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70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中药石斛饮片的产地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中药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 turn Hook.var.0culatum Hook.、黄草石角斗 Dendrobium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 Zfewi/1Ai.candidum Wall, ex Lindl.或金钦石斛Dendrobium nob He Lindl.的干燥莖。本品味甘,性寒;归胃、肾经。本品功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03]目前,石斛药材采收以后,通常是洗净,晒干,除去根、叶鞘及杂质,打包储藏和运输。这些干燥的石斛药材运送到中药饮片厂后,需要清洗、闷润、切片,并重新晒干。现有工艺耗时费力,工序重复,增加了饮片的生产成本。在此过程中不仅会导致其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而且闷润工序如在高温季节进行,易发生药材霉变,从而导致药材品质的下降和临床疗效的降低。因此,开发一种新的石斛药材的产地加工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石斛药材产地鲜切加工工艺”,可以节省工序、避免两次干燥、减少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避免闷润过程的药材品质下降,对降低饮片生产成本和确保饮片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在石斛药材采收后,趁其表皮粘附的泥土湿润之时,抢水冲洗,去除根、叶鞘及杂质,摊晾4~6小时,趁鲜横向切成l~6mm厚的圆片,在60°C以下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将干燥后的石斛饮片,加入袋装干燥剂,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在产品包装说明书上注明水浸出物及70%乙醇浸出物的含量限度。在产品包装袋内,附上石斛的薄层鉴别图谱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及相应的色谱条件,作为产品的“身份证”。在产品的包装袋上,印有二维码,通过扫描链接可以获取产品的品种、药用部位、产地、原植物照片、药材照片、饮片照片、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加工方式、饮片制造商、生产日期、主要成分含量、薄层及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经典配方、毒副作用及禁忌证等信息。
[0006]本方法的有益之处在于:
刚刚采挖的新鲜石斛,表皮完整。其表面附着的泥土容易被水清除,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常规方法洗涤浸润过程中石斛饮片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药材趁鲜切制,此时,其组织中的纤维尚未木化,从而避免了常规方法的长时间闷润工序,切制的饮片片形完整,并且有利于节省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将新鲜采集的石斛茎,抢水洗去表面泥壤,去除根、叶鞘及杂质,摊晾4h,趁鲜横切成片,片厚为2mm,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0%,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每包加入1g袋装干燥剂,规格为5kg饮片/包。
[0008]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项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凭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石斛药材采收后,趁表皮粘附的泥土湿润之时,抢水冲洗,去除根、叶鞘及杂质,摊晾4~6小时,趁鲜横向切成l~6mm厚的圆片,60°C以下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干燥后的石斛饮片,加入袋装干燥剂,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产品包装袋内,附上石斛的薄层鉴别图谱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及相应的色谱条件,作为产品的“身份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产品的包装袋上,印有二维码,可以通过扫描链接的方式获取包含产品的品种、药用部位、产地、原植物照片、药材照片、饮片照片、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加工方式、饮片制造商、生产日期、主要成分含量、薄层及高效液相特征图谱、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经典配方、毒副作用及禁忌证等相关内容C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石斛药材鲜切加工工艺”。该工艺在石斛药材采收后,趁其表面黏着泥土湿润之际,抢水清洗,去除根、叶鞘及杂质,摊晾4~6小时,趁鲜切制成圆片或椭圆片,晾晒至干燥后用聚乙烯塑料袋抽真空包装,并加入干燥剂。本法由于对药材趁鲜洗涤加工,所以避免了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和虫卵对药材的污染,简化了饮片生产的工序,降低了制作成本,保障了药材品质并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法的推广实施,将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IPC分类】A61P1/08, A61K36/8984, A61P1/00
【公开号】CN105055907
【申请号】CN201510547458
【发明人】徐自升
【申请人】徐自升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