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0647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多种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慢性的、多因素机能紊乱综 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一侧或左或右、疼痛剧烈的波动样头痛,发作前可有 眼如闪光、视野缺损等先兆症状,可有恶心、呕吐、畏光、烦躁等伴随症状,光、声刺激或日 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状态、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 管性疾病,可归于祖国医学中的"头痛"、"头风"等范畴。偏头痛的发病以女性多见,多起 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 10%-15%,我国为5%-10%。男女患病比例国内外均约为1:2-3。研宄发现起病早、家族 史明显、头痛严重的偏头痛患者,预后较差。严重偏头痛被定义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与痴 呆、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病并列。许多研宄已经揭示偏头痛与许多疾病共存,与脑动脉以及 全身的血管系统病变均有关系。偏头痛的发生、发展势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 者个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且中药价格 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因此,加强中医药的临床研宄,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头 痛的方药有重要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该药为纯中药制剂,理气化痰活血祛瘀,兼以通窍止痛。
[0004] -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100-500份、 石菖蒲50-350份、山柰10-300份、半夏10-300份、荷叶10-300份、三七粉10-250份、卷 柏10-300份、郁金10-300份、乌梢蛇10-300份、白芍50-350份、石楠叶10-300份、磁石 50-350份、炙甘草10-250份。
[0005] 优选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 200-400份、石菖蒲100-300份、山柰20-200份、半夏20-200份、荷叶20-200份、三七粉 20-150份、卷柏20-200份、郁金20-200份、乌梢蛇20-200份、白芍100-300份、石楠叶 20-200份、磁石100-300份、炙甘草20-150份。
[0006]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 芎300份、石菖蒲200份、山柰100份、半夏90份、荷叶100份、三七粉60份、卷柏100份、 郁金100份、乌梢蛇100份、白芍200份、石楠叶100份、磁石200份、炙甘草60份。
[0007] 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各原料,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常规 方法制胶囊剂。
[0008] 用法与用量:本发明药物制成胶囊剂型,每粒〇.48g,口服,温开水冲服,一次四 粒,一日三次,21天为一疗程。
[0009] 本发明选用的中药原料的药性作用如下:
[0010] 川考: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0011]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0012] 山柰:辛,温。归胃经。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0013]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0014] 荷叶:味苦、涩,性平,功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0015] 三七粉: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0016] 卷柏:辛,平。归肝、心经。功效活血通经。
[0017] 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0018]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0019]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0020] 石楠叶:性平,味辛、苦;功效祛风补肾。
[0021] 磁石:咸,寒。归肝、心、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
[0022] 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 本发明方由川芎、石菖蒲、山柰、半夏、荷叶、三七粉、卷柏、郁金、乌梢蛇、白芍、石 楠叶、磁石、炙甘草组成。其中君药为川芎、石菖蒲。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本草》 言其"能散风寒,善治头痛"。《本草崇原》又载:"主治中风入脑头痛者,芎禀金气而治风,性 上行而治头脑也"。石菖蒲:《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 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可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善 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神昏神乱,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合用,如涤痰汤。
[0025] 臣药为山柰、半夏、荷叶、三七粉、卷柏。半夏:为治疗痰浊头痛的要药。李东垣云: "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现代药理研宄半夏镇吐效果好,可能与其能激活迷走神 经传出活动有关。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山柰,温中化湿,行气止 痛。三七粉: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伤科要药。本品功善化瘀生新,又能止血,疗效卓著, 有化瘀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卷柏:性味辛平,味辛能升能散,向上可直达巅顶病 所,向外可达肌表皮毛,又可疏解肝郁。该药性平无寒热偏性,无论寒证、热证均可加减使 用。具有活血而不伤血的特点,对于头痛反复发作需要长期用药者尤为适宜。
[0026] 佐药为郁金、乌梢蛇、白芍、石楠叶、磁石。郁金辛散苦泄,性寒清热,入肝经能活血 行气利胆,入心经又可清心凉血止血,凡气滞血瘀诸痛均为要药,用于情志不畅,肝气郁滞 等引起的头痛效果较好。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白芍:《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 止痛,利小便,益气。"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可养血敛阴,《本草求真》:"赤芍药 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石楠叶:祛风,通络,益肾。用于风温痹痛, 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偏头痛。磁石:宁心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
[0027] 使药为炙甘草。炙甘草为使,其性平,味甘,可解毒、祛痰、止痛、解痉等。《本草汇 言》:"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本品在许多方剂中可发挥调和药性的作用。本方中使 用炙甘草一则和芍药相配可缓解疼痛;二来缓解活血燥湿药物竣猛之性,使活血、燥湿而不 伤气血。
[0028] 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活血祛瘀,通窍止痛之效,正切中了偏头痛之气滞痰凝血 瘀的病机。
[0029]本发明的药物能更好地治疗偏头痛,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6. 67 %,对照组疗效总 有效率73. 33%。治疗后两组对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两组比较,P< 0. 05,治疗组 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对血象、肝功、肾功等无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0030] 实施例1
[0031] -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300份、石菖 蒲200份、山柰100份、半夏90份、荷叶100份、三七粉60份、卷柏100份、郁金100份、乌 梢蛇100份、白芍200份、石楠叶100份、磁石200份、炙甘草60份。
[0032] 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各原料,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常规 方法制胶囊剂。
[0033] 实施例2
[0034] -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200份、石菖 蒲100份、山柰20份、半夏20份、荷叶80份、三七粉80份、卷柏30份、郁金150份、乌梢蛇 150份、白芍120份、石楠叶80份、磁石120份、炙甘草150份。
[0035] 所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取各原料,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常规 方法制胶囊剂。
[0036] 实施例3
[0037] -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川芎400份、石菖 蒲300份、山柰120份、半夏200份、荷叶20份、三七粉150份、卷柏200份、郁金80份、乌 梢蛇200份、白芍300份、石楠叶200份、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