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寒饮咳嗽的中药片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587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利。《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0055] 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新久咳嗽;气喘;劳 嗽咳血。《药性论》载:"主疗肺气心促,急热乏劳,咳连不绝,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痈吐脓。"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款冬花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兴奋度,对 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款冬花醚提取液有支气管舒张作用。
[0056] 薄荷:味辛;微苦;性平。入肺经。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百日咳; 外障目翳;水火烫伤。《天宝本草》载:"散寒清火,发表散寒,宣肺止咳,治风寒咳嗽,诸疼。"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薄荷所含的薄荷脑和薄荷素油具有特殊的芒香、辛辣感和凉感,广泛用 于驱风、防腐、消炎、镇痛、止痒、健胃等药品,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 止痒等功效。
[0057]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 蟹毒。用于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 蟹中毒。《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 行气安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当归,则和血、散 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 消痰定喘。
[0058]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脘 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 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仲景 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同归芍 则能入气而生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干姜浸剂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明 显功效。
[0059]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 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 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 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 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0060] 细辛:味辛;性温;热。入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别录》 载:"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齄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治汗不出,血不行, 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细辛水浸剂和醇浸剂能阻断坐骨神经的冲动 传导。
[006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2] 本发明选用药材,药性相适相辅,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有温肾助阳、健脾利湿、宣肺 止咳、温肺化饮、祛风散寒、祛痰平喘、宁心安神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寒饮咳嗽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64] 实施例1
[0065]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6] 龙眼肉65~80g大赛62~77g亭房子59~73g桂枝56~70g
[0067] 山药53~67g五味子50~64g肉桂47~61g天花粉44~58g
[0068] 白术43~54g水茵香40~50g获等37~46g白芥子33~43g
[0069] 白芍30~40g半夏27~37g麻黄24~34g顺江木21~30g
[0070] 党参18~27g紫菀15~24g款冬花12~21g薄荷10~18g
[0071] 紫苏叶8~15g干姜6~12g甘草3~9g细辛1~6g。
[0072]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73](1)将龙眼肉、大枣、桂枝、肉桂、水茴香、半夏、顺江木、紫菀、薄荷、紫苏叶、干姜、 甘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3~4小 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浸 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0~1. 20的稠膏,备用;
[0074] (2)将葶苈子、五味子、天花粉、茯苓、白芍、党参、款冬花、细辛放入容器中,加入 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4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 2~3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 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5~1. 25的稠膏,备用;
[0075] (3)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 去麸皮,放凉,晒干,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6] (4)将白术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喷洒即墨老酒,继续炒至表皮 焦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7](5)取白芥子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 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8](6)将麻黄洗净晾干,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炒至黄色至深黄 色,不粘手时取出,烘干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9] (7)将步骤(1)、步骤⑵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 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后混合均匀后,冻干,磨粉,以现代科技工艺制备为每粒〇. 15g 的片剂。
[0080]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饭前一小时以温开水送服,10天为一个疗 程。
[0081] 实施例2
[008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3] 龙眼肉68~77g大赛65~74g亭房子62~70g桂枝59~67g
[0084] 山药56~64g五味子53~61g肉桂50~58g天花粉47~55g
[0085] 白术46~51g水茵香43~47g获等40~44g白芥子35~40g
[0086] 白芍33~37g半夏30~35g麻黄27~31g顺江木24~27g
[0087] 党参20~24g紫菀17~21g款冬花15~19g薄荷12~16g
[0088] 紫苏叶10~13g干姜8~10g甘草5~7g细辛2~5g。
[0089]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0] 实施例3
[009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92] 龙眼肉73g大枣70g葶苈子67g桂枝64g
[0093] 山药60g五味子57g肉桂54g天花粉51g
[0094] 白术48g水茴香45g茯苳42g白芥子38g
[0095] 白芍35g半夏32g麻黄29g顺江木26g
[0096] 党参22g紫菀19g款冬花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