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及方法_2

文档序号:83272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包括梯形主板和 耻骨副板。短而结构简洁的耻骨副板较容易地置于耻骨上支内侧,然后通过C1/C2连接螺 钉与梯形主板连为一体,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致命性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髋臼及临近结构的解剖示意图。
[0036] 图2是本发明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是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安装在髋臼上的位置示意图。
[0038] 图4是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上第一螺孔Cl和第二螺孔C2安装剖 面图。
[0039] 图中梯形主板,2-耻骨副板,3-弓状缘钢板,4-后柱钢板,5-四方区挡板, 6-后柱侧臂,7-耻骨侧臂,8-后柱视窗,9-四方区视窗,10-坐骨钢板,11-髂窝,12-后柱, 13-前柱,14-坐骨,15-髋臼四方区,16-耻骨上支,17-闭孔,18-弓状缘,19-克氏针临时固 定孔,20-坐骨棘,21-凹槽,22-台阶,Cl-第一螺孔,C2-第二螺孔,G-第三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 举例而已。同时通过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41] 如图1所示为髋臼及临近结构的解剖示意图。髋臼是由耻骨体、坐骨体和髂骨体 组成。按区域划分,髋白分为前柱13和后柱12,二者呈倒"Y"形相互支撑。所述的前柱13 位于髋臼的前侧,前柱13的下半部包括髂耻隆起和耻骨上支16。所述的后柱12位于髋臼 的后侧,主要包括坐骨14、坐骨棘20、髋白后半和形成坐骨切迹的密质骨。所述的前柱13 和后柱12如摇篮样拥抱髋臼,在髋臼的内侧会合,形成髋臼的内侧壁和真骨盆的外侧壁, 即髋臼四方区15,防止髋关节向内侧移位。髋骨的上部的凹陷为髂窝11。所述的髂窝的下 边界为弓状缘18,为钝圆的骨嵴,也是弓状线的下部内侧。弓状缘18是真骨盆外侧壁的一 部分。髋骨下方的闭合的孔为闭孔17。髋白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均为恢复髋白和股骨 头的同心圆结构。
[0042] 实施例1 :
[0043]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梯形主板1 和耻骨副板2,二者为大体同等厚度的带有凹凸的板状结构,使用医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 成。
[0044] 所述的梯形主板1的上底边为横向设置的弓状缘钢板3。所述的弓状缘钢板3为 弧形的等宽钢板,弯曲配合弓状缘18内侧的生理弧度。所述弓状缘钢板3从外至内设置有 A孔、B孔、第一螺孔Cl;其中第一螺孔Cl位于配合弓状缘18靠近耻骨上支16的一端上。 所述的A孔、B孔均为组合螺孔,第一螺孔Cl为连接螺孔。
[0045] 梯形主板1的另一端配合弓状缘18下方的后柱12处设置有后柱钢板4。所述的 后柱钢板4弯曲配合后柱12内侧的生理弧度。所述的后柱钢板4的顶端和弓状缘钢板3 相交后向髂窝11弯曲延伸出后柱侧臂6。后柱侧臂6为横向设置,横向弯曲配合弓状缘18 及上方髂窝11的生理弧度;从下往上将弓状缘18和相临的髂窝11包裹住。
[0046] 所述的后柱钢板4的底端横向连接坐骨钢板10的一端。所述的坐骨钢板10和弓 状缘钢板3上下相对设置而构成梯形主板1的下底边。所述的坐骨钢板10弯曲配合坐骨 棘20和闭孔17之间的坐骨14内侧的生理弧度。
[0047] 后柱钢板4上,从上至下设置有J孔、K孔、L孔;均为组合螺孔。坐骨钢板10上, 从外侧向内侧设置有M孔、N孔、O孔;均为组合螺孔。后柱侧臂6上从外侧向内侧设置有H 孔和I孔,均为组合螺孔。
