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敏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和用图_4

文档序号:9479862阅读:来源:国知局
胞增殖明显,暗毒 性较小。
[0132] 实施例3
[0133] -种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0134] 所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中,荧光素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 1:1000 ;
[0135] 所述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中,光敏物质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 1:10 ;
[0136] 所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和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的混合质量比为 3:1 ;
[0137] 重复步骤(4)的次数为5次,得到组装了 6个正电解质和负电介质双层的碳酸锰 粒子。
[0138] 性能测试:
[0139] 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测试方法得知,实施例2制备的光敏微胶囊粒径为 6-10 μ m ;具有荧光性能和水中的分散性;其荧光光谱的激发光为488nm,荧光光谱主要峰 形与孟加拉红的荧光光谱峰形类似;对肿瘤细胞Hela的细胞毒性研究表明,与微胶囊共 培养的细胞活性比与等量孟加拉红培养的细胞活性低60% ;被细胞内吞后,加入碘化丙锭 (PI)标记死细胞,被光照后红色通道显示PI染色明显,细胞基本都已凋亡,双光子毒性明 显,具有明显的双光子光动力的应用前景;而不经过双光子激光照射,细胞增殖明显,暗毒 性较小。
[0140]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 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光敏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囊壁为交替包覆的正性聚电解质 层和负性电解质层,所述正性聚电解质层中偶联有荧光素分子和光敏物质分子; 所述光敏微胶囊囊壁中,荧光素分子与光敏物质分子距离< l〇nm。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微胶囊的粒径大小为1~ IO U m; 优选地,所述光敏微胶囊内部能够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被双光子激光激发释放活 性氧,且能够被细胞内吞; 优选地,所述正性聚电解质层为分别偶联有荧光素分子和光敏物质分子的聚丙烯胺盐 酸盐; 优选地,所述负性电解质层为聚苯乙烯磺酸钠。3. -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I) 在核心物质上交替组装正性聚电解质和负性聚电解质;所述正性聚电解质为分 别偶联有荧光素的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和偶联有光敏物质的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的混合 物; (II) 加入除核剂去除核心物质,得到光敏微胶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和第二正电性聚 电解质均选自带有氨基的聚电解质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优选聚丙烯胺盐酸盐 和/或壳聚糖,优选重均分子量为60~SOkDa的聚丙烯胺盐酸盐; 优选地,所述负性聚电解质为聚苯乙烯磺酸钠,优选重均分子量为60~SOkDa的聚苯 乙烯磺酸钠; 优选地,所述核心物质为碳酸锰和/或碳酸钙;所述碳酸锰粒子优选通过混合硫酸锰 和碳酸氢铵溶液后超声制得; 优选地,所述核心物质的粒径为1~10 y m ; 优选地,所述荧光素为异硫氰酸荧光素; 优选地,所述光敏物质为孟加拉红。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正性聚电解质通过如下步 骤得到: (la) 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碳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荧光素,偶联后透析,得到第一正 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 (lb) 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2-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中,加入光敏药物与官能团活化 剂,偶联后透析,得到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 (lc) 将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和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混合,得到第三正电 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即正性聚电解质; 优选地,所述偶联反应操作为室温下避光持续搅拌,搅拌时间优选1~48h,搅拌速度 优选100~300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透析用透析袋分子截留量为3000~10000MW。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中,荧光素 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500~2000 ; 优选地,所述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中,光敏物质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 1:5 ~1:20 ; 优选地,所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和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的混合质量比 为 1:1 ~5:1 ; 所述碳酸钠缓冲溶液优选pH = 7. 5~8. 5,优选8 ; 优选地,所述2-吗啉乙磺酸优选pH = 4. 5~5. 5,优选5 ; 优选地,所述官能团活化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 N-羟基琥珀酰亚胺。7. 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组装"过程为将待 组装物质在相应聚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振荡吸附; 优选地,所述聚电解质溶液中聚电解质的浓度为0. 5~2mg/mL ; 优选地,所述振荡吸附时间为1~60min ; 优选地,所述振荡吸附的振荡速度为500~300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交替组装的次数多1,优选4~10 ; 优选地,所述交替组装1次为进行1次正电性聚电解质组装后再进行1次负电性聚电 解质组装; 优选地,用于正性聚电解质组装的正电性聚电解质溶液中,聚丙烯胺盐酸盐的浓度为 0? 5 ~2mg/mL ; 用于负性聚电解质组装的负电性聚电解质溶液中,聚苯乙烯磺酸钠的浓度为0.5~ 2mg/mL〇8. 如权利要求3~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核心物质的方式为:将步 骤(I)得到的粒子与除核剂溶液混合振荡,之后离心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经水洗后,即得到 光敏微胶囊; 优选地,所述除核剂为乙二胺四乙酸钠; 优选地,所述除核剂溶液的浓度为0. 05~0. 2mol/L ; 优选地,所述除核剂与步骤(I)得到的粒子的摩尔比为200:1~5:1 ; 优选地,所述混合振荡时间为12~24h ; 优选地,所述混合振荡的振荡速度为500~3000转/分钟。9. 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la) 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pH = 8的碳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荧光素混合均勾,避光 搅拌5~24h进行偶联反应后透析,得到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其中,聚丙烯胺盐酸 盐的浓度为〇. 5~2mg/mL,荧光素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500~2000 ; (lb) 将聚丙烯胺盐酸盐溶于pH = 5的2-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中,加入光敏药物与官 能团活化剂,避光搅拌5~24h进行偶联反应后透析,得到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其 中,聚丙烯胺盐酸盐的浓度为〇. 5~2mg/mL,光敏物质与聚丙烯胺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5~ 1:20 ; (lc) 将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和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按质量比1:1~5:1 混合,得到第三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 (ld) 将硫酸锰与乙醇混合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后超声10~180s后,静置沉降后离心, 纯水洗涤后得碳酸锰粒子; (2) 将步骤(Id)得到的碳酸锰粒子加入步骤(Ic)得到的第三正电性聚电解质分散液, 振荡吸附1~60min ;取出振荡吸附后的粒子加入负电性聚电解质溶液中,振荡吸附1~ 60min ; (3) 重复步骤(2)3~9次,得到组装4~10个双层的具有核心物质的胶囊粒子; (4)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钠,混合振荡之后离心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经水洗后,即得到光 敏微胶囊。10. -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光敏微胶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微胶囊用作 双光子激发的光动力治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敏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囊壁为交替包覆的正性聚电解质层和负性电解质层交替,所述正性聚电解质层中偶联有荧光素分子和光敏物质分子;所述光敏微胶囊囊壁中,荧光素分子与光敏物质分子距离≤10nm。所述光敏微胶囊用作双光子激发的光动力治疗。所述光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核心物质上交替组装正性聚电解质和负性聚电解质;所述正性聚电解质为分别偶联有荧光素的第一正电性聚电解质和偶联有光敏物质的第二正电性聚电解质的混合物;(II)加入除核剂去除核心物质,得到光敏微胶囊。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IPC分类】A61P35/00, A61K47/48, A61K41/00, A61K9/50
【公开号】CN105233299
【申请号】CN201510613788
【发明人】杨洋, 刘惠玲, 韩明娟, 李峻柏
【申请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