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6011发布日期:2022-05-18 00: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后,其使用的手术刀等医疗器材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灭菌及消毒处理,是预防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现有的器材消毒装置主要是通过高温消毒机进行。
3.现有技术中用于医疗器材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将器材统一放置在高温消毒机中进行消毒处理,但由于器材的材质不同,使得消毒箱中难以根据器材的材质进行相应温度的调节,且容易导致器材之间的碰损,同时器材在消毒的前后,需要反复的开闭处理箱的箱门,使得器材的消毒操作较为繁琐,难以保证消毒效果。
4.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开设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圆柱状的转柱,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与转柱的一端中部相连的电机,所述转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消毒腔,所述弧形腔的底端镶嵌安装有消毒机与温度感应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控制消毒机工作的控制器;现有技术中用于医疗器材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将器材统一放置在高温消毒箱中进行消毒处理,但由于器材的材质不同,使得消毒箱中难以根据器材的材质进行相应温度的调节,且容易导致器材之间的碰损,同时器材在消毒的前后,需要反复的开闭处理箱的箱门,使得器材的消毒操作较为繁琐,难以保证消毒效果;而本发明中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手术刀等器材放置在转柱顶端不同的消毒腔内部,随后电机工作时带动消毒腔内部的器材运动至弧形腔内部的消毒机处(消毒机可以为高温加热组件,也可以为能够释放消毒液的喷雾装置,也可以两种方式相结合,并能独立工作),通过消毒机的处理对器材进行消毒,同时温度感应器能够对不同消毒腔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消毒机的工作状态,减少消毒腔内部因温度超标而对器材造成的损坏,且放置在不同消毒腔中的器材也能减少彼此间的碰损,同时器材的消毒工作能够自动进行,不再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器材消毒的效率。
7.优选的,所述转柱的侧壁与弧形腔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消毒腔一侧的转柱侧壁上连接有密封囊,所述密封囊能够与弧形腔的侧壁挤压贴合;转柱通过密封囊对弧形腔的两端进行封堵,减少消毒腔在高温消毒时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减少转柱与弧形腔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时的磨损。
8.优选的,所述转柱的中部开设有总流道,所述总流道的一端与外界水泵相连,所述
总流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消毒腔相连通的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对应密封囊相连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之侧壁相贴合的滑板,所述滑板与滑道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弧形腔的底端连接有压块,所述弧形腔的中部底端开设有出液槽,所述出液槽内部安装有自动开闭组件;当消毒腔带动器材运动至出液槽处时,此时该消毒腔一侧的密封囊被压块挤压,并使其内部的气体在流入滑道后,推动滑板上的连通槽与分流道对齐并连通,从而使得总流道中经水泵泵入的水从打开的分流道喷入存在器材的消毒腔中,从而能够将器材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吹落,同时出液槽处的自动开闭组件自动打开,并使得流入消毒腔内部的水将杂质从出液槽带出,使得器材更加清洁。
