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设备和方法_4

文档序号:9552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底片336可防止吸收芯中所 吸收和容纳的流出物润湿与尿布300接触的制品,诸如床单、睡衣和内衣。底片336也可包 括织造材料或非织造材料、聚合物膜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热塑性膜、和/或多层材料或 复合材料,所述多层材料或复合材料包括膜和非织造材料(例如,具有内膜层和外非织造 层)。底片也可包括弹性体膜。一种示例性底片336可为具有约0.012mm(0.5mils)至约 0· 051mm(2. Omils)厚度的聚乙稀膜。示例性聚乙稀膜由 Clopay Corporation (Cincinnati, Ohio)以 BR-120 和 BR-121 命名制造,并且由 Tredegar Film Products(Terre Haute,Ind.) 以XP-39385命名制造。也可对底片336进行压花和/或表面打毛以提供更像布料的外观。 此外,底片336还可允许蒸汽从吸收芯中逸出(即,底片为可透气的),同时仍然防止流出物 穿透底片336。底片336的尺寸可取决于吸收芯342的尺寸和/或尿布300的特定构造或 尺寸。
[0081] 同样如上所述,尿布裤300可包括顶片338。顶片338也可限定基础结构302的 内表面332的全部或一部分。顶片338可为顺应性的、感觉柔软的,并且对穿着者的皮肤无 刺激性。其可沿一个或两个方向弹性拉伸。此外,顶片338还可为液体可透过的,从而允许 液体(例如,经液、尿液和/或稀便)穿透其厚度。顶片338可由范围广泛的材料制成,诸 如织造材料和非织造材料;开孔或液压成型的热塑性膜;开孔非织造材料、多孔泡沫;网状 泡沫、网状热塑性膜;和热塑性稀松布。织造材料和非织造材料可包括天然纤维诸如木纤维 或棉纤维;合成纤维诸如聚酯、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如果顶片338包括纤 维,则该纤维可由纺粘、梳理成网、湿法成网、熔吹、水刺或其它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加工。
[0082] 顶片338可选自高蓬松非织造织物顶片、开孔膜顶片和开孔非织造织物顶片。开 孔膜顶片可让身体流出物透过但基本上不吸收它们,并且会允许流体流回并回渗穿着者皮 肤的趋势减弱。示例性开孔膜可包括描述于美国专利5, 628, 097 ;5, 916, 661 ;6, 545, 197 ; 和6, 107, 539中的那些。
[0083] 如上所述,尿布裤300也可包括接合到基础结构302的吸收组件340。如图14A 所示,吸收组件340在前腰区316中可具有侧向延伸的前边缘348,并且在后腰区318中可 具有纵向相对且侧向延伸的后边缘350。吸收组件可具有纵向延伸的右侧边缘352,并可具 有侧向相对且纵向延伸的左侧边缘354,这两个吸收组件侧边352和354可在前边缘348 和后边缘350之间纵向延伸。吸收组件340可附加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收芯342或吸收芯 层。吸收芯342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顶片338和底片336之间,并且可按与尿布相容的各 种尺寸和形状来形成。用作本公开的吸收芯的示例性吸收结构描述于美国专利4, 610, 678 ; 4, 673, 402 ;4, 888, 231 ;和 4, 834, 735 中。
[0084] -些吸收芯实施例可包括流体存储芯,该流体存储芯包含减小的量的纤维素透气 毡材料的。例如,此类芯可包括小于约40%,30%,20%,10%,5%,或甚至1%的纤维素透 气毡材料。此类芯可主要包括含量为至少约60 %,70 %,80 %,85 %,90 %,95 %,或甚至约 100%的吸收胶凝材料,其中芯的剩余部分包含微纤维胶(如果适用的话)。此类芯、微纤维 胶、和吸收胶凝材料描述于美国专利5, 599, 335 ;5, 562, 646 ;5, 669, 894 ;和6, 790, 798以 及美国专利公布2004/0158212和2004/0097895中。
[0085] 如先前所提及的,尿布300也可包括弹性化腿箍356。应当理解,腿箍356可为且有 时候也称为腿围、侧翼、阻隔箍、弹性箍或衬圈箍。弹性化腿箍356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以 帮助减少身体流出物在腿区中的渗漏。示例性腿箍356可包括以下专利中所述的那些:美 国专利 3,860,003 ;4, 909, 803 ;4, 695, 278 ;4, 795, 454 ;4, 704, 115 ;4, 909, 803 ;和美国专 利公布 2009/0312730A1 ;以及 2012 年 3 月 30 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LEG CUFFS FOR ABSORBENT ARTICLES" 的美国专利申请 13/435,503。
[0086] 如上所述,尿布裤可被制造成带有环状弹性带304,并且在被应用到穿着者身上之 前以如封装时那样的其中前腰区316和后腰区318彼此连接的构造提供给消费者。因此, 尿布裤可具有诸如图13所示的连续周边腰开口 310和连续周边腿部开口 312。
[0087] 如先前所提及的,环状弹性带304由与第二弹性带308连接的第一弹性带306限 定。如图14A所示,第一弹性带306限定第一相对的端区306a和第二相对的端区306b以 及中心区306c,并且第二弹性带308限定第一相对的端区308a和第二相对的端区308b以 及中心区308c。
[0088] 第一弹性带的中心区306c与基础结构302的第一腰区316连接,并且第二弹性带 308的中心区308c与基础结构302的第二腰区316连接。如图13所示,第一弹性带306的 第一端区306a与第二弹性带308的第一端区308a在第一侧接缝378处连接,并且第一弹 性带306的第二端区306b与第二弹性带308的第二端区308b在第二侧接缝380处连接, 从而限定环状弹性带304以及腰开口 310和腿部开口 312。如下文所更详述,本文的粘结设 备100可用来产生离散的粘结区142,所述粘结区在第一侧接缝378和第二侧接缝380处将 第一弹性带306和第二弹性带308连接在一起。
