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粪菌移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5929发布日期:2022-06-01 01:1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粪菌移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粪菌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2.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据媒体报道,张发明教授是率先在中国开展现代标准化粪菌移植的医生。所谓标准化粪菌移植,是在实验室内借助现代仪器设备人性化地分离获得高度纯化的菌群,再经内镜或者引流管将量化的菌液输注到患者肠内。
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移植方法是内镜到达十二指肠或者经肠镜到达回盲部后,空针抽取粪菌后通过活检钳道直接推注菌体至相应部位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任何辅助推注器械;经活检钳道直接注射粪菌存在以下缺陷:1、容易造成检查器械污染,滋生细菌,影响病人身体健康;2、易对钳道造成堵塞,从而出现菌体从钳道冒出或者菌体大量残留在钳道的现象,影响治疗结果,增加病人本人和医护人员的身心负担;3、直接经由钳道注射粪菌,使得内镜镜头被粪菌淹没,导致医护人员无法观察治疗过程,从而无法准确把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影响治疗效果。
4.因此临床上有通过将健康人粪便处理后装入胶囊中,得粪菌胶囊,再将粪菌胶囊导入病人体内,在特定环境下胶囊内的成分被人体吸收;但是在整个输送过程中,粪菌胶囊因受到体内的压力容易发生变形、破裂提前释放,无法起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设置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粪菌移植装置,能够避免粪菌胶囊在传输过程中因受到压力导致破裂的问题,同时也能很好地保证输送粪菌胶囊过程中患者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5.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粪菌移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粪菌移植装置。
7.一种粪菌移植装置,其包括粪菌胶囊和用于伸入体内的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外套管、输送管,以及与输送管内部匹配使用的操作组件;所述输送管位于外套管内部,所述操作组件位于输送管内部;所述输送管包括位于第一端的推送段,移动段和位于第二端的操作段,所述推送段设置第一管腔,在所述移动段和操作段设置第二管腔,第二管腔与第一管腔连通;所述操作组件通过第二管腔在输送管内发生有效移动;在所述第一管腔内部容纳所述粪菌胶囊;通过此种方式先将外套管伸入到体内指定位置,再将粪菌胶囊放置在输送管的推送段,使得操作组件和输送管发生相对移动,将粪菌胶囊输送到病人体内指定位置,保证治疗效果。
8.进一步,所述操作组件包括伸入到移动段的推送杆和操作部,推送杆和操作部活动连接;所述推送杆位于输送管的移动段,操作部位于输送管的操作段;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操作部,使得位于第一管腔内的粪菌胶囊被推出外套管,并输送至病人体内指定位置。
9.进一步,所述操作部包括长度调节结构和长度控制结构,长度调节结构与长度控制结构活动连接;操作长度控制结构,控制推送杆相对输送管的位置。
10.进一步,所述长度调节结构包括:位于推送杆第二端外侧的弹簧,和设置在推送杆第二端的旋转块,旋转块和弹簧一体连接;旋转块的外径大于推送杆的外径;长度控制结构控制旋转块发生移动,压缩弹簧,推送杆发生移动。
11.进一步,所述长度控制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旋转柄、连接杆、旋转盘和旋转柱,旋转盘的外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旋转盘的外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旋转柄的外径大于旋转盘的外径;第二管腔设置有供容纳旋转块、弹簧、旋转盘和旋转柱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管腔的直径;使用时,手动旋转旋转柄,带动连接杆、旋转盘和旋转柱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块相对输送管发生移动,弹簧压缩,推送杆向前顶出粪菌胶囊。
12.进一步,在所述旋转柱外侧壁设置卡位凸起,卡位凸起与旋转块配合使用,控制旋转块和推送杆的移动距离。此种设置直接限定了推送杆的移动距离,释放粪菌胶囊时无需再进行人为控制,方便快捷,粪菌胶囊释放位置准确。
