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7711发布日期:2021-11-25 10: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包括顶盒(1)、底盒(2)和电机(2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盒(1)和底盒(2)之间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顶盒(1)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7)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8),所述底盒(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与第一凸块(8)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0)内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顶盒(1)底端开设有导线槽(16),所述顶盒(1)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内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底盒(2)顶端开设有第三凹槽(22),所述第三凹槽(22)内铰接有显示屏(23),所述第三凹槽(2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24)和第四固定块(25),所述第三固定块(24)与第四固定块(25)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凹槽(22)底部安装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输出轴与第三固定块(2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凹槽(22)内安装有翻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曲形板(3)、第一限位柱(4)、第二曲形板(5)和第一滑槽(6),所述顶盒(1)固定安装有第一曲形板(3),所述第一曲形板(3)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柱(4),所述底盒(2)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曲形板(5),所述第二曲形板(5)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与第一限位柱(4)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柱(11)、第一弹簧(12)、第一限位板(13)、第一支撑杆(14)和横杆(15),所述第一凹槽(10)内滑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限位柱(11),所述第二限位柱(11)端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凹槽(1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3),所述第一限位板(13)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4)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盒(1)顶部和底盒(2)底部均开设有圆角,所述底盒(2)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齿轮(27)、螺纹杆(28)、第二齿轮(29)、第二滑块(30)和第二支撑杆(31),所述电机(26)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7),所述第三固定块(24)与第四固定块(25)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29),所述第一齿轮(27)与第二齿轮(29)啮合,所述螺纹杆(28)套接有第二滑块(30),所述第二滑块(30)铰接有第二支撑杆(31),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一端与显示屏(23)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板(18)、限位杆(19)、第一滑块(20)和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凹槽(17)口铰接有第二限位板(18),所述第二限位板(18)两侧均铰接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端部铰接有第一滑块(20),所述第一滑块(20)与第二凹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0)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高血压检测仪,涉及血压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高血压检测仪使用时,不便于携带,且携带过程中缺乏保护措施,受到挤压碰撞时易损坏,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顶盒、底盒和电机,所述顶盒和底盒之间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顶盒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块,所述底盒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块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夹紧装置,所述顶盒底端开设有导线槽,所述顶盒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该检测仪具有携带便捷性,实现对血压的实时监控,还具有显示屏角度壳调节功能,适宜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德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