9.优选的,所述自动开闭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液槽顶端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部开设有漏斗形腔,所述漏斗形腔底端设有磁性材质的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漏斗形腔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消毒腔的侧壁外端设有能够与封堵块相排斥的磁性块;当位于消毒腔内部的器材进行冲洗后,随后消毒腔的继续运动,消毒腔能够带动磁性块逐渐靠近封堵块,使得封堵块向漏斗形腔底端运动,从而使得原先关闭状态的漏斗形腔自动打开,并能将位于消毒腔内部的水释放,通过转柱自身的转动带动自动开闭组件的自动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出液槽靠近转柱底端转动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端连接有与弧形腔的侧壁相齐平的弹性膜,所述封堵块底端所对应的出液槽侧壁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抖动杆,所述凹槽底端开设有与抖动杆顶端的出液槽侧壁相连通的穿线槽,所述穿线槽内部设有连接弹性膜中部与抖动杆顶面的拉绳;封堵块在磁性块的作用力下将抖动杆的自由端向下挤压,直至封堵块越过抖动杆的端部,此时封堵块在扭簧的反弹力下来回抖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弹性膜进行抖动,从而器材上冲落,并将残留在弹性膜上的杂质抖落至出液槽中,而出液槽与弹性膜相对的另一侧上的杂质,会在转柱侧壁上密封囊的推动下回收进出液槽中,从而使得器材上掉落的杂质能够更充分的回收。
11.优选的,所述分流道的出水端所对应的消毒腔上安装有弹性的水囊,所述水囊内壁与消毒腔之间连接有弹性体,所述水囊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设置的水囊能够对放置在消毒腔内部的器材进行缓冲与防护,减少器材在放置与转动的过程中碰损的情况,同时当分流道处于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流出的水会通过水囊上的出水孔从各个方向喷出,从而能够对消毒腔内部的器材进行全方位的喷射冲洗清理,提高了器材的清理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消毒机与温度感应器设置在弹性膜顶部一侧的弧形腔侧壁上;通过设置消毒机与温度感应器的位置,使得器材在消毒腔的带动下率先进行冲洗处理,随后消毒腔带动清洗后的器材运动至消毒机位置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同时使器材上残留的水滴蒸发,提高了器材表面的干燥度。
13.优选的,所述弹性膜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当消毒腔中的器材冲洗完毕后,随着该消毒腔的顺时针转动,该处的密封囊在远离压块后,会使得滑板复位并对分流道进行封堵,同时消毒腔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器材进行翻动,使其表面的水滴抖落后能够通过弹性膜上的渗水孔流出,并通过穿线孔流入排液槽中,进一步减少器材表面的水滴残留。
14.优选的,所述滑板上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水囊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
牵引绳绕过导向轮与水囊的顶端相连,所述水囊的底端开设有缩孔,所述缩孔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导向轮处的水囊侧壁之间通过刚性绳相连接;当水囊内部充水时,其内部的高压水会率先从出水孔喷出,而缩孔处于关闭状态,当器材冲洗完毕且滑板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与刚性绳拉动缩孔处的水囊侧壁,使得缩孔强制张开,同时刚性绳能够对水囊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水囊中残留的水能够从水囊底端充分的流出,减少水囊内部产生积水,导致其运动至消毒机处,发生积水流出或对消毒腔内部的升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15.优选的,所述水囊底端的缩孔处固连有弧形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圆柱状的滚柱,所述滚柱的侧壁与安装套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安装套与滚柱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互错位的排液孔,所述刚性绳的端部与滚柱的底端一侧相连,且所述牵引绳拉动滚柱转动时,能够带动安装套与滚柱上的排液孔对齐并连通;当水囊内部充水时,此时缩孔位置在滚柱侧壁的作用下能够处于稳定的封闭状态,减少水囊内部因高压使得缩孔被顶开,导致水流从缩孔喷出而无法直接喷射在器材上的情况,而当器材冲洗完毕后,滑板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与刚性绳拉动滚柱转动,并使得滚柱与安装套上的排液孔相互连通,从而使得水囊内部的积水能够有效的流出,同时水囊内部的积水在滚柱上排液孔的导向下斜向喷出,从而能使水囊中残留的积水喷射在器材上,进一步提高了器材杂质的冲洗效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手术刀等器材放置在转柱顶端不同的消毒腔内部,随后电机工作时带动消毒腔内部的器材运动至弧形腔内部的消毒机处,通过消毒机的处理对器材进行消毒,同时温度感应器能够对不同消毒腔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消毒机的工作状态,减少消毒腔内部因温度超标而对器材造成的损坏,且放置在不同消毒腔中的器材也能减少彼此间的碰损,同时器材的消毒工作能够自动进行,不再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器材消毒的效率及质量。
