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解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68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解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尸体解剖技术领域。
目前法医工作者还没有专用的尸体解剖工具,当进行解剖时就借助医疗外科某些器械,既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特别是开颅解剖更是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就是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发明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快速省力的法医专用解剖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解剖器,由锯片、把手、电机、外壳、外接电源线和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前端有两个伸出臂,锯罩内侧面有一对升降弹簧,弹簧的顶部焊接一个T型件,下部焊接个有圆孔的钢板,钢板固定在电机轴的伸出臂上,上下两个T型件固定在锯罩内侧,下面的T型件与弹簧轴连接固定,弹簧轴上有一个套管,于预定位置上紧套管的顶丝可限制弹簧沿轴下降的幅度。锯罩内侧面有一上紧套管的顶丝可限制弹簧沿轴下降的幅度。锯罩内侧面有一倒U形槽,可使电机轴上下运动以带动锯片旋转切割骨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锯罩装有升降可调弹簧,使罩底始终与骨面接触,可避免骨末飞溅,还可掌握切割深度,以免损坏赃器。
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锯罩与升降弹簧的连接图;图3为外壳与把手的连结图。
参见附图,电机13被外壳固定在内,电机轴5通过螺母3和垫片4固定锯片1,锯片1可切割骨组织。在外壳12前端两侧通过伸出臂6与焊接在弹簧下端的带圆孔钢板19连接固定,弹簧18和套管轴7配合,套管轴下端用螺母固定一T形件,弹簧上端焊接一T形件,两T形件固定于锯罩内侧面上。这样当锯片1切入骨组织时,弹簧18拉长,锯罩2始终接触骨面,从而避免骨末飞溅。在套管轴的下部通过镙钉8固定一高度控制套管9,以控制弹簧下降高度,使锯片不能无止境的往下切入,以免损坏脏器。锯罩2的内面中间开有U形槽20,使电机轴连同锯片与锯罩相对拉开得以实现。电机电源线经孔11引出可外接电源。在外壳12的上部有一弧形把手14,把手上设置一开关16。
在外壳12的前部通过两个伸出臂于弹簧18相连,弹簧18的顶部有一T形件10,在T形件10的上面有一螺母17与套管轴7配合,套管轴7的顶、底T形件固定在锯罩2的内侧面,其中间位置开有一侧可调弹簧,罩底始终与骨面接触。
锯罩2由有机玻璃或透明胶板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解剖器,由锯片(1)、把手(14)、电机(13)、外壳(12)、和开关(16),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2)的前部通过两个伸出臂于弹簧(18)相连,弹簧(18)的顶部有一T形件(10),在T形件(10)的上面有一螺母(17)与套管轴(7)配合,套管轴(7)的顶、底T形件固定在锯罩(2)的内侧面,其中间位置开有一侧可调弹簧,罩底始终与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解剖器,其特征在于把手(14)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解剖器,其特征在于锯罩(2)由有机玻璃或透明胶板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解剖器,由锯片1、把手14、电机13、外壳1、和开关1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壳12的前部通过两个伸出臂于弹簧18相连,弹簧18的顶部有一T形件10,在T形件10的上面有一螺母17与套管轴7配合,套管轴7的顶、底T形件固定在锯罩2的内侧面,其中间位置开有一倒V形槽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锯罩2装有升降可调弹簧,罩底始终与骨面接触,故可避免骨末飞溅,还可掌握切割深度,以免损坏脏器。
文档编号A61B16/00GK2178097SQ9324357
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怀昕, 卢建元 申请人:李怀昕, 卢建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