13.进一步,所述旋转块第二端设置为缺口端,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弧形缺口,第一直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和第二直形缺口;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一直形缺口之间设置卡位凹槽,第一直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的连接处设置限位凹槽,第二弧形缺口和第二直形缺口之间设置卡位凹槽,第二直形缺口和第一弧形缺口的连接处设置限位凹槽;卡位凹槽与卡位凸起配合。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卡位凸起分别位于限位凹槽处,此时弹簧处于放松状态,粪菌胶囊位于输送管内部;顺时针转动旋转柱,两个卡位凸起分别沿着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滑动,直至2个卡位凸起分别滑动至两个卡位凹槽,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推送杆向输送管第一端移动,粪菌胶囊被推出输送管和外套管;继续顺时针转动旋转柱,卡位凸经过卡位凹槽后分别沿着第二直形缺口和第一直形缺口滑动,滑动至限位凹槽处,弹簧再次处于放松状态。推送杆和输送管相互移动时的摩擦力大,当粪菌胶囊以外破裂时,内容物不会沿着第二管腔反流。
14.进一步,所述卡位凸起设置2个,镜像设置。
15.进一步,以所述旋转块为参考,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的视角下,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分别占据120
°
,第一直形缺口和第二直形缺口分别占据60
°
;此种设置保证旋转驱动下的缩进缩出效果,达到推出粪菌胶囊时缓慢的效果。
16.进一步,所述限位凹槽设置在旋转块的外侧壁,所述输送管的内部管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块位置的限位凸起;此种设置保证旋转柱与旋转块配合使用时,旋转块只会发生直线移动,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优选地,所述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分别设置2个。
17.进一步,所述弹簧压缩的长度大于等于自推送杆第一端到第一管腔第二端的长度,保证有效推出。
18.进一步,所述第一管腔设置为与粪菌胶囊形状匹配的凹槽,第二管腔的直径大于推送杆的外径;推送杆沿着第二管腔伸出第一管腔,推出粪菌胶囊。
19.进一步,在所述输送管第二端的外侧设置刻度结构,方便知晓输送管相对外套管的移动距离。
20.进一步,在所述输送管的第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以测量输送管在外套管内部移动时输送管第一端承受的压力值,间接测量粪菌胶囊在移动过程中承受到的压力值;当压
力值即将到达粪菌胶囊壳体承受的最大值时,减缓推送速度,解决了粪菌胶囊因受到体内的压力发生变形、破裂提前释放,无法起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问题。另设置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实时显示压力传感器感知到的压力值。
21.进一步,所述外套管的侧壁设置封堵结构,封堵结构为粪菌胶囊提供密封环境,方便测量粪菌胶囊所承受的压力值,也能够有效解决当粪菌胶囊意外破裂时,内容物未在指定时间淌出的问题。
22.进一步,所述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套管第一端的圆形封堵件,和设置在外套管侧壁用于控制圆形封堵件展开面积的控制件;外套管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控制件的第二容纳腔,且第二容纳腔与外套管的管腔通过开口相连通,开口距离外套管第一端有距离。外套管不因为设置开口就相互分离,外套管始终是一个整体。
23.进一步,所述圆形封堵件设置为能成整圆的扇形,控制件为设置在扇形两侧半径的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的第二端设置能互相锁住的锁死结构;使用时,第一控制杆位置固定,当粪菌胶囊意外破裂内容物流淌时,或者需要外套管内部位封闭环境时,或者为了防止体内液体自外套管第一端流入外套管时,手动操作第二控制杆,打开圆形封堵件,外套管第一端被堵住,以解决上述问题。
24.进一步,所述圆形封堵件自圆心至外圆设置为可折叠型,粪菌胶囊未破裂时可以自由从外套管伸出,粪菌胶囊不会因圆形封堵件无法伸出外套管第一端。
25.进一步,在所述圆形封堵件的两侧设置用于封堵开口的封闭带,圆形封堵件为扇形时,封闭带封堵住未有圆形封堵件的开口位置;圆形封堵件和封闭带成圆形。此种设置有效避免内容物或者其他液体自开口处流入外套管侧壁的第二容纳腔。