[0048] 另外,沿后柱钢板4和坐骨钢板10的边缘还设置有3个克氏针临时固定孔19。所 述的克氏针临时固定孔19设置在:后柱钢板4的顶端外侧,即J孔旁靠近外侧边的位置;后 柱钢板4和坐骨钢板10交界处的外侧,即M孔和L孔之间靠近外侧边的位置;坐骨钢板10 的顶端,即O孔上方的位置。
[0049] 梯形主板1的上下底边之间的还设置有四方区挡板5。所述的四方区挡板5为薄 型栅栏结构,且配合髋臼四方区15的解剖结构。所述的四方区挡板5和后柱钢板4之间有 平行四边形的空缺区域为后柱视窗8。所述的后柱视窗8位于后柱12内侧前半部的上方, 暴露出部分后柱12。所述的四方区挡板5的栅栏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四方区视窗9 :即X形 和H形的挖孔。
[0050] 耻骨副板2为一块呈弧形的等宽钢板,弯曲成配合耻骨上支16内侧的解剖结构, 安装时位于耻骨上支16内侧缘内。所述的耻骨副板2配合耻骨上支16靠近耻髂联合的一 端设置有第二螺孔C2 ;另一端配合耻骨的解剖结构,在近耻骨结节处,向耻骨梳上表面延 伸出耻骨侧臂7。
[0051] 所述的耻骨副板2除了第二螺孔DC2外,还由外向内均匀设置有D孔、E孔和F孔。 其中,第二螺孔C2为连接螺孔,D孔、E孔和F孔均为组合螺孔。所述的耻骨侧臂7上设置 有第三螺孔G,为组合螺孔。
[0052] 耻骨侧臂7与耻骨副板2之间为可折断式设计。当耻骨骨折为横行骨折时,不需 要通过耻骨侧臂7辅助固定,可在手术中将耻骨侧臂7折断舍弃。当耻骨骨折为纵行骨折 时,可通过耻骨侧臂7上的第三螺孔G,由上向下垂直于骨折线固定耻骨骨折。
[0053]耻骨副板2的上边缘中部还设置有1个克氏针临时固定孔19,位于E孔和F孔之 间。
[0054] 如图4所示,为梯形主板1和耻骨副板2组合安装时,第一螺孔Cl和第二螺孔C2 位置处的剖面结构。梯形主板1的第一螺孔Cl处开有凹槽21。所述的凹槽21的厚度为整 体钢板厚度的一半。耻骨副板2的第二螺孔C2-端也整体削去一半的厚度,形成一个台阶 22伸出。第一螺孔Cl处的凹槽21和第二螺孔C2处的台阶22的形状完全吻合。将梯形主 板1和耻骨副板2组合时,需要将第一螺孔Cl处的凹槽21和第二螺孔C2处的台阶22上 下配合;此时,第一螺孔Cl和第二螺孔C2恰好上下对齐。使用一枚短连接螺钉,穿过第二 螺孔C2和第一螺孔Cl后固定,将梯形主板1和耻骨副板2组合成一体。梯形主板1和耻 骨副板2组合后,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移动或旋转,也不会在解剖部位上移动或旋转。
[0055] 耻骨副板2和弓状缘钢板3形成一条弧形,整体上弯曲成配合弓状缘18和耻骨上 支16内侧面的解剖结构。
[0056] 实施例2 :
[0057] 如图3所示,将本发明的髋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安装在髋骨上。髋 臼前后柱及四方区骨折的固定装置包括:梯形主板1和耻骨副板2。其中,梯形主板1和耻 骨副板2的形状与髋臼四方区15以及前柱13、后柱12,特别是耻骨上支16和弓状缘18内 侧面的生理弧度相匹配,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弯曲,实际操作简易。
[0058] 参照弓状缘18和坐骨14之间的生理弧度,将梯形主板1定位于髋臼内侧面;注意 梯形主板1距后柱12后缘的距离不超过5毫米。参照耻骨上支16的生理弧度,将耻骨副 板2定位于耻骨上支16的内侧面。将耻骨副板2的第二螺孔C2端的台阶22和梯形主板1 的第一螺孔Cl端的凹槽21对齐,二者即组合为一体。弓状缘钢板3和耻骨副板2上设置 的A孔~B孔、D孔~F孔均为组合螺孔。其中:第一螺孔Cl(第二螺孔C2)为连接螺孔, 使用短连接螺钉,A孔、E孔和F孔使用普通螺钉或锁定螺钉;B孔和D孔一般旷置。如果有 必要时,B孔和D孔中使用极短螺钉,植入时注意避免其进入髋关节腔中。
[0059]耻骨侧臂7位于所述的耻骨副板2的E孔和F孔之间,向耻骨上支上表面弯曲延 伸。耻骨侧臂7上设置的第三螺孔G正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