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63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器件。用来骨外固定手术无菌单子用的,在骨折复位时,有时用来代用固定器械。
目前骨外手术在骨折复位时使用固定器械,一般是中钳子。其缺点是1.中钳子开口小,复位时不够用;(2)拉力小,达不到复位目的;(3)齿尖能钻入骨内,损伤骨折块;(4)应用范围小,对粉碎骨折不能用。
而使用组织钳子来拉软组织,其缺点是(1)钳子只能用挟肌肉、韧带、脂肪,不能用挟骨组织;(2)即便能钳住髌韧带,也容易滑脱;(3)在骨折复位时,拉力不够用;(4)对粉碎骨折不能用,不能将多块粉碎骨合拢在一起;(5)容易将骨块挟成粉碎。
在手术中,如没有理想的手术器械,只好用手指推挤,其缺点是(1)手指不易推住骨碎块,固定不住;(2)手指推力达不到复位的目的,容易发生断端对位不严;(3)手指妨碍下部固定手术操作;(4)对小骨碎片无法推拿对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特别适用骨外固定手术无菌单子,在骨折复位时,有时用来代用固定器械。能加快治疗髌骨骨折手术速度;能使骨折断端嵌插严密,从而加速骨折愈合。本复位器装有四爪,从而解决粉碎性骨折复位难的问题。给固定髌骨手术时创造了方便条件。
本实用新型是由用两个剪刀式单臂组合而成钳状结构。其特征是(1)手柄部装有锯齿状卡齿1,固定复位器单臂处于夹紧状态;(2)一个单臂6中部带有“T”型中轴2,另一个单臂7中部带有与“T”型中轴上貌相同的轴孔3,能使双臂相互拆开和相互轴转动,钳口张合。
(4)通向钳子头端的一段呈弧形折弯四角力臂4。
其中另一实施方案是四角力臂尖头有固定针部5,用于固定骨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单臂外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单臂外形图;4、使用方法将各骨粉碎块挂在固定针上,用手合起钳柄即可达到复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经过临床应用证实方便有效。其优点是(1)结构精细,体轻,使用方便。
(2)复位后骨折块固定牢固,不易再移位。
(3)最大优点是适用于骨空多粉碎多块骨折。
(4)复位后给下道手术固定操作创造方便条件。
(5)对粉碎骨块不易再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过去没有“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专用工具的空白。
权利要求1.一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是由用两个剪刀式单臂组合而成钳状结构;其特征是(1)手柄部装有锯齿状卡齿(1),固定复位器单臂处于夹紧状态;(2)一个单臂(6)中部带有“T”型中轴(2),另一个单臂(7)中部带有与“T”型中轴上帽相同的轴孔(3),能使双臂相互拆开和相互轴转动,钳口张合;(3)通向钳子头端的一段呈弧形折弯四角力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其特征是双臂的四角力臂尖头有固定针部(5),用于固定骨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器,特别适用骨外固定手术无菌单子,在骨折复位时,有时用来代用固定器械。能加快治疗髌骨骨折手术速度;能使骨折断端嵌插严密,解决粉碎性骨折复位难的问题。给固定髌骨手术时创造了方便条件。本实用新型是由用两个剪刀式单臂组合而成钳状结构。其特征是手柄部装有锯齿状卡齿,一个单臂中部带有“T”型中轴,一个单臂中部带有与“T”型中轴上貌相同的轴孔,通向钳子头端的一段呈弧形折弯四角力臂。
文档编号A61B17/56GK2367260SQ9920323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0日
发明者王建斌 申请人:王建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