液(即为本发明的枸杞果提取物);
71.(1)枸杞果提取液中多酚含量测定:
72.以绿原酸含量为枸杞多酚含量的指标,测定浓缩前两次提取合并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绿原酸浓度。测试方法和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
73.图4为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将图4中的谱图数据列于表3中。
74.表3枸杞果提取液的液相色谱图的谱图数据
75.名称保留时间(min)面积(微伏
·
秒)高度(微伏)含量(mg/l)绿原酸8.0166457234021778.409咖啡酸11.1569260057973.159
76.检测结果显示:浓缩前枸杞果提取液中绿原酸浓度为78.409mg/l。
77.此外,枸杞果浓缩液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浓缩后浓缩液中绿原酸含量为32.434mg/g浓缩液,由于固液比为1:20,两次提取,换算其中绿原酸含量为3.14mg/克干枸杞。
78.(2)枸杞果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79.使用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用biotek elx808型酶标仪测定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波长为536nm,由于本实施例固液比为1:20,为了便于统一比较,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然后再进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84.5%。
80.实施例4
81.称取来100g自宁夏中宁枸杞适量,粉碎,向枸杞粉中100%的乙醇进行提取,固液
elx808型酶标仪测定提取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波长为536nm,由于本实施例固液比为1:20,为了便于统一比较,将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5倍,然后再进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结果显示,本实施例所得枸杞果提取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6.1%。
102.实施例6
103.以实施例3得到的枸杞果提取物制备面霜,面霜配方如下:
104.以质量分组计,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105.硬脂酸异丙酯10%;
106.鲸蜡硬脂醇2.5%;
107.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0.5%;
108.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1%;
109.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1%;
110.生育酚乙酸酯10%;
111.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5%;
11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5%;
113.甘油8.0%;
114.1.3丁二醇5.0%;
115.分子量20

40万透明质酸2%;
116.分子量130

150万透明质酸1%;
117.γ

聚谷氨酸1%;
118.枸杞果提取物4%;
119.甘油辛酸酯1.5%;
120.三乙醇胺0.15%;
121.防腐剂0.5%,香精0.5%;
122.去离子水加至100%。
123.其中,油相组分的总质量分数为28%,水相组分的总质量分数为65.35%,抗衰组分的总质量分数为5.5%。
124.制备方法如下:
125.(1)将油相组分称量完后加入油相锅,搅拌升温至75℃至完全溶解;
126.(2)将水相组分称量完后加入乳化锅,搅拌升温至85℃保温20分钟;将水相倒入油相锅中,保温搅拌15min,得到第一混合组分;
127.(3)将第一混合组分温度降到70℃,然后加入三乙醇胺继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组分;
128.(4)将第二混合组分的温度降到40℃,然后加入抗衰组分和助剂,搅拌均匀,即得添加枸杞果提取的面霜。
129.产品检测:委托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做本发明面霜产品的常规九项及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
130.1、常规九项
131.检测发明产品中砷、汞、铅、镉、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耐热大肠杆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显示,本实施例制备的面霜均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
范》(2015年版)技术要求;检测报告见表6。
132.表6常规九项检测结果
[0133][0134][0135]
2、面霜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
[0136]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为无刺激性。具体检测方法和结果如下:
[0137]
(1)材料和方法
[0138]
1.1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0139]
1.1.1实验动物:新西兰兔4只,雄性或雌性未孕和未产仔的,普通级动物,体重2.3kg

3kg,由嘉善县惠民街道生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浙)2018

0005,质量合格证号:20201204cdde060600756。
[0140]
1.1.2饲养环境:普通环境兔房,饲养室温度在17℃~18℃,相对湿度50%~60%,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沪)2019

