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1639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崩漏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崩漏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目前,治疗崩漏的方法普遍效果不理想,或者副作用加大较大。目前,还没有专用于防治崩漏的保健食品,尤其是方便食用的能够防治崩漏的速食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作为保健食品食用,有效预防并治疗崩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7]大米粉300-400、紫米粉100-200、马铃薯全粉50-80、红枣粉30-50、红小豆50-60、蔬菜粉60-90以及中药组合物115-160;
[0008]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30、木耳20-30以及香菇20-30;
[0009]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8-15、杭白芍8-12、黄芪18-22、党参8-12、当归8-12、鹿角胶4-6、焦白术18-22、淮山药18-22、香附5-7、茜草炭8-12、蒲黄炭8-12及三七4-6。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治崩漏的速食粉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1]大米粉360、紫米粉150、马铃薯全粉60、红枣粉40、红小豆55、蔬菜粉80以及中药组合物136;
[0012]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木耳30以及香菇30;
[0013]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杭白芍10、黄芪20、党参10、当归10、鹿角胶5、焦白术20、淮山药20、香附6、茜草炭10、蒲黄炭10及三七5。
[0014]—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切片、制粒,得到第一原料颗粒;
[0016]步骤二、将木耳、紫甘蓝、香菇切碎,70_80°C低温干燥3-5小时后粉碎,得到蔬菜粉;
[0017]步骤三、将第一原料颗粒、蔬菜粉、大米粉、紫米粉、马铃薯全粉、红枣粉及红小豆进行烘干,然后低温熟化;
[0018]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物料进行超微粉碎至120目以上,得到原料粉;
[0019]步骤五、将所得原料粉于60_80°C烘烤至含水量为6-8%,即得所述防治崩漏的速食粉。
[0020]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崩漏的病因归为肝脾肾及冲任二脉气血失调,肝主怒,怒气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有统摄血液功能,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肾主气,肾气亏虚固摄无权,以致冲任二脉虚损气血倶虚,不能制约经血,长期崩漏不止者,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必配以化瘀止血之品,既要疏解肝郁,补气摄血,滋肾益阴,破宿血补新血可使崩漏得以治愈。
[0021]其次,本发明通过将能够有效治疗崩漏的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并与米粉、马铃薯及其他杂粮混合配制,使所制备的产品,即防治崩漏的速食粉营养全面均衡,且口感品质优良,可作为保健食品,对崩漏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0022]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0024]一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大米粉300-400、紫米粉100-200、马铃薯全粉50-80、红枣粉30-50、红小豆50-60、蔬菜粉60-90以及中药组合物115-160;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30、木耳20-30以及香菇20-30;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8-15、杭白芍8-12、黄芪18-22、党参8-12、当归8-12、鹿角胶4-6、焦白术18-22、淮山药18-22、香附5_7、茜草炭8_12、蒲黄炭8_12及三七4_6。
[0025]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崩漏的病因归为肝脾肾及冲任二脉气血失调,肝主怒,怒气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有统摄血液功能,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肾主气,肾气亏虚固摄无权,以致冲任二脉虚损气血倶虚,不能制约经血,长期崩漏不止者,因久崩久漏离经之血为瘀,必配以化瘀止血之品,既要疏解肝郁,补气摄血,滋肾益阴,破宿血补新血可使崩漏得以治愈。
[0026]具体药理如下:柴胡气味倶轻,阳也,升也,行手足厥阴肝胆之经,引清气而行阳道,升腾而行春令,疏泄气机郁滞;香附甘,苦,气厚,甘味,阳中之阴,血中之气药也,解六郁,与柴胡结合调肝之阴阳使之气血相合;淮山药甘,温,补中益气,力健脾胃,与焦白术相配伍使之脾气旺盛,摄血有度;黄芪,甘温纯阳,补诸虚不足,益肾气,补肾之亏虚;茜草炭,蒲黄炭,止血,色赤入营,气温行滞破宿血;三七活血止血;当归,鹿角胶甘温能合血,辛温能散寒,苦温能助肾散寒,使气血各有所归。
