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97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集液装置140提供负压,通过敷料接口 141和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敷料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使用两个弹回装置1110,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弹起推杆1030,使用者无需手动拉起推杆1030,可以避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的摇晃,而且非常易于使用。因此,弹性构件1140的弹力要大于推片上的气压与集液装置140内的负压的压力差。
[0029]本实施例中的注射器状负压栗的注射管1020的容积为15-50ml,优选的,为20ml。
[0030]另外,本实施例中,还设一与集液装置140气路连接的压力指示装置150,用于指示手动负压源1000的压力。优选的,该压力指示装置150为一端开有连接接口而另一端封闭的波纹管,该连接接口与集液装置140气路连接。向外拉动推杆1030时,为集液装置140提供了负压,此时由于压力指示装置150,即波纹管与该集液装置140连接,该波纹管受到负压时,会呈压缩状态,根据波纹管的压缩形变和对应的压力变化参数即可计算出集液装置140内的负压值,参见图4所示,可以据此指示手动负压源1000提供的负压值。除此之外,波纹管还可以通过另一个进气单向阀直接与双向气路接口 1050或双向管路111相连。
[0031]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负压治疗设备设置有回弹装置,使用者只要需手动压缩注射器状负压栗的推杆排出其中的空气即可,弹性装置可以将推杆自动弹起,形成抽吸力,而不需要使用者手动拉动推杆,避免了在拉动推杆的过程中,使手动负压治疗设备发生晃动,或者需要提前使用其他外力来固定住手动负压治疗设备,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体力,并且增加手动负压治疗设备在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2]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该手动负压治疗设备20包括:手动负压源10000、进气单向阀120、排气单向阀130、压力指示装置150、共用壳体340。该共用壳体340该共用壳体形成了集液装置341和注射管1020,并将压力指示装置150容纳其中,形成手动负压源1000、集液装置341和压力指示装置150的一体化。
[0033]本实施例中手动负压源1000用于手动致动地产生负压,手动负压源1000具体包括一注射器状负压栗1010,以及一与注射器状负压栗连接并用于使注射器状负压栗进行一单程致动的回弹装置1110。本实施例中回弹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具体结构参见图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0034]其中,注射器状负压栗1010具体包括注射管1020、注射管1020—端的双向气路接口 1050、安装在注射管1020内的推杆1030、推杆1030—端的活塞1040以及推杆1030另一端的推片1060。回弹装置1110包括一回弹容纳管1120、安装在回弹容纳管1120内的压杆1130、压杆1130—端容纳在回弹容纳管1120中的弹性构件1140,且压杆1130的另一端与推片1060连接。弹性构件1140优选为弹簧。
[0035]本实施例中,进气单向阀120与双向气路接口1050气路连接,用于为集液装置140提供抽吸患者伤口渗出液的负压;排气单向阀130与双向气路接口 1050气路连接,用于排出手动负压源1000内的空气;集液装置140与进气单向阀120气路连接,并通过敷料接口 141和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敷料气路连接,并用于贮存患者的伤口渗出液。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双向管路111为Y型管路。
[0036]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前,由于弹性构件1140的作用,压杆1130初始位置为拉起的状态,同时带动推杆1030为拉起的状态。使用时,推动推片1060,推动推杆1030。当向内推动推杆1030时,气体通过排气单向阀130排出,此时进气单向阀120封闭,空气无法通过该进气单向阀120进入集液装置140内。与此同时,压动压杆1130压缩弹性构件1140,使其呈压缩状态,当排完空气后,使用者松开推片1060,弹性构件1140弹起压杆1130,同时带动推杆1030,拉动推杆1030尽头的活塞1040,形成抽吸力,气体通过该进气单向阀120进入注射管1020,此时排气单向阀130封闭,空气无法通过该排气单向阀130进入注射管102内。相应地,即,向外拉动推杆1030时,手动负压源1000为集液装置140提供负压,通过敷料接口 141和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敷料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
