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4407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证型胸痹是因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 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 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气滞血瘀证型胸痹是威胁中老年人生 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 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 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0003] 本发明所涉及的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黄苗【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根。 【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 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 疽疮疡。
[0004] 白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 茎。【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05] 当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的干燥 根。【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 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 伤,痈疽疮疡。
[0006] 白芍【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i.的干燥根。【性 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 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0007] 砂仁【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化湿开 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 安。
[0008] 桂枝【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 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 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09] 干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性味】 味辛,性热。【归经】归脾、胃、心、肺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 饮。用于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0010] 黄莲【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莖。【性味】性 寒,味苦。【归经】归心、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水解毒。用于湿热痞满、 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牙痛、痈肿疔疮。
[0011] 延胡索【来源】本品为S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 燥块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 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0012] 葛根【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藤本落叶植物葛的块根。【性味】味甘,平。【归经】入 脾、胃经。【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用于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 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0013] 防已【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 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膀胱、肺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 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0014]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5] 白果叶【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味】甘苦涩,平。【归经】归心,肺, 脾经。【功能主治】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
[0016] 郁金【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姜黄 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 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心、肺 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 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0017] 薤白【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 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目的。
[0019]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黄芪30份、枳壳10份、白术20份、当归10份、赤芍30份、桂枝30份、黄莲10份、砂仁 10份、干姜10份、延胡索10份、葛根24份、防已12份、甘草6份、白果叶10份、郁金10份、 薤白10份。
[0020] 中医认为:胸部刺痛,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是瘀血内停,络脉不通的征 象。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心胸憋闷,时而刺痛,痛行肩背,或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一般痛有定处,时欲太息,气短,心悸,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发 或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本发明的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 中药,是将各种适宜的药材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具有行气活血,化瘀 通络的功效,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
[0021]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9年5月-2013年3月间共收集了 112例气滞血瘀证型胸痹门诊患者,其 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49-70岁,病情2个月-2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 组42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2] 2、试验方法 2. 1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20天。
[0023] 2. 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20 天。
[0024]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 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25]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6]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黄芪 30份、枳壳10份、白术20份、当归10份、赤芍30份、桂枝30份、黄莲10份、砂仁10份、干 姜10份、延胡索10份、葛根24份、防已12份、甘草6份、白果叶10份、郁金10份、薤白10 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黄芪30份、枳壳10份、白术20份、当归10份、赤芍30份、桂枝30份、黄莲10份、砂仁10份、干姜10份、延胡索10份、葛根24份、防已12份、甘草6份、白果叶10份、郁金10份、薤白10份。本发明的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的中药,是将各种适宜的药材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各药物之间协同作用,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胸痹。
【IPC分类】A61P9-10,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4547971
【申请号】CN201310480543
【发明人】史淑玲, 马自果
【申请人】青岛博研达工业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