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648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0003]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内分泌激素紊乱呢?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
[0004]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传统中医认为它是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中医学称之为"乳癖"。
[0005]现代医学则认为,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完全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就可以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正常情况下,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妇女的乳房的腺泡、腺管和纤维组织,在每一个月经周期里,都要经历增生和复原的组织改变过程。由于这种改变,每一个妇女在每一次月经前,都有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这完全不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当机体在某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如工作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及患某些慢性疾病等),就有可能导致乳房本来应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久而久之,便形成乳腺增生,表现为增厚的乳叶和结节性颗粒,乳房胀痛及乳头溢乳等三大症状和体征。
[0006]下面就按照乳腺增生不同的类型分加紧讲述其治疗。
[0007]I)乳痛症,也叫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但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腋窝,胸壁,有时甚至放射至户背部,常影响睡眠,工作与学习,由此而引起焦虑不安,情绪激动的患者还不少。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首先不必过度焦虑和着急,只要调整情绪,保持平衡,一般推敲的内分泌激素都可以慢慢地得到纠正,各种症状都可以自行消失。如果疼痛较明显,也可采用具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服用,如"竭蛭胶囊"等,服用1-2个疗程,一般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0008]2)乳腺腺病。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对这类增生病的治疗,应以软坚散结为主,辅疏肝理气的中成药。
[0009]3)囊性增生病。有人称本类型的增生病才是真正的病理性增生症。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心和恐慌。

【发明内容】

[0010]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各原料组分制成:夏枯草10-50份,鸡内金10-30份,甘草10-50份,金银花10-40份,三七10-30份,九里香10-20份,莪术10-30份,乳香10-30份,白芍10-20份,通草10-20份,仙茅10-30份,没药5-15份,黄芪5_50份,党参5_10份,山慈菇5_35份,青皮5-25份,王不留行10-50份,八月札2-15份,鹿角霜2_8份,泽泻3_15份,苏木10-15份,血竭5-15份,橘核10-30份,半夏10-30份,仙灵脾10-40份,连翘10-30份,七叶一枝花10-40份,金刚藤1-30份,石菖蒲5-20份,蒲公英1-30份,车前子1-20份,升麻2-10份。
[0012]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0013]夏枯草10-40份,鸡内金10-2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0-30份,三七10-20份,九里香10-20份,莪术10-20份,乳香10-30份,白芍10-20份,通草10-20份,仙茅10-30份,没药5-15份,黄芪5-50份,党参5-10份,山慈菇5_35份,青皮5_25份,王不留行10-50份,八月札2-15份,鹿角霜2-8份,泽泻3-15份,苏木10-15份,血竭5_15份,橘核10-30份,半夏10-20份,仙灵脾10-30份,连翘10-30份,七叶一枝花10-40份,金刚藤1-30份,石菖蒲5-20份,蒲公英1-20份,车前子1-10份,升麻2-10份。
[0014]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0015]夏枯草10-30份,鸡内金10-20份,甘草10-30份,金银花10-30份,三七10-20份,九里香10-20份,莪术10-20份,乳香10-30份,白芍10-20份,通草10-20份,仙茅10-30份,没药5-15份,黄芪5-30份,党参5-10份,山慈菇5_30份,青皮5_20份,王不留行10-30份,八月札2-15份,鹿角霜2-8份,泽泻3-15份,苏木10-15份,血竭5_15份,橘核10-30份,半夏10-20份,仙灵脾10-30份,连翘10-30份,七叶一枝花10-20份,金刚藤1_30份,石菖蒲5-10份,蒲公英1-10份,车前子1-10份,升麻2-10份。
[0016]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片剂、分散片、汤剂、或搽剂。
[0017]本发明所选用的人中药有以下药理作用:
[0018]夏枯草
[0019]性味:辛、苦,寒。
[0020]归经:归肝、胆经。
[0021]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0022]鸡内金
[0023]性味:甘,平。
[0024]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0025]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0026]甘草
[0027]性味:甘,平。
[0028]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0029]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t季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30]金银花
[0031]性味:甘,寒。
[0032]归经:归肺、心、胃经。
[003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0034]三七
[0035]性味:甘、微苦,温。
[0036]归经:归肝、胃经。
[0037]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0038]九里香
[0039]炮制:除去杂质,切碎。
[0040]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
[0041]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0042]莪术
[0043]性味:辛、苦,温。
[0044]归经:归肝、脾经。
[0045]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憚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0046]乳香
[0047]性味:辛苦,温。
[0048]归经:入心、肝、脾经。
[0049]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0050]白芍
[0051]性味:苦、酸,微寒。
[0052]归经:归肝、脾经。
[0053]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0054]通草
[0055]性味:甘、淡,微寒。
[0056]归经:归肺、胃经。
[0057]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0058]仙茅
[0059]性味:辛,热;有毒。
[0060]归经:归肾、肝、脾经。
[0061]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瘘精冷,筋骨瘘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
[0062]没药
[0063]性味:苦;平
[0064]归经:肝;脾;心;肾经
[0065]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瘍;肠痛;目赤肿痛。
[0066]黄芪
[0067]性味:甘,温。
[0068]归经:归肺、脾经。
[0069]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70]党参
[0071]性味:甘,平。
[0072]归经:归脾、肺经。
[0073]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74]山慈菇
[0075]性味:甘、微辛,凉。
[0076]归经:归肝、脾经。
[0077]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0078]青皮
[0079]性味:苦、辛,温。
[0080]归经:归肝、胆、胃经。
[0081]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0082]王不留行
[0083]性味:苦,平。
[0084]归经:归肝、胃经。
[0085]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0086]八月札
[0087]性味:昧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
[0088]归经:肝;胃经
[0089]功能主治: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
[0090]鹿角霜
[0091]性味:咸,温。
[0092]归经:归肝、肾经。
[0093]功能主治: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阳瘘,食少吐泻,白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