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685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滴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改良的点滴安全警示装置,其系于基座上设主、副针体,使主、副针体同时插入点滴筒,以感应液面变化与否,而确实提高使用之安全性。
按习用点滴安全装置有许多种类,一种如公告第一六五三0一号“点滴警报器装置”(如图4所示),其主要系于空气针外侧形成金属表面,以做为负极,并于其末端处设一正极头,该正极头沿著空气针内部延伸而与电源正极相接,使正极头与空气针形成正负极;使用时,系当空气针插入点滴筒时,其正负极均浸入药剂之中,而当药剂低于正极头时,则正极头与空气针呈断电状,其控制电路板之电路乃控制使蜂呜器或警示灯发出警讯;然而,该种习用品因正、负极接点均设在空气针上,而且该两极间距相当小,当药剂下降时,因液体具适当附著力,正、负极乃会呈接通状态,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药剂才会干燥,然而,此段时间病人便容易发生危险,故而该种习用警报器在使用上并不安全。
有鉴于上述习用点滴安全装置的结构设计容易发出错误警示,以致使用不便之缺失,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乃集多年经验积极潜心研究,研发出具调整功能,可改变习用缺失的一种点滴安全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可正确发出警讯、提高使用方便性的点滴安全警示装置;其系于基座并设主、副针体,以决定导通或断电,并将主、副针体连接IC电路,藉主、副针体与药剂直接接触,而确实感应药剂的有无,进而确保使用之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点滴安全装置所附加之显示灯、蜂呜器可与病床之床头铃连线设置,藉此令点滴内药剂用尽或异常时,除由蜂呜器、显示灯传达警讯外,更可立即通知值班护士或医务人员前往处理,而达到提高医护功效之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附以较佳实际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复合晶体管电路示意图。
图4系习用的示意图。
其中图号及其表明物为(10)基座 (11)主针体(12)副针体 (13)接头(20)(21)晶体管 (22)高电阻(23)主控IC电路 (24)蜂呜器(25)发光二极管 (26)接线端(27)接线端 (30)点滴筒(40)针筒 (41)针头请参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于一圆柱形基座10的一端并设主、副针体11、12,其中,副针体12周面包覆有绝缘体,仅留端部外露;另基座10底端连设有导线而与一接头13连接,该接头13系供与一低电流量之IC电路连接;其中,低电流量IC电路本实用新型系以一复合晶体管电路(DARLINGTON CIRCUIT)为例说明(请参看图3所示),该复合晶体管电路系设有两晶体管20、21,该电路之两个接线端26、27系分别与主、副针体11、12连接,其中晶体管21一侧设有一高电阻22,另,该电路上尚设有主控IC电路23,且设有蜂呜器24与发光二极管25。
请配合参看第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系先将副针体12插入点滴筒30内部,使主针体11插设于针筒40之塑胶针头41,使其端部突出针头41主、副针体11、12同时与药剂接触,再以接头13与复合晶体管电路连通;当药剂液面未低于副针体12顶端部外露的部分,则主、副针体11、12间有微量的电流流通,故而来自电源的大部电压便由高电阻22吸收,因而蜂呜器24或发光二极管25乃无法作动;而当药剂消耗至适当程度,使得液面低于副针体12顶端部时,则主、副针体11、12之间乃呈断电状态,来自电源之电压乃直接经晶体管20而形成回路,故而蜂呜器24或发光二极体25便开始作动,而发出警讯以警示医护人员前来查看,确保安全;其中,因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晶体管电路,故当主、副针体11、12导通时,其间的电流量会保持在很小的状态,以避免药剂产生化学变化。
因此,依上述之结构设计,可归纳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下述的优点主、副针体11、12因有适当间距,可确实感应药液面的变化,以正确发出警示而确保使用之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构造,具有结构简化、成本低,使用方便,正确性高,安全性佳等功效,可彻底改善习用所产生的诸多缺失,其结构未见于任何产品,实为一新颖、实用与进步的优异创作,符合实用新型专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点滴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系于一基座上并设主、副针体,其主针体系穿设于针筒之针头,使主针体随着针筒之针头插入点滴筒,同时副针体亦插入点滴筒内部,藉主、副针体保持适当间距,以确实感应药剂的液面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点滴安全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针体的适当间距是指当药剂液面在高于或等于副针体项端部外露部分时,主、副针体间有微量电流流过;而当药剂消耗至其液面低于副针体顶端部分时,主、副针体之间呈断电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点滴安全警示装置,其基座上设有具导电功能的主、副针体,主、副针体适当间隔,使药面不低于副针体顶端部外露部分时,主、副针体间有微量电流流过,而在药剂消耗至其液面低于副针体顶端部分时,主、副针体间量断电状态并以导线延伸设有一接头,而以该接头与低电流量的IC电路连通,藉由主、副针体同时插入点滴筒,以决定电路导通与否,从而控制警示器的作用,达到确保安全之目的。
文档编号A61M5/00GK2204173SQ9324351
公开日1995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7日
发明者江镇章, 张佐山 申请人:江镇章, 张佐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