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的脐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2725阅读:18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便秘的脐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药贴膏,属于脐部外敷制剂,适用于各种慢性便秘,尤其是习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
目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制剂很多,如大黄清胃丸、麻仁丸、番泻叶、甘露醇、硫酸镁、开塞露等。中医传统的治疗便秘药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其中大承气汤是中国古代著名药物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重要方剂之一,功擅通胃结,救胃阴,承顺胃气之下行,散结通便,其配方组成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具有泻热通便,荡涤肠胃,攻逐六腑之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以上所述药物均是通过口服或直肠方式给药,因而存在一定缺点,如口服给药由于药物对肠壁的刺激性作用,使肠道蠕动增加,治疗过程常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症状。直肠给药,对肛门有刺激性作用,长期应用易引起肛门肌肉松弛。所述药物对急性便秘效果较佳,而对于慢性、习惯性便秘往往只解除一时症状,需长期用药,用药的剂量也随着用药期延长而有所增加。
由此看来,寻找一种既可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又能克服口服及直肠给药缺点的应用制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脐部外敷用的治疗便秘贴膏,因为脐部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脐部又是针炙穴位中的神阙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是经络之总枢,贴药后可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使其通畅、协调并可调节腹部内脏神经,使脏器功能加强,使大便顺利排出,达到通便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为采用下列原料组方,按重量份数配比大黄30~80份,芒硝10~20份,冰片5~10份。其中冰片的作用是促进其它成分的吸收,所以,可用等量的类似药品如薄荷醇或樟脑代替。
上述配方可以达到治疗慢性便秘的目的,但为提高疗效,还可以加入下列原料组份,按重量份数配比当归0.5~5份,玄参0.5~5份,内苁蓉0.5~5份,生地0.5~3份,红花0.5~3份,党参0.5~3份,厚朴0.5~3份。无论是按前三种成分组方,还是按再加上后面七种成分组方,都要加入各组份总和重量份数的1~1.2倍的蜂蜜方可。
本发明的脐部贴膏的制备方法是按上面所述的原料组份和配比组方,再按下列工艺步骤制备(1)将配方中的大黄、当归、玄参、肉苁蓉、生地、厚朴、党参、红花分别在70~80℃下干燥4~5小时后,过六号筛,再将配方中的冰片研细,过五号筛;然后将配方中的芒硝加入其本身重量份数三分之一的水,加热至沸,使之溶解,并将蜂蜜加热炼至116~118℃。(2)按上述配方中的比例分取各组份,将芒硝溶液趁热加入热蜂蜜中,冷至室温,再加入各种原料组份,搅拌混匀,制成膏剂。(3)在2.5cm正方的贴布上涂膏剂2~4g,即为成品。
本发明用于治疗便秘的贴膏的优点是由于是脐部外敷用药,给药途径方便,不脏衣物;由于能使大便比较缓和排出,所以无腹部不适症状和对肛门刺激性。药物是从脐部吸收,由于对人体经络和腹部内脏神经的刺激作用,能够更好地改善胃肠功能,使药效持久。
治疗便秘用脐部贴膏的使用方法为将脐部贴膏贴入脐窝部,每贴可用2~4天,用药后对贴药部位加以热敷,效果更佳,热敷一日2~3次,每次3~5分钟。
使用效果判断标准为治愈经用贴膏一贴或数贴后停药,仍能保持大便通畅两个月。
显效经用贴膏1天之内即有肠鸣音活跃,腹部胀闷感消失,大便顺利排出。
有效经用贴膏1至3天内腹部膨满胀闷感缓解或消失,自觉肠鸣音活跃,连续排气,并且排便。
无效经用贴膏3天以上,腹部偶觉肠鸣音,偶有排气,无排便。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临床观察结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按下列配方和配比制备1.13kg的治疗便秘用的脐部贴膏取大黄400g,芒硝100g,冰片50g,蜂蜜550g。首先将优选大黄于75~80℃下干燥4小时,粉碎,过六号筛,再将冰片研细,过五号筛,然后向芒硝中加入30毫升水,加热至沸,使之溶解,并将蜂蜜加热炼至116~118℃。将芒硝溶液趁热加入热蜂蜜中,冷至室温,再加入大黄及冰片细末,搅拌混匀,制成膏剂后,在2.5cm正方形医用橡皮膏贴布上涂药膏3g,即为成品。