17.2.本发明通过转柱上的密封囊对弧形腔的两端进行封堵,减少消毒腔在消毒时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减少转柱与弧形腔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时的磨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二中水囊底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台1、弧形腔2、转柱3、电机4、消毒腔5、消毒机6、温度感应器7、密封囊8、总流道9、分流道10、滑道11、滑板12、连通槽13、压块14、出液槽15、安装套16、封堵块17、弹性件18、磁性块19、凹槽20、弹性膜21、抖动杆22、拉绳23、水囊24、弹性体25、渗水孔26、牵引
绳27、刚性绳28、弧形套29、滚柱30、排液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感控消毒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开设有弧形腔2,所述弧形腔2内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圆柱状的转柱3,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与转柱3的一端中部相连的电机4,所述转柱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消毒腔5,所述弧形腔2的底端镶嵌安装有消毒机6与温度感应器7,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控制消毒机6工作的控制器;现有技术中用于医疗器材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将器材统一放置在高温消毒箱中进行消毒处理,但由于器材的材质不同,使得消毒箱中难以根据器材的材质进行相应温度的调节,且容易导致器材之间的碰损,同时器材在消毒的前后,需要反复的开闭处理箱的箱门,使得器材的消毒操作较为繁琐;而本发明中的消毒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手术刀等器材放置在转柱3顶端不同的消毒腔5内部,随后电机4工作时带动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运动至弧形腔2内部的消毒机6处(消毒机6可以为高温加热组件,也可以为能够释放消毒液的喷雾装置,也可以两种方式相结合,并能独立工作),通过消毒机6的处理对器材进行消毒,同时温度感应器7能够对不同消毒腔5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消毒机6的工作状态,减少消毒腔5内部因温度超标而对器材造成的损坏,且放置在不同消毒腔5中的器材也能减少彼此间的碰损,同时器材的消毒工作能够自动进行,不再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器材消毒的效率和质量。
23.所述转柱3的侧壁与弧形腔2的侧壁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消毒腔5一侧的转柱3侧壁上连接有密封囊8,所述密封囊8能够与弧形腔2的侧壁挤压贴合;转柱3通过密封囊8对弧形腔2的两端进行封堵,减少消毒腔5在高温消毒时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减少转柱3与弧形腔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时的磨损。
24.所述转柱3的中部开设有总流道9,所述总流道9的一端与外界水泵相连,所述总流道9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消毒腔5相连通的分流道10,所述分流道10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与对应密封囊8相连通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之侧壁相贴合的滑板12,所述滑板12与滑道11端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滑板12上开设有连通槽13,所述弧形腔2的底端连接有压块14,所述弧形腔2的中部底端开设有出液槽15,所述出液槽15内部安装有自动开闭组件;当消毒腔5带动器材运动至出液槽15处时,此时该消毒腔5一侧的密封囊8被压块14挤压,并使其内部的气体在流入滑道11后,推动滑板12上的连通槽13与分流道10对齐并连通,从而使得总流道9中经水泵泵入的水从打开的分流道10喷入存在器材的消毒腔5中,从而能够将器材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吹落,同时出液槽15处的自动开闭组件自动打开,并使得流入消毒腔5内部的水将杂质从出液槽15带出,使得器材更加清洁。
25.所述自动开闭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液槽15顶端的安装套16,所述安装套16内部开设
