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平面组织修复补片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371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植入患者体内。示出了具有外科手术形成的开口 372的体壁 370的横截面。可W看出体壁370具有内腹膜层374、下一上筋膜层375、下一肌肉层376、脂 肪层377,W及最终的顶部皮层378。可W看出基座构件260的顶侧面262紧邻腹膜层334 安装,其中闭合片构件290和300延伸出并穿过开口 332。可W看出钉合器械320的轴330 穿过外科开口 332、穿过狭缝310和开口 315插入患者下面的体腔。可W看出远侧端部部分 332和远侧端部334紧邻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定位,W便将基座构件260的一部分 附接到腹膜层374。参见图19,可W看出补片250具有闭合片构件290和300,其任选地分 别通过具有端部381和382的外科缝合线380沿着其底侧面302和292固定。外科针388 附接到缝合线端部281。缝合后的闭合片构件闭合狭缝310中的开口 315。作为另外一种 选择,也可W通过常规的粘合剂、外科紧固件等将闭合片构件接合或固定在一起,W闭合狭 缝310。在植入过程中,还可W其静止位置利用闭合片构件290和300。在不向上旋转闭合 片的情况下,将钉合器械的轴穿过狭缝310和开口 315插入到闭合片300下方。在固定之 后,闭合片可W停留在静止位置,无需再对闭合片另外进行固定。闭合片290将防止组织或 内脏移动到狭缝310和开口 315中;闭合片290受到的任何压力都会导致其密封基座构件 260的底侧面264,从而闭合狭缝310。
[0071] 图21和22中示出了可用于固定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补片的外科钉合器械340,该外 科钉合器械具有直轴350。外科钉合器械340具有近侧柄部342与致动触发器344。具有 远侧部分352和远侧端部354的直轴350从柄部340的远侧端部346延伸。可W看出远端 部分352穿过向上延伸的闭合片290和300之间的狭缝310和开口 315插入,使得远侧端 部354可W围绕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移动,从而用外科平头钉将基座构件260固定 到组织。图22中示出了将组织修复补片250植入患者体内。示出了具有外科手术形成的 开口 372的体壁370的横截面。可W看出体壁370具有内腹膜层374、下一上筋膜层375、 下一肌肉层376、脂肪层377,W及最终的顶部皮层378。可W看出基座构件260的顶侧面 262紧邻腹膜层374安装,其中闭合片构件290和300延伸出并穿过开口 332。可W看出钉 合器械350的轴350穿过外科开口 372、穿过狭缝310和开口 315插入患者下面的体腔。可 W看出远端部分352和远侧端部354紧邻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定位,W便将基座构 件260的一部分附接到腹膜层374。
[0072] 图23和24示出了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将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补片250植入患者,修 复痛缺损。可W看出外科医生用一只手握住了外科钉合器械320的柄部322,同时接合了触 发器324。该器械具有弯曲轴330,并且轴330的近侧部分332穿过体壁370的开口 372,W 及痛修复补片250的狭缝315和开口 350放置。修复补片250已植入了患者的体腔,使得基 座构件260的上部侧262邻近腹膜层374。闭合片290和300已向上旋转,W将狭缝310和 开口 315暴露出来,并且向外延伸穿过体壁370的开口 372,使得闭合片290和300部分延 伸到皮层378之上。可W看出患者的内脏379邻近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可W看出 钉合器械320的轴330穿过外科开口 372、穿过狭缝310和开口 315插入患者下面的体腔。 可W看出远端部分332和远侧端部334紧邻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定位,W便将基座 构件260的一部分附接到腹膜层374。可W看出外科医生的另一只手触诊远侧端部334之 上的患者体壁370,W便定位平头钉的位置,然后通过致动触发器324投递平头钉。参见图 26,在植入补片250并用平头钉380固定后,基座构件260的底侧面264可具有双同屯、冠平 头钉382和384,用于将补片250固定到腹膜层374。
[0073] 图25和2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组织修复补片的另一个实施例。可W看出修复补片 50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基座构件510,而基座构件510具有顶侧面512和底侧面514。可W 看出基座构件510具有由周边522界定的圆形开口 520。可W看出闭合环530围绕圆形开 口 520的周边522安装。补片500还具有闭合补片540,而闭合补片540具有顶侧面542和 底侧面544。配合闭合环548安装在补片540的底侧面544。配合闭合环548能够W可拆 卸方式与闭合环530接合。当用于外科手术时,外科医生将闭合补片540从基座构件510 上移除,从而使开口 520暴露出来。接着,基座构件510植入患者的体腔,使得基座构件510 的顶侧面512邻近体腔的内层,诸如腹膜。然后外科医生将附接器械(诸如外科钉合器) 的轴的远侧部分穿过开口 520插入基座构件510的底侧面514下方的体腔中。在将基座构 件510固定到组织的内层并将固定器械的轴移除之后,外科医生将闭合补片540安装到基 座构件510的顶侧面512,使得配合闭合环548和闭合环530接合。