[0037]本实施例中注射器状负压栗1010用于手动致动地产生负压,手动负压源1000上设置一双向气路接口 1050;进气单向阀120与双向气路接口 1050气路连接,用于为集液装置140提供抽吸患者伤口渗出液的负压;排气单向阀130与双向气路接口 1050气路连接,用于排出手动负压源1000内的空气;集液装置341与进气单向阀120气路连接,并通过敷料接口342和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敷料气路连接,并用于贮存患者的伤口渗出液。
[0038]本实施例中,手动负压源1000为一固定在固定盖210上的注射器状负压栗,该注射器状负压栗具体包括注射管1020、推杆1030、活塞1040和双向气路接口 1050。其中该注射管1010为共用壳体340形成,并凹陷嵌入在集液装置341内。双向气路接口 1050也容纳与共用壳体内,与一双向管路111的一端连接,该双向管路111另一端与进气单向阀120和排气单向阀连接130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双向管路111为Y型管路。
[0039]其中,进气单向阀120只允许向外拉动推杆1030时,气体通过该进气单向阀120进入注射管1020,此时排气单向阀130封闭,空气无法通过该排气单向阀130进入注射管102内。相应地,当向内推动推杆1030时,气体通过排气单向阀130排出,此时进气单向阀120封闭,空气无法通过该进气单向阀120进入集液装置341内。即,向外拉动推杆1030时,手动负压源1000为集液装置341提供负压,通过敷料接口 342和覆盖在患者伤口上的敷料抽吸患者伤口的渗出液。
[0040]本实施例中的注射器状负压栗的注射管1020的容积为15-50ml,优选的,为20ml。
[0041]另外,本实施例中,还设一与集液装置341气路连接的压力指示装置150,用于指示手动负压源1000的压力。优选的,该压力指示装置150为一端开有连接接口而另一端封闭的波纹管,该连接接口与集液装置341气路连接。向外拉动推杆1030时,为集液装置341提供了负压,此时由于压力指示装置150,即波纹管与该集液装置140连接,该波纹管受到负压时,会呈压缩状态,根据波纹管的压缩形变和对应的压力变化参数即可计算出集液装置341内的负压值,参见图4所示,可以据此指示手动负压源1000提供的负压值。除此之外,波纹管还可以通过另一个进气单向阀直接与双向气路接口 1050或双向管路111相连。
[0042]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负压治疗设备易于操作使用,节省体力,并且可以将负压口和排气口设置在同一侧,降低使用时,排气口的受损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波纹管的压缩形变,来指示出手动负压源提供的负压值,更方便治疗控制。并通过共用壳体,形成手动负压源、集液装置和压力指示装置的一体化,便于携带和运输,并且无需额外的集液装置,无需安装,可以直接使用。
[0043]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动负压治疗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该手动负压治疗设备30包括:手动负压源1000、气阀420、压力指示装置150、共用壳体540。该共用壳体540该共用壳体形成了集液装置541、固定孔543、容纳凹槽544以及注射管1020,该容纳凹槽544将压力指示装置150容纳其中,形成手动负压源1000、集液装置541和压力指示装置150的一体化。
[0044]本实施例中手动负压源1000用于手动致动地产生负压,手动负压源1000具体包括一注射器状负压栗1010,以及一与注射器状负压栗连接并用于使注射器状负压栗进行一单程致动的回弹装置1110。本实施例中回弹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具体结构参见图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0045]其中,注射器状负压栗1010具体包括注射管1020、注射管1020—端的双向气路接口 1050、安装在注射管1020内的推杆1030、推杆1030—端的活塞1040以及推杆1030另一端的推片1060。回弹装置1110包括一回弹容纳管1120、安装在回弹容纳管1120内的压杆1130、压杆1130—端容纳在回弹容纳管1120中的弹性构件1140,且压杆1130的另一端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