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多用吸瘀注药导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2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医多用吸瘀注药导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用途中医医疗器械。可用于中医临床疮疡、肿毒、瘀结的吸脓、排毒、消瘀,可用于中医中药水液的注射肌肉、经络、体内各脏腑;可用于中医临床导热,将药气质通过热温传入患者体表、体内。本实用新型既可治病又可保健强身。
目前中医医疗器械极少,吸瘀工具多为古老传统火罐,只能进行体表拔吸。而体内瘀结肿块就无法直接吸取,一般只能作外科手术。本实用新型就是避免作体内开刀手术,而用针头伸入体内进行缓慢拔吸瘀结肿块,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康复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直接作体表真空拔吸代替火罐,而不用火燃烧,既安全又方便,拔吸力比原传统火罐吸力强数倍,还可进行持续性拔吸。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用途是注药。在中医医疗器械中尚未所见,一般中药药液的注射均采用西医注射针,公知的西医注射针是靠人手直接推动针管,使药液强制注入体内。临床上由于中药与西药的药液性质不同,如中药药液采用这种强制注射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中药药液的特性和人体接收药液的循环规律,而靠气压缓慢地将药液注入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用途是导热。传统的中医导热是用艾火薰烤,靠热温传导于药物在体表、体内,近而发展到用红外线辐射。目前医疗界上各种导热仪器均是想通过热的感传将药物、磁性粒子透肌传里。但实际效果不完满。本实用新型除了在体表具有艾火的作用外,还可将热温聚集一点,使热温透过一定的配方药物,将药气质通过空心针⑥、传热片⑦传入体表、体内。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手捏式气泵①、气管②、闭合空气罐③、进气孔④、显示瓶⑤、空心针⑥、传热片⑦、微型电热器⑧,而组装成中医多用吸瘀、注药、导热器。
临床上使用吸瘀功能时,将空心针⑥插入患部,然后握捏手捏式气泵①只作出气作用,将闭合空气罐③里的空气抽出,使之造成真空拔吸。这种拔吸力由闭合空气罐③直接通过气管②传至空心针⑥,而达到将瘀液拔吸在显示瓶⑤,如果闭合空气罐③气体抽空时,保持一定时间吸力后,可将进气孔④打开放入一部份气体,然后进行循环连续抽气拔吸。这种吸瘀力是随着手捏式气泵①的排气大小,而象玛璜吸血一样,缓慢吸取瘀液。空心针⑥可以是一个孔或无数孔。不用拔针头,可持续拔吸。当显示瓶⑤瘀液吸满后,可取下另换。闭合空气罐③是由两个半盒组成,可将上盖打开,然后闭合空气罐③下盖可直接通过手捏式气泵①抽气产生真空拔吸,而达到传统火罐拔吸体表的作用。
临床上使用注射药液功能时,将手捏式气泵①倒装一个头,只产生进气作用。将空心针⑥插入患部,然后握捏手捏式气泵①将空气吸入闭合空气罐③内产生压力,通过气管②压力将显示瓶⑤内的药液推入空心针⑥而注入患部。
临床上使用导热功能时,将手捏式气泵①倒装一个头只产生进气作用,把微型电热器⑧放入闭合空气罐③内,通过进气孔④将线路穿出接通电源,使闭合空气罐③内产生热能。然后握捏手捏式充气泵①将气体挤压在闭合空气罐③内升热。通过气流压力导热渗透过显示瓶⑤内的药质,使混合有热感的药质气流,由传热片⑦的无数小孔射出渗透于患部。也可用空心针⑥直接将热感的药质气注入体内。在无电源情况下,闭合空气罐③内可用暗火、炭火产生热能。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捏式气泵①由橡胶制成。在两端内装有活动塞起封闭和开启作用具有抽、充气两用功能。气管②由橡胶制成。闭合空气罐③可选用玻璃、硬塑料、金属等制成。显示瓶⑤选用透明塑料、玻璃制成。空心针⑥由金属制成。传热片⑦由塑料、橡胶、金属制成。微型电热器⑧在导热时,放置于闭合空气罐③内,由进气孔④将电线穿出。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医多用吸淤、注药、导热器,其构造由手捏式气泵、气管、闭合空气罐、显示瓶、空心针、传热片、微型电热器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闭合空气罐(3)是由两个半盒组成,在一半盒上盖有气孔(4)、气管(2)可活动取下或套上空心针(6)、显示瓶(5)、传热片(7)、手捏式气泵(1)。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多用吸淤、注药、导热器,其特征在于闭合空气罐(3)导热时,无电源情况下,可用一般明火,暗火放置罐内生热。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多用吸淤、注药、导热器,其特征在于空心针(6)可是一个开孔或无数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多用吸淤、注药、导热器,其特征在于传热片(7)有无数小孔。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中医多用吸瘀、注药、导热器,为中医临床诊治疾病、保健的医疗工具。本实用新型由手捏式气泵①、气管②、闭合空气罐③、进气孔④、显示瓶⑤、空心针⑥、传热片⑦、微型电热器⑧构成。当吸瘀时手捏式气泵抽气产生吸力而吸瘀。当注药、导热时手捏式气泵充气产生压力注射药液,或由在闭合空气罐内放置的微型电热器将热温透过显示瓶药质,把混合有药气质的热温由传热片射出。
文档编号A61M5/00GK86200297SQ86200297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17日
发明者刘光瑞 申请人:刘光瑞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