[0074] 参见图31-37,它们示出了本发明的新型组织缺损修复装置600的另外的实施例。 可W看出装置600具有基座构件610,而基座构件610具有顶侧面612、底侧面614和紧邻周 边边缘619的周边616。如图所示,基座构件610具有大致楠圆的形状或构型,但可具有其他 构型,包括正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它们的组合等等。虽然优选的是基座构件610为 基本上平坦的,但它可W被成形为例如弯曲的等。居中的狭槽640延伸穿过基座构件610, 该狭缝具有由相对的侧面644和相对的端部643界定的开口 642。可W看出狭槽640被任 选的缝合线647围绕。如果需要,狭槽640可被定位成使得其可从中屯、偏移。还可W看出 基座构件610任选地具有一对相对的偏移弯曲狭槽650,运对狭缝具有由相对的侧面654和 相对的端部653界定的开口 652。可W看出狭槽650被任选的缝合线657围绕。粘连屏障 构件620安装到基座构件610的底侧面614。尽管如果需要,屏障构件620可W是弯曲的, 或换句话讲被成形,但是粘连屏障构件620优选地为由具有抗粘连特性的可生物吸收聚合 物制得的基本上平面的构件。可W看出粘连屏障构件620具有顶侧面622、底侧面624和周 边626,W及周边边缘628。粘连屏障构件620围绕相应构件610和620的相应周边616和 626固定到基座构件610的底侧面614,W便在基座构件610的底侧面624与粘连屏障构件 620的顶侧面622之间形成袋630。袋30具有周边31。粘连屏障构件620可W通过多种常 规方法固定到基座构件610,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胶合、焊接、粘结、缝合、机械紧固件等。 可通过外科器械诸如外科钉合器(通常通过此类器械或钉合器的细长轴的远侧端部)穿 过狭槽640或任选的狭槽650进入袋630。如图32中所见,粘连屏障构件通过环638形式 的聚合物薄膜安装到基座构件610,所述聚合物薄膜受热后作为粘胶将两个构件610和620 胶合起来,形成具有可进入袋630的修复装置600的结构。可用于环638的此类聚合物的 示例是聚二氧六环酬。粘连屏障构件620的周边626的一部分可W任选地径向延伸超过基 座构件610的周边边缘619,形成具有周边边缘628的凸缘部分629。现在参见图33,可W 看出组织修复补片600被植入患者的体壁670中的痛缺损660下方。外科手术形成的开口 675包含在体壁670中痛缺损660上方。可W看出粘连屏障构件的底侧面624邻近患者的 内脏700,而基座构件610的顶侧面612邻近体壁670的内部侧672。可W看出装置600已 通过外科平头钉680部分固定到体壁670。通过如下方式施加平头钉680 :将外科钉合器械 的轴的远侧部分插入开口 640或650中的一者中,W及用轴的远侧部分的远侧末端定位基 座构件610的周边616,并然后击发平头钉穿过基座构件610进入体壁670。袋630的周边 631辅助外科医生找到并定位基座构件610的周边616,W正确放置平头钉680或其他固定 装置。开口 640和650用如本文所述的适当的闭合构件(诸如缝合线)固定并闭合。
[00巧]图34-36示出了各种另外的方式,其中粘连屏障构件620可安装到基座构件610。 在图34中,粘连屏障620的周边626在基座构件610的周边边缘619上方并围绕周边边缘 619移动,使得凸缘部分629在顶侧面612上。可W看出外科钉合器械690的轴692的远 侧部分695的远侧末端698在袋630中的适当位置击发外科平头钉,使外科平头钉穿过基 座构件610和凸缘部分629进入体壁670。图35示出了修复补片600的另选实施例,其中 粘连屏障620的凸缘部分629围绕周边616安装到基座构件610的底侧面614。图36示 出了不具有凸缘构件629的修复补片60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粘连屏障构件620的周边 626直接安装到基座构件610的周边616邻近基座构件610的周边边缘619,或者可W直接 安装到边缘619,使得相应周边边缘619和628基本上共延;如果需要,可W将粘连屏障629 的周边626安装成覆盖基座构件610的周边边缘619。参见图37,可W看出组织缺损修复 装置600紧邻痛缺损660下方的体壁670的内部侧672放置。可W看出具有轴692的外科 钉合器械690位于痛缺损660附近,使得轴692的远侧部分695插入穿过开口 675、缺损60 和基座构件610的贯穿开口 640。通过袋630的周边631将轴692的远侧端部695的远侧 末端698引导到邻近基座构件610的周边616的适当位置,W便击发或放置平头钉或其他 固定装置,从而将装置600安装到体壁670。本发明的新型修复补片装置600提供了单平面 构造的全部优点,同时还提供了可生物吸收聚合物粘连屏障,用其形成袋或小袋W使得外 科固定器械的端部可W插入袋或小袋中并被引导到适当位置,W便将修复补片装置附连到 体壁,同时还可防止下面的内脏和/或组织与修复补片装置接触。
[0076] 本发明的修复补片可W任选地含有或涂覆有充分有效量的活性剂诸如治疗剂。适 合用作活性剂的物质包括可为天然存在的或合成的常规试剂,并且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抗 生素、抗微生物剂、抗菌剂、防腐剂、化疗剂、细胞抑制剂、肿瘤转移抑制剂、抗糖尿病剂、抗 真菌剂、妇科药剂、泌尿科药剂、抗过敏剂、性激素、性激素抑制剂、止血剂、激素、肤类激素、 抗抑郁药、维生素(诸如维生素C)、抗阻胺药、裸DNA、质粒DNA、阳离子DNA复合物、RNA、细 胞成分、疫苗W及天然存在于人体中的细胞或经基因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