[0027 ]本发明通过将能够有效治疗崩漏的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并与大米粉、紫米粉、红枣粉、马铃薯及其他杂粮混合配制,使所制备的产品,即防治崩漏的速食粉营养全面均衡,补气补血,且口感品质优良,可作为保健食品在日常食用,对崩漏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0028]所述的防治崩漏的速食粉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大米粉360、紫米粉150、马铃薯全粉60、红枣粉40、红小豆55、蔬菜粉80以及中药组合物136;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木耳30以及香菇30;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杭白芍10、黄芪20、党参10、当归10、鹿角胶5、焦白术20、淮山药20、香附6、茜草炭
10、蒲黄炭10及三七5。
[0029]—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将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切片、制粒,得到第一原料颗粒;
[0031 ]步骤二、将木耳、紫甘蓝、香菇切碎,70_80°C低温干燥3-5小时后粉碎,得到蔬菜粉;
[0032]步骤三、将第一原料颗粒、蔬菜粉、大米粉、紫米粉、马铃薯全粉、红枣粉及红小豆进行烘干,然后低温熟化;
[0033]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物料进行超微粉碎至120目以上,得到原料粉;
[0034]步骤五、将所得原料粉于60_80°C烘烤至含水量为6-8%,即得所述防治崩漏的速食粉。烘烤可以采用电烤箱或电烘炉进行,不仅使物料得到进一步熟化,而且使其香味更加浓厚。烘烤后物料冷却至常温即得所述菌谷营养速食粉,可经真空包装长期保存。
[0035]每日取本发明所述速食粉30-50克冲调或煮制成粥状,连续食用1个月以上,能够有效治疗崩漏,或每隔1-3天食用一次,长期食用,即可对崩漏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0036]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主权项】
1.一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大米粉300-400、紫米粉100-200、马铃薯全粉50-80、红枣粉30-50、红小豆50-60、蔬菜粉60-90以及中药组合物115-160; 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30、木耳20-30以及香菇20-30;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8-15、杭白芍8-12、黄芪18-22、党参8-12、当归8-12、鹿角胶4-6、焦白术18-22、淮山药18-22、香附5-7、茜草炭8-12、蒲黄炭8-12及三七4-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大米粉360、紫米粉150、马铃薯全粉60、红枣粉40、红小豆55、蔬菜粉80以及中药组合物136; 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木耳30以及香菇30;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杭白芍10、黄芪20、党参10、当归10、鹿角胶5、焦白术20、淮山药20、香附6、茜草炭10、蒲黄炭10及三七5。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崩漏的速食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切片、制粒,得到第一原料颗粒; 步骤二、将木耳、紫甘蓝、香菇切碎,70-80°C低温干燥3-5小时后粉碎,得到蔬菜粉;步骤三、将第一原料颗粒、蔬菜粉、大米粉、紫米粉、马铃薯全粉、红枣粉及红小豆进行烘干,然后低温熟化; 步骤四、将熟化后的物料进行超微粉碎至120目以上,得到原料粉; 步骤五、将所得原料粉于60-80°C烘烤至含水量为6-8%,即得所述防治崩漏的速食粉。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崩漏的速食粉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大米粉300-400、紫米粉100-200、马铃薯全粉50-80、红枣粉30-50、红小豆50-60、蔬菜粉60-90以及中药组合物115-160。其中,所述蔬菜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紫甘蓝20-30、木耳20-30以及香菇20-30。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8-15、杭白芍8-12、黄芪18-22、党参8-12、当归8-12、鹿角胶4-6、焦白术18-22、淮山药18-22、香附5-7、茜草炭8-12、蒲黄炭8-12及三七4-6。
【IPC分类】A23L7/10, A61P15/00, A23L19/15, A61P7/04, A23L33/10, A61K35/32, A61K36/8945
【公开号】CN105477261
【申请号】CN201510919401
【发明人】陈 基
【申请人】陈 基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