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05924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及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而使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所谓胆 汁淤积系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肝内、外胆 道梗阻导致胆汁流的减慢或停滞。胆汁淤积性黄疸以结合型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本病以 梗阻性黄疸而无肉眼可见的肝内外胆道阻塞为其特征,可由多种病因如药物、病毒性肝炎、 酒精中毒、妊娠、家族性等引起,临床上可表现有黄疸、皮肤瘙痒及食欲不振、乏力等现象。
[0003] 西医对于本病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肝内胆汁郁滞有1/3病因不明,但半数以 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积极消除病因对胆汁郁滞消退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 疗。苯巴比妥30 - 180mg/d。消胆胺6 - 10mg/d。如有明显中毒症状,特别是伴有过敏反 应者,强的松40μg/d,连服一周多数病例胆红素可降低50%。待胆红素正常后渐减量至 l〇mg,可维持1 一 2月,防止反跳。但若用一周后,胆红素无明显下降即应停用,以防副作用 发生。
[0004]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化湿、佐以解表为主,虽然取得了很好的 疗效,但治疗周期较长。本发明认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之能,胆失通降之 力,脾失运化,以致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胆汁内瘀,湿热淤毒,浸入血液,溢于肌肤。本发明中 药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滋养肝肾、健脾益气、理气解郁、清肝利胆、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祛风止痒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 证对胆汁淤积性黄疸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滋养肝 肾、健脾益气、理气解郁、清肝利胆、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祛风止痒之功效,治病 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7] -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 重量份数为:
[0008] 玉米须72~88份溪黄草70~85份地瓜藤67~82份生地64~80份
[0009] 大田基黄60~77份党参57~73份拘祀子54~70份甘草50~67份
[0010] 三颗针48~64份白术45~60份黑芝麻42~57份龙胆草39~53份
[0011] 女贞子36~50份绞股蓝33~46份香附30~43份紫苏叶27~40份
[0012] 生山栀23~36份山飘儿草20~32份虎杖16~28份白藓皮13~25份
[0013] 黄芩10~22份楼梯草7~19份麻黄4~16份波棱瓜子1~12份。
[0014]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5] 玉米须75~85份溪黄草73~82份地瓜藤70~80份生地67~77份
[0016] 大田基黄63~73份党参60~70份拘祀子57~67份甘草53~64份
[0017] 三颗针50~60份白术47~57份黑芝麻45~54份龙胆草42~50份
[0018] 女贞子40~47份绞股蓝37~43份香附33~40份紫苏叶30~37份
[0019] 生山栀27~33份山飘儿草23~29份虎杖19~25份白藓皮15~22份
[0020] 黄芩13~19份楼梯草10~16份麻黄6~13份波棱瓜子2~9份。
[0021]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2] 玉米须80份溪黄草77份地瓜藤75份生地72份
[0023] 大田基黄68份党参65份枸杞子62份甘草59份
[0024] 三颗针56份白术53份黑芝麻50份龙胆草46份
[0025] 女贞子43份绞股蓝40份香附36份紫苏叶33份
[0026] 生山栀30份山飘儿草26份虎杖22份白藓皮18份
[0027] 黄芩15份楼梯草12份麻黄9份波棱瓜子5份。
[0028] -种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 (1)将玉米须、溪黄草、地瓜藤、生地、大田基黄、枸杞子、甘草、黑芝麻、龙胆草、绞 股蓝、紫苏叶、山飘儿草、白藓皮、楼梯草、波棱瓜子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 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 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 为相对密度1. 15~1. 25的稠膏,备用;
[0030] (2)将三颗针、生山栀、虎杖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 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 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0~1. 20 的稠膏,备用;
[0031] (3)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2] (4)将麸皮置于加热之锅内,至锅上起烟时,加入党参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 麸皮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3] (5)将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 麸皮后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4] (6)取净女贞子加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 出,干燥,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5] (7)取香附洗净切片,加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肩,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6] (8)取黄芩片与一定量的黄酒拌勾,稍闷润,待黄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炒干,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7] (9)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 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粉碎研末,过1〇〇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38] (10)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 步骤(7)、步骤(8)、步骤(9)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 丸。
[0039]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40]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胃;肝;胆经。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治:水肿; 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 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0041] 溪黄草:味苦;性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治湿 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 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0042] 地瓜藤:味苦;性寒。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治肺热咳嗽;痢疾;水肿; 黄疽;小儿消化不良;风湿疼痛;经闭;带下;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无名肿毒。《四川中药 志》:利小便,消湿热黄肿,通月闭,止白带;治痔疮出血及牙龈肿痛。
[0043] 生地:味甘;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