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假肢的衬垫和假肢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66600阅读:来源:国知局
筒区域,即例如不同尺寸和深度的盘,以及不同的近中的筒区域和不同长度的连接装置,这些装置可分别相互组合地构造。由此可以实现对患者截肢残段的个性化适配。
[0034]在假肢筒的远中和/或近中的端部上可以固定一个假肢装置,该假肢装置例如可以是具有位于其上的假肢足部的人造小腿。该假肢装置也可以构造得能在不同方向上摆动,以达到对于患者的对应截肢残段的最佳位置。同时,尤其是人造小腿是长度可调节的,以便可以应对不同长度的截肢残段。
[0035]本发明还通过用于这种假肢的假肢筒解决设定的任务。
【附图说明】
[0036]下面,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37]图1示出由衬垫材料构成的两个层的示意布置,
[0038]图2示出在第一取向中的多个纤维的布置,
[0039]图3示出在第二取向中的多个纤维的布置,
[0040]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衬垫的示意图,
[0041]图5示出衬垫中的纤维的另一种布置,
[0042]图6示出防滑手段的示意图,
[0043]图7示出图6的防滑手段在贴靠状态下的剖面图,
[0044]图8示出图7的放大的截段,
[0045]图9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假肢的示意剖面图,
[0046]图10示出图9的放大的截段,
[0047]图11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假肢的示意剖面图,
[0048]图12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假肢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图1示意性示出了由衬垫材料4构成的两个层2。每个层2具有多个纤维6,这些纤维在对应的层2中彼此平行地布置。但是,在各个层2之间,纤维6相互错开90度。在此,上部的层2中的纤维6的整体形成第一纤维层8,而下部的层2中的纤维6的整体形成第二纤维层10。在具有这两个层2的衬垫的贴靠状态下,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中的纤维6的这种布置导致:衬垫在一个方向上的弹性形变引起在垂直于该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上的弹性形变。
[0050]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衬垫16中的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在此无关紧要的是,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布置在一个层2中还是布置在两个分离的层2中,这两个分离的层被叠置牵拉成一个衬垫。可以看出,第一纤维层8的纤维6和第二纤维层10的纤维6分别相互围成直角。衬垫在第一方向上延长,如图2中箭头12所示,因此引起衬垫16在与其垂直延伸的第二方向上缩短,如箭头14所示。这尤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各个纤维6无弹性或至少比其所埋入的衬垫材料4低弹性地构造。因此,将各个纤维6沿它们的纵长延伸拉长是不可能或仅在非常小的程度上可能,从而使得通过拉长各个纤维6不能或仅在非常小的程度上可能实现衬垫沿第一方向延长。
[0051]图3示出了图2的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其中,衬垫现在在通过箭头14所示的第二方向上伸展。可以看出,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的纤维6不再围成直角,而是现在在各个纤维之间形成伸展的菱形。衬垫沿箭头14所示第一方向的所述拉长和延长同时引起衬垫在与其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缩短,该第二方向如箭头12所示。在衬垫16的贴靠状态下,仅在如下情况可以进行这样的缩短,即当衬垫大面积在截肢残段上沿着滑动时。然而,因为衬垫材料4和截肢残段之间的附着性比较高,所以这样的沿着滑动是不可能的。因此,衬垫16在一次性贴靠的状态下不能或仅在非常小的程度上能够跟随截肢残段的体积变化,从而使得给出了容积稳定。