26.进一步,所述锁死结构为设置第二控制杆一侧的伸出块和锁死带,以及设置在第一控制杆一侧的伸出孔和锁死扣;通过此种方式将伸出块和锁死带自伸出孔伸出,再连接锁死带与锁死扣,保证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的稳定连接,进而保证外套管的密封性。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外套管、输送管和操作组件,利用推送杆移动粪菌胶囊,粪菌胶囊顺序经过操作段、移动段和推送段,输送至指定位置,还能将粪菌液释放,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经活检钳道注射粪菌存在的缺陷;2、通过在外套管侧壁设置封堵结构,为粪菌胶囊的输送过程提供无氧环境的密封结构功能,可以有效测量粪菌胶囊感知到压力值,有效解决目前临床上粪菌胶囊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意外破裂、内容物意外淌出的情况;3、本装置集传输粪菌胶囊和粪菌液于一体,更好地满足临床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外套管、输送管和操作组件安装在一起时的正视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外套管、输送管和操作组件相互拆分时的正视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外套管、输送管和操作组件安装在一起时的剖面图;
31.图4为本发明输送管和操作组件拆分时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输送管和操作组件拆分时第二端的局部正视剖面图;
33.图6为本发明输送管和操作组件安装在一起时第二端的局部剖面图;
34.图7为本发明推送杆、弹簧和旋转块的局部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长度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36.图9为本发明输送管的剖面图;
37.图10为本发明输送管第一端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1为本发明外套管的剖面透视图;
39.图12为本发明外套管第一端的剖面图;
40.图13为本发明封堵结构第一端的示意图;
41.图14为本发明封堵结构第二端的示意图;
42.图中,1、粪菌胶囊;2、外套管;3、输送管;31、第一管腔;32、第二管腔;33、压力传感器;34、圆形封堵件;35、第一控制杆;36、第二控制杆;37、开口;38、封闭带;39、伸出块;310、锁死带;311、伸出孔;312、锁死扣;4、推送杆;41、弹簧;42、旋转块;43、旋转柄;44、连接杆;45、旋转盘;46、旋转柱;47、卡位凸起;48、第一弧形缺口;49、第一直形缺口;410、第二弧形缺口;411、第二直形缺口;412、卡位凹槽;413、限位凹槽;414、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1
45.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粪菌移植装置,其包括粪菌胶囊1和用于伸入体内的输送结构;输送结构包括外套管2、输送管3,以及与输送管3内部匹配使用的操作组件;输送管3位于外套管2内部,操作组件位于输送管3内部;输送管3包括位于第一端的推送段,移动段和位于第二端的操作段,推送段设置第一管腔31,在移动段和操作段设置第二管腔32,第二管腔32与第一管腔31连通;操作组件通过第二管腔32在输送管3内发生有效移动;在第一管腔31内部容纳粪菌胶囊1;通过此种方式先将外套管2伸入到体内指定位置,再将粪菌胶囊1放置在输送管3的推送段,使得操作组件和输送管3发生相对移动,将粪菌胶囊1输送到病人体内指定位置,保证治疗效果。
46.第一管腔31设置为与粪菌胶囊1形状匹配的凹槽,第二管腔32的直径大于推送杆4的外径;推送杆4沿着第二管腔32伸出第一管腔31,推出粪菌胶囊1。在输送管3第二端的外侧设置刻度结构,方便知晓输送管3相对外套管2的移动距离。
47.实施例2
48.请参照图1-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操作组件进行以下具体设置:操作组件包括伸入到移动段的推送杆4和操作部,推送杆4和操作部活动连接;推送杆4位于输送管3的移动段,操作部位于输送管3的操作段;通过此种方式操作操作部,使得位于第一管腔31内的粪菌胶囊1被推出外套管2,并输送至病人体内指定位置。
49.操作部包括长度调节结构和长度控制结构,长度调节结构与长度控制结构活动连接;操作长度控制结构,控制推送杆4相对输送管3的位置。
50.长度调节结构包括:位于推送杆4第二端外侧的弹簧41,和设置在推送杆4第二端的旋转块42,旋转块42和弹簧41一体连接;旋转块42的外径大于推送杆4的外径;长度控制结构控制旋转块42发生移动,压缩弹簧41,推送杆4发生移动。
51.长度控制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旋转柄43、连接杆44、旋转盘45和旋转柱46,旋转盘45的外径大于连接杆44的外径,旋转盘45的外径大于连接杆44的外径,旋转柄43的外径大于旋转盘45的外径;第二管腔32设置有供容纳旋转块42、弹簧41、旋转盘45和旋转柱46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管腔32的直径;使用时,手动旋转旋转柄43,带动连接杆44、旋转盘45和旋转柱46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块42相对输送管3发生移动,弹簧41压缩,推送杆4向前顶出粪菌胶囊1。