实施例2按下列配方和配比制备1.47kg的治疗便秘用的脐部贴膏大黄400g,芒硝100g,冰片50g,当归30g,玄参30g,肉苁蓉30g,红花20g,厚朴20g,生地20g,党参20g,蜂蜜720g。首先将原料中的大黄、当归、玄参、肉苁蓉、生地、厚朴、红花、党参分别优选,于75~80℃下干燥4小时,粉碎,过六号筛,再将冰片研细,过五号筛;然后向芒硝中加入30毫升水,加热至沸,使之溶解,并将蜂蜜加热炼至116~118℃。将芒硝溶液趁热加入热蜂蜜中,冷至室温,再加入大黄、当归、玄参、肉苁蓉、红花、厚朴、生地、党参、冰片原料细末,搅拌混匀,制成膏剂后在2.5cm正方形医用橡皮膏贴布上涂药膏3g,即为成品。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治疗便秘用脐部贴膏经临床使用后观察其效果为应用实施例1的配方制得的脐部贴膏,经13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的使用总有效率为88%,其中治愈28例,显效66例,有效21例,无效15例。
应用实施例2的配方制得的脐部贴膏,经统计1990年至1993年的千余例慢性功能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的患者,男性1.5岁至87岁,女性1岁至91岁,使用该脐部贴膏,治愈260例,显效526例,有效20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8.2%,使用脐部贴膏除偶见橡皮膏过敏者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脐部贴膏,其特征在于主要采用大黄、芒硝、冰片和蜂蜜为原料,各组份之和与蜂蜜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2,其中大黄30~80份,芒硝10~20份,冰片5~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部贴膏,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冰片可用等量的薄荷醇或者樟脑代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脐部贴膏,其特征在于它还可加入下列原料组份,所加的各组份重量份数比为当归0.5~5份,玄参0.5~5份,内苁蓉0.5~5份,红花0.5~3份,生地0.5~3份,党参0.5~3份,厚朴0.5~3份。
4.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脐部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配方和配比组方大黄30~80份,芒硝10~20份,冰片5~10份,当归0.5~5份,玄参0.5~5份,红花0.5~3份,生地0.5~3份,党参0.5~3份,厚朴0.5~3份,肉苁蓉0.5~3份,各组份之和与蜂蜜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2;其工艺步骤是(1)将上述配方中的大黄、当归、玄参、肉苁蓉、生地、厚朴、党参、红花分别粉碎,过六号筛,再将冰片研细,过五号筛,向芒硝中加入其本身重量份数三分之一的水,加热至沸,使之溶解,将蜂蜜加热炼至116~118℃;(2)按上述配方中的比例分取各组份,将芒硝溶液趁热加入热蜂蜜中,冷至室温,再加入各种原料组份,搅拌混匀,制成膏剂;(3)将2~4g膏剂涂在2.5cm正方的贴布上,即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脐部贴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脐部贴膏主要采用大黄、芒硝、冰片和蜂蜜等原料,各组分之和与蜂蜜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2,其中大黄用量为30至80份(重量);芒硝用量为10至20份(重量);冰片用量为5至10份(重量),按选料、干燥、粉碎、研磨,并对芒硝和蜂蜜进行溶解和炼制处理后冷却,加料混匀等步骤制成膏剂,再涂在贴布上即为成品,其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且持久,无任何不良反应。
文档编号A61K9/06GK1098306SQ93115719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日
发明者齐英天, 商伟, 齐鸣 申请人:鞍山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