[0052]图4示出衬垫16的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该衬垫由第一部分衬垫18构成,该第一部分衬垫在它的近中端部上具有开口 20。截肢残段被引入该开口中。第一部分衬垫18具有第一纤维层8,该第一纤维层在该情况下形成一螺旋形基体,该基体具有第一旋转方向。
[0053]在第一部分衬垫18的远中端部上布置有第二部分衬垫22,第二纤维层10位于该第二部分衬垫中。该第二纤维层也是一螺旋形基体,但是该基体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为了将衬垫16贴靠在未不出的截肢残段上,第二部分衬垫22在第一部分衬垫18上展开,从而第一部分衬垫18和第二部分衬垫22都包裹截肢残段并且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叠置布置。通过两个纤维层8、10形成具有不同旋转方向的螺旋形基体,两个纤维层8、10的各个纤维6 —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正好具有所预期的特性。
[0054]图5示出了不同纤维6的另一种布置可能性,这些纤维在该情况下形成具有彼此邻接的网眼24的网状结构。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网眼24中的每个具有六边形形状。通过这种网状结构的形状,在纤维的这种布置中,衬垫沿箭头12的方向的延长也会引起衬垫沿箭头14的方向的缩短并且反之亦然,从而使得该布置也具有所预期的和根据本发明的效果。
[0055]图6示出了防滑手段26,其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假肢中使用。防滑手段26构造为单独构件,但是尽管如此被视为衬垫的部分。防滑手段在其远中区域中具有接收盘28,截肢残段的远中端部插入该接收盘中。在防滑手段26的近中区域中布置有两个接片式突出部30,这些接片式突出部至少部分包绕截肢残段和位于其四周上的衬垫材料。在内侧面32上布置有防滑皮34,通过这些防滑皮至少在一个方向上阻止衬垫材料相对于接片式突出部30的相对运动。
[0056]图7示出穿过具有防滑手段26的衬垫16的剖面图。可以看出,在衬垫材料4中布置的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这些纤维层以如下方式布置,即各个纤维交叉。在远中区域中可以看出接收盘28,而在防滑手段26的近中区域中示出了两个接片式突出部30,其中,防滑皮34位于接片式突出部的内侧面32上。该部分在图8中放大地示出。可以看出,第一部分衬垫18和第二部分衬垫22相互贴靠。在第二部分衬垫22的外侧面上有一接片式突出部30,该接片式突出部具有布置在其内侧面上的防滑皮34。在防滑皮34的所示布置中,接片式突出部30的防滑皮34的各个发毛和鬃毛朝下指向,从而使得衬垫材料4可以相对接片式突出部30向下移动和滑动,而衬垫材料4朝上的移动被阻止。因此,这样的布置尤其对如下情况有意义,即预计截肢残段的体积在一天中逐渐减小。这可能导致衬垫材料4朝上移动,因为衬垫16在周向方向上的膨胀的缩小会引起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延长。然而,这种移动通过接片式突出部30内侧面上的防滑皮34被阻止。
[0057]图9示出了衬垫1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这里也示出了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它们埋入衬垫材料4中。在衬垫16的远中区域中又布置防滑手段的接收盘28。当然,没有接收盘28也存在防滑手段。在防滑手段的近中区域中有包绕元件36,其在所示实施例中完全围住截肢残段。包绕元件例如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在该情况下在将截肢残段布置在包绕元件36中时拉长,从而使得包绕元件在就截肢残段的纵向方向而言的径向方向上施加力。以这样的方式,在包绕元件36所处的区域内,向衬垫材料4进而也位于其中的截肢残段上施加较大的力,从而使得获得了静摩擦增大。
[0058]从图10中可以看出,衬垫材料4的近中区域38绕包绕元件36的上棱边40翻卷。该情况在图10中放大地示出。第一部分衬垫18的和第二部分衬垫22的近中区域38的翻卷有多个效果。一方面,包绕元件36被包在衬垫材料的两个层之间。这在如下情况下尤其有意义,即防滑手段26仅仅由包绕元件36构成并且不具有接收盘28或这样的其他元件,通过该其他元件保证将包绕器件38最佳且固定地定位在截肢残段上。此外,通过衬垫材料4的翻卷的近中区域38,在包绕元件进而也位于其中的截肢残段上在径向方向上施加另一个力,从而使得实现了静摩擦的进一步增大。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