52.在旋转柱46外侧壁设置卡位凸起47,卡位凸起47与旋转块42配合使用,控制旋转块42和推送杆4的移动距离。此种设置直接限定了推送杆4的移动距离,释放粪菌胶囊1时无需再进行人为控制,方便快捷,粪菌胶囊1释放位置准确。旋转块42第二端设置为缺口端,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弧形缺口48,第一直形缺口49,第二弧形缺口410和第二直形缺口411;第一弧形缺口48和第一直形缺口49之间设置卡位凹槽412,第一直形缺口49和第二弧形缺口410的连接处设置限位凹槽413,第二弧形缺口410和第二直形缺口411之间设置卡位凹槽412,第二直形缺口411和第一弧形缺口48的连接处设置限位凹槽413;卡位凹槽412与卡位凸起47配合。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卡位凸起47分别位于限位凹槽413处,此时弹簧41处于放松状态,粪菌胶囊1位于输送管3内部;顺时针转动旋转柱46,两个卡位凸起47分别沿着第一弧形缺口48和第二弧形缺口410滑动,直至2个卡位凸起47分别滑动至两个卡位凹槽412,此时弹簧41处于压缩状态,推送杆4向输送管3第一端移动,粪菌胶囊1被推出输送管3和外套管2;继续顺时针转动旋转柱46,卡位凸经过卡位凹槽412后分别沿着第二直形缺口411和第一直形缺口49滑动,滑动至限位凹槽413处,弹簧41再次处于放松状态。推送杆4和输送管3相互移动时的摩擦力大,当粪菌胶囊1以外破裂时,内容物不会沿着第二管腔32反流。卡位凸起47设置2个,镜像设置。
53.以旋转块42为参考,自第二端向第一端的视角下,第一弧形缺口48和第二弧形缺口410分别占据120
°
,第一直形缺口49和第二直形缺口411分别占据60
°
;此种设置保证旋转驱动下的缩进缩出效果,达到推出粪菌胶囊1时缓慢的效果。
54.限位凹槽413设置在旋转块42的外侧壁,输送管3的内部管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旋转块42位置的限位凸起414;此种设置保证旋转柱46与旋转块42配合使用时,旋转块42只会发生直线移动,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优选地,限位凹槽413和限位凸起414分别设置2个。弹簧41压缩的长度大于等于自推送杆4第一端到第一管腔31第二端的长度,保证有效推出。
55.实施例3
56.请参照图10-1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输送管3的第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33,以测量输送管3在外套管2内部移动时输送管3第一端承受的压力值,间接测量粪菌胶囊1在移动过程中承受到的压力值;当压力值即将到达粪菌胶囊1壳体承受的最大值时,减缓推送速度,解决了粪菌胶囊1因受到体内的压力发生变形、破裂提前释放,无法起到预期治疗效果的问题。另设置与压力传感器33连接的控制组件,以及为控制组件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控制组件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33,实时显示压力传感器33感知到的压力值。
57.外套管2的侧壁设置封堵结构,封堵结构为粪菌胶囊1提供密封环境,方便测量粪菌胶囊1所承受的压力值,也能够有效解决当粪菌胶囊1意外破裂时,内容物未在指定时间淌出的问题。
58.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套管2第一端的圆形封堵件34,和设置在外套管2侧壁用于控制圆形封堵件34展开面积的控制件;外套管2侧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控制件的第二容纳腔,且第二容纳腔与外套管2的管腔通过开口37相连通,开口37距离外套管2第一端有距离。外套管2不因为设置开口37就相互分离,外套管2始终是一个整体。
59.圆形封堵件34设置为能成整圆的扇形,控制件为设置在扇形两侧半径的第一控制杆35和第二控制杆36,第一控制杆35和第二控制杆36的第二端设置能互相锁住的锁死结构;使用时,第一控制杆35位置固定,当粪菌胶囊1意外破裂内容物流淌时,或者需要外套管2内部位封闭环境时,或者为了防止体内液体自外套管2第一端流入外套管2时,手动操作第二控制杆36,打开圆形封堵件34,外套管2第一端被堵住,以解决上述问题。
60.圆形封堵件34自圆心至外圆设置为可折叠型,粪菌胶囊1未破裂时可以自由从外套管2伸出,粪菌胶囊1不会因圆形封堵件34无法伸出外套管2第一端。在圆形封堵件34的两侧设置用于封堵开口37的封闭带38,圆形封堵件34为扇形时,封闭带38封堵住未有圆形封堵件34的开口37位置;圆形封堵件34和封闭带38成圆形。此种设置有效避免内容物或者其他液体自开口37处流入外套管2侧壁的第二容纳腔。
61.锁死结构为设置第二控制杆36一侧的伸出块39和锁死带310,以及设置在第一控制杆35一侧的伸出孔311和锁死扣312;通过此种方式将伸出块39和锁死带310自伸出孔311伸出,再连接锁死带310与锁死扣312,保证第一控制杆35和第二控制杆36的稳定连接,进而保证外套管2的密封性。
62.使用时,先将外套管输送到患者体内指定位置,粪菌胶囊放置在输送管的第一管腔,输送管沿着外套管到达指定位置,利用推送杆和操作部控制粪菌胶囊的位置。传输粪菌胶囊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到输送管第一端所承受的压力值,间接测量到粪菌胶囊在移动过程中承受到的压力值;且封堵结构能够为粪菌胶囊的传送提供很好地检测的封闭环境。
63.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