有漏斗形腔,所述漏斗形腔底端设有磁性材质的封堵块17,所述封堵块17与漏斗形腔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8,所述消毒腔5的侧壁外端设有能够与封堵块17相排斥的磁性块19;当位于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冲洗后,随后消毒腔5的继续运动,消毒腔5能够带动磁性块19逐渐靠近封堵块17,使得封堵块17向漏斗形腔底端运动,从而使得原先关闭状态的漏斗形腔自动打开,并能将位于消毒腔5内部的水释放,通过转柱3自身的转动带动自动开闭组件的自动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效果。
26.所述出液槽15靠近转柱3底端转动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顶端连接有与弧形腔2的侧壁相齐平的弹性膜21,所述封堵块17底端所对应的出液槽15侧壁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抖动杆22,所述凹槽20底端开设有与抖动杆22顶端的出液槽15侧壁相连通的穿线槽,所述穿线槽内部设有连接弹性膜21中部与抖动杆22顶面的拉绳23;封堵块17在磁性块19的作用力下将抖动杆22的自由端向下挤压,直至封堵块17越过抖动杆22的端部,此时封堵块17在扭簧的反弹力下来回抖动,并通过拉绳23带动弹性膜21进行抖动,从而器材上冲落,并将残留在弹性膜21上的杂质抖落至出液槽15中,而出液槽15与弹性膜21相对的另一侧上的杂质,会在转柱3侧壁上密封囊8的推动下回收进出液槽15中,从而使得器材上掉落的杂质能够更充分的回收。
27.所述分流道10的出水端所对应的消毒腔5上安装有弹性的水囊24,所述水囊24内壁与消毒腔5之间连接有弹性体25,所述水囊2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设置的水囊24能够对放置在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缓冲与防护,减少器材在放置与转动的过程中碰损的情况,同时当分流道10处于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流出的水会通过水囊24上的出水孔从各个方向喷出,从而能够对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全方位的喷射冲洗清理,提高了器材的清理效果。
28.所述消毒机6与温度感应器7设置在弹性膜21顶部一侧的弧形腔2侧壁上;通过设置消毒机6与温度感应器7的位置,使得器材在消毒腔5的带动下率先进行冲洗处理,随后消毒腔5带动清洗后的器材运动至消毒机6位置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同时使器材上残留的水滴蒸发,提高了器材表面的干燥度。
29.所述弹性膜2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26;当消毒腔5中的器材冲洗完毕后,随着该消毒腔5的顺时针转动,该处的密封囊8在远离压块14后,会使得滑板12复位并对分流道10进行封堵,同时消毒腔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器材进行翻动,使其表面的水滴抖落后能够通过弹性膜21上的渗水孔26流出,并通过穿线孔流入排液槽中,进一步减少器材表面的水滴残留。
30.所述滑板12上连接有牵引绳27,所述水囊24的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牵引绳27绕过导向轮与水囊24的顶端相连,所述水囊24的底端开设有缩孔,所述缩孔相互靠近的一侧与导向轮处的水囊24侧壁之间通过刚性绳28相连接;当水囊24内部充水时,其内部的高压水会率先从出水孔喷出,而缩孔处于关闭状态,当器材冲洗完毕且滑板12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27与刚性绳28拉动缩孔处的水囊24侧壁,使得缩孔强制张开,同时刚性绳28能够对水囊24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水囊24中残留的水能够从水囊24底端充分的流出,减少水囊24内部产生积水,导致其运动至消毒机6处,发生积水流出或对消毒腔5内部的升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31.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水囊24底端的缩孔处固连有弧形套29,所述弧形套29内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圆柱状的滚柱30,所述滚柱30的侧壁与弧形套29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弧形套29与滚柱3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互错位的排液孔31,所述刚性绳28的端部与滚柱30的底端一侧相连,且所述牵引绳27拉动滚柱30转动时,能够带动弧形套29与滚柱30上的排液孔31对齐并连通;当水囊24内部充水时,此时缩孔位置在滚柱30侧壁的作用下能够处于稳定的封闭状态,减少水囊24内部因高压使得缩孔被顶开,导致水流从缩孔喷出而无法直接喷射在器材上的情况,而当器材冲洗完毕后,滑板12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27与刚性绳28拉动滚柱30转动,并使得滚柱30与弧形套29上的排液孔31相互连通,从而使得水囊24内部的积水能够有效的流出,同时水囊24内部的积水在滚柱30上排液孔31的导向下斜向喷出,从而能使水囊24中残留的积水喷射在器材上,进一步提高了器材杂质的冲洗效果。
