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853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卫生领域,是一种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供颈椎病患者固定于颈部,以限制颈椎关节的活动,保持其稳定,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
目前常见使用的有硬性材料制成的颈托和软性材料制成的颈围。硬性材料制成的颈托虽有保持颈椎关节稳定的作用,但对颈部活动限制过大,给患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造成诸多不便,且因颈部肌肉长期得不到运动,会影响颈椎关节的稳定。软性颈围虽能使颈部较自由地活动,但不能有效地限制颈部的过度屈曲及仰伸活动,因此也会影响其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它既能使颈椎关节保持稳定,当颈部过度屈曲时就能自动报警,使患者自行矫正姿势,限制颈部的超限度活动,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又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即在软性材料的颈围内安装一个报警装置,颈围围在颈部时,报警器的控制装置恰好位于颌下颈前正中线上,当颈部作过度屈曲时,就自动报警。本软性颈围是用软质透气富有弹性的海棉制成,外面包有纯棉织品外罩,其两端分别装有尼龙搭扣的阳面和阴面。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作一简要说明


图1是本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的整体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颈围的长度6、高度7和厚度5、尼龙搭扣的阳面1和阴面4,棉织品外罩2及尼龙导管3的安装部位。
图2是报警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尼龙导管3及在它内腔的金属接触杆11、导线10、电池9及声波报警器8。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颈围的断面示意图,断面位置正是尼龙导管3的安装位置。图中示出了纯棉织品外罩2、海棉材料12、尼龙导管3及金属接触杆11。图3的金属接触杆11在尼龙导管内的状态是颈部处在自然位时的状态,接触杆的二个触头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颈屈超过正常值时报警控制装置的状态示意图。图中二支金属接触杆的端部已接触,这时电流被导通,处于报警状态。
图5和图6分别为本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使用情况的正面观察示意图和背面观察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推荐如下最佳实施例用软性透气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如海棉,做成条形的颈围本体,外面包有纯棉织品外罩2。在外罩2一端的外面,置有尼龙搭扣的阳面1,在外罩2另一端的内面,置有尼龙搭扣的阴面4。颈围本体的长度6为40~60厘米,高度7为8~12厘米。在颈围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部附近装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埋在颈围本体的内部。当颈围戴在患者颈部时,报警器的控制装置恰好在颌下颈前正中线部位。报警装置是由二支金属接触杆11、导线10、电池9、声波报警器8串联而成。二支金属接触杆11的触头端头对头地套在尼龙导管3的内腔内,金属接触杆连有导线的一端露在尼龙导管3的外面,使二金属接触杆的触头之间留有1.5~2.0厘米的间距。金属接触杆在尼龙导管3内能自由伸缩,整个报警装置埋在颈围本体的弹性材料距表面0.5厘米处。尼龙导管3沿颈围本体高度7方向放置。金属接触杆凭借弹性材料的支持,在自然状态时二个触头间保持有1.5~2.0厘米的间距,当患者戴此颈围而颈屈超过10~15度时,即处于颈椎关节不稳定状态时,二金属接触杆受力压向尼龙导管3内,正好使二触头位移1.5~2.0厘米而使二触头接触,接通电流,即自动发声报警,使患者立即矫正姿势,避免颈部过度屈曲。
根据临床动态颈椎X射线和动态颈椎磁共振观察,颈椎病患者颈屈超过10~15度时,颈椎易出现不稳定及髓核后移。从颈部自然状态到这个位置,相当于二金属接触杆间距缩短1.5~2.0厘米,所以把接触杆间距调节在1.5~2.0是适用于大部分患者的。又鉴于颈椎出现不稳状态,屈曲的尺度与颈部长度是相关的,故本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以颈高的长短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格。颈围高度7分别为大号12厘米,中号10厘米,小号8厘米。二金属接触杆的间距依次为2.0厘米、1.8厘米、1.5厘米。二金属接触杆的总长度为颈围高度7的尺寸扣除触头间距再减1.0厘米。金属接触杆的直径为0.3厘米。尼龙导管3的长为6厘米,内径为0.4厘米。颈围长度6为40~60厘米,并可借用尼龙搭扣调节松紧。为适应不同季节使用,厚度5的尺寸做成1.5~2.0厘米。
很明显,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能使颈椎关节保持稳定,当颈部过度屈曲时能自动报警,使患者自行矫正姿势,限制颈部的超限活动。大大有利于治疗作用,又不象硬质颈托那样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2、本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可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用于其他常见颈椎伤患者的治疗,为我国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器械和方法。
3、本颈围设计合理、简单、生产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包括用软质透气弹性材料制成的条形颈围本体,纯绵织外罩及端部的尼龙搭扣,其特征在于在近颈围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装有报警装置,颈围戴在颈部时,报警器控制装置正好位于颌下颈前正中线部位,当颈部作过度屈曲时即自动报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围,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颈围本体长度6为40~60厘米,高度7为8~12厘米,厚度5为1.5~2.0厘米,其报警装置是由二支金属接触杆11、导线10、电池9、声波报警器8串联接成,二支金属接触杆11的触头是头对头地套在尼龙导管3内的,接触杆11连有导线的一端露在尼龙导管3的外面。金属接触杆11能在尼龙导管3内自由伸缩,整个报警器埋在距颈围表面0.5厘米处,尼龙导管3沿颈围本体高度7的方向放置,金属接触杆11凭借颈围本体材料的弹性支持,使二个触头间保持有1.5~2.0厘米间距,当戴颈围的患者颈屈超过限位值时,两金属接触杆11受力压向尼龙导管3内移动而二触头接触,导通电流,即自动发声报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超限活动报警颈围。它是在软质弹性材料的颈围内安装一个报警器,颈围围在颈部时,报警器的控制装置正好在颌下颈前正中线部位,当颈部作过度屈曲时,即自动报警,使患者立即矫正姿势,限制颈部的超限活动。本颈围可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又不会象硬质颈托那样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文档编号A61F5/00GK2060659SQ9020701
公开日1990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7日
发明者赵定麟, 陈德玉, 贾志勤 申请人:上海长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