0008.
[0141]
(2)试验方法
[0142]
2.1试验前约24h,将实验动物背部两侧脊柱两侧毛剃掉,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
×
3cm。
[0143]
2.2将实施例6制备的添加枸杞果提取物的面霜约0.5ml直接涂抹在左侧2.5cm
×
2.5cm皮肤上,用两层纱布(2.5cm
×
2.5cm)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带和绑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敷用面霜4h后用温水清除残留。
[0144]
(3)临床检查:于清除涂抹面霜后1h、24h、48h、72h观察评分。
[0145]
(4)判断标准和评分: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六章4中相关规定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根据24h、48h、72h各观察点时最高积分均值判定皮肤刺激性强度。
[0146]
(5)试验结果
[0147]
1.新西兰兔未见其他毒性。
[0148]
2.4只新西兰兔在24h、48h、72h均为出现反应,故在72h终止试验。
[0149]
急性皮肤刺激反应积分情况具体见表7:
[0150]
表7皮肤刺激性测试结果
[0151][0152]
3、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0153]
(1)材料和方法
[0154]
1.1受试物:枸杞面霜;配置:原液(即面霜原样直接进行使用)。
[0155]
1.2阳性物:2,4

二硝基氯代苯;批号:wt6ca;生产厂家:tcl;用量:0.2ml/只。
[0156]
配置:

取2,4二硝基氯代苯,用丙酮配置成0.6%的溶液,用于诱导接触。

取2,4二硝基氯代苯,用丙酮配置成0.2%的溶液,用于激发接触。
[0157]
1.3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0158]
1.3.1实验动物:选用普通级白化豚鼠,受试物组20只,阳对照组20只,阴对照组10只,体重206g~300g,每笼五只进行分笼并记录体重。由嘉善县惠民街道生旺家庭农场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浙)2018

0005,质量合格证号:20201204cdde0606000756。
[0159]
1.3.2饲养环境:普通环境豚鼠房,饲养温度在18℃

20℃,相对湿度45%~65%,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沪)2019

0008。
[0160]
1.3.3饲料:由桐乡市东方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生产许可证号:浙饲证(2019)06708,饮水不限制。
[0161]
(2)试验方法
[0162]
2.1试验前约24h,将豚鼠背部左侧去毛,去毛范围为3cm
×
3cm。
[0163]
2.2诱导接触:将受试物0.2ml涂在实验动物去毛区左侧2cm
×
2cm皮肤上,以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6h。第7d和第14d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阳性对照组用0.6%2,4二硝基氯代苯丙酮溶液作同样处理。
[0164]
2.3激发接触:末次诱导后14d,将约0.2ml的受试物涂于豚鼠背部右侧2cm
×
2cm去毛区(接触前24h脱毛),然后用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固定6h。阳性对照组用0.2%2,4二硝基氯代苯丙酮溶液作同样处理。激发接触后24h和48h观察皮肤反应。
[0165]
2.4阴性对照组,在诱导接触时用蒸馏水作为对照,在激发接触时涂以受试物。阳性组动物、对照组动物、受试物组动物必须为同一批。
[0166]
2.5判断标准和评分: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六章6)的相关规定进行皮肤变态反应评分。当受试物组动物出现皮肤反应积分≥2时,判为该动物出现皮肤变态反应阳性并得出受试物的致敏强度,致敏强度为0%时,可判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0167]
(3)试验结果
[0168]
1.豚鼠未见其他毒性。
[0169]
2.皮肤变态反应实验结果具体见表8。
[0170]
表8皮肤变态反应实验结果(bt法)
[0171][0172]
注:

起始体重、终止体重的表示方式为均值
±
sd;

在皮肤反应强度栏中填写当皮肤反应积分为0、1、2、3

时,发生反应的动物数占受试动物数的比例。
[0173]
实施例7
[0174]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6一致,仅将面霜的配方改为:
[0175]
硬脂酸异丙酯9.5%,鲸蜡硬脂醇3.0%,甲基葡萄糖倍半硬脂酸酯1.0%,聚氧乙烯(20)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1.5%,聚氧乙烯甲基葡萄糖苷硬脂酸酯0.5%,生育酚乙酸酯9%,丙烯酰胺/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1.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甘油9%,1.3丁二醇4.5%,分子量为20~40万的透明质酸1.5%,分子量为130~150万的透明质
酸1%,γ

聚谷氨酸1.5%,枸杞果提取物3.5%,甘油辛酸酯1.5%,三乙醇胺0.15%,防腐剂1%,余量的水。
[0176]
对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面霜进行常规九项、面部刺激性测试和皮肤变态反应测试,结果均显示合格。
[017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