32.工作原理: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手术刀等器材放置在转柱3顶端不同的消毒腔5内部,随后电机4工作时带动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运动至弧形腔2内部的灭消毒机6处,通过消毒机6的处理对器材进行消毒消毒,同时温度感应器7能够对不同消毒腔5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灭消毒机6的工作状态,减少消毒腔5内部因温度超标而对器材造成的损坏,且放置在不同消毒腔5中的器材也能减少彼此间的碰损,同时器材的消毒工作能够自动进行,不再需要费时费力的手工操作,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器材消毒的效率;转柱3通过密封囊8对弧形腔2的两端进行封堵,减少消毒腔5在高温消毒时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减少转柱3与弧形腔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相对转动时的磨损;当消毒腔5带动器材运动至出液槽15处时,此时该消毒腔5一侧的密封囊8被压块14挤压,并使其内部的气体在流入滑道11后,推动滑板12上的连通槽13与分流道10对齐并连通,从而使得总流道9中经水泵泵入的水从打开的分流道10喷入存在器材的消毒腔5中,从而能够将器材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吹落,同时出液槽15处的自动开闭组件自动打开,并使得流入消毒腔5内部的水将杂质从出液槽15带出,使得器材更加清洁;当位于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冲洗后,随后消毒腔5的继续运动,消毒腔5能够带动磁性块19逐渐靠近封堵块17,使得封堵块17向漏斗形腔底端运动,从而使得原先关闭状态的漏斗形腔自动打开,并能将位于消毒腔5内部的水释放,通过转柱3自身的转动带动自动开闭组件的自动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效果;封堵块17在磁性块19的作用力下将抖动杆22的自由端向下挤压,直至封堵块17越过抖动杆22的端部,此时封堵块17在扭簧的反弹力下来回抖动,并通过拉绳23带动弹性膜21进行抖动,从而器材上冲落,并将残留在弹性膜21上的杂质抖落至出液槽15中,而出液槽15与弹性膜21相对的另一侧上的杂质,会在转柱3侧壁上密封囊8的推动下回收进出液槽15中,从而使得器材上掉落的杂质能够更充分的回收;设置的水囊24能够对放置在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缓冲与防护,减少器材在放置与转动的过程中碰损的情况,同时当分流道10处于打开状态时,其内部流出的水会通过水囊24上的出水孔从各个方向喷出,从而能够对消毒腔5内部的器材进行全方位的喷射冲洗清理,提高了器材的清理效果;通过设置消毒机6与温度感应器7的位置,使得器材在消毒腔5的带动下率先进行冲洗处理,随后消毒腔5带动清洗后的器材运动至消毒机6位置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同时使器材上残留的水滴蒸发,提高了器材表面的干燥度;当消毒腔5中的器材冲洗完毕后,随着该消毒腔5的顺时针转动,该处的密封囊8在远离压块14后,会使得滑板12复位并对分流道10进行封堵,同时消毒腔5在
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器材进行翻动,使其表面的水滴抖落后能够通过弹性膜21上的渗水孔26流出,并通过穿线孔流入排液槽中,进一步减少器材表面的水滴残留;当水囊24内部充水时,其内部的高压水会率先从出水孔喷出,而缩孔处于关闭状态,当器材冲洗完毕且滑板12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27与刚性绳28拉动缩孔处的水囊24侧壁,使得缩孔强制张开,同时刚性绳28能够对水囊24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水囊24中残留的水能够从水囊24底端充分的流出,减少水囊24内部产生积水,导致其运动至消毒机6处,发生积水流出或对消毒腔5内部的升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当水囊24内部充水时,此时缩孔位置在滚柱30侧壁的作用下能够处于稳定的封闭状态,减少水囊24内部因高压使得缩孔被顶开,导致水流从缩孔喷出而无法直接喷射在器材上的情况,而当器材冲洗完毕后,滑板12在复位时能够通过牵引绳27与刚性绳28拉动滚柱30转动,并使得滚柱30与弧形套29上的排液孔31相互连通,从而使得水囊24内部的积水能够有效的流出,同时水囊24内部的积水在滚柱30上排液孔31的导向下斜向喷出,从而能使水囊24中残留的积水喷射在器材上,进一步提高了器材杂质的冲洗效果。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