[0089] 如图14A、图15A和图15B所示,第一弹性带306也限定外侧向边缘307a和内侧 向边缘307b,并且第二弹性带308限定外侧向边缘309a和内侧向边缘309b。外侧向边缘 307a,307b也可限定前腰边缘320和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322。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也 可各自包括外部面向衣服层362和内部面向穿着者层364。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306和第 二弹性带308可包含相同的材料,并且/或者可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 性带306和第二弹性带可包括不同的材料,并且/或者可具有不同的结构。应当理解,第一 弹性带306和第二弹性带308可由各种材料构造成。例如,第一带和第二带可由以下材料制 成:诸如塑料膜;开孔塑料膜;天然材料的织造或非织造纤维网(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 合成纤维(例如,聚烯烃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或天然 纤维和/或合成纤维的组合;或涂覆的织造纤维网或非织造纤维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 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包括合成纤维的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可包括可拉伸的非织造织物。在 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包括内部疏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和外部疏 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
[0090] 第一弹性带306和第二弹性带308也可各自包括插置在外层362和内层364之间 的带弹性材料。带弹性材料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诸如沿弹性带的长度延伸的股线、 带状物或片。如图14A、图15A和图15B所示,带弹性材料可包括多个弹性股线368,它们在 本文中可称作外腰弹性部件370和内腰弹性部件372。如图14A所示,弹性股线368在第 一弹性带306的第一相对的端区306a和第二相对的端区306b之间以及在第二弹性带308 的第一相对的端区308a和第二相对的端区308b之间连续地侧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 一些弹性股线368可被构造成在某些区域中带有中断部分,诸如,在第一弹性带306和第二 弹性带308重叠吸收组件340之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纵向以恒定间隔设置弹性股线 368。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沿纵向以不同间隔设置弹性股线368。处于拉伸状态中的带弹性 材料可插置和接合在未收缩的外层和未收缩的内层之间。当带弹性材料被松弛时,带弹性 材料回到未拉伸状态并使外层和内层收缩。带弹性材料可在环状弹性带区域中提供收缩力 的期望变形。
[0091] 应当理解,可按除图14A所述方式之外的不同方式来构造基础结构302和弹性带 306, 308。例如,图14B示出了尿布裤300的平面图,该尿布裤具有与上文参考图14A所述 的相同的部件,不同之处在于基础结构302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344沿第一弹性带306 的外侧向边缘307a对齐并与其重合,并且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346沿第二带308的外侧向 边缘309a对齐并与其重合。
[0092] 如先前所提及的,根据本公开的设备和方法可用来装配尿布300的各种部件。例 如,图16示出了适于制造裤型尿布300的转换加工设备500的示意图。可参照上文所述且 图13和图14A所示的裤型尿布300的所述各种部件来描述转换加工设备500的操作方法。 虽然以下方法是在图13和图14A所示尿布300的上下文中提供的,但应当理解,根据本文 所公开的方法可制造尿布裤的各种实施例,诸如,美国专利7, 569, 039以及美国专利公布 2005/0107764A1、US2012/0061016A1、和 US2012/0061015A1 中所公开的吸收制品,这些专 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93] 如下文所更详述,图16所示的转换加工设备500运行以沿纵向MD推进离散的基 础结构302,使得每个基础结构302的侧向轴线平行于纵向,并且其中基础结构302沿纵向 彼此间隔开。然后将间隔开的基础结构302的相对的腰区316, 318连接到连续长度的推进 的第一弹性带基底606和第二弹性带基底608。然后沿侧向轴线折叠基础结构302以使第 一弹性带基底606和第二弹性带基底608成面对关系,并且第一弹性带基底和第二弹性带 基底沿区域536连接在一起,该区域536间歇地沿纵向间隔开,其中每个区域536均可包括 一个或多个离散的粘结部位142。并且沿区域536切割弹性带基底606,608以产生离散的 尿布300,诸如图13所示。
[0094] 如图16和图15A所示,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502沿纵向MD被推进至载体设 备508,并用刀辊506切割成离散的基础结构302。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可包括吸收组 件340,该吸收组件夹置在顶片材料338和底片材料336、腿弹性部件、阻隔腿箍等之间。切 除基础结构组件的一部分以示出顶片材料338的一部分和吸收组件340。
[0095] 在离散的吸收基础结构302被刀辊506切割之后,载体设备508旋转并以图17B1 所示的取向沿纵向MD推进离散的基础结构302,其中基础结构302的纵向轴线324大致平 行于纵向MD。尽管图17B1所示的基础结构302被示出为带有作为前缘的第二侧向延伸的 端边346和作为后缘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344,但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础结构 302可按其它取向被推进。例如,基础结构可被取向成使得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346成为后 缘并且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344成为前缘。载体设备508也能够旋转,同时改变推进的基 础结构302的取向。载体设备508也可改变基础结